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权贵巅峰之一路狂飙 > 第865章 专案组的进展

权贵巅峰之一路狂飙 第865章 专案组的进展

作者:爱吃螺蛳鸡的陆凡兄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30 15:20:58 来源:泡书吧

9月20日,为助力黄金周旅游大获全胜,由长安市委、市政府主办,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最中国·看长安”文化旅游主题推介会在曲江隆重举办。

长安最中国,没来过的特想来;现代时尚新长安,让您来了还想来。来自文化旅游界和新闻界的代表200余人参加了此次推介活动,并在斗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进行全网直播。

长安市副市长姜小林在推介会上表示,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有着悠久的建城史和建都史,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和东亚文化之都。近年来,长安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业发展,紧紧围绕建设“两都六城”和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目标,加强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投入,扎实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长安的文化活力得到了有效释放,旅游潜力日益凸现,城市魅力大幅提升。

长安市策划推出了“最中国?看长安” 系列文化旅游活动,,以建设东亚文化之都为契机,以重大节庆日和品牌主题活动为抓手,策划了40项重点活动和近300项主题活动,全面展示大长安多元化的文化旅游资源和大长安城市风貌。

会上,文旅局对“最中国·看长安”文化旅游系列活动进行推介,重点介绍了“夏爽中国·嗨长安”“秋炫中国·赏长安”“冬禧中国·年长安”主题活动内容。邀请大家多到发展变化的新长安了解中国历史、中华文化、中华文明,体验大长安的好山好水、美食美景,感受大长安的历史人文、时代精彩。

在推介会现场,通过极具特色的长安经典老字号美食、韵味十足的陶埙表演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戏剧脸谱宣传展示,精心打造了一场声色香味俱全的旅游盛宴,将底蕴深厚、丰富多彩的长安旅游资源展现给旅游业界人士及新闻媒体记者。精彩纷呈的节目表演充分展现了长安文化的魅力所在,让人对前往长安感受千年的文化积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同时,推出中华千古情、南门仿古入城式、长恨歌等极具古城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演艺节目,引人关注。不仅全面展示了“老字号”美食的独特魅力,更是将这些制作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带到了推介现场,进行biangbiang面、泡馍、饺子宴等制作技艺的展示,赢得了阵阵掌声,将现场气氛推向**。

付出就有回报,尤其是找到了流量密码,做了对的事。这也是王鸿涛今年以来不断潜移默化传递的理念,这个时代,流量为王!长安市掌握了这一技能,逐渐摸到了窍门。

在北院门回坊风情街上,刚一打开手机,屏幕上就显示了“huiFang_FreewIFI”,上面“回坊风情街”页面上,各式各样的回坊美食都有介绍,还能看到高家大院、鼓楼、钟楼的旅游信息,“真没想到这里可以逛景点、品美食,还能‘蹭网’,真是跟国际接轨。”游客张丽开玩笑说。

事实上,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之下,加速传统旅游业与互联网融合,西安早已先走了一步。雁台区、曲江新区等已经开通免费智能wIFI。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华清池、大唐芙蓉园、华山西峰索道、曲江海洋极地公园等多家知名旅游景点已率先入驻。这些措施方便了游客出行,也吸引了更多年轻游客。

同样感到长安旅游巨大变化的还有来自江苏的游客陈先生,10年前他曾经在长安上了四年大学,为怀念大学生活,今年陈先生专门带着妻儿回到长安旅游。作为曾经的“长安通”,陈先生几乎认不出来现在的长安了,“很多地方都和南方没有区别,尤其是曲江、高新区等,众多旅游景点的丝路主题展示更是精彩之极。”陈先生说,他们去了长安世博园、大唐芙蓉园、汉城湖景区,参加了大唐迎宾礼仪、大型皇家主题广场汇演、唐风市井传统民俗表演及东仓鼓乐表演,还有千名学子“加笄加冠”“礼拜师长”等中华传统文化仪式,这些表演紧扣历史,让人回味无穷!

王鸿涛正在办公室听组织部长李成弘汇报工作,关于年轻干部短期培训班的相关事宜。

“书记,首期培训班参加培训人员为35人,以80后为主,级别明确为副处级以上,这是名单。”

王鸿涛边看边说:“成弘,培训班就安排在党校,课程安排你和党校对接,以提高工作能力为主,尽量务实、接地气,能应用到工作当中。开班时间就定为9月25日,我参加,讲话稿你和剑飞对接。”

电话忽然响了,接通后省纪委书记刘佗说道:“书记,我想汇报一下专案组进展情况,今天来不来省委?要不然,我去长安市委?”

“我回去吧,省纪委书记跑到长安市委找我谈工作,我的谱也太大了!”

刘佗笑道:“这没什么,一会就能到。”

感觉刘佗有些着急,王鸿涛便说:“刘书记,你稍微等会,一个小时后,你直接到我省委办公室。”

挂了电话,王鸿涛把培训班的事情交代好,便由高川军送驾车前往省委。

刚进办公室没一会,刘佗便匆匆而来。

进门便说:“书记,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调查取证,正厅级干部49人,副厅级干部82人,正处级干部38人,全部完成初步调查。

其中被双规的52名领导干部,反馈的问题全部落实,另外查出了不少问题,我觉得可以定性了,能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剩余119人全部接受组织审查,其中重点查办的67名干部,基本上没有挽救的可能。”

认真的看了刘佗递过来的资料,书记和省长打过招呼的高举高放,没有出什么意外,王鸿涛便放心了,领导的意图必须落实。

名单上很多人,甚至连名字都没听过,所以,对于他们的处理,王鸿涛没什么感觉。

严肃刚性的司法,竟被一声“招呼”攻破?这不是只有司法系统存在的问题。“打招呼”这种潜规则,王鸿涛终于被动的参与了!

与其办事跑断双腿,不如托人“打声招呼”。在一些地方,无论多难办的事,打过招呼,就等于开了外挂,青铜变王者,一路畅通无阻。

“那个项目你关照关照。”“那谁的案子麻烦给通融通融。”“这个标是不是考虑一下他们公司?”

剩下的话不用多说,懂的人自然懂,打一声招呼很管用。

一声招呼,可以帮企业在竞标场上“秒杀”对手。一声招呼,“价值千金”。一声短短的招呼,可能扯出长长的利益链条。一声招呼,牵出一串糖葫芦。“打声招呼”,隐晦的字面下,掩藏着权钱交易的本质。

打招呼这事儿,甚至不一定领导干部本人开口,他们的身边人,比如配偶、子女、司机、同学,都可能狐假虎威,借党员干部的影响力说情打招呼。

“打声招呼”,听上去轻描淡写,破坏力却巨大。当“打招呼”变成了一种潜规则,人人都被裹挟其中,做事不老老实实按规定来,习惯于托熟人“打招呼”,程序和规则形同摆设,那社会还有什么公平和秩序可言?

而“被打招呼”的人又是怎么想的呢?为什么就甘于听这一声“招呼”?一声招呼,破坏了上下级、同事间、政商间清清爽爽的关系,污染政治生态,破坏公平正义。

制度是外在,最终得靠领导干部的内心自觉。

王鸿涛忍不住问道:“刘书记,其它干部,查了没有?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替人说情、遮掩,心里很不得劲,我想知道,他们的问题大不大?”

刘佗考虑了下,出于稳妥、保护,没有把实情相告,说道:“刘振国主政时一手遮天、说一不二,一把手‘失控’给秦省政治生态致命一击。他的时代,买官卖官就完全公开化、常态化。什么样的一把手就吹什么风,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干部。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这是没办法的事。所以,有些同志迫于无奈,最后同流合污,但能幡然醒悟,就有挽救的价值和必要。鸿涛,我在纪检系统干了30年,深知一句话,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个案子你把握大方向,具体由我处理吧!”

王鸿涛岂能听不出刘佗的善意?

“刘书记,谢谢!我在想,我们手中的权力都是党和人民赋予的,不能自觉接受监督的人,就不具备当领导干部的起码素质。监督是一种负担,但更是一种爱护。

权力应当成为一种负担。当它是负担时,就稳如泰山。当权力变成一种乐趣,那么一切也就完了。多一些制度铁笼里的拘束,就会少一些监狱铁窗下的痛悔。纪委的同级监督任重而道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