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浮光三千里 > 第135章 一百三十五斩

浮光三千里 第135章 一百三十五斩

作者:南有檵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30 15:25:52 来源:泡书吧

启夏门外星火如龙。

乡民们拿着火把望水,钱大人领着官兵沿着水岸查看水位与水流,胥姜与卫伯则举着火把站在一块丘石上朝对岸观望。

“有火!”胥姜看着自柳园飘出来的一串火苗惊呼。

四围的人闻讯望去,果然是火,随后纷纷舞动手里的火苗朝对岸呼喊。有呼喊家人名字的,有询问情况的,有意味不明只为宣泄心头激动之情的。

胥姜受其感染,也不禁大喊楼云春的名字,一遍一遍不知疲倦。

待火苗飘到岸边,众人才辨认出那是一队骑着马的官差,胥姜看不清楚为首那人的脸,却从身形一眼认出那是楼云春。

她抓着犟驴的脖子直晃,欣喜道:“他没事!他没事!”

量水位的老伯姓卫,卫伯也替她高兴,“吉人自有天相,娘子与郎君行好事,积功德,自然会安然无恙的。”

胥姜对卫伯道:“您放心,您的家人也定会安然无恙!”随后又举起火把,对楼云春高声喊道:“照月,照月!我等你回家!”

回家一词,牵动多少人的心,周围的乡民深受振奋,也纷纷举起火把,阵阵喊道:“回家!回家!”

楼云春领着巡卫勘察水情,见对岸火把熊熊,呼声阵阵,不由得驻足看了一会儿。忽地,一道熟悉的声音随风入耳,他不由得睁大了眼,目光急切地在对岸的人群中搜寻。

“照月,我在这儿。”

人声嘈杂,水声隆隆,可他硬生生地拢住那道丝音弦语,并顺着它找到了站在丘石上的一人一驴。

是胥姜!她怎么来了?是在等他?

楼云春怔愣片刻,只觉得心头那片原野,被胥姜手中的火把点燃,匍匐在四肢百骸的血液都沸腾了。

他立刻举起火把回应她。

“他看到我了!”胥姜扯着犟驴的鬃毛站稳,奋力地挥动手臂,“照月,一定要平安归来,我等你回家!”

楼云春听到了,最后按捺不住,气沉丹田地应道:“好——!”

他身后的巡卫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声吓得一个激灵,火把差点脱手。

两名巡卫凑在一起窃窃私语。

“大人这是在答应谁呢?”

“不知道,兴许是家里人吧。”

“这么多人也能认出来?”一名巡卫朝对岸看去,除了漂浮晃动的火把,都是些黑溜溜的脑袋。

“哎哟,你看那有头驴,像不像大人那位小娘子的坐骑?”

两人举高火把瞪着那驴使劲瞧了瞧,又见把着驴摇动火把的似是一名女子,于是各自点了点头。

“还真是。”

“这么晚了,还在等大人,足见小娘子对咱们大人用情之深。”

“咱们大人也不遑多让,瞧着跟那青春少艾的毛头小子也没两样,这一嗓子给我吓得,差点没把住门儿。”

“哎呀,你懂什么,这叫铁树开花,厚积薄发。”

“唉,瞧着这模样,我也有些想我家娘子。”

“哎哟,跟谁家没娘子似的。”

后头一匹马拱过来,惊得两人同时回头,却见新来不久的愣头青,脸拉得比他坐下的马脸还长。

两人顿时哈哈大笑。

忘了这儿还有个光棍。

楼云春被下属们的笑声唤回理智,随后清了清嗓子,对众人命令道:“高阳乡地势高,咱们巡视完河道,便由高阳乡回城。”

众人闻言,顿时举起火把发出阵阵欢呼。

楼云春朝对岸看去,随后驱马走到水边,冲胥姜喊道:“阿姜,回家等我!”

“什么?”周围太嘈杂,胥姜没听清。

楼云春身后的巡卫各自对视几眼后,眼里浮起一丝坏笑,随后学着楼云春的语气,齐声喊道:“阿姜,回家等我——!”

“阿姜,回家等我——!”

大理寺的巡卫训练有素,声声呼喝,洞穿惊涛狂风,直抵彼岸。

巡卫们连吼了十几声,胥姜一边脸红,一边挥舞火把,应道:“好!”

这头的乡民百姓不明所以,却也跟着应道:“好——!”

回家有什么不好?等水退了,他们也可以回家了。

楼云春被下属这一阵狂喊也给喊得发臊,他绷着脸回头扫了他们一眼,却见他们脸上神情松快,并不似寻常畏惧他。

他神色也是一松,温和道:“走吧,早些巡完,早些回家。”

众巡卫又是一阵欢呼。

楼云春回头朝对岸那道模糊又清晰的身影看了一眼,嘴边抑制不住的绽出一抹笑容。

胥姜见楼云春带着人往上游而去,终于放下酸痛的手臂对卫伯道:“卫伯,我要回家了。”

卫伯笑道:“水快退了,我也快回家了。”

胥姜也露出清朗的笑容,“都会回家的。”

胥姜赶回书肆,将肆里点得灯火通明,又给满蹄子泥浆的犟驴冲洗,才起炉子烧水熬药浴。

药浴包是早前去千金坊找陈大夫抓的,春夏之交,偶尔泡一泡,强身固体。

她昨夜起来查看受了寒,今日又担惊受怕吹了一整日的河风,觉得身子有些沉重,用药浴驱寒正好。

泡完药浴后,她又热了一碗姜汤来喝,身上才总算松快些了。

想着楼云春一日两夜的浸在风雨里,胥姜又给他熬了一锅,再另起炭火,开始熬防风粥。

防风粥顾名思义便是以防风为引,姜片、葱白为辅,熬水除渣后,再下入粳米搅煮至浓稠。

此粥以香出名,有‘一碗防风粥,七日口舌香’之赞誉,除此外,防风粥更有散行风寒湿痹之功效,是京城养生药膳之中,广受追捧之粥品之一。

胥姜将炸开的米花搅煮至糜烂,其香氤氲口鼻,使人嗅之旷然。

待粥熬好之后,她将其煨于炉火旁,随后另外置锅,添水上屉,她要做蒸饼。

做蒸饼自然得先揉面,揉面时加少许盐和曲,以助其醒发,随后取少许清油、面粉、盐、胡椒粉、花椒粉调制油酥,再将鲜葱洗净切碎待用。

醒发后的面团还需揉捏几个回合,随后将其擀成面皮,于面皮上刷油酥,撒葱碎,再将其正反折叠。折叠后分为面剂,再扯卷成花,上屉蒸之。

蒸过气,其形膨大,颜色清白,煞是爱人。其味葱香十足,宣软咸润,勾得人十指颠倒,不顾烫地往嘴里送。

胥姜只吃了一个垫胃,剩下的等着楼云春回来一起享用。

云飞雨散,金光破雾,一人一马裹着满身泥沙,踏着浪涛的余音,驰骋于空寂的长街之上。

马已识途,不必驱赶牵引,熟门熟路地穿过坊门,拐入那更为僻静的小巷。

楼云春远远便瞧见书肆瓦顶上笼罩的薄烟,他想起胥姜在彼岸的守候,心与眼便不由得发热发烫。

马疾驰至书肆门前的树下,楼云春刚落地,便听见角门吱呀一声,那河畔边的身影此时正袅袅倚在门边,笑盈盈地望着他,目光依依。

“你回来啦。”

楼云春牵着马,如倦鸟归巢,疾步上前将胥姜锁进自己眼里。

胥姜见他迟疑,便挪步倚入他怀中,将他环抱。

“我身上脏。”

“不脏,干净着呢。”胥姜耳朵贴在他胸膛,听着他稳健的心跳,吁道:“你可吓死我了,去乐游乡为何不跟我招呼一声。”

楼云春贴着她的脸蹭了蹭,“雨天好睡,怕惊扰你。”

“这么烈的雷电,我哪里睡得着。”

“害怕?”

“嗯。”小时候的胥姜尤其怕,每次雷雨天都要抱着枕头,可怜巴巴地蹭到师父房间求庇护。稍稍大一点,每每雷雨天,师父也要起夜看她好几回。再后来一个人漂泊,历过千百场雷雨后,虽心怀敬畏,却能安然自渡了。

此次也怕,却是后怕,想着楼云春在那漫天雷雨下,去河道帮忙清淤,她心头便发寒。

楼云春将唇抵上她的额头,安抚道:“别怕,往后我都在。”

胥姜笑着点点头,随后伸手擦去他脸上的泥点,说道:“我熬了药浴,快去泡泡驱寒,另外还煮了防风粥,做了蒸饼,等你泡完后一起吃。”

楼云春点头答应,心头却觉得她比任何药浴、汤饭都更能驱逐寒意。

楼云春去沐浴,胥姜便压水替马儿冲洗,她摸了摸马儿的脑袋,温柔道:“辛苦啦。”

马儿温顺地蹭了蹭她的手心。

犟驴支着差点被她揪秃的鬃毛,吊着脸打了个响鼻。

楼云春泡完药浴,只觉得精气通畅,神清气爽。他披散着头发站在厨房门前,看胥姜盛粥,胥姜抬头朝他一笑,随后将粥递给他。

他上前接过粥放在一旁,随后将她楼进怀里,与她毫无顾忌的相拥。

胥姜手里握着勺子,笑道:“抱一抱就饱了?”

楼云春埋在她肩颈里,深吸了一口气,“不。”

“那还不赶紧摆……”饭。

‘饭’落进了某人的肚子里。

胥姜手发软,勺子差点坠地,却被楼云春连手带勺地握住。

楼云春在她唇间辗出绯色,末了,轻轻啄了啄,笑道:“半饱。”

胥姜盯着他发傻。

他亲了亲她的鼻尖,接过她手中的勺子,神色轻快地去盛粥。

胥姜转身盯着楼云春的背影,回过神后,一双眼睛弯成新月。

除防风粥、蒸饼外,胥姜还做了个菇油拌波棱。楼云春一气吃了半锅粥、四个蒸饼、半碟波棱,胥姜看得惊心,忙道:“你慢些,别吃伤了。”

楼云春这才止住了。

“这一日两夜你都没吃东西?”

“吃了乡民给的半个馒头。”

“柳园不管?”

“不想吃他们的东西。”

胥姜无言,随后问道:“听说有官员被困在柳园中,他们都没帮忙安置灾民?”

“柳辞灵有派人在柳园外围收容灾民,自己同其他官员未曾露面,倒是留下的一些商户、士子出了不少力。”楼云春稍稍一顿,继续道:“俆青野领着乐坊众人也帮了不少忙。”

“这些人受百姓供养,享朝廷俸禄,竟还不如沦落教坊自顾不暇的苦命人,当真可恨。”胥姜神情愤然,遂又忆起那乡民痛诉过的话,便对楼云春道:“我今日在启夏门外,听乡民们说起一件事。”

楼云春眼神阴晦,“指不定他们说的与我查的是同一桩事。”随后对胥姜道:“你说。”

“有乡民说这次水患不仅是天灾,还是**。这乐游河之所以会淤堵,便是因有人私自采石,导致山石崩塌,才将乐游河给截断了。”

“果然如此。”楼云春道:“我此次入柳园,便是收到消息,说柳家联合其他官员,侵吞田地私扩园林,他们采石想必就是做此用途。”

这只是表面,楼云春入柳园真正要查的是,以柳、王、窦、洛、韦五家士族与江家旧部私下勾结之事,尤其是与北庭节度使郭元振暗中之来往。

此次柳园举办蠹书雅会,便传有郭元振的一名副使暗中回京,所以他才去一探究竟。

没想到会遇到水患。

昨日他趁县衙来借调人手之机,亲自带队返回乐游乡,不仅为帮忙赈灾,亦是想再探一探柳园,这一探却将这突发水患的原因探明了。

难怪那钱益不顾官差死活都要清淤,便是怕被人纠察出缘由,保不住他那颗项上人头。

“为一己之私,枉顾百姓生死,这样的人也配享贡,也配为官?”胥姜冷笑。

“世家大族争官而仕,并非为国为民,而是为了巩固势力,保家族荣华不衰。”楼云春握住她的手,安抚地拍了拍,“先帝便是认清这一点,才推动科举改制,以削减其势力。当今圣上秉承先帝遗志,不会任由其肆意妄为的。”

且世家大族不打压,一旦养成虎狼之势,便是连天家也不会放在眼里,于民于己,圣人都不会坐视不理。

“此次水患,他们脱不了责。”

闻得他这席话,胥姜心头不平之气稍减,随后为乡民们一叹,“眼看着就要收麦和插秧,这场洪水一去,都化作泥了。”

楼云春心头也不好受,这是他第二次对百姓生悲悯怜弱之心,第一次是年前的雪灾。

往年遭遇天灾,他尽职尽责地处置,却只是尽职尽责而已,可这两次他却能哀百姓之哀,愁百姓所愁,变得不再置身事外,皆因胥姜让自己变得更像个‘人’的缘故。

“你放心,朝廷会拨款赈灾,也会开仓放种给受灾乡里。”说着,他语气转冷,“且受百姓供养的这些士族养得太肥,也该放放血祭祭衣食父母了。”

“嗯。”胥姜反握住他,期盼这双强而有力的手,能还百姓们一个公道。

“东家,你没事……”梁墨来上工,进门却见两人执手对望,后头的话顿时卡在喉头,忙退出肆外。

胥姜撒开手,同楼云春一起手忙脚乱的收拾碗碟。

听到人往厨房去了,梁墨才进书肆,开始每日的洒扫拂拭。

两个人四只手,很快便将为数不多的碗碟清洗归置好了,胥姜见楼云春头发还散着,便将他拉到屋子里,替他挽髻束发。

此事胥姜头回做来只觉得十分新奇,楼云春也随她摆弄。

“好了。”胥姜看了看自己的杰作,很是满意。

楼云春也没照镜子,她说好便好。

胥姜出门让他更衣,待他换好衣裳出来,更觉威武了。

胥姜夸道:“颇有先周遗风。”

楼云春最受不得她夸,与她软语辞别后,踩着绵云飘去皇城复命去了。

梁墨瞧着他顶着歪斜的发髻远去,久久回不过神。

因众多朝臣告假缺席,圣人今日罢朝,得知楼云春求见,忙叫内侍宣了进来。

楼云春入殿后参拜,随后将探查结果与水患之事一一陈述,说了半晌,圣人却一言不发。他疑惑抬头,却见圣人一直盯着他的脑袋看。

“陛下,臣方才所述可有不妥?”

“并无,朕只是觉着楼少卿今日之发髻甚为别致。”

楼云春告罪道:“臣入宫匆忙,未及着冠服,还请陛下恕罪。”

“哎,这又不是在朝上,爱卿不必拘礼,朕只是觉得你今日之发髻颇有周人风姿,甚为俊雅。”圣人与胥姜若是相熟起来,定能引为知己。

楼云春心头自得,拱手道:“多谢陛下夸奖。”

圣人摸了摸脑袋,打算过会儿让内侍也给他换个发髻,“方才爱卿说到哪儿了?继续,继续。”

自此过后,大盛男子兴圣人之好,掀起一股效仿先民的斜髻风潮,不过这已是后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