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权贵巅峰之一路狂飙 > 第956章 陆文华的京城之行

到了京城,陆文华首先按照组织程序,去中组部拜访陈家忠部长,汇报秦省常委及省政府班子的推荐人选。

省委书记的地位很高,又是秦省的书记,陆文华很快见到了陈部长。

寒暄过后,陆文华递上申请报告,汇报道:“部长,秦省的情况您也了解,目前组织部长、省委秘书长、常务副省长空缺,我征求了鸿涛省长及同志们的意见,拟推荐黄铭同志担任省委秘书长、辽省副省长马绍良同志担任组织部长、牛前华同志担任常务副省长、唐冰同志担任常委副省长,另外省政府拟增补公安厅长宋仲豪同志为副省长。”

陈家忠认真的看了申请报告,说道:“文华书记,秦省的意见部里会重视,我也会把你们的意见向几位主要领导汇报,干部任用全国一盘棋,咱们还得以大局为重,最终要服从组织安排。”

陆文华和陈家忠接触的机会寥寥无几,不是很了解对方的性格和工作风格,只能继续争取:“部长,作为省委书记,重要工作之一就是选人用人,组织部长可以说是很重要的帮手,马绍良同志担任过我的副手,党性原则强,能力出众,我们俩一直配合的不错,还请组织站在工作的角度考虑一下。还有省委秘书长一职,通过这段时间的了解,黄铭同志协调能力很强,省委和我确实需要这样一名熟悉全省情况的通知辅助开展工作,请组织慎重考虑,同时能够支持我的工作。至于省政府的人事调整,秦省可以服从大局。”

这就把省政府给“抛弃”了?陈家忠心里有些不爽,但没表现在脸上,平静的说:“文华书记,中央和部里会支持你的工作。这样吧,我全力争取,省委秘书长一职尽可能的按照你的建议任命,至于其它职务,我只能说会如实向领导汇报,你也知道,部里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

“感谢部长对我工作的大力支持,不过这些岗位都很重要,希望中央尽快配备到位,让大家岗尽其能、人尽其用。”

陈家忠忽然问道:“文华书记,马上四月份了,秦省第一季度情况如何?各项经济指标完成的怎么样了?虽然我离开了秦省,但还是不由的心系家乡。”

这下问的,让陆文华很是尴尬,来到秦省时日也不短了,他一直琢磨的是如何破局,研究的是干部调整的问题,至于经济问题,暂时无暇顾及。但是,一个省委书记能够不关心经济发展?不关心项目建设?

可他又不能糊弄,因为可能陈部长对秦省的情况比他更清楚,陆文华陷入两年的境地,要知道中组部还管着大考核,各项考核指标都要在这汇总。

稍作思索,只能模棱两可的说:“部长,从内部统计情况看,消费市场总体稳定,服务性消费增势较好,下阶段消费有望保持增长态势。在旅游、文体娱乐活动消费的带动下,相关服务消费增长较快。从下阶段来看,今年的就业形势总体上将逐步改善,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随着市场信心、消费预期逐步改善,消费有望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环比都有一定的增长,下阶段,尽管面临市场需求制约,但随着经济恢复,产业升级持续推进,新动能积聚壮大,工业运行有望保持总体平稳。

总体来看,一季度生产需求保持平稳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产业升级稳步推进,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延续向好态势。”

陈家忠感觉听了个寂寞,也没兴趣再问了,要不然两个人都得尴尬,真不知道他这一个月都在干嘛,作为一个省委书记,简直是不务正业,难道他不知道,当前形势下,任何工作都是为经济发展服务?本末倒置,难堪大用!怪不得辽省的经济发展连续几年倒退,看来,秦省的发展还得靠王鸿涛。

当你看一个人很不顺眼的时候,他做什么事情你都会觉得是讨人厌的,而且你会觉得对方做什么事情都不对。因为你讨厌这个人,所以你对对方做的所有一切都是带有批判的,所以你讨厌那个人,你也看他做的任何事情都不顺眼。

反之,陈部长现在觉得王鸿涛做的一切都是对的,因为看着顺眼。

所以,省政府那边的人事调整得上点心,尽可能的要支持王鸿涛的工作。

陆文华从中组部出来,感觉松了口气,看来得加强一下对经济工作掌控,否则还得出丑,领导们最爱问经济怎么样?项目怎么样?指标怎么样?

作为一个省委书记,一问三不知确实不应该。

接着,陆文华去了国务院,找老领导汇报工作。

一个小时后,只见陆文华兴高采烈的出来,脸上藏不住的笑意,领导可是大大的鼓励了一番,并答应全力满足自己的要求。

真是谁的崽谁疼,瞧瞧自家领导说的,作为省委书记,组织部长、省委秘书长是左膀右臂,原则上要以省委书记的意见为主,并要求他尽快掌控局面,该支持的会给他支持!

会见了几个好友后,第二天陆文华返回秦省,看起来精神面貌好了很多。

很快,中央开始新一轮的省部级干部调整,秦省的班子调整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陈家忠部长不停的和常委们汇报、沟通、协调,慢慢的一些风声传了出来。

4月初,中组部按照指示召开部务会议,研究了人事议题。

会后,林子帆局长给王鸿涛打来了电话,说道:“鸿涛,刚开完会,你们省的人事通过了,过两天部里会下去考察。”

王鸿涛这几天也很关注,忍不住问道:“政府这边怎么个情况?”

“鸿涛,你这不是让我犯错误嘛,我们有保密规定。”

“滚,不给我透露消息,打啥电话?闲得慌?”

“就算你骂,我也不能说,要不你许个愿?我看能不能帮你实现梦想!”

王鸿涛笑着说:“我希望牛前华担任常务,唐冰担任常委副省长,宋仲豪增补副省长,胡昊为长安市委书记。”

林子帆说道:“四个愿望,恭喜你,心想事成,达成了75%。”

这下,王鸿涛是真的急了,到底哪个落空了?不由的大声说:“能不能给个痛快的?你这是要急死我?到底哪个落空了?”

林子帆说道:“长安、长安,有些人能耐太大了,领导指示不予调整,保持政策的延续性,满意了吧?”

王鸿涛立马转忧为喜,说道:“子帆,等我回来一定请你好好潇洒潇洒!”

“得了吧,我在你这就没见过回头钱,还请我潇洒?东莞都完蛋了,天上人间凉凉了,咱还是当个奉公守法的良民吧!”

王鸿涛笑道:“听你这口气感觉挺遗憾的,要不我给你想想办法?我三弟入股了娱乐公司,资源还是有的!”

“你敢我就敢!你这个大省长都不怕,我一个小局长有何惧?”

“子帆,不会真有想法吧?”

“滚,不说了,还有工作要干,不像你们这些地主老爷,动动嘴皮子就行了。”

挂了电话,王鸿涛心满意足的躺在椅子上,这下好了,常委会上优势巨大,不怕他出啥幺蛾子。

下午,心情愉悦的王鸿涛去了“秦汉大学”工地,那里蕴藏着王鸿涛心中的无限遐想,饱含着全省人民的希冀。

在大学城内,南校区的建设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于2月正式开工,蓝图正在一天天变成现实。从选址确定,到方案确定,秦汉大学已经创造了历史,可以说全部得益于王鸿涛的重视,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南校区总占地约12万平方米,其中4万平米为后期预留发展用地,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其西侧临山,东侧临河,具有自然景观资源。建筑设计充分尊重自然,与周边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全部为汉唐建筑风格。同时,项目内配套齐全,为校园生活增添了趣味。

南校区具有教学、会议、运动、休闲等功能,500人阶梯大礼堂、250人阶梯教室、120人阶梯教室,同时,共享空间分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此外,图书馆、咖啡厅、室外篮球场、室外足球场、室外网球场、室内体育馆(包含了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室内泳池、健身器械区)也为大学注入了人文精神与活力。

郑国强教授兴高采烈的向王鸿涛汇报大学建设的进展情况,说道:“省长,去年你告诉我,想年初建设,年末招生,说实话我是不相信的,因为建设一所大学哪有那么容易,但是,看到如今的进度我深深为之惊叹,也许你的预言能成真,我们或许真的能创造奇迹!”

王鸿涛说道:“郑教授,只要是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工地可以昼夜施工加快进度,最重要的是师资力量配备,这方面你得上点心。”

郑国强笑道:“省长放心吧,老郑我心里有数,前两天我刚从兰大回来,挖到了几个人,今年我的重点任务就是给学校拉人,好歹要把找个草台班子给搭建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