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浮光三千里 > 第149章 一百四十九斩

浮光三千里 第149章 一百四十九斩

作者:南有檵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30 15:25:52 来源:泡书吧

胥姜来到国子监,径直去找了宋学录。

宋学录早前便自生徒口中得知她因护木淙也而受伤,今日一见她额头淤青,方觉当时之凶险。

难怪如今出门都要带护卫。

“那凶手还未抓住?”

“没有。”

“那是得当心。”

胥姜笑了笑,问道:“《文脉溯源》可校阅了?”

“林司业将此事纳了过去,他与你师父本是至交,有他校勘,你放一万个心。”

“也好。”

到底还是误了。

胥姜有些遗憾,却又欢欣,这书先后经杜回与林夫子勘校,那便万无一失了。

宋学录领着胥姜到刻馆,护卫不便入馆,便在外头等候。

胥姜跟随宋学录一进门,便闻到一股浓厚的纸墨之味。

馆内为大通堂,并未设隔墙,堂内左右间距约二十丈,进深十来丈,胥姜在心头略作比较,仅这一个刻馆,便比她那宅子大两倍有余。

刻馆四面通透,流风引光,明亮凉爽。置材、写印、刻板、修复、调墨、刷印、熬浆、校订、装帧……各分区域,有条不紊。

工匠约有五六十人,各司其职,十分专注,并不因宋学录带人来而分神。

胥姜行走其间,不由得心潮澎湃,这简直是她梦寐以求的刻馆!

她早该来看的,相逢恨晚,相逢恨晚啊。

宋学录领着她参观了一圈,最后来到刷印处,胥姜一眼便认出案板上定的是自己的刻板。

负责刷印的有五名匠人,相互配合默契,动作干净利落。

宋学录领她去看刷印好的书页,每一张都板正端方,墨迹均匀,所用纸张也是上好的宣纸,洁白细腻,柔韧耐劳。

再看内容,已刷印至第三册。

宋学录说道:“按眼下这进度,月底便能出第一版。”

胥姜抚摸着熟悉的字迹,眼眶发热,她没有辜负师父的托付,这套熔铸他的心血书,终将名耀大盛,百代流传。

而胥渊之名,也不再被埋没,他的才华,将成为永远闪烁的星辰。

宋学录领胥姜看过刻馆后,来到典籍厅,将一套新编的《算学启蒙》抄本交给她。

“这是监里的算学博士编撰的,林司业让派给你刊印,先刊印一百套,田假复课前交差。”

“好。”胥姜郑重接过。

这是受国子监监管以来,领的第一个差事,她一定要办得妥帖。

“纸墨由监里统一采买,届时来领便是。”

“是。”

交办完正事,宋学录又道:“另外,等《文脉溯源》成书后,可先拨一批给你上架售卖,以答谢胥掌柜之慷慨大义。”

“真的?”胥姜欣喜不已,“多谢大人。”

宋学录摆手道:“不必谢我,这是杜大人早前便定下的,我不过顺章而行罢了。”

想起杜回,胥姜满心感激,随即寥落道:“也不知杜先生眼下如何了,一路可还顺利。”

“受苦受累在所难免,只是杜大人一向心志坚定,这点坎坷难不倒他。”

“这倒是。”

杜回为人严正刚直,却也豁达坚韧,相较朝廷波涛,旅途风雨于他来说,反倒是一场好景。

况且,只要此案审结,待他任期满后,便能回来了。

自国子监出来,胥姜顺道去东市买刻板的木料。找的还是先前许三给介绍的那家,等下好料,将木材驮回永和坊。

楼云春在书肆等待胥姜,见她许久未归,便欲亲自去国子监接人。

途经朱雀大街,正碰上自家上峰。大理寺卿一见到他,连声将他叫住。

“才派发人去给你传信,就在这儿碰上了,正好,随我一道入宫。”

“陛下何事召见?”

“暂且不知,不过瞧着传令官十万火急的模样,想来有要事。”

圣人召见,楼云春自无法推辞,只好先同上峰入宫,过后再来寻胥姜。

入宫后,两人前往内殿,一进殿却见三师、尚书令、兵部尚书都在。

见人到齐了,圣人让内侍呈上一封奏折,让在场众臣传阅。

奏折传至楼云春手上,他看完后不由得皱起眉头。

奏折是河西节度使辛正初加急传回京的。上头呈道他近日截获一队由京城前往北庭都护府的商队,押送的是金银珠宝,因数额巨大引起怀疑,便被扣留盘查。

这一盘查,却从商队把头身上,搜出来一枚铜符。

铜符为士族身份之象征。

被识破身份的把头想逃跑,被就地射杀,辛正初拿着他的铜符,命人伪装成把头,押送财宝前往北庭都护府。

一到北庭却发现来与他们接头的竟郭元振的副使。

那副使在收这些财宝后,交给商队一封密函,让其带回京交给颍王。

颍王成年后本因去封地,因自小体弱,圣人出于手足之情怜惜他,所以才让其留在京城养病。

却不想,病养好了,心也养大了。

那封密函,如今也在圣人手中,圣人却并未拿出来,而只让人内侍将铜符交给大理寺卿。

大理寺卿将铜符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后,递给了楼云春。

楼云春一眼认出,上头刻着柳家的家纹。

“诸位爱卿对此事有什么看法?”

兵部尚书拱手道:“回陛下,北庭都护府这两年不仅与京都士族们来往密切,与阿史那多吉也有所暗通,年前辛将军还曾截获郭元振送向突厥的几车兵器,其不臣之心昭昭。”

太傅沉声道:“郭元振蛰伏北庭多年,如今频繁与各方走动,想必与近年朝中士族之势衰减有关。”

自从逆王伏诛,铲除江家之后,朝廷便一直试图分化士族,以免重蹈覆辙。

最终由先帝改制科举,取消举荐一途,大力提拔寒门子弟,以压制士族势力。

这一招收效显着,自科举改制后,士族在朝人员折半,加之先帝熬走不少老臣,如今更显冷落,可用之才寥寥无几,也难怪他们会着急。

“科举舞弊案与他也脱不了干系。”大理寺卿道:“只是他远在北庭,拥军自立,要查办他可没那么容易。”

按大盛律例,各地藩王每三年需得回京朝拜述职,郭元振却是四年未曾离开北庭,每每传诏,皆找借口推辞,到后来对圣令干脆视而不见。

这两年时时传来他屯兵的消息,好在有河西与安西两镇将其牵制,才让其不敢轻举妄动。

尚书令叹气,“科举舞弊即便查到他,也难伤他分毫。”

太傅老眼深沉,“可留着他始终是个祸患,何况如今还扯上了颍王。”

一王一将,一里一外,再加笼络的这些士族,他们想干什么,显而易见。不能眼睁睁看着他成势,届时无论他成功与否,都会伤及大盛根基。

圣人摸着桌上那封密信,思绪纷杂,这可是他自小相亲的弟弟。

“科举舞弊案虽伤不了郭元振,却能控制在京士族,况且我们还有江孤所提供的名单。只要斩断其联络,蔽其耳目,传其假讯,请君入瓮,未必不能将其诱杀。”楼云春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却是满含杀机。

远对朝廷和郭元振而言各有利弊,只要以我之利功其之弊,便能断其逆途,何况如今的局势对朝廷有利,他们胜算很大。

楼云春的看法深得圣心,圣人当即拍桌道:“楼少卿过会儿留下细谈。”

楼云春拱手应是。

他盯着落在殿内的日影,脑海里闪过胥姜的笑颜,暗思:也不知她回肆了没有。

胥姜与护卫回到永和坊已过晌午。

两人皆被日头晒得口干舌燥,胥姜让护卫去汪掌柜家还驴,自己则回书肆冲茶。

犟驴被热得蔫头巴脑,身上黑褐色的皮毛摸着都烫手。

来到书肆门前的树荫下,感受到一阵凉风,胥姜这才舒爽了。

她落地,将驴身上的褡裢卸下来抱进书肆,一进去却见里头站着几个人。

因被日头晒久了眼晕,她一时没看清楚头脸,以为是梁墨在待客,便想从角门回身牵驴从角门进。

一道声音叫住她,“六妹。”

这一声‘六妹’如同一盆血水将胥姜从头淋到脚。她缓缓抬头,眼睛总算适应屋内幽暗,将里头的人看了个一清二楚。

“胥砀。”

胥姜又看向胥砀身后畏畏缩缩的胥十二,明白这人是如何来的了。

“我如今该叫你马十二,还是照旧叫你胥十二?”

胥十二躲着身旁护卫凌厉的目光,挤出一个难看的笑容,“爷将我赎回了胥家。”随后又道带着一丝快意低声道:“若当初你替我赎身,便也不会有今日了。”

胥姜冷眼看着他。

自打二人上门,梁墨与祝护卫将他们看得很紧,若不是他们自称胥姜的族人,他是门都不会让他们进的。

眼下胥姜回来了,他赶紧上前问道:“东家,他们当真是你族人?”

“族人?”胥姜只觉那堆熄灭的灰烬,重新吹起火花,“不,他们是我的仇人。”

“死骗子!”一进门便东问西问地瞎打听,两双眼珠子就差没插上木棍作算盘,贼头贼脑,果然不是什么好东西!

梁墨撸袖子招呼祝护卫,“祝大哥,将他们扔出去!”

“好勒!”祝护卫立马上手抓住胥十二与胥砀,犹如抓两只脱毛的鸡仔。

胥砀揪着祝护卫的手,情急地对胥姜喊道:“六妹,五哥千里迢迢来找你,不过是想来看你过得好不好,你何必这般绝情?”

胥姜面无表情地让开身,“看到了,可以滚了。”

梁墨上前与祝护卫一起,将两人拉出肆门,扔在了地上。

这一扔正好扔到犟驴面前,犟驴本就憋着尿,被这一吓,顿时泄闸,将两人淋了满头。

胥砀跳地便起来了,连忙拿袖子擦脸,胥十二身子轻,被摔在地上一时没爬起来,将剩下的尽数受用了。

薛护卫还完驴回来,正看到这稀奇场面,问道:“这是在行什么偏方?难不成咱们家驴尿还能治痨病?”

犟驴被吓得一尿,颇有些恼羞成怒的意思,尥蹶子将胥十二狠踹了两脚,将他踹得满地滚。

这场景似曾相识,胥姜恨不得手中有一根鞭子,像那日马夫那般,抽得这白眼狼满脸开花。

街坊邻居听见动静,纷纷出来看热闹,胥砀见胥十二这般,脸皮跟被刷子刷过似的,火辣辣的疼。

他学着胥四平日的模样,上前踹了胥十二一脚,骂道:“不嫌丢人啊?还不快滚起来!”

胥十二抓着他的腿站起来,畏惧地躲到了他身后。

胥砀嫌胥十二身上骚臭,一肘子将他击开,随后笑着对胥姜道:“六妹,咱们都是一家人,何必这般不留情面?”

这些虚言伪语令人作呕,尤其是这胥砀长得像他爹,这更是让胥姜打心底憎恶,连同他多说一句话,都嫌恶心。

“滚。”

“我知道因上一辈的恩怨,让你心存芥蒂,可五哥一直都对你很好的,你忘了?”

胥砀在被酒色泡发的脑子里搜寻,试图找出些说得出口的旧事,“你忘了,你小时候滚下坡,还是我将你救上来的。还经常买糖给你吃,你被六叔罚跪,还替你求情的。”

胥姜朝他讥讽一笑,“说完了?说完就滚。”

他救她上来,是为让胥四再将她推下去。他给她的糖,都是掉在地上他们不吃的。他替她求情,不过是为讨好师父,让他给东西罢了。

这些在他嘴里,竟成了对她好?他可真是跟他那个死鬼爹一样无耻。

见胥姜油盐不进,胥砀心头有些焦躁,却仍旧耐着性子道:“这些年你离家出走,我们四处寻你,为此花费不少银钱,后来听闻胥十二说你在京城,便将老宅子买了做盘缠,跋山涉水而来,就是为了与你团圆。”

说着他满脸哀戚地扫了围观的众人一眼,抹脸对胥姜道:“可不曾想你竟这般见不得六哥,罢,罢,罢,我们过几日便回黔中。”

围观众人见状不由得议论起来。

“胥掌柜,既然是一家人,他又买了宅子来寻亲,不如坐下来好好谈谈?”

“瞧着也怪可怜。”

“这么远寻来,也是不容易。”

胥姜一言不发,等着胥砀含在嘴里的那半截话。

果然,胥砀见有人替他帮腔了,便作出一副为难的表情,“我知道你不想见到我们,我也不敢在此碍你的眼,只是为来寻你,我们已经把盘缠用光了,眼下连一个胡饼也吃不起,更没睡的地方。”

他拍了拍身上,从怀里掏出一个扁扁的荷包打开给众人瞧,引得众人一阵唏嘘。

随后又对胥姜请求道:“求六妹即便不看在同族的份上,只当收留两个乞丐,哪怕是住驴棚也行,收留我们两日,让我们挣够回乡盘缠,我们便自你眼前消失,此生……”他哽咽两声,泣道:“再也不见。”

胥十二瞪着方才尿了自己一脸的驴,心道:他宁愿睡大街,也不愿跟这个孽畜睡一个窝。

且他原本跟着马帮,睡马棚睡够了,这辈子再也不想跟这类畜生挤在一起。

他转头对胥砀劝道:“五爷,她不会收留咱们的,咱们走吧。”

胥砀目光一扫,他顿时闭嘴,讪讪退到一旁。

“他说得没错。”胥姜目光落在胥十二身上,令他发寒,“我是不会收留你们的,想睡驴棚,我还怕你们脏了那干净地儿。”

犟驴打了个响鼻,表示赞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