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浮光三千里 > 第161章 一百六十一斩

浮光三千里 第161章 一百六十一斩

作者:南有檵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30 15:25:52 来源:泡书吧

马踏千山一尘西,烈烈雄风吹酒旗。

店家招呼不得停,唯恐徘徊误归期。

楼云春一行人马不停蹄,终于在日落前,抵达六盘关。

六盘关山势崎岖,两峰并秀,有泾水中流,回转赋形,冲出一片沃野——六盘驿便修筑在此处。

众人勒马落地,抖落一身风沙。

楼云春抬首而望,只见城墙合抱,高楼分坐,飞甍鳞次,气势雄浑。

城墙上建有了台、烟墩、鼓楼,皆是左右对称,庄严宏伟,城墙上下都有士兵把守,城门前更是设关卡盘查。

种种景象表明,这六盘不仅司掌邮驿, 还兼具防守之能。

几人来到城门前,楼云春出示符节,守城驿卒验证后纷纷向其行礼,随后为其放行,并让人通报了驿丞。

不一会儿,驿丞便领着七八名驿吏迎了出来。

“下官恭迎大人。”

“驿丞免礼。”

双方见礼后,驿丞亲自领几人入内。

“大人一路劳苦。”驿丞问道:“不知大人是换马补给,还是住宿?”

“住宿,有劳驿丞安排。”

见他这般客气,驿丞有些惊讶,这人看着满身冷肃,倒意外地好说话,他随即笑道:“大人客气了。”

进入城门,便是六盘驿前庭,前庭左右设马房、官铺,供来往官吏、邮使换马、歇息和补给。

官铺陈设琳琅满目,衣食行装样样俱全,所售品类并不比寻常集市少。

驿丞吩咐两名下属,将几人的马匹都安置在同一间马房内,并嘱咐好生照料,不许怠慢,随后引楼云春前往厅房。

前庭居中设有一座门坊,与城门相对。门坊左右各置两间厅房,作登记、调度之用,驿丞将楼云春领入其中一间,亲自为其登记。

登记后,再请几人前往中庭。

通过门坊便是中庭,中庭两侧各有二十间廊房,供人食宿,廊房接佛阁,佛阁高三层,阁楼上设禅房,供来往僧侣歇息。

楼下可通车马,来往于内庭。内庭为驿丞府,是驿丞、驿吏、驿卒等人住所,也是兵粮仓库。

进中庭后,驿丞另吩咐两名下属,领官差们去选房间,随后带着楼云春往内庭而去。

朝廷五品以上的官员入驿,皆住驿丞府。

驿丞边走边对楼云春道:“咱们驿站后有马场,里头良驹有百匹,皆为军马,大人若想换乘,可从里头挑两匹。”

楼云春婉拒道:“多谢驿丞好意,我骑自己的马便好。”

“是下官糊涂,大人之坐骑必为好马,自是不必换的。”

“并非名驹,只是通晓其性情,使起来更为便利罢了。”

“大人过谦了。”楼云春勾了勾唇角,不与其争辩。

驿丞府并不似京城官邸那般华贵,却也是宽敞明净,大气朴拙。

“此处比不得京畿繁华,只得请大人屈就了。”

“驿丞过谦了。”

驿丞哑然,随后摇头畅笑,这人倒有点意思。

他将楼云春引入正厅,随即吩咐设座、煮茶。

两人坐定,驿丞问及京城时事,楼云春一一作答。各尽一盏茶后,楼云春也打探起六盘关的情况,驿丞自是知无不言。

“此地各族杂居,也是互市要地,过咱们驿站往萧关去,有一座高山镇,汇聚各地商旅,买卖十分热闹。大人若不着急赶路,可去那儿逛逛,虽不比京城东西二市,却也是应有尽有,且别具特色。”

“好。”楼云春敬了他一杯茶,“多谢驿丞。”

驿丞忙相迎,“大人客气。”

饮罢后,驿丞见楼云春神色倦怠,也不好多耽误,便将其引至客房,让其安置歇息。

其后又吩咐厨房送去饭菜和热水,很是体贴周到。

楼云春用饭时,从包袱里掏出最后两只馒头,一点点咂下肚。

吹灯前,他隐约听见梵语,那是佛阁上僧人在诵经。

【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楼云春掏出胥姜的腰牌,放在唇上碰了碰,呢喃道:“红尘有你,乐作凡夫。”

楼云春在僧人们的诵经声中入眠。

闭眼前思忖,明日是得往高山镇去一趟,算着日子,赵秀也应该跟上了。

旷野之中,银河之下,赵秀正眺望远处灯火通明的驿站。

他神色疲倦,形容邋遢,连着几日昼夜不休地赶路,终于在此地追上大理寺的人,他已经精疲力竭。

想着楼云春这厮有驿丞好吃好喝的供着,而却只能幕天席地,风餐露宿,赵秀便忍不住磨牙。好在明日商队便可抵达高山镇,他可以好好修整一番,顺道在那儿截住楼云春,商议后事。

他瞪着驿站看了半晌,结果被风吹了个透心凉,最后只得裹紧衣衫,灰溜溜回到营地,凑到篝火前取暖。

随从见他过来,递过一碗面糊和半个胡饼,这就是今晚的吃食。

赵秀接过后,走到一旁跪卧歇息的骆驼旁,靠着它坐下,一口胡饼一口面糊地吃了起来。胡饼干涩,噎得他直咳,这一咳又牵动胸口的伤,疼得他直皱眉。

颍王那一脚至今未消解,反倒因长途奔波,有积重之势。不过一想到颍王发觉他欺骗后,却又奈他不何的表情,他便觉得痛快。

这些高高在上的王公贵族,也终于尝到了被人愚弄的滋味。

随从递过来一个水壶,赵秀慢慢喝了两口,终于舒坦了些。

随从见他脸色不好,便劝道:“主子,明日到高山镇您还是去找个大夫瞧一瞧吧,这么拖下去可不是办法。”

离北庭还有那么远的路,他这伤若不治好,怕是会死在路上。

“好。”

赵秀本也正有此意,他还要去找兰景,这条命可不能断在这里。

如此一想,他捡起落在地上的胡饼,拍干净上头的灰,重新塞进嘴里。

梁墨负责的《算学新编》终于完工,剩下关于图解的篇章,都由胥姜补刻。

胥渊的人像版画她已刻好,然后亲自送到南山书塾交给林夫子,托他转交给宋学录,顺便将楼云春的叮嘱,再次传达给他,让他出入要当心。

“我自有分寸。”近来他周围确实不大平静,也时常出些‘意外’,只是他并不打算让胥姜知道,徒惹她担心。

“听曾追说最近有人来找你麻烦,你为何不来告我?”

这便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了。

胥姜闻言,不免在心头将曾追殴打一顿,她干笑两声,“您不是忙嘛,况且不是什么大事,再说我也没吃亏……”

林夫子目光落在她额角的淤青上,她顿时息声,低头道:“夫子,我错了,往后再不敢相瞒。”

林夫子面无表情道:“过会儿去给你婶婶上柱香。”

又要跪?

胥姜眉毛一耷,苦哈哈道:“是。”

林夫子叹气,孩子没主意怕她吃亏,主意太大又怕她独专,左右都要操这一番心。

他不禁叮嘱道:“冯杪虽死,往后不会再来寻麻烦,可胥昊还没被抓住,你要仍要留心。”

“冯杪死了?”胥姜霍然抬头,惊道:“何时?怎么死的?”

“听大理寺卿说是被人割喉而死。前天在河工巡修河道时发现的尸首,面目已被泡得发胀,后来经两名徒隶指认,才知死的是他。眼下已立案调查。”

徒隶?莫不是胥砀和胥十二吧?

知道冯杪得此下场,胥姜不免唏嘘,好歹曾是朝廷士子,最后竟曝尸河道,落得这般难看结局。

不过人死万事休,难不难堪,于冯杪而言也无甚意义了。

有道是:害人者人恒害之,这也算天理循环,因果报应。

就是不知是谁下的手,这般凶狠。

林夫子道:“此人与你些过节,府衙应会来查问,你如实说明便是,不必害怕。”

“我省得的。”她行得正坐得端,没什么好怕的。

他又嘱咐:“天子脚下出这种凶案,并不是什么好兆头,你来去多加小心,如今小楼不在,有事便来找我,或是找楼敬,千万别自己逞能。”

听他提起楼云春,胥姜有些脸热,垂头应道:“我知道了。”

既说到楼家人,林夫子难免念叨几句,“如今你借住他家,不比在自家这般随意,凡事须依照章程规矩,不得失仪失礼。”

胥姜点头,“我晓得的。”

林夫子沉默片刻,又问:“今日他父亲同我提起,说婚期定在明年三月,待小楼回来,便着行六礼,你可真想好了?”

“想好的。”胥姜点头,“若要成亲,除他以外无别人。”

林夫子点头,“你向来是个明白的,不过有几句话,我须得嘱咐你。”

胥姜俯首听训,“儿洗耳恭听。”

“他虽为官你为民,你嫁给他,却并非高攀,莫要因此自轻,事事去屈就。往后若有不平之事,也不必往肚里咽,自有我替你做主。”

一席话说得胥姜眼眶发热,她跪下朝林夫子磕了个头,“夫子恩情,胥姜无以为报。”

林夫子将她扶起,“一家人不必行此大礼,便是要磕头,也等你出嫁那日再磕不迟。”

胥姜有些不好意思地抹了抹眼睛。

林夫子微微叹气,随后温和道:“去找红锄说说话吧,她也担心你。”

“好。”

“别忘了给你婶婶上香。”

“……是。”胥姜垂头丧气,怎么还记得这茬?

一回生二回熟,胥姜给林夫人上完香,熟练地拿过蒲团跪下,默默磕头认错。

林红锄叹道:“我都没被父亲罚跪过,姐姐可好,这才几日,已是第二回了。”

胥姜闭眼道:“还不都怪曾追那个大嘴巴。”

前两日他来肆里窜门,得知胥家人来找麻烦,义愤填膺地将其骂了个狗血喷头,胥姜嘱咐他莫要将此事叫林夫子知晓,却不想这人转头就把她给卖了。

“这如何能怪他?分明是姐姐不对,不该瞒着我们。”

胥姜睁眼瞪她,“小妮子,你跟谁一头的?”

林红锄眨了眨眼睛,“我跟父亲一头的。”

胥姜无语。

林红锄不禁‘噗嗤’一笑,随后对胥姜道:“姐姐你先跪着,我去拿好东西给你瞧。”

“什么好东西?”

“过会儿你就知道了。”说着便往自己房里去了。

不一会儿,林红锄抱着两匹布出来,满面笑容地走到胥姜面前。

胥姜好奇道:“你这是要做衣裳?”

林红锄拿来一个蒲团,跪在她身旁,将布料拿给她看,“你摸摸,看这布料好不好。”

两匹布料一匹为青绿,一匹为绛红,入手冰滑,质地上佳,应当为蚕丝所制。

“自是好的,怎么舍得用这么贵的布?”胥姜心头一跳,结巴道:“这、这难道是……”

“这是父亲封官时圣人赐下的,他特地选出这两匹来给你做婚服。”

“这如何使得?”胥姜忙将布匹推回去,“既是圣人赏赐给夫子的,我又如何用得?”

“自是用得的。”林红锄拉着她的手说道:“姐姐出嫁,婚服当然由娘家人准备,难不成姐姐与我们不是一家人?不仅婚服,还有嫁妆,父亲都已替姐姐备好了,姐姐安心待嫁便是。”

胥姜嗓子堵得说不出话,心头一时巨浪翻涌,一时和风细雨,最后皆化作两行泪珠,自面颊滚落。

林红锄见状一时慌了,忙伸手替她擦,“姐姐你莫哭呀。”说着她却也跟着哭了起来。

胥姜搂住她,半晌才哽咽道:“我何其有幸,得你们待我这般好。”

“姐姐值得,何况这话该我说才对。”

自入书肆做帮工,胥姜便一直对她很好,后来得知自己师父与她父亲是故交,便将她当做亲妹妹来疼,补贴她工钱,教她本事,还给她做好吃的。

更是在母亲病重时,不辞辛劳的奔走照顾,在母亲去世后,里里外外地帮忙操持殡仪。

胥姜对林家的恩情,她和父亲永远都会记得。更是会一辈子当她的亲人,与她相互扶持,相互依靠,成为比骨肉还亲的姐妹,让她不再孤孤单单的一个人。

“这都给我了,你怎么办?”

“我?”林红锄半晌才品出她话中之意,随后锤了她一记,嗔道:“姐姐就没个正经。”

胥姜破涕为笑,然后替她擦干眼泪,“往后你出嫁,我也替你备一份嫁妆。”

林红锄掏出手帕盖到她脸上一顿乱揉,细声细气道:“我还小呢。”

胥姜拉下她的手,“六月就该及笄了,可请好了人?”

林红锄因守孝,及笄礼不能像别家姑娘家那般大办,只能请林家族中慈亲来替她梳发簪钗。

“父亲皆已安排妥当,请的是族中一位姑婆。”林红锄抬头看了眼林夫人的灵位,眼里闪过一丝落寞。

胥姜摸了摸她的脸,说道:“届时我来替你梳妆、更衣。”

“嗯。”林红锄点了点头,随后将手里的布交放到胥姜膝上,说道:“姐姐,都说女子嫁衣要自己绣才吉祥,这两匹布就交给你了。”

胥姜一呆,“啊?”

自己绣?她哪会绣什么嫁衣?

林红锄拍拍她的手,鼓励道:“现学应当还来得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