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浮光三千里 > 第159章 一百五十九斩

浮光三千里 第159章 一百五十九斩

作者:南有檵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30 15:25:52 来源:泡书吧

金花五色绫笺?便是只听这名字,即知其非凡品。

胥姜迫不及待地催促,“快打开瞧瞧。”

坊主将匣子小心打开,随后将开口转到她面前。

胥姜着眼一看,便被满纸金片晃花了眼,“这……这是、这是真金?”

坊主自得道:“自是真金,否则又怎配称金花?”

胥姜小心将纸捧出来,此纸为明黄色,触手细腻,应当是以上好丝绫浸染后,再飘以金花,刷浆而成。

成纸后华贵精致,耀眼夺目,非寻常用纸可比。

虽说温先生不差钱,可这纸还是太过贵重,用来做兰谱,怕是有点不合时宜。

“坊主真是奇思妙想。”

坊主道:“也是听闻僧人研金箔入墨,抄写经文,所以才突发奇想,能不能改进草花纸,将草花换成金箔,藤纸换成绫纸,染出五色,做点不同的花样。竟不想,成纸后,效果出奇的好。”

勇于尝试和突破,自然会有所获益,胥姜受教了,她又好奇道:“坊主,既有五色,除这明黄一色外,还有哪四色?”

“还有朱红、深青、沉檀和深绿。”

胥姜摸了摸这金花五色绫纸,对坊主道:“坊主,你这纸不能卖。”

坊主一愣,“为何?”

“此纸太过华贵,寻常人消受不起,且即便售卖于王公贵族,也难免如那草花纸一般被买断,买断便罢,恐会招来祸端。”

“什么祸端?”

“且不说这五色中,明黄、朱红二色有违制式,何况还饰以金箔,宫里圣人都不曾用这般奢华之纸,你想别人用了会如何?”

明黄为天子,朱红为大夫,非寻常人可用,他一时倒是忘了。

坊主拱手对胥姜谢道:“还好胥掌柜提醒,差点犯了忌讳。”随后心思一转,与胥姜商量道:“依掌柜所言,既然寻常人难以受用,那我将这套金花五色绫笺上贡朝廷,再另选五色,将金箔改为银箔,绫纸改为皮纸,胥掌柜以为如何?”

“大善!”

不愧是买卖人,脑子就是灵,将这套纸上贡朝廷,不仅避免了麻烦,且还能得朝廷赏赐,张扬名声,而将金箔改为银箔,绫纸改为皮纸,寻常富贵人家也能消受,简直一举两得。

胥姜笑道:“方才坊主向我道喜,可如今看来,是我该向掌柜道喜才是,你这纸坊,眼看便要腾达了。”

“哪里哪里,此事还没个章程,若真有那等福气,被定为贡纸,我再宴请胥掌柜,好生庆贺一番。”坊主也欢喜,眉毛都快扬到脑门儿上去了。

“那可好,我就等着喝你的酒了。”胥姜哈哈一笑,随后又道:“坊主方才说要出银花纸,约莫什么时候可成?届时我再来看。”

“半个月左右,不过倒不用胥掌柜亲跑一趟,正好国子监交办了给你送派纸的差事,也是差不多时候送,到时候将新品一并带来给你瞧。”

“也好。”胥姜点头,“我这头正说找国子监问什么时候派纸,看来也不必跑一趟了。”

坊主感叹道:“说来咱们也有缘,这好巧不巧又对上了。”

胥姜微微一笑,“谁说不是呢?”

两人说定,胥姜又另买了一些纸,用来补肆里快售完的新书,随后便辞了坊主,往南街去了。

说好要买骨头来犒劳豺舅,可不能食言。

况且她也有些日子没逛集市,正好买些食材制些消暑小食和茶饮,顺道买芦席将两仪榻搭起来,便于歇凉做活儿。

书肆里越来越闷热,待不住人。

她还打算买些扇骨,糊些扇面,画上些山水花鸟,用来酬谢上次帮忙的街坊邻居,如此既免了俗气,在这暑天也实用。

还可多做些放在肆里售卖,不指着挣钱,只拿来扩充品类,也能招揽些客人。

正好眼下也有护卫跟着,这些东西也不愁拿不了。

这一去,胥姜便没捂住钱袋,直逛到西市闭市,三人才往回走。

两名护卫走得脚发软,看胥姜一脸意犹未尽,又不好叫苦,生怕被看扁了去。

好在三人都牵了驴,驴照旧拴在赵章马厩里。胥姜又买了两袋草料,与赵章一起搬草料的是一名女子,容貌不算秀丽,却很是干练精神,她是赵章的娘子。

赵章成亲了。

胥姜忙道恭喜,赵章神色也带着新婚的喜气,目光时不时就要往娘子身上粘一会儿。

那娘子也不是个扭捏的,大大方方地同胥姜见礼、寒暄,还帮她捆货物,连犟驴在她手下,也十分服帖。

胥姜对她颇有好感,又念及平日里多受赵章照拂,便将在茶铺胖老板那儿新买的一包鸳鸯茶和新开糕点铺里买的一盒合欢果送给了小夫妻当贺礼。

名字也正好合宜讨喜。

二人高高兴兴地收了,又给犟驴多加了一袋草料,胥姜拦都没拦住。

待走出西市,两名护卫才算松了口气,三人骑驴回肆,卸完货,便将一壶老荫茶喝了个底朝天。

胥姜与茵茵加紧将豺舅的大棒骨给炖了出来。

月奴闻到香气,窜出来围着胥姜的脚打转,好几次差点踩到它。

胥姜剔了一些肉放进它碗里,它还未吃上一口,便被豺舅的鼻子给拱开了,然后气急败坏地赏了它一顿猫拳。

好容易将一猫一狗给供上伙食,胥姜这才收拾好钱财、地契,还有些重要的籍册、文书,封箱搬上马车,准备带回楼宅,以免失盗。另外又选了一块木材、一套刻刀,还有胥渊的画像,一并带上,以遣长夜。

打烊前,几人仔细检查了门栓,又交代抱着骨头啃得正香的豺舅看好院子,才锁好门与隔壁的汪掌柜作别后,一同离开。

云霞蒸腾,堆起金光,将京城照得如梦似幻。而刚过云阳的楼云春一行人,却撞上一场大雨,被阻在了官驿里。

楼云春站在驿站廊檐下,看着漫天白珠出神。

“大人,还走么?”下属的问话令他回神。

“今夜便在此处修整,明日一早再启程。”明日他们便能彻底出京畿,前往豳州。

闻言,下属安顿好马匹,让驿官安排房间。

奔波了一日,又是头天出行,众人都有些疲累,便让驿官准备了吃食,早早回房安歇了。

楼云春用了些驿站的汤饭,却总觉得不合口味,便将胥姜为他准备的黄糖馒头和糍果儿吃了几个,却又不敢多吃,害怕吃完便没了,末了还是将驿站做的汤饭,硬生生塞了大半。

用完便回自己房里,简单洗漱后,疲累地躺上床榻,盯着蚊帐瞧了半晌,却无法入眠。

最后自怀里摸出一块腰牌,摸着上头雕刻的‘斩春’二字摩挲许久,才缓缓闭眼。

胥姜回到楼宅,先将东西都搬回了自己房里,洗漱更衣后,正说去给楼夫人请安,便听她院子里的丫头来传话,说让她一道去用晚膳。

楼宅用晚膳,通常在酉时,暑日会推迟半个时辰,以避晚热。

晚膳摆在偏厅,就楼夫人与胥姜二人,楼敬今日宴客,不在内院吃。正好胥姜今日在西市买了些糕点,便一并装盘带了过去,与楼夫人同食。

来到偏厅,茵茵替她掀帘,席面已铺上,两荤两素,一羹一汤,加上胥姜带回来的寒豆粉、马蹄糕,正好凑齐一桌小席。

荤菜是胥姜喜欢吃的炸柳条子,和炙羊肉,这让她有些惊喜。

柳眉见她直盯着瞧,笑道:“听说胥娘子喜欢吃这两道菜,夫人便特地差人去待贤坊那白石驿买的,听小厮回来讲,这道菜俏得紧,他差点没抢着。”

听谁说,各自都心知肚明,胥姜心头绵软,难为他还顾及这么些小事。

楼夫人拉着她入座,“快吃吧,这炸物放软就失味儿了。”

“好。”胥姜亲昵地与她紧挨着,不自觉流露出依恋的模样。

楼夫人布了碗筷,给她夹了一条鱼。

胥姜则给她夹了一块寒豆粉,“您也尝尝这个,味道清淡,不败胃口。”

楼夫人另拿一双筷子夹起来尝了尝,“好吃。”自楼云春走后,楼夫人又开始斋戒,不碰荤腥。

胥姜满足地笑了笑,这才夹起炸柳条字和炙羊肉吃了起来。

用完饭,胥姜对楼夫人道:“伯母斋戒,无须为我置荤菜,我陪你一起用斋,只当清清五脏。”

楼夫人摸了摸她的脸,轻道:“你太瘦了,平日又这般劳累,该多吃些肉。”

胥姜在她手心蹭了蹭,眯眼笑道:“您放心吧,我在肆里可没少吃,就晚上这一顿少沾点油腥,反倒睡得安稳。”

夏日炎热,容易油腥蒙窍,让人心浮气躁,不如用些素食清一清。

楼夫人描了描她眼下两片淡青,问道:“昨夜可是没睡好?”

胥姜点头,一是换了个地儿一时有些不习惯,二是记挂着楼云春,所以总睡不着。

她看楼夫人的脸色也有些黯淡,便知其心头不大安宁。她身子本就孱弱,胥姜怕她忧思伤身,便忙劝道:“伯母可别太忧心,仔细伤着身子。”

楼夫人点头,随后叹道:“也不知他如今到何处了。”

胥姜估算一番说道:“这一日一夜马不停蹄的,应当到云阳了。”

楼夫人喜好清净,平日里连楼宅都很少出,更莫说出京远行,是以并不知云阳在何方、何地。

“明日他们就该穿过渭水,出京城地界,前往豳州。”

胥姜见楼夫人一脸茫然,便清了桌面,请柳眉找来文房四宝,给楼夫人画了一张舆图。她在舆图上标明楼云春所去之方向,要路过的州府,地界,直画到了凉州。

这是她借莫明那张舆图为本临摹的,画得简单,一目了然。

她将笔递给楼夫人,让她在云阳二字旁打了个圈,说道:“等圈到凉州,过不了多久,他就能往回走了。”

楼夫人拿笔画了个圈,也将散乱的心神给拢合了,眉宇间的愁绪也消了大半。

“我肆里还有些有关凉州北道的札记,明日给您带两本回来给您解闷儿。”

“好。”还是女儿贴心。

画完舆图,楼夫人掩嘴打了个呵欠,心一宽,倦意便涌上来了。

胥姜见状,也不好多待,便同她道安后,带着茵茵回自己院里去了。

茵茵如今都跟着她。

胥姜习惯亲力亲为,茵茵在她身边与其说是伺候,不如说是同她做个伴。她得空便教她识字,或是一起做些吃食点心,帮忙做些容易上手的活计。

茵茵这些日子跟着她,人黑了,也瘦了,可精神头却越来越好,浑身都是掩不住的少年朝气,跟田里的秧苗似的,清秀喜人。

眼下,她替胥姜掌灯,将屋里点得亮堂堂。等胥姜架势勾图凿画,她便找来一套茶器、一只小炉子、一块茶饼和五六个小陶罐,在门外屋檐下,开始煎茶。

她先起炭,而后将一块李子大小的茶饼放在炭上炙烤,烤至表面鼓出蛤蟆包,茶饼潮气尽除散发出清香后,便离火。

随后架交床,放置一只海碗大小的宽口陶锅,注入清水烧煮。

而烤制好的茶饼,则放入茶臼中将其捣碎、过筛,取细茶粉备用。

当水一沸如鱼目,便投盐入水,初调其味。

至水二沸如泉涌连珠,先取一瓢救其沸,再以茶夹绕水搅动。待出回旋,便将茶粉倒入旋涡之中。

待水三沸如奔涛,有外溢之势时,便取二沸时那一瓢水来点浇茶汤,以保茶花不被溅出。

当水再沸之时,茶沫生于浮涛之上,如雪似花,满院生香。

茶即成。

此一套章程繁琐,又得压着时辰火候,必须全神贯注,手眼相通,当茵茵分茶入盏时,鼻尖已布满细珠。

“胥姐姐,吃茶。”

“好。”

胥姜放下手中雕版,抬头见她小脸涨红,赶紧掏出手帕给她浸擦,“可热着了?”

她朝门外看了一眼,见铺了一席的茶具,嗔道:“虽说是晚上,暑气还未散尽,烧炉子煎茶,若热出个好歹,明日便不用跟我去书肆了。”

茵茵傻傻一笑,“这是跟夫人学的煎茶法,想煎给你尝尝。”

胥姜拧了拧她的脸,惯会招人心疼。

“你的呢?”

“我的还未成呢。”

说着她又跑回去,自瓶瓶罐罐中倒出姜、橘皮、薄荷、茱萸研磨而成的粉,等茶水再沸,才离火分入自己盏中,随后将炭火盖熄,端着自己的茶盏来与胥姜共饮。

胥姜见盏里茶沫如萍,飘摇流转,不禁端起来尝了一口,香而不焦,小咸清苦,与她平日喝惯的清茶,别是一种滋味。

她满足喟叹道:“手艺真好。”

茵茵将自己的茶盏递过来,“姐姐要尝一尝我这盏么?”

“好。”两人也不分你我了,胥姜捧起茶碗喝了一口,随即皱起眉头,委婉道:“我还是喜好清淡一些的茶味。”

茵茵闻言咯咯直笑。

胥姜对她忍不住又是一顿揉搓。

东山之上,皎月静坐,泻下一盏清辉,流照满庭清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