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权贵巅峰之一路狂飙 > 第899章 王鸿涛的极端言论和宏伟构想

王鸿涛对教育问题有过深入的思考,话题已开,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谁还不是个愤青?

继续说道:“明则是义务教育,实则广大儿童享受不到义务教育带来的公平。贵族班、加强班、奥赛班、宏志班等等,多如牛毛的分类,实质上隐藏着不的价格,形成不同的收费,加重广大家长的负担。

一个私立学校,一年学费动不动就是5万元、8万元,乃至10多万元。 加之,广大农民为了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在农村上学,于是一窝蜂的往城里挤,结果没有城市户口,上不了城的公办好学校,只能上高价的私立学校。

私立学校的生命就是生源,一旦没有生源。就必然使出千方百计。给学生加作业、让学生恶补。你的学校做一套试卷,我的学校做五套试卷。你的学校一月一考,我的学校一周一考,甚至一天一考。铺天盖地考试,看则表面上学习提高了。实则把学生变成了木偶,变成了考试机器;于是,民众给这样的学校起了一个有意义的绰号:考试工厂。在这样的工厂里,孩子们所有的日子都变了颜色。严重摧残了孩子的身心。这不是危言耸听,看看班里有几个不戴眼镜的。而且近视现象已疯狂扑向小学,近视年龄越来越低、近视度数却越来越高。

没有了兴趣、没有了爱好、没有了求知欲。厌学现象日趋严重,甚至出现自杀和抑郁。童年的味道发霉了、变质了、变味了,

这背后的原因藏着民族的千年大计。就是不敢生、不愿生、生不起,生起了又育不起,必须像这种行为说不!两个行业绝对不能私有化:一个是教育;一个是医疗。一个是育人的,一个是救命的。这是良心的事业,不能赢利!

医疗的问题,我们解决的差不多了,这次重磅出击,直接把学区房、天价学费、培训机构、学业负担等等顽疾,连根提拔起来。

人挡杀人,鬼挡杀鬼,谁阻碍了长安生生不息的延续,谁阻挡了年轻人生孩子和教育孩子的事情,都将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市长,我决心已定,私立学校的大规模扩张,并未提高我们整体的教学质量,但却让很多民众,付出了超过正常义务教育应当付出的,几十甚至上百倍的代价,很多家庭由此致贫,还不出手干预,行吗?!

还有个事情我给你透露一下,我和教育部的几位领导有过探讨,正在谋划出台民办转工作政策,想资本说不,我们给教育部当个试点市吧,把这项工作走在前头,希望你能支持我!”

教育的乱象,胡昊何尝不知?只不过没有深层次的想过,经过王鸿涛的一番高谈阔论,透过现象也看到了本质,这确实是项利国利民的惠民工程。

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为官一任,肩负党和人民重托,谁都不想碌碌而为,自当尽心尽力,全力赴之。

任,既是一任为官,施政一地,又是一任为责,负责一方,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把这件事干成,毕竟成为长安里程碑的一件大事,创造历史的诱惑力太大了,又不是花自家的钱,就算拒绝书记会断了这个念头?

想通了后,胡昊坚定地说:“书记,我支持你,长安的教育总体上还行,但是老百姓骂的也很狠,尤其是私立学校盛行,确实极大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你说怎么干就怎么干吧,市政府全力支持,钱不够咱们想办法,搞教育就算砸锅卖铁都不怕别人说闲话。”

“市长,感谢!和你搭档是我的福气!尽管教育事业投入大,见效慢。但是一旦完成前期的投入,在后期就能获得成百倍的收益。你想想,十年、二十年后,受益的长安人会更加热爱长安,参与长安的建设,即使不在长安,也能心系长安,月是故乡明、人是家乡亲,‘秦商’大会有多少长安人支持、投资长安,这都是乡情呀!”

胡昊忽然想到,书记仅仅谈了幼儿和小学教育,花费的金钱就是海量的,那么初中、高中呢?忍不住有些担忧,财政到底能不能支撑起如此大的负担,便问道:“书记,还有啥想法?你让我有个心理准备吧。”

王鸿涛笑了笑,说道:“别担心,不会把长安弄破产的。初中和小学类似,同样要满足义务教育的需求,做到公办学位全覆盖,逐渐减少私立初中,其实初中才是那么资本‘薅羊毛’的主力军,因为义务教育初三结束,面临着初升高的压力,谁都想去一所好的高中,所以‘分分分’就成了学生的命根,家长的投资会更大,所以公平的初中教育意义更大,我们先把学位、校舍、师资的力量解决了,再谈质量的问题。至于高中嘛,不用扩张,但是同样得消除私立办学,朝着公平教育的方向不懈努力,不过专业人做专业事,这得组织教育专家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好关,搞好后勤服务。”

“五五分流制”不远了,所以没必要建太多的高中。

胡昊以为这样就结束了,没想到听到王鸿涛忽然说:“市长,我想在长安建一所大学!”

“啊?”胡昊惊呼道:“什么?书记,你要建大学?为什么呀?”

印象中,政府管的就是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最多是职业教育,大学,好好支持他们发展就行了,建设一所大学可不是修个学校、招聘几个老师的事,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审批的难度太大,想想就头疼,岂是一市能完成的?

胡昊的反应在王鸿涛的意料之中,这些话让书记、省长听到都会觉得不可思议,于是便说:“市长,全省大学名额就摆在那里,十几万。但是,我们放开了户籍限制,长安人口急剧增加,随之面临的是孩子们竞争变得激烈,这是政策造成的,不该让学生买单。不能只看到建设一所大学的困难,要想想多一所大学的好处,一所好的大学对一个城市的发展意义是巨大和长远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能带动经济的增长,增加城市的繁荣度。如果大学教学质量好的话,可以为城市带来文化、精神、创新创造、人才等等很多贡献,也可以吸引更多高质量的企业来城市投资、发展。而且,一所大学能解决多少就业?总之,我认为是百利而无一弊,再难,我也要去试试,不能自己就把自己吓唬住了。”

胡昊发现,自己面对书记时,很容易失去判断力,这不,心里开始盘算新建一所大学的好处了,越盘算越兴奋,还真是好处多多呀!

“书记,可是我们的大学实力很强,再办一所大学会不会形成内部相互竞争?还有,一所实力强劲的大学,需要好的师资力量,从无到有,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沉淀吧?”

“市政,长安名校多,这是我们的优势,就像一个大家庭,要另立门户,这些哥哥姐姐们肯定要支援呀,要不然出去后日子如何能过好?所以,出人是他们应尽的职责,这么多大学,扶持一个小兄弟,问题不大。而且,我们还可以放眼全国引进人才,名花虽有主,锄头更无情,只要锄头挥的好,哪有墙角挖不倒?什么房、科研经费、待遇之列的,都是浮云,为了长安人的千秋万代,我们要有不计成本的决心来干这件事情。”

胡昊问道:“那我们的办学方向是什么?”

王鸿涛想了想,认真的说:“一所好的大学,应当是有灵魂的,更要有使命。我觉得培养人才的方向应该是: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互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以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脑科学、再生医学为代表的生命科学领域;融合机器人数字化新材料的先进制造技术;以清洁高效、可持续为目标的能源技术;空间和海洋技术等等,新大学必须要有新气象,设置专业必然要快人一步,以实用、就业为主,那些乱七八糟、用处不大的专业暂时不需要考虑,全部都要高精尖。

大学的宗旨应该是:宗旨是这样的:解决卡脖子技术,提高国家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社会创造价值。

要思考,社会希望大学提供什么,我们要帮社会解决什么问题。

我觉得交大王校长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说中国大学在中国若干的关键领域或卡脖子问题上,没拿出解决方案,没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没有脸说我们是世界一流大学。真正的一流大学是社会对你的尊重,是当你为这个社会做出卓越贡献时,社会说你真是一流大学。

这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如果大学不培养这样的学生,或不让未来莘莘学子具备这种情怀,是教育的一种失误。

我们可以和行业巨头们合作,比如龙腾科技、阿里、企业、华为等等,让他们参与办学,为他们定向输送人才。还可以寻求教育部、工信部、科技部、人社部的等部委的支持和帮助,建成省部共办学校。

市长,我们要是把这件事办成、办好,我们就是秦省的功臣,堪称秦省史上最大的‘政绩工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