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权贵巅峰之一路狂飙 > 第398章 调研工业园区

权贵巅峰之一路狂飙 第398章 调研工业园区

作者:爱吃螺蛳鸡的陆凡兄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30 15:20:58 来源:泡书吧

当晚,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把关,王鸿涛、区长冯东、副区长杨宏都在市委办公,连夜把第二天的调研方案制定好,真的是领导动动嘴,下属跑断腿。

第二天早上,王鸿涛和书记、市长早早赶到迎江宾馆,陪陈德明书记吃早餐。

吃饭途中,陈书记问道:“今天主要看镇北的几项工作,你们是如何安排?”

王鸿涛说道:“陈书记,上午安排去镇北工业园区,顺便看看园区培训中心、镇北区医院,那里有两期技能培训正在进行。下午安排了镇北清华附中、南市保障房小区,最后是区公安分局,给您汇报一下镇北打黑除恶的成果。还打算晚上带您去逛逛二道街的夜市,那里是网红打卡地,是游客必到的地方,夜市我们镇北重点打造的夜市。”

陈德明笑道:“看来你对工作挺有信心的,那我就检验一下你这两年干的怎么样!”

早饭过后,一行人坐上考斯特直奔镇北工业园区,快到园区时,已经看到了一幅繁忙的景象,各种工程车辆、运输车辆络绎不绝。

下车后,走进镇北工业园区,陈德明书记看到远处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随处可见,推土、铺路、埋设管网……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正快马加鞭,提速前进。

王鸿涛介绍到:“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2012年,镇北区在市委、市政府大大力支持下,举全区之力谋划并新建了工业园区,一期征地达8500亩,区政府筹资自建标准化厂房50座,其余全部交付企业;二期征地亩,区政府投资建设标准化厂房85座,其余已全部交付企业使用;三期计划征地亩,用地指标得到批准,目前正在走流程。截止目前,园区入驻企业354家,固定资产投资达1850亿元,实现了总产值突破1300亿元,比上年净增686亿元,增长42%,研发投入突破200亿元,达到204.3亿元,占全市研发投入总额的60%;产值超亿元的企业突破100家,达到117家,同比增长56%。三期达成入驻协议95家,预计投资920亿元。初步达到了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局面。”

陈德明很是震惊,没想到秦北地区的工业园区能达到如此规模,他见到过太多半死不活的工业园区,和这里简直不可同日而语,问道:“主要有哪些行业?”

王鸿涛答道:“书记,经过几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重型汽车及零配件制造、现代生物与高新医药、高科技精细化工、现代机械装备制造、新型环保材料、中高档包装印刷制品、食品及农产品深加工等七大主导产业,这是我们的入驻企业目录和宣传册,您过目,我们的口号是‘遇见镇北、择镇而雄’!”

陈书记接过宣传册和企业名录库仔细的翻看,看到了很多耳熟能详的名字,便问道:“鸿涛,招商难是共性问题,你们是如何破解这个难题?”

“陈书记,镇北依托工业园区这一平台,加大招商力度,领导带头充当招商引资‘先锋’,分赴广东、浙江、上海等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招商引资活动,并于深市、杭州结成了友好互助城市,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分别在工业园区建立产业园。

为了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入园企业快速发展壮大,我们全面优化园区发展软环境,并实行领导包扶重点企业制度和项目跟踪联系制度,对入园企业进行全方位服务,确保项目能招来、快建设、早投产。

并想方设法为企业解决各种难题。比如去年年底,祥云飞龙和新合力两家公司因生产线增加,造成用水紧张,我们连夜施工,仅用10天时间就铺设一条4.2公里长的通水管道,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急企业之所及、想企业之所想,今年镇北又出台了‘约法三十章’,建立了‘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工作制度,营商环境又有了明显提升。”

陈德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对王鸿涛嘴里随时蹦出来的一些名词非常感兴趣,又萌发了把王鸿涛调在身边工作的想法。

走进工业园区一期,随处可见的是载有货物的重型卡车来回穿梭,戴着口罩、穿着工服的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呈现出一派有序的生产氛围。

“小心点,可以罐装了。”次氯酸钠生产罐装区,几名工人熟练地将连接着次氯酸钠的管子插入摆放好的空桶内。很快,一车次氯酸钠罐装完成,明亮的黄色瓶身让整个生产区有了生机和活力。

接着,大家乘车前往了工业园区二期,远远便听到打桩机的轰鸣声,挖掘机舞动着铁臂,工人们在烈日下精心施工……挖机、吊机、工程车和工人们劳作的身影交织在一起,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绘成了一幅镇北人只争朝夕建设园区的壮观景象

多家入驻企业正在进行设备的搬迁、整理工作。在一家木业公司,多台叉车忙碌着搬运板材和机器,货车师傅正打扫清理车厢,说道:“我昨天就开工了,从早上8时干到下午6时多,给公司搬迁木板和设备,一天拉3车,每车能赚400元。”

看完二期后,陈德明对镇北工业园区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高度评价,对园区发展模式和理念高度认可,表示未来可期,他会持续关注园区的发展。

上车后,王鸿涛说:“陈书记,咱们现在返回一期,我们利用了一个标准化厂房举办电焊工培训班,正在授课。”

“我对你们这个订单式培训很感兴趣,如果切实可行,可向全省推广!你简单说说订单式培训取得的成果吧。”

“陈书记,订单式培训的想法来源于镇北庞大的外出务工队伍,2013年镇北外出务工人员达到了15万人左右,月收入基本在3000元左右,而且还有背井离乡,抛下妻儿老小,适逢镇北工业园区蓬勃发展,用工需求急剧增加,而各种技工的短缺极为明显,所有我们征集了企业的用工需求,签订了2600份用工意向,征集到余工作岗位。并针对企业急需的电焊、维修电工、热处理工、钳工、机修钳工、装配钳工、工具钳工、镗工、车工等40余个技术种类,举办了41个培训班,实行免费定向培训,培训期间每人补助150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截止目前,经企业认可,已经上岗了8500人,全部为技术工种,最低月工资达到了5500元,实现了企业与务工人员的双赢。”

陈书记问道:“镇北有什么大的培训能力吗?几万人的集中培训,场地都很难解决吧。”

周希书记笑道:“对于这个培训班,镇北甚至占用了各县的培训场地,市里也全力支持,基本上把能用的地方都给了镇北。”

陈德明笑道:“只有要利于群众、有利于发展,该支持的一定得支持,不过咱们的鸿涛同志调动、使唤领导的本事一直没有落下过。”

到了临时办培训班的标准化厂房,就听到焊接东西的“滋滋”声,迎江技工学校的电焊老师一边讲解焊接的要点,一边现场示范。前来参加培训的学员5个一组聚在一起,戴着面罩,手握焊枪,聚精会神地进行电焊实操练习。

看到领导来视察,老师让大家课间休息,并向陈德明介绍,培训采用 “理论 实操”双结合的教学模式,先讲授焊接基础、电焊安全等知识,帮助学员掌握焊工技术要领,接着现场指导学员进行演练,确保每名学员能掌握电焊工技能,达到培训的预期效果。培训合格后,学员可申请考取职业技能操作资格证书,为今后的就业和发展提供保障。

在休息的间隙,学员刘军安兴奋的告诉陈德明:“我之前一直在京城、省城等地从事电焊方面工作,但是由于没有操作证,每个月工资比别人少拿一大截,想换个收入高点的工作首要条件是必须有操作证。正好赶上区人社局开展免费的电焊培训班,培训完成后可以拿到相关证件,我就赶紧过来报了名,等培训结束后,我就可以持证上岗拿高工资了。”

陈德明鼓励道:“家有良田千顷,不如一技在身,学好技术,工资就能提高一大截,能在家门口挣钱,以后的日子就会越来越好!”

王鸿涛继续介绍:“这批焊工共1235人,预计4月份完成培训,企业的岗位虚位以待,只要通过验收,马上就可以上岗,最低工资都在6000以上。”

陈德明非常满意,说道:“政府就应该办这种实实在在的好事,让群众受益的实事,我觉得订单式培训值得推广!”

工业园区此行,让陈德明真实的感受到了王鸿涛的工作能力,基本上对每个企业、每项政策了如指掌、如数家珍,没有亲自部署狠抓落实是做不到如此程度,而且工作思路清晰、对路、超前,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绝对是个干才!

下一个点是镇北区人民医院,途中陈德明书记问道:“鸿涛,镇北2013年的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是多少?”

这个问题引起了全车人的好奇心,甚至周希书记和孙伟东市长都极为关注,都看向王鸿涛等待他的答案。

此时,王鸿涛极为尴尬,这种问题太私密了,给市财政上报的时候也打了一些埋伏,这种情况只能实话实说:“陈书记,2013年全区完成财政总收入118.99亿元,较上年实绩增收收58亿元。其中:上划中央收入35.88亿元,占总收入的29.41%;上划省级收入23.6亿元,占总收入的19.83%;上划市级收入18.2亿元,占总收入的15.29%。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1.31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总收入的34.71%,大头都被中省市拿走了!”

孙伟东市长马上说道:“不对呀,我看你们的总结上地方财政收入是28个亿左右,从哪冒出来十三个亿?王鸿涛,你跟我打埋伏?藏着掩着什么意思?怕市里跟你们镇北借钱?”

“市长,那多出来一点是我们的非税收入,还有油田上给了一些协调费之类的,数额也不大,我们就没上报,再说哪个县区不打点小埋伏,万一有个事情也好应应急嘛,就算普通人家过日子,也得防前攒后的,理解万岁!”

“王鸿涛,你这是小埋伏?人家其它县区也就留个几百、几千万的,你倒好,十几个亿的小埋伏,咱们迎江市除了镇北区,就没有一个县财政收入能达到十几亿,今天陈书记在这,我就不说你了,回头再跟你算账!”

陈德明也说:“鸿涛,这就是你的不对了,都像你这样隐瞒,数字都弄不明白,上级还怎么搞工作?再说,财政收入大幅度提高,这也是你的成绩呀,你得让上级看到,闷声发大财有些狭隘了。我记得你是2011年任职镇北区,2010年镇北财政收入是多少?”

“我记得是七八亿,不到九亿吧!”

车里的众人默默的算了一下,仅仅两年多,财政收入翻了近6倍,这份能耐不容小觑,好像听都没听说过。

周希书记适时的助攻一把,说道:“当时镇北还有五十多亿的政府债务,短短一年多便清偿了债务,我记得当年鸿涛走到哪都哭穷,现在镇北是全市唯一没有政府债务的县区,财政运转良好,我想这也是他敢搞二次报效的底气吧!”

车内出现了短暂的寂静,大家似乎被王鸿涛搞钱的能力打击到了,在坐的哪个没当过县长书记?对比一下,自己是不是有些无能了?

陈德明书记是越看越满意,甚至考虑要不要把王鸿涛放在发改委专门去搞经济工作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