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浮光三千里 > 第175章 一百七十五斩

浮光三千里 第175章 一百七十五斩

作者:南有檵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30 15:25:52 来源:泡书吧

星出野旷,月流丘山。

为避开刺杀,楼云春一行加快脚程,很少歇在驿站,多是补给后,便日夜不歇地赶往下一城。

此时,他们正在一处平旷之地暂歇,借着星月淡光,楼云春同一名巡卫将水粮分给众人,多是胡饼、撒子一类的干粮,噎得人直梗脖子。

这些时日以来,楼云春五脏庙戒奢,对吃食无心评好歹,只求果腹,其吃相也一日赛一日的粗犷,几口便将半块胡饼吞下肚,被噎得暗暗翻白眼。

带出来的巡卫中,年龄最长者姓段,他拿来水囊递给楼云春,劝道:“大人莫要吃太急,伤脾胃。”

楼云春一气灌下半囊水,才将嗓子里的刮疼感压下去。

老段在他身旁坐下,一边啃胡饼,一边望着远方零星的灯火说道:“前方便是石门关,过了石门关有两条道,一条翻屈吴山直由会州往兰州,一条绕到西吉入渭州,咱们怎么走?”

“走会州,更近。”

“可会州人更多杂,怕是难防。”

那日颍王派来刺杀楼云春未遂、反被挑断手筋的刺客曾说,他们有比官驿还迅捷的信哨,由这两日所遭遇的截杀来看,他所言非虚。

无论是驿站还是信哨,除依靠千里良驹外,便是通达的道路。因紧靠清水,不仅陆路畅通,水路也十分发达,且各国来往商贾、暗探混杂,他们若走会州恐怕危机重重。

楼云春眼底映出几点星火,他哑着嗓子道:“他们要想动手,无论走哪条路,咱们都躲不开。会州路通人杂,可驿站、关口也多,我们与其绕道躲避追击,不如反守为攻,将其引入各关口,与驻军联合,将其一网打尽。”

老段心头感叹,到底是年轻人,血气方刚,不畏生死,不像他顾虑多,贪生怕死。

“此行任重道阻,若心留余地,退让求全,反会助长其势,受其所制。”楼云春沉稳的目光压在他脸上,“只有迎难而上,才能把握先机,将其逐个击破。”

胡饼哽在喉头,让老段说不出话来。

“心坚,志坚,将自己化为利刃,方能摧山碎石,所向披靡。”楼云春声音变得温和,似有几分安抚之意,“何况,优势在我们,有何惧之?”

说的对,他们是官,又有皇命在身,路过州府,自会听其调令,还怕这些个见不得人的贼子不成?

老段咽下胡饼,挤掉胸膛中那几分犹豫,铿锵道:“好,那咱们便走会州!”

楼云春笑了笑,他抬头望向西方,旄头于云纱中若隐若现。

也不知赵秀追上吐蕃商队,找回玉虎没有。

————分割线————

伏羌县。

赵秀一行在一间商铺里采买补给,商铺对面是一家客栈,一队突厥商人正在与掌柜交涉,像是要住店。

自吐蕃商人将玉虎转卖给这队突厥商人后,赵秀便马不停蹄地追寻其行踪,终于在陇城将其追上。

在陇城之时,他本欲找其交涉赎回玉虎,却不曾想撞见其杀人,骇得他和商队掉头就跑。

对方人多势众,撞上去就是自寻死路,他可不是楼云春,没资格与其硬碰硬。也不敢报官,一是他自身尚不清白,细究起来他倒会比这突厥人先进监狱,二来怕打草惊蛇,拿不回玉虎。

最后他同商队众人商量后决定,装作普通商队,暗中跟随他们,待摸清其底细后,再设法将玉虎赎回。

这一跟便跟到了伏羌。

伏羌本是羌人群居之地,后归顺大盛开通商道,与中原和西域诸国连通,逐渐演化为各族杂居。

在此地除羌人、中原人外,最多的便是吐蕃人与突厥人。这群突厥人显然对此地很熟悉,与那客栈掌柜也十分熟稔,想来常年在此出入走动。

“东家,咱们要住店么?”随从端来一碗水递给赵秀。

赵秀接过后,一气喝了大半碗,随后舔了舔嘴唇道:“住什么店,没看这是人家地头了么?突厥人与客栈掌柜这么熟,难保这店不是黑店,咱们还是谨慎为上。”

“这伏羌属下来过两次,也住过这客栈,不大像黑店。况且此处有府衙,有驻军,这么大客栈,不至于明目张胆的干杀人越货的勾当。”

赵秀斜眼看他,“你上次还说那越医稳妥,结果呢?”

若不是听信了这棒槌的话,他至于追着人满地跑么?

随从自知理亏,不敢辩驳,转开话头企图搓灭他的火星子,“那……那咱们今晚住哪儿?”

赵秀将最后半碗水喝完,转头指着商铺后的马厩说道:“就这儿。”

“跟骆驼睡?”

“又不是没睡过。”

赵秀端着碗去找商铺掌柜,跟他商量加些钱,让他们在马厩借宿一晚。

行脚商住不起客栈住马厩是常有的事,那掌柜数了人头,一行六人,多收了一两银子后,也就答应了。

随从只好认命地领着其他人去打扫马厩,不然这些马和骆驼的粪便,能将人熏死人。

商铺东家收了他们这群人后,便打烊了,只留下两名马侍看守马厩。

日落后,不时有旅客前来寄马,也有同赵秀他们一样,在马厩凑合一夜的。

待人声渐定,已是后半夜,赵秀却毫无睡意。一是因同住马厩的旅客呼噜声太大,二是伏羌的夜太凉,冻得他打哆嗦。

他起身自行李中摸出一个酒囊,狠狠灌了两口烈酒,周身才暖和起来,正欲躺回去继续睡,却听见街上传来一阵车马人声。

他隐在暗处探头查看,见一辆马车四角顶着灯笼,停在了客栈门前。马车前后,各有一队带刀侍卫。托灯笼的福,赵秀看清那刀是官府制式。

官府的人深更半夜,来这客栈作甚?

他屏气凝神,暗中观察。

待马车挺稳后,一人打帘自马车里探出身来。此人衣着虽不张扬,瞧着却十分华贵,且举手投足颇具威严,来历定不简单。

他下车后,一名侍卫前去叩门,扣响四声后,门自里头被打开,客栈掌柜恭敬地将人请了进去。侍卫们也鱼贯而入,只留下两名在门口把守。

赵秀不敢妄动,耐心地等着。

约莫半个时辰后,侍卫们拥着那人自客栈出来,将其扶上马车,迅速离开了。

待人走远后,赵秀来到客栈门口,一阵风过带起一阵淡淡的气味。赵秀对这种味道印象深刻,在他杀冯杪时,这味道将他从里到外熏了个透。

那是血腥味儿,人的血腥味。

忽地,客栈里传来一阵脚步声,他赶紧缩回马厩。刚躲好,客栈的门便开了,随后又自客栈的后街,驶来四五辆板车。几名小厮陆续自客栈里抬出十几具尸首,横七竖八地甩上车后,便朝街上使去。

赵秀一见那尸首衣袍,便知是他跟踪那队突厥人。

就这么被杀了?他心头惊惧不已。

待马车走后,又有几名小厮提来水,将门前的滴落的血迹冲洗干净。而街道上随马车留下的血痕,便拿扫帚扫了尘土掩盖,直扫到长街尽头,才折返回来,关门上闩。

好似什么事都没发生。

“还真是黑店啊。”一道声音幽幽在赵秀身后响起,吓得他一个激灵,好在他沉稳,没有叫出声,否则那马车怕是又要再跑一趟了。

“你要死,躲在我背后作甚?”人吓人吓死人不知道?

随从委屈道:“我一直在这儿,是您自己没发觉,况且方才那种境况,我也不敢出声啊。”

罢!罢!罢!谁叫这是他选的人。

赵秀缓缓吐出一口气,随后低声道:“死的是突厥人,我们去找找看,他们将人拖去了哪里,说不定还能将玉虎找回来。”

随从看了眼马厩里睡死的同伴,问道:“不知会他们一声?”

“知会什么,他们又没睡死。”赵秀哼了一声,贴着街边屋檐,潜入暗夜。

随从抠了抠脑袋,扫了同伴和共同借宿马厩的旅人一眼,恍然大悟。

呼噜声没了。

————分割线————

胥姜赶早儿出门,连朝食也没来得及用,楼敬另派了两名护卫跟着她,怕她再出意外。

在胥姜走后,楼敬又吩咐柳眉,按照茵茵昨夜列的名单,各备了一份厚礼,满满当当装了一车,送到了槐柳巷。

胥姜先去西市找赵章询问豺舅的伤情。

赵章见她来,忙关切地问起书肆境况。

胥姜笑道:“有劳记挂,并无大碍。”

“那就好。”赵章将她打量了一圈,见人也安好,也就放心了。

胥姜自茵茵手上拿过一份谢礼递给他,笑道:“多谢你为豺舅和犟驴治伤,还多谢你的草料。”

赵章推辞不掉,只好无奈接过,“怎这般见外?”

“不是见外,是情分。”

一句话便叫赵章心头熨帖了。

胥姜又问:“豺舅怎样了?伤得可重?好不好治?”

“伤得不轻,可也并不致命,昨晚给它用了药,今早已经能进食了。”豺舅本是望山猎犬,又多打野食,底子本就结实,只要肯吃东西,恢复起来就快。

“那我就放心了。”胥姜感激道:“情急之下也没过问就将它送来,给你和嫂子添麻烦了。”

“不过一桩小事,算不上麻烦。”

赵章不止相马卖驴,还是马医。马医也不止医马,只要是牲畜,都能医治一二,狗自然也不在话下。

“再过个五六日,待它身上的伤结痂,就可以接回去了。”

“好。”胥姜不好跟他说诊金,怕他心头不悦,便打定主意,等来接豺舅之时,再备一份厚礼酬谢。

离开马厩,胥姜又去了泰康坊,路过万卷楼时,却发现其大门紧闭。

她叫停马车看了好一会儿,许久才压下心头火气,让护卫驱车往曹叔家去。

马车停在巷口,胥姜与茵茵下车,一同步行过去。

此时朝霞盈天,软雾盛光,胥姜步入小巷,蓦然想起与楼云春来曹家做客那个傍晚,也是这般霞光满地,满目暖黄。

见她驻足失神,茵茵摇了摇她的手,轻问道:“胥姐姐,怎么了?”

她笑着摇了摇头,整了整精神,朝曹家走去。

“曹大娘,我来啦。”

最先迎出来的是陆稹,他听见胥姜的声音,便倒腾着两条小短腿,迫不及待地跨出了院门。

“胥姐姐。”他正要扑上去,一见有生人,连忙蹬住脚,朝二人行了一礼。

胥姜摸了摸他头,介绍道:“这是茵茵姐姐。”

陆稹腼腆道:“茵茵姐姐好。”

茵茵也好奇地打量他。

胥姜对她说道:“这是陆稹,我捡到的那个孩子。”

茵茵恍然大悟,圆眼一眯,乐呵呵回道:“你也好。”

此时曹叔和曹大娘也闻声出来了。

曹大娘笑道:“东家怎么这么早就来了,用了朝食没,早起煮了饧粥,要不要用些?”

“好啊。”胥姜也没客气,拉着茵茵介绍了一回,便同三人一起进了院子。

“怎么没看见曹大哥和嫂子?”

“你嫂子家里农忙,两人回乡帮忙去了。”

曹叔在屋檐下置了张长几,又铺上蒲团,请胥姜和茵茵坐。

“东家这么早过来,可是有事?”

胥姜拉着茵茵和陆稹落座,“想请您去帮忙重修驴棚,另外再找工匠帮忙刷墙。”

曹叔忙问道:“怎地又要翻修?可是上次工匠的活儿没做好,露毛病了?”

“哎,此事说来难堪。”胥姜叹了叹气,将书肆被纵火一事捡了几句告诉他,多的不好说,说多了怕他们担心。

“这些贼人实在可恶!光天化日,竟敢纵火。”曹叔难掩愤怒,“既然抓住了,可万不能轻放,定要狠狠给个教训,还得让他赔偿损失!”

“曹叔息怒,此事已交由官府,想必定会公正处置。”正好曹大娘端着饧粥出来,胥姜忙转了话头,问道:“曹叔和曹大娘可用了,快坐下一起吃吧。”

曹大娘笑道:“我们早用过了。”随后见曹叔黑着一张脸,皱眉道:“你这是怎么了?”

曹叔还没说话,陆稹便皱着小脸抢答道:“胥姐姐书肆被人纵火,爷爷生气。”

“什么!”曹大娘声音猛地飚起来,忙问道:“烧成什么样儿了?可要紧?”

胥姜忙拉着她的手安抚,“没事,没事,您别急,就烧了一个驴棚,熏黑了几面墙,没损失什么的。”

“哪个王八羔子干的?可抓着了人?”曹大娘气不过,撸起袖子道:“若是让我见到,非打断他的腿不可。”

胥姜忙劝道:“告了官府,抓了两个,还有一个自个被火烧了,现下还在医馆躺着呢。”

曹大娘啐了一口,骂道:“活该,报应。”稍稍解气后,又道:“过会儿我同你曹叔一起去肆里瞧瞧,瞧了才放心。”

陆稹直起身子,“我也去。”

“好。”胥姜微微一笑,心头暖成一团。

忽地,身旁传来‘咕噜噜’的动静,众人寻声望去,却见茵茵捂着肚子,一张圆脸涨得通红。

“哎哟,闺女饿了吧,快吃快吃。”曹大娘又拍了拍胥姜的手,说道:“你也吃,锅里还蒸着馒头,我给你们摘几个来。”

说完又往厨房去了。

胥姜转头对茵茵道:“吃吧,在曹叔这儿,别把自己当外人。”

“嗯。”茵茵埋头喝起粥来。

胥姜见她吃得香,压了一日的胃口也被勾起来了,呼呼喝了大半碗。

陆稹见状,吞了吞口水,对曹叔道:“爷爷,我又饿了。”

“哎,我这就去给你盛一碗去。”曹叔脸上又浮起笑容,往厨房盛粥去了。

胥姜抬头打量陆稹几眼,忽然问道:“你是不是又长高了。”

陆稹重重点头,“嗯,长高了一寸三分。”

胥姜望着他白净圆润的脸,想起刚捡到他的时瘦猴似的模样,简直判若两娃,不禁感叹,曹家人将他养得真的好。

“馒头来了。”曹大娘端着一筐热腾腾的馒头出来,先捡了一个递给茵茵,“小闺女第一次来家里,尝尝婶婶做的馒头好不好吃。”

茵茵接过来大大咬了一口,随后鼓起腮帮子直点头,“好吃。”

曹大娘又递了一个给胥姜,挪眼见自家孙儿巴巴的望着,又掰了半个递给他,“你爷马上给你端饧粥来,馒头就只吃半个,怕撑着。”

“嗯。”陆稹就着曹大娘的手咬了一口,“好香。”

曹大娘将馒头塞进他手里,见胥姜碗里饧粥见底了,问道:“还要不要添一碗?”

“要。”胥姜点头,“麻烦您了。”

“你们爱吃,我就高兴。”曹大娘又问道:“这小楼怎么没一起来,我记得他就爱吃口甜的。”

“他呀。”胥姜裹着饧粥的甜,幽叹道:“外出办差去了,得过些日子才回来。”

曹大娘道:“那等他回来,可得带过来聚聚,我又新酿了米酒,给他留着呢。”

“好。”胥姜朝她一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