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权贵巅峰之一路狂飙 > 第544章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

5月8日早晨,三辆考斯特从银州大酒店出发,鱼贯而行,前往佳县。王鸿涛和唐冰副省长同乘一辆车,一路上谈笑风生,闭口不谈两家医药企业。

到了佳县,县委书记赵明远和县长闫广飞在山楂试验基地恭候多时。

下车后,王鸿涛向唐省长及考察团介绍了佳县一众领导。

赵明远负责介绍:“各位领导、企业家,这是我们最早的山楂试验种植基地,在没有种植山楂之前,村里由于沙土厚重,经常漫天黄沙,这些沙土尽管不为人们所喜欢,可这种土质恰好是山楂树所需的适宜环境,这样的地块长出来的山楂果肉甘甜沙软,果皮光鲜圆润。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们开始建设种植山楂试验基地,初步规划300亩,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种植培育,村里变成了山楂果林,环境问题得到了解决,经济也突飞增长。经过一系列的措施实施后,山楂产量增加,质量提高,深受当地市场青睐,当地的200多名农户依靠山楂走上致富路。现今山楂果林保留面积为600亩,年产山楂3500余吨,年销售收入近1000万元。”

王鸿涛对银州的药材做过深入的研究,补充道:“山楂干制后可入药,是我国特有的药果兼用树种,具有降血脂、血压、强心、抗心律不齐等作用,同时也是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活血化痰的良药。”

华飞制药厂董事长白喜明对这个种植基地很感兴趣,多年的经验让他一眼就看出,这都是优质山楂,不管此行能不能达到目的,自己始终都是生意人,便说道:“唐省长、王书记,我对这个基地很感兴趣,如果可以,这年产3500吨的山楂我可以包圆,可以签订合同,按照市场价收购,如果有同品质的山楂,多多益善,来者不拒。”

王鸿涛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既然白喜明没有提额外要求,能让佳县农民有稳定的收入,何乐而不为!

既然有了合作意向,白喜明带来的团队认真细致的对山楂基地进行考察,最后确认为优质果,当天中午便和佳县政府签订了5000吨山楂订购意向书,用于中成药生产,此次合作将为佳县山楂迈出当地市场成功打开通路。

王鸿涛没想到第一个考察点就有如此大的收获,心情大好。

中午在佳县吃过午饭后,考察团直奔绥远县。

在绥远万亩黄芪种植基地,县委书记边强介绍:“我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在全市最大,种植规模程度最高,将近占到一半的份额,总数为21.5万亩,今年新增了黄芪种植基地4万亩。中药材种植区域不断扩大,12乡镇均有分布,作为新兴特色产业,中药材已经成为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

王鸿涛补充道:“银州是多种中药材的适生区和优生区,是国内少有的天然“野生药库”,已查明全市共有植物类中药材300多种。近年来,我们发展以黄芪、黄芩、柴胡、甘草、远志、款冬花等品种为主的药材20余种,中药材种植面积从2010年的14万亩增加到现在的48万亩,其中黄芪24.9万亩、黄芩10.5万亩、远志5.6万亩、柴胡5.1万亩。

形成了多个规模化集中连片中药材种植基地,50-500亩规模的种植户432个,500亩以上种植户有27个,全市中药材种植从业人员接近10万人,中药材专业合作社45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为我市加工、销售等产业链延长注入强大动力。

市场价格一直处于稳定上涨态势,以生长3-5年的黄芪为例,一般亩产干品400-500公斤,加上种子收益,每亩纯收入1至1.25万元,收入稳定,其经济效益明显高于一般粮油作物。”

唐省长赞叹道:“鸿涛,你对银州的药材产业如数家珍,银州的药材行业想不发展都难呀!干工作就需要你这种态度,时刻把百姓所想、所需装在心里!”

王鸿涛笑着说:“省长过誉了,药材确实已经成为银州百姓增收的一大增长点,由不得我不重视。”

迈德医疗器械董事长张扬感叹道:“王书记,说是这样说,但又有几人能把工作做到了如指掌、烂熟于心?反正我是没见过,佩服之至!”

白喜明说道:“银州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8.8万亩,黄芪占‘半壁江山’,我们公司的乌鸡白凤丸、当归丸、十全大补丸等十余种中成药需要大量的黄芪。还有王书记刚才提到的黄芩、柴胡、甘草、远志、款冬花,我们的需求量都很大,正如王书记所说,银州是中药材的适生区和优生区,品质相当不错。看来,我们还得经常出来走一走、看一看,闭门造车、只听汇报让我们远离实际,到了银州才知道这里种植面积如此之广,产量如此之大,都快成了井底之蛙!王书记,我打算把银州的这几种药材全部包圆了,由我们划定等级,按照市场价收购,您看怎么样?”

这种要求,王鸿涛如何能拒绝?哪怕是陷阱,也只能钻。

“感谢白总的大力支持,银州一定做好服务,力争达到企业和药农的双赢。等回到银州后,咱们签订购销合同,得好好宣传一下华飞制药助农致富的企业担当。”

当晚,绥远县隆重接待了考察团一行,已经达成了两项合作协议,宴会在一片祥和中进行。

晚上,张扬找到白喜明,疑惑的问道:“白总,王鸿涛好像没有给我们任何的承诺,态度也不明朗,为什么要轻易答应合作?仅这两份协议,最少是几十亿的大单,是不是太随便了?”

白喜明高深莫测道:“张总,咱们和王鸿涛有什么交情?”

“没有任何交情,说白了就是一面之交。”

“那就对了,人家凭什么要按你的想法行事?说起来,我们这次是有求于人,你觉得像王鸿涛这种人,能靠一些蝇头小利拿下?哪怕送他几个亿,我保证眼皮都不会眨,人和人的追求不同。万事欲先取之、必先予之,先舍后得,你有多大的度量去舍,你就能得到多大的东西。要想看透别人,就先顺着他,不要多久,很快就能知道他的真实想法。我们和他萍水相逢,没有合作的基础,那就想办法先合作,伸手不打笑脸人,等有了一定的感情基础,有些话更好说,有些事更好办!”

张扬点了点头,随即又说:“白总,当我观王鸿涛,绝对是那种谋定而后动,意志力坚强那种人,到最后你这些付出怕是要白白牺牲!”

白喜明笑着说:“张总,归根结底我们是生意人,你也是懂行的,这两份购销合同难道不是份合格的商业合同?银州的药材难道不值得我们购买?”

“白总,我当然知道,这是稳赚不亏的生意,但是你不担心有人说你资敌?白白给他送政绩?”

“嘴在别人脸上长着,我管不住,但是我有我的行事风格。生意不成仁义在,总之我不想交恶王鸿涛,这个恶人我不去做,谁爱做谁做!”

“但是,领导的交代怎么办?”

“尽力而为!我们现在不就在努力?投其所好难道不是正确的方式?我们早已过了年少轻狂,我只懂得胜者为王!老张,我们是多年的朋友了,一起走过很多风风雨雨,有句话我想奉劝你,做人要有底线,有些人骂他们为‘畜生’,我觉得是对畜生的污蔑!切勿为虎作伥,永远给自己留条后路吧!”

张扬默不作声,但是眉头紧皱,在想些什么。

作为医疗行业的资深从业者,有些怪相怎么会不知道?

有病不敢就医,导致许多小病拖成大病、轻病拖成重病。究其原因,就是医疗费用过高。

贵重药品“卖”得好,医院药品加价政策,药品越贵,医院得到的利润就越多。

医院建筑气派,近年来,医院纷纷比拼硬件,几乎每个医院都有星级病房。绝大多数医院的扩建、装修都来自医院的盈利和银行贷款。

医生变成商人,不仅要负责看病,还要负责盯着病人的口袋,一旦病人没有钱了,就得想办法让病人交钱,甚至找理由赶病人出院。

高端设备是抢手货,有条件的医院争相购进大型检查设备,凭借昂贵的检查费赚钱。

张扬是搞医疗器械的,深知医院纷纷引进外国公司先进的医疗设备,动辄一两百万元人民币,有的甚至高达几百万美元,而一般维修与维护都承包给这些医疗机构的维修部门负责。目前,只有三甲以上的大医院设有医疗设备科或维护专业组,定期给医疗器械“体检”。而大部分中小医院没有相应的维护人员。

白喜明说的没错,这种情况是极其不健康的,甚至让人感到心惊肉跳,迟早得秋后算账,是得给自己留条后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