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浮光三千里 > 第180章 一百八十斩

浮光三千里 第180章 一百八十斩

作者:南有檵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30 15:25:52 来源:泡书吧

周家被抄之前,胥姜便已从楼敬那处得到了消息。说是中书令越过门下省直接下诏,欺压良民,为祸京城之罪,将周家一干人等打入大牢,并抄没其包括万卷楼在内的所有家产。

欺压良民,为祸京城,这桩罪本可大可小,却因在押犯人招供,列出其所犯上百件恶事,而震动朝廷。

其中有不少罪证牵涉朝中大员,衙门无权审理,便将此案转至了大理寺。

大理寺接手后,将此案并入周淮结党营私、收受贿赂一案,随后宗其罪证上呈中书省,中书令迅速批复,下令拿人,并抄没周家与万卷楼。

寇侍中虽有心拦阻,却怕自己受牵连,只得弃车保帅,并连夜通知各家,让其小心防备,当心被撩下水。

大理寺得令后,连夜围了周家和万卷楼,等到天明,当众将逮捕以周淮为首的周家所有涉案子弟,万卷楼所有管事也被捉拿审问。

其余人则原地禁足,听候传唤、发落。

查封万卷楼时,寿康坊挤满了人,各书局东家、掌柜,待考士子,看热闹的百姓,将万卷楼围得水泄不通。

这种解气场面,自是少不了胥姜,若是错过今日,只怕是活到八十岁,也得时不时从床上蹦起来敲自己脑袋。

曾追显然也是这么想的,两人在寿康坊不期而遇,各自露出了然的笑容。

有曾追开道,护卫分流,胥姜顺利挤到前方。

她在被绳索串成一串的犯人中,找到了吴掌事和那胖掌事,不由得骂道:“为虎作伥,自食恶果,活该!”

曾追呸了一声,附和道:“当初继圣书局倒了,还不知悔改,继续助纣为虐,如今遭报应可不是活该么?这倒真是应了那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说着他朝被捉拿的犯人怒喊道:“举头三尺有青天,你们这些仗势欺人,为非作歹的走狗,活该遭报应!”

他这一喊,那些备受欺压的书局、书肆、士子们纷纷响应,直将这群人骂得抬不起头。

那吴掌事近日惶惶不安,心头又悔又怕,一张脸熬得又黑又尖,脸皮都快挂不住相了,如今被抓,反倒坦然了。

他听见了胥姜的骂声,不敢与她对视,这个他向来轻看的女子,此刻却令他心虚胆怯。

曾追、胥姜等人跟着巡卫去往大理寺,中途遇到吴清窗、旦泗几位掌柜,谈及此事无不称快。

众人来到大理寺禁地前,却见已聚集了不少人,都是来看周家人得报应的。

胥姜与曾追顶着日头,不嫌热地挤在人群中,忽听人群发出一阵呼喊,便知是周家人被押来了。

两人伸长脖子,见周淮、周善才、周成文、周槐等人都在列,心头真是又憎恶又痛快。

他们也有今日!

周淮、周善才神色落魄,再无往日之趾高气昂,周成文与周槐两兄弟,也是佝偻着背,一副缩头缩脑的模样,哪还有平时半分跋扈嚣张。

京城坟典行苦周家人久矣,不少受其欺压的书局掌柜,将带来的臭鸡蛋、烂菜叶等东西,狠狠砸向周家人以泄其愤。

巡卫们见状,赶紧让步,以免被殃及。

不过片刻,那周淮、周善才等人身上就再也找不出半片干净衣衫。

直到人被押入大理寺,围观众人才陆续散去。

“痛快!真痛快!”旦泗拍了拍手,他方才砸得最狠,也算报了他们打砸自己书局之仇。

吴清窗满面喜气,他扒着旦泗,对其他书局的人提议道:“今天这种好日子,不好好喝一场说不过去,走,我做东,咱们去泰康酒楼好吃一顿!”

“我也有此意,咱们正好拿万卷楼下酒!”

“总算出了这口窝囊气!当浮一大白!”

吴清窗对胥姜邀请道:“胥掌柜不如一起?承蒙你多番照拂,早说设宴请你,却一直不得时机,今日正好,趁大家都在,又逢大喜事,咱们大伙一起庆贺庆贺。”

胥姜婉拒道:“多谢吴掌柜美意,只是我与这周家还有官司未了,得随时候传。待此事终了,胥姜再与诸位一叙。”

众人都知道她书肆被纵火一事,表示理解。

旦泗道:“胥掌柜,千万别放过他!”

胥姜点头,“不会的。”

正说着,一名巡卫朝这头走来了,像是要找胥姜。

几位掌柜见状,同胥姜与曾追告辞,随后结伴往泰康酒楼饮乐庆贺去也。

胥姜与曾追各自朝巡卫行了一礼。

巡卫回礼后,对胥姜说道:“胥娘子,前些日子送来的两名杂役,有个叫胥十二的,老吵着要见你,闹了多回都没理,这会儿既碰见娘子,便顺便问一句,要不要见。如要见,那我便向大人通传,安排你们见一面。若不见,我便好告知他,教他死心。”

提起胥十二,胥姜心头喜悦骤散,回绝道:“还请差爷代我转告他,让他安分待着,待他徒隶期满,我自会接他去县衙解刑消罪。”

想来两人之间恩怨颇深,巡卫并不勉强,只道:“我会将娘子的意思转达给他。”

“多谢。”胥姜又问道:“不知木淙也大人近况如何?”

听到木淙也的名字,曾追微微皱眉,却也忍不住竖起了耳朵。

巡卫答道:“一切安好。”

胥姜点头,“那就好。”

待巡卫走后,曾追道:“听夫子说,舞弊案要等小楼回来后才能结案,也不知这木淙也会如何判。”

胥姜问道:“你希望他被重判还是轻判?”

曾追沉默半晌后,“依律行法,该如何判就如何判。”

胥姜笑了笑,“待此案了结,杜先生之身从此分明,也能回京了。”

许久不见,胥姜心头很是挂念。

曾追却道:“前些日子,大兄来告诉我老杜传了家书回来,信上说他要等三年任期满后,再上奏请调回京。”

胥姜惊讶道:“为何?”

“他要在涪州建书院立学。”曾追脸上浮起一丝惆怅,明年科考杜回见不到他登科了。

胥姜闻言,一股钦佩之情油然而生,她去过涪州,知其艰难贫苦,且因道路与外不通,许多地方还未开化。很多百姓连饭都吃不上,更莫说读书科考,不少有才之士因贫穷,而不得不放弃求学之路。

杜回曾任国子监司业,现任涪州知州,职责加身,应是见此情状心有不忍,才决定留在涪州,开山立学,教化民众。

“杜先生可称大贤。”胥姜不禁感叹。

“那是自然,这可是老杜!”曾追与有荣焉。

胥姜觑了他一眼,叹道:“三年啊,足够杜先生收好些门生了,届时某些人怕是要被抛诸脑后喽。”

曾追心头颇不是滋味,嘴上却道:“再多门生,谁又能比上我?等着,我定要拿个状元给他瞧瞧,给他长脸,让他以我为荣。”

胥姜闷笑,“那你可得加把劲,听闻新入京的士子中,有不少高才,可别被比了下去。”

“谁?我去找他切磋。”

“不告诉你。”

胥姜转身就走,曾追赶忙追上去,“究竟是谁?胥娘子,你告诉我啊。”

问不出来,他怕是几夜都要睡不着了。

——分界线——

会州,会宁关驿站。

楼云春一行在翻过屈吴山即将抵达鹑阴县时,再次遭遇截杀,不少兄弟都受了伤,只好歇在驿站。

老段扶楼云春下马,那群刺客埋伏放箭,楼云春没躲过,致使左大腿中箭,伤得不轻。

巡卫前去与驿站守卫交涉,驿官听闻来了京官,亲自出来迎人。

一见有人受伤,赶忙让驿吏去找医师前来诊治,随后吩咐人帮忙将伤患都搀进客房。

老段安排两名没受伤的巡卫安顿马匹行礼,自己则背着楼云春,领着受伤的弟兄随驿官进屋处置伤口。

客房内,医师小心解开楼云春伤口的纱布,见伤口虽因行动而渗血,却并未腐烂化脓,不由得松了口气。

“大人这伤并未伤到筋骨,加之处理得妥当眼下并无大碍,只要好生调养,按时用药,很快便能痊愈了。”医师替楼云春换药,随后又开了内服药方,让医侍领着巡卫去自己的药铺抓药。

“多谢大夫。”楼云春朝医师谢了一礼。

“大人客气。”替楼云春诊治完,医师又去看其他人,其他人伤得都不重,毕竟是大理寺最精锐的巡卫,虽被埋伏偷袭,却很快整队反击,击退刺客保住了楼云春。

待医所有人诊治包扎完毕,楼云春才得空与驿官叙话。

“大人这是遇到劫匪了?”

楼云春摇头,“我有件事想请驿官大人帮忙。”

“大人尽管吩咐,下官任凭调遣。”

“劳烦请大人去帮我请此处驻军将领,就说我有要事与他相商。”

“下官这边差人去请。”

“此事万不能声张。”

驿官点头,“下官明白了。”随后立即着人去军营找人。

身处驿站,楼云春松懈下来,一路奔波所积压的疲惫朝他袭来,他再也支撑不住,倚着木榻陷入了昏睡。

老段见状,招呼一名弟兄过来,二人替他除靴解衣,小心扶他躺下,随后又招呼别的兄弟也回房歇息。

“老段你呢?”一名巡卫问道。

老段指了指楼云春,“我守着大人,等他醒了我在睡。”

“那我过会儿来替你。”

“好。”

驿官知道他们都需要歇息,也不打搅,“待人请来了,我再来通报大人。”

老段忙谢道:“那便有劳大人了。”

“都是小事,不必客气。”驿官笑了笑,随后退下,吩咐厨房给几人备热水和吃食去了。

老段锤了锤腰,走到木榻前查看楼云春的情况,见他睡得安稳,也松了口气,搬了一只兀子坐到了榻前。

晃眼间,他看到楼云春露在毯子外的手似乎攥着什么,便试着去抠了抠,最后抠出一张纸条。

这是什么?他好奇地打开来看,只见纸条上写着一行秀挺的小楷:

愿照月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他看了半晌才猛然记起,楼云春受伤后他替他上药包扎,打开那只小药箱后,那药箱底下便压着这张纸。

要死要死!他连忙将纸条小心折起,重新塞入楼云春手中,只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楼云春缩了缩手,重新握紧了纸条。

老段不由得感慨,年轻就是好啊。随即触景生情,想起了家中妻儿父母,也不知他们近来如何了。

身系孤驿,梦向家山。

楼云春骑马来到那条熟悉的街巷,刚转进巷子,便见书肆前那棵大树下,一人正在晒书吃茶。

他盯着那人身影,不禁心头狂跳,随后拍马疾行,朝她靠近。

那人听见马蹄声,抬头望来,先是一愣,随后起身笑脸相迎。

马还未停,楼云春便翻身跃下,急切地走到她面前,心头有千言万语,要对她倾诉。

可还未开口,却听她客气问道:“公子可是要买书?”

他愣在原地,许久才点头,“嗯”了一声。

那人笑了笑,随后替他拴马。他亦步亦趋地跟在她身后,她没注意,回身便撞进了他怀里。

他伸手想抱,她却退后两步,说道:“公子里面请。”

他收回手,深深看了她一眼,抬腿走进书肆。

书肆里的一几一座,都是他熟悉的样子。他抬头朝里望去,一眼便见到了那张木榻。

属于他的木榻。

“公子想买什么书?”她跟在他身后进屋。

他再也忍不住,转身上前,伸手搂紧了她。

“阿姜。”他将脸埋进她肩头,嗅着她身上熟悉的书墨之香,委屈道:“别捉弄我。”

胥姜沉默一瞬,随即轻笑地将他抱住,“你回来了。”

思念喷涌如潮,他收紧臂膀,几乎要将她嵌进骨头里。

胥姜轻抚着他的背,在他耳边低声叙说着书肆近况,卖了多少书,接了多少活儿,又讲街坊邻居、汪掌柜、梁墨,还有蠢驴和月奴。

她的一字一句,犹如甘霖浇灌干涸的田地,他贪婪汲取,仍不满足。

“我呢?”

她捧起他的脸,在他额头碰了碰,温柔道:“呆瓜,你自是无处不在。”

他心头一悸,闭眼靠近那双渴望已久的唇……

“大人?大人,醒醒,赵都尉来了。”

楼云春睁眼,对上老段那张脸,微微抽了一口气,半晌才缓过神,坐起身来,对老段说道:“帮我更衣。”

老段见他脸色不大好,想起他刚醒时,脸上似有惊惧之色,便一边帮他穿衣,一边关切道:“大人可是做噩梦了?方才驿官送了茶水过来,我给您倒一碗?”

楼云春有些萎靡道:“好。”

整好衣衫,老段扶楼云春坐到案几前,然后给楼云春倒了一碗茶。

楼云春伸手欲端茶,这才发觉自己手里还攥着胥姜压在药箱里的纸条,他展开来看了一眼,在心头将那上头的话默念了两遍,才将其纳入荷包,妥帖收藏。

老段见状,撇开头,装作什么都没看见。

楼云春喝了半碗茶,才觉干涩的嗓子好受了些,随即对老段吩咐道:“去请赵都尉进来。”

“是。”老段应了一声,请人去了。

楼云春掏出两枚雀符摆在几案上。

这两枚雀符,一枚是从屈吴山客栈刺客身上搜来的,一枚是从昨日埋伏他的刺客身上得来的,其形制、大小、图腾皆一模一样,由此可以确定,这雀符便是这些刺客的信物。

既有信物,那便能查其底细,寻其踪迹,将其一网打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