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权贵巅峰之一路狂飙 > 第650章 来自银州市的举报

了解清楚事情原委后,王鸿涛问道:“志强,你如何回答,在这其中,你有没有批过字,拿过人家的好处?”

张志强急忙说:“书记,我向您保证,我没有掺和过一丝一毫,没签过任何字。但是环保、国土、安监、城建几个单位的领导都签过字,也给我汇报过,是王鹏硬逼着他们签字,否则就要就地免职,而且时候煤矿老板给这几个局长每人两百万,这些他们都给我汇报了。迫于无奈,他们只能收着。”

王鸿涛又问:“建国对此事知晓吗?”

张志强想了想说:“陆市长知道,据我所知,市长没表过态,唯恐避之不及。但是,有份文件是王鹏秘书拿到政府办盖的章,市长好像知道,但没表态。”

这个陆建国,还是有些胆小了,有些事不是你想避就能避的开,一定会影响到上级领导对你的评价,秋后算账你也逃不掉,糊涂呀!

王鸿涛躺在床上考虑了很久,忽然坐起来说:“志强,你回去找一下那几个局长,让他们形成口供,然后把那200万转入省纪委廉政账户,形成证据链。还有,听说王鹏指定了一些项目承建方,比如教育局、卫生局,你回去了解一下,尽可能形成材料,拿到证据,一并交给我。这种人的存在,会影响到银州发展大局,总之,要拿到铁证,不出手则已,出手就一定要把问题彻底解决掉,不给对方任何翻身的机会。”

张志强高兴的说:“书记,太好了,这些天我一直担心,毕竟是我分管的领域,出了事我肯定要承担责任,最起码失察之罪总会有。”

王鸿涛点了点头说:“你想的很正确,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反戈一击。这件事,建国做的不好,你回去转告他,就说我说的,有些事躲不开,该出手时要出手!”

“好的,书记,我一定转告给市长。”

“还有,第三季度基本没上什么项目,这事他也有责任,毕竟政府管经济,如果他坚持原则,一心一意谋划项目,不至于各项经济指标下滑的这么严重。”

“书记,其实市长多次找过王鹏,每次都是败兴而归,时间久了干的没有动力了,包括我也有这种感觉。”

王鸿涛颇为无奈,越来越体会到“一把手依赖症”,原本正常办理的工作都要一把手过问,依赖一把手推进。一些一把手甚至成了对上、对下的唯一“把手”,副职成为二传手。“上面一句话,下面一溜烟”,原本应该正常办理的工作,在某些环节一拖再拖、一推再推,直到一把手过问,才能有效解决。一些小事成“老大难”,不是部门没能力解决,而是没真正重视,非要等顶头上司发话,才赶紧办理。

一把手抓,抓一把手,原本是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但“一把手工程”似乎成了筐,什么都能往里装,各项工作都要等一把手过问,靠一把手推动,希望得到一把手认可。为

主要领导重视的工作,就快马加鞭狠抓落实;主要领导不怎么重视的工作,就选择性忽视。

全不做,不够意思;做多了,什么意思?

主要领导办公室门前经常门庭若市,等待请示、汇报、签批的排成一队,分管副职的办公室则门可罗雀,副职的工作积极性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一些人不愿走正常办事程序,将找一把手打招呼视作办事“不二法门”,一些不法商人目标性很强,只有党政一把手才能帮他们开绿灯、打招呼、拿项目,所以他们不仅投其所好,而且百般逢迎,一旦围猎成功,上套的一把手就再也摆脱不了,越陷越深。

对于这种情况,王鸿涛也没有好的办法破解,这是整个社会的通病,是体制机制的问题。

回到宾馆时,已经十二点多了,王鸿涛发现宾馆的大部分灯都亮着。

上了楼,随便敲开了两个房门,竟然发现很多同志在搜集资料。王鸿涛深受感动,马上叫来小斌,让他从安排,从明天开始,一定要有夜宵,水果全天候满足供应,省纪委要是不出这个钱,自己就亲自找省长要,办案本来就是很辛苦的事情,绝对不能让同志们饿着肚子加班。

第二天早上,100个专案组小组在9个组长的带领下,全部出动,洒向长安市各个角落、各个行业,对宋勇展开全面调查。

其中有一组分配给了王鸿涛,吃过早饭后来向王鸿涛报到,两男一女,分别是省纪委的黄艳艳、迎江市纪委的高金阳和成仓市纪委的唐一军,都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感觉精力充沛、活力无限的样子,三人竟然都是未婚。

任务都给别人分配了,王鸿涛感觉无所事事,便和高川军带着三人出去随便走走,了解民情社意。

五个人,只有一个女同志,而且长的还挺漂亮的,工作单位也不错,自然成了这几个未婚人士的香饽饽,比王鸿涛还有受照顾,刚出了宾馆的门,唐一军就自掏腰包买了几瓶水,其中一瓶殷勤的递给了黄艳艳,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王鸿涛觉得很好,要是能把婚姻问题解决了,这次专案组就没白来。

几人漫无目的的走在长安的大街上,走着走着,被正在施工的一条道路挡住了去路,一个搅拌车和一个渣土车站在路边,五六个工人干的热火朝天、如火如荼。

刚准备绕路走,王鸿涛被路边商户的骂声吸引过去了。

“不得了,这他妈的是世纪工程,比珠穆朗玛峰修电梯都费事。”

“又要影响生意了,本来就没几个人。”

王鸿涛凑过去问:“这条路修的时间久了?”

一个商户说:“这几年少说修了二十几次了,修好了挖开,挖开了再修,反反复复,没办法,公家的钱么,亏他们老先人了。”

王鸿涛说道:“可能是要改造什么管网、线路,或者是天然气、下水吧?”

另外一个商户嗤之以鼻,说道:“就算上挖开要改造什么,我在这干了这么多年了,最多七八次是改造,其它的都是重复建设、维修,你见过一条路三四年维修十几次?多了不敢说,一亿肯定投资进入了,听说是市委书记的工程,听工人们讲每次都有名堂,咱也不敢说,咱也没办法,但是太他妈影响生意了。还有,你改造管网,不能和其它单位商量一下,一次性都解决了?真是钱多的没去处了。修了二十几次,真有他们的!”

王鸿涛走到工人身边,掏出中华烟每人给发了一支,套了套近乎,问道:“兄弟,把这挖开弄啥哩?”

“嗨,我也不知道,先挖开再说,老板说让弄什么就弄什么。”

“上次也是你们弄的?”

工人笑了笑,说道:“我都在这干了三年了,上次是抢险工程,道路改造维修。”

王鸿涛又问:“不是刚修好吗?咱们又维修?路就这么费?”

“兄弟,见识浅了吧?不这样搞,怎么赚钱?老板有关系,拿政府的钱总要有点由头吧?”

“听说你们老板是市委书记的关系,那可牛逼了,想挣钱太容易了。为啥不搞个大工程?一直干这些小项目?”

另一个工人说:“你懂个啥,大工程能有这个利润大?维修活才更挣钱,而且结账又利索,大工程啥时候才能把钱结清?政府的欠账这么多,排队都排不上。几十、几百万的,领导随便给财政局打声招呼就拨出来了,学着点,里面的门路多着呢!”

王鸿涛真是长见识了,看来那几个商户所言非虚。

离开后,王鸿涛对高金阳说:“金阳,你去长安饭店,找中央巡视组的周雷,让他跟长安市要刚才那条路近五年的施工建设详细情况,挖一挖背后的事情,看能不能牵扯到宋勇,这件事你具体负责。”

“好的,组长,我马上就去!”

黄艳艳说道:“组长,我从小在长安长大,其实长安的重复建设一直以来就很严重,在我的印象中一直再修,好像又一直修不好,上学的那段路好像修了几十年。哎,财政资金有时候就这样浪费掉了,太可惜了!”

对此,王鸿涛深有感触,重复建设确实是政府行为。首先,对地方政府领导考核制度不科学,主要是以Gdp、财政收入多少等进行简单的量化和比较。这使得地方政府领导片面追求Gdp和财政收入,直接造成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大搞政绩工程,追求短期效益、局部利益。

其次,存在经济垄断,各级政府除了直接掌握投资资源,还掌握较大的经济权力和经济政策资源。地方政府通过运用财政资金、干预银行信贷、指令国有企业投资等方式,直接推动开发区和城市建设项目投资,还通过提供土地、税收减免和资金支持,为各项建设项目创造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重复建设。

最重要的还是**问题,就像刚才那条路,人为的拆了建、建了又拆,缺乏有效的监督,官商勾结,谋取利益,这才是最可怕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