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浮光三千里 > 第141章 一百四十一斩

浮光三千里 第141章 一百四十一斩

作者:南有檵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30 15:25:52 来源:泡书吧

随着楼云春复职,朝堂局面陡然一转。

圣人下令重审重查科举舞弊一案,让御史台将所有卷宗移交大理寺,由大理寺重新调查。

而水患一案则由刑部重审。

刑部尚书摩拳擦掌,这些日子刑部不少官员因清查旧案被降职,如今此案落在他手里,总算能让他出口恶气了。

寇侍中是士族中官至最高位者,地位仅次于三师,眼下被褫夺封驳之权,各部各司递上来的奏章与圣人下达的诏令,他再无权干涉。

各部各司不再受制,弹劾吏部与御史台的奏章,犹如泄洪般,冲到了圣人的御案上。

圣人被砸得晕头转向,连喝了几日参茶补元气,却一时补过了头,补得鼻血长流。

楼云春重查舞弊一案,入万卷楼羁押赵秀,可赵秀却消失无踪,大理寺下海捕文书,张榜搜寻。

而万卷楼却并未因赵秀的失踪歇业,而是重新被周家所接管,东家更变为前任户部侍郎周淮。

周淮虽被革职,却在京城根基深厚,并非赵秀可比,在他手中‘汲书盟’迅速脱胎成为第二个书行。

周家与赵秀之间的内斗,外人只能从万卷楼掌柜的更迭,窥见些许端倪。对于外人来说,万卷楼的掌柜并不重要,他们所求的不过是钱财罢了。

朝堂蜩塘沸羹,书肆小夏悠长。

半盏清茗,一线香雾,满肆泠泠。

梁墨与他师父在后院刷印,胥姜在前肆装帧,她新批的刊印文书早已下达,眼下已出大半。

另外,因其它书局刊书被汲书盟遏制,便经由吴清窗和旦泗找到胥姜,要与她互通,上架她的新书,以至于新书售罄。

她只好将先前刊印的那一批加刊第二版、第三版,连梁墨自刻那两本,也售出不少。

眼看着忙不过来,梁墨将师父请过来帮忙,其他书局将刷印好的印纸,拿回去自己装帧,吴清窗与旦泗则租刻板回去自己刊印。

这才让胥姜喘了口气。

她装帧完一本书,正欲起身去续盏茶,肆外却响起一道人声,“胥娘子可在?”

胥姜迎出门,却见是木兰景的贴身丫鬟。

丫鬟见胥姜出来,便将一封信递给了她,并对她作礼说道:“胥娘子,咱们夫人和小姐即将启程回姑苏,因不便亲自登门向胥娘子道别,所以让奴儿代为辞行。”

“什么时候走?”

“马上。”丫鬟朝巷口看了一眼,两架马车正停在那处。

胥姜正欲上前,却被丫鬟拦住了,“夫人说,娘子不必相送,她亦无颜相见,只盼娘子珍重。”

说罢,又朝胥姜做了一礼,匆匆而去。

胥姜捏着信盯着马车,车上一人掀开窗帘朝她挥手,正是木兰景。

她心头一酸,抬手朝马车上的人挥了挥。

此去一别,还不知能否再见。

马车驶离槐柳巷,往金光门外行去。

城外官道上,飞驰而过的马车扬起灰尘,将三个衣衫褴褛的人扑了一脸,其中一人骂道:“跑这么快,奔命啊!”

他拍了拍身上的灰,朝身旁更为破落的人狠踹了一脚,“没眼力见的东西,也不给爷挡着点!”

被踹之人正是胥十二,胥十二饿得站不稳,被他一脚踹倒在地,竟一时起不来。

那人又踹了他一脚,“起来,别装死,你可是我花了十五两赎回来的,没找到那个野种前,你要是死了,我就拿你这把骨头去喂狗!”

胥十二抓住那人的脚,祈求道:“四爷,给口吃的吧,再不吃奴就要饿死了。”

另外一人皱眉,“四哥,给他半只胡饼,真要饿死了,谁带我们去找胥姜?”

说完他又朝前方看了一眼,匍匐蜿蜒的官道尽头,一座都城如众星拱月般,傲然矗立于众乡环绕之中。

“马上就到京城了,也不差这口吃的了。”

胥四从怀里掏出一只胡饼,撕了一半扔到胥十二面前,胥十二也不顾胡饼沾没沾灰,一把抓起就往嘴里塞。

他又将剩下的一半撕成两份,同胥五分食。

“这京城就是好,瞧这一个乡一个里,就赶上咱们一个县了。”胥四看着林立的房舍,再看那坐伟岸的都城,仿佛在看一座金山。

他又踹了踹胥十二,问道:“你说那野种真在京城开起了书肆,挣了不少银子?”

胥十二被胡饼噎得说不出话,好半晌才点头,“千真万确。”

胥四酸道:“野种就是野种,命就是硬,难怪克死她师父。”

他们三个男人,从黔中一路走来,卖驴卖衣,若不是看胥十二还有用,连他也一并给卖了,才勉力走到这京城。

她一个女人能走到京城,还能开书肆,除了命硬,定是靠胥渊给她留下的钱财。

胥渊是胥家人,他的钱就是胥家的钱,胥家的钱便是他们的钱,她一个野种,凭什么独吞?

待找到她,他定要让她将所有钱财都给交出来。

想着有大把银子即将跳进自己口袋,胥四便抑制不住激动,他见胥十二还坐在地上,正要抬脚,胥十二却麻利地从地上爬了起来。

“算你识相。”胥四冷哼一声,朝胥五道:“咱们快些走,只要入了城,找到那个野种,就有钱喝酒吃肉了。”

三人遂加快脚步,沿着官道奔京城而去。

胥姜目送马车消失在巷口,拿着信进肆拆读。

信中有赠言,有感谢,还有道歉。

书信末尾,木兰景告诉胥姜,木淙也欲将功赎罪,还杜回清白。还说赵秀曾来找过她,并许诺终有一日,他会去姑苏与她相见。

这赵秀是什么意思?胥姜不解。

随后又想,难怪木兰景和木夫人要离开京都。眼下大理寺重查舞弊案,木淙也出面为杜回平反,必将自己和家人置于险地。

让她们母女回姑苏老家,想来是为保其安危,免除自己的后顾之忧。

大盛律法本有规定,京官之家眷不得擅离京城,木淙也能送走妻女,必定已获圣人准许。

这也算法外开恩了。

胥姜收好书信,不禁为木府一叹,只盼着这场风波平息后,他们一家人能够安然团聚。

同时,她又有些不安,圣人做这般周全准备,其用意不仅是为平反舞弊案这么简单,更是想借此机会削减和打压士族的势力。

可士族又怎会坐以待毙?

如今楼云春为圣人执刀,处在风口浪尖之上,让人难免担忧其安危。

不仅是楼云春,与此事相关的楼敬、袁祖之、林夫子,甚至是她自己,也要万分小心。

好在白日里书肆有护院看守,晚上坊门设岗,有巡卫巡逻,且楼云春只要得闲,便会来书肆,倒还太平。

胥姜拿出书底下压着的宅图。

两人先前定的看宅之期,因楼云春被禁足被耽搁,后又因二人事忙,拖到如今还未定章拍板。

那宅子紧俏,牙人问过几次,楼云春使了些银钱打点,让其为自己暂留,这才没卖给别人。

待买下来后,便可以着手修葺,等成亲后,便能真正的住在一起了。

想到此事,胥姜的嘴角便不由得往上翘。

这看宅一事虽搁置,可两人议亲之事,楼云春再忙也没耽搁。

想着肆父子俩去书塾拜会时的情景,胥姜便忍不住发笑。

楼敬淡定中带着心虚,心虚里夹着小心翼翼。楼云春也没好到哪儿去,俊脸绷得死紧,进门时都同手同脚了。

外加一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曾追,让原本庄重严肃的场面,显出几分滑稽来。

林红锄拉着胥姜在二门里偷听,乐得捂嘴跺脚,将胥姜臊得直忍不住掐她。

好在林夫子稳得住场面,将婚事之章程详细罗列出来,让父子二人回去再找楼夫人敲定。

送走楼家父子,林夫子找胥姜单独谈了一场。除问明心意外,更提醒她官场沉浮,朝升夕贬为常事,与官宦之家结亲,便要有共同进退的准备。

胥姜如是答:“莫说官宦之家,便是寻常人家,平头百姓,日子也多有波折,寻常夫妻,也需得同甘共苦。若连官宦之家都不能自保,寻常人家又怎得安宁?儿与照月结亲,不为谋其家世,亦不惧其家世,只为真情难得,不敢辜负。”

“好一个真情难得,不敢辜负。”他与妻又何尝不是如此。

一想到妻子,林夫子心头隐痛。

她在他落魄时相许,腾达前归去,跟他困苦一生,没能相守白头,这是他终身之大憾。

胥姜漂泊半生,如今找到互托之人,他自望其圆满,遂又嘱咐道:“如今局势复杂,你与他皆得处处警惕,时时当心。”

胥姜怎不知他一片慈心,忙乖巧应道“省得了。”

眼下想起林夫子的提醒,胥姜心头仍觉熨帖。

正当此时,外头忽地响起驼铃声,胥姜回神,外出查看,却被一颗光头晃花了眼。

“莫明!”

莫明牵着一只骆驼站在肆外,引来不少街坊围观。两名护院本想上前查问,一见二人相熟,又坐了回去,只拿眼睛盯着骆驼看。

莫明比先前黑了不少,胥姜快步上前,欢喜道:“你何时抵京的?”

“刚到,同商队一分手,便来寻你了。”

“快,进屋好坐。”

莫明将骆驼牵到树下,两名护院争相上前要帮他拴,远处看稀奇的汪掌柜也凑了上来,对骆驼又摸又看。

“骆驼哪儿来的?”

“商队送的。”

“这么慷慨?”

“我讲了一路的经,它便驮了我一路,商队把头认为它已听经闻佛,不该再受凡人驱使之苦,便将它供奉给佛陀为坐骑。”

胥姜正要去后院拿草料来喂它,汪掌柜自告奋勇地去了。

没一会儿,胥姜便听见后院传来驴叫,她没理,引莫明入肆谈话。

胥姜给莫明冲了盏紫阳茶。

莫明喝了一口,说道:“起先喝不惯这味儿,如今却觉得清香不已。”

紫阳茶本是佛茶,此刻是人知茶味,茶入人经。

“那是因为你已品出其中真味。”胥姜见他孤身归来,便已知结局,却仍关切道:“可有在芙蓉城见到乌洛兰?”

“见着了。”提起乌洛兰,莫明神色平静,甚至带着喜悦,犹如说起亲人、故友,独独不像情人,“我去时她正要跟随追着西域僧人游行的足迹来寻我,若再晚一步,便错过了。”

“你和她,都了结了?”

“非是了结,而是另一种开始。”

“她甘愿?”乌洛兰对莫明一往情深,千里相寻,就这么放手了?

“她所求,所缺的,仅是一个答案而已。”

长久的分离与漂泊,让两人的心都起了变化,年少时的炽热感情,冷却凝结成玛瑙,虽依旧艳丽美好,却已暖不了人心。

乌洛兰执着与玛瑙的美丽,可与莫明重逢那一刻,望进他平静的双眸,心头已然明白,她要的温情热爱,早已留在了漠漠黄沙之中。

所以只能遗憾放手。

胥姜不禁唏嘘,随后问道:“那她之后会去往何处?她还会回长安吗?亦或是留在芙蓉城?”

莫明饮了一口茶,摇头道:“她同伊拉勒一同去了碎叶城。”

“伊拉勒?”胥姜惊问:“他竟滞留在了芙蓉城?”

随即又了然,乌洛兰在芙蓉城,他自然会在芙蓉城。

“他和乌洛兰……”

“那是他们的故事。”莫明诚心道:“无论怎样,我都会祝福他们。”

胥姜想了想,笑道:“说不准我们还能在京城重逢。”

她想念伊拉勒的烤肉和美酒。

莫明叹道:“是啊,终会相逢的。”随后又将桌上的包袱推给胥姜,“这是你的朋友们让我给你带的书信和礼物。”

“有劳,有劳。”胥姜接过包袱打开来看,除了一沓信件,还有几本集子,几包茶叶。

信有书局书肆的,也有知交好友的,也有江孤这个祸害的。

江孤带回来的信有三封,一封给谢红杏,一封给她,还有一封是给楼云春的。

他给楼云春写信作甚?想起两人先前沉默的争吵,胥姜甚是不解。

除了信,还有江孤的诗余集,整整五套。

“看来他在芙蓉城过得不错。”

“可谓意气风发。”莫明笑道:“江小萍之名,如今在芙蓉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每座花楼、伎馆,都在唱他的词曲。”

“看来让他去那儿是对的。”胥姜也不禁为他高兴,随后不禁盯着莫明光秃秃的脑袋问道:“你还去逛花楼伎馆?”

“佛在心中,不在头上。”莫明心安理得地说道:“我虽心已入佛,身却尚在红尘,又去寻旧友,想来佛祖不会怪罪。”

何况他还渡化不少苦命人,也算无上功德。

胥姜冲他合手做了个佛礼,“此次回来,可要身心皈依了?”

莫明回了一礼,“阿弥陀佛。”

两人相视一笑,随后莫明又问,“你呢,近来如何?”

胥姜扬唇一笑,满脸喜气,“我要成亲了。”

“祝贺,祝贺。”莫明也欢喜,他们这对旧友,也算各有归处了,“是那日见过的楼公子?”

“嗯,除了他还有谁?”

莫明眼前浮现楼云春清明的双目,点头道:“与你倒般配。”

胥姜吁叹一声,“倒是没想到自己竟有这么一日。”

莫明见她眉宇间隐隐透着不安,开解道:“这是你的缘,缘聚则安,无需瞻前顾后。”

“说得是。”胥姜伸手请了他一杯茶。

莫明心道,瞧着似有不顺之意,回大慈恩寺后,还是替她多念几句经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