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浮光三千里 > 第211章 二百一十一斩

浮光三千里 第211章 二百一十一斩

作者:南有檵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30 15:25:52 来源:泡书吧

“失眠少食,为万病之大忌,何况夫人所患本为失心之症。前几年我有个病患,也害此病,第三个年头上便去了。夫人能熬到如今,已是不容易,若再无好转,这身子一旦垮下来,便是回天乏术了。”

他这么一说,屋内几人脸色都变得难看起来。

胥姜看着溪芷眼下的青黑,心头也着急,忍不住上前握住了她的手,对大夫问道:“那大夫可有办法调理?”

哪怕是体魄强健之人也受不住这般日夜煎熬,何况溪芷本就病体孱弱。

“这些年各种汤药都用过了,眼下就一贴补神散还见点效用,可这药也是积多成毒,万夫人身子已压不住,不敢再重用。”戴神医随后转向万盛道:“我早就同万老爷说过,这心病还需心药医,万夫人因内受七情之伤,才导致神思郁结,意识失常。需得疏其神、解其思、顺其心、安其魄,方能逆转,一味的拿药堵,只能暂保其身,并不能根治其症。”

他叹道:“眼下这身也快保不住了,老爷还要固执么?”

万盛看着夫人,半晌才哑着嗓子道:“我不想让她再想起那些痛苦的事。”也舍不得她对自己这些年的依赖、恋慕,哪怕他知道那是假的。

“破后而立,人的心志往往比我们想象之中更坚硬,与其躲避不如直面。”戴神医一语双关,他与万盛来往这么些年,也算老友了,不忍看他越陷越深,最终将自己和溪芷都逼入死地。

“况且,她虽糊涂了,却并没有忘却往事,只是身陷混沌,分不清虚实罢了。你纵着她,纵着自己,只会让她日渐失去分辨之力,最终成为痴人。她近来的状况你比我更清楚,已经是认不清人,说不出话了。”劝至此处,戴神医不得不下帖重药,“你难道想因一己私心而害死她?”

胥姜闻言,心头涌起一股怒气,她紧紧握住溪芷的手,毫不客气地对万盛说道:“万老爷,这些年的梦也该做够了,我感激你这些年待她的好,也从未想过要将她带走,改变你们如今的处境。可这不代表我会任由你再拖着她,将她拖到病入膏肓,治无可治。”

一旁的万清淼替父辩道:“胥娘子,我父亲并非你说的这样,这些年父亲为母亲穷尽心力,四处求医……”

“清淼,闭嘴。”万盛面色灰败,比起溪芷更像那个病入膏肓之人。

“是……”万清淼见父亲神色不对,不敢再插嘴。

万盛惨然一笑,胥姜说得对,这些年的梦他也该做够了。

戴神医吃惊地看着胥姜,问道:“这位是?”

万清淼闻言看向胥姜,他也想问,这胥姜究竟是谁?为什么对母亲这般不寻常?

“晚辈胥姜,是……”胥姜一顿,深吸一口气说道:“是万夫人的远亲。”

说是远亲,可瞧着不像远亲这么简单,只是这是别人的家务事,戴神医不好过多追问,她这么答他便这么信。

他对万盛问道:“万老爷,夫人这病,眼下就等你一句话了,是治还是继续保?”

屋内众人的目光都汇聚在万盛身上,万盛看向夫人,随即愣住。

众人见他不答话,便顺着他的目光看去,也皆是一怔。

胥姜低头才发觉,不知何时溪芷已反握住她的手,竟就这么靠在她腰间睡着了。

她正想调整姿势,却听万盛轻声道:“别动。”便不敢动了。

万清淼轻手轻脚地过来,弯下腰凑到母亲面前看了看,却发现她呼吸轻缓均匀,随即低唤了声,“母亲?”

溪芷没有反应。

他忙朝戴神医招手,“大夫,您来瞧瞧。”

戴神医过来探了探脉,又听了听呼吸,再观其容色,随即说道:“是睡着了,还睡得很沉。”

他声音并不小,可万夫人并未被吵醒。

柳眉奇道:“不是说万夫人有失眠之症么?方才这般嘈杂,竟就这么睡着了?”

单伯见缝插针道:“定是因见了咱们小姐欢喜,这心头松快了,睡得也就香了。”

戴神医看了胥姜一眼,想起万夫人和万盛之反常,还有胥姜方才对万盛犀利的言辞,心道:这位胥娘子,怕是与万夫人颇有渊源。再仔细观瞧二人面目,果然有几分相似。

他心头有了主意,便对胥姜道:“胥娘子,你试着推开万夫人试试。”

胥姜闻言,往后退了半步,随后将自己的手从溪芷手里抽出来,将她往椅子上靠。

溪芷身子一震,忙伸手来摸找。

戴神医道:“你走远些。”

胥姜依言走远了几步。

溪芷脸上的安宁被打破,呼吸也急促起来,眉头也越皱越紧。万清淼见状,上前将她扶住,握住她的手轻唤了两声‘母亲’。

溪芷一顿,手摸上他的脸,随即又撤开,往外摸去。

胥姜终于忍不住,上前握住她的手,叫了一声:“夫人。”

这一声‘夫人’叫得溪芷微怔,随后捉住胥姜的手,又朝她靠了过来。

柳眉见状,忙从旁抬过一把椅子让胥姜坐下,胥姜落座后,小心翼翼地将溪芷揽过来靠在怀里。

片刻后,溪芷在胥姜怀中重归于平静。

单伯笑道:“看来还是咱们姑娘管用。”

戴神医点头,“虽不知是何缘由,可目前看来,胥娘子确实能让万夫人有所感应。”

单伯与其一唱一和,“既有所感应,说不定我们姑娘对万夫人的病有所助益,依老朽愚见,不如让咱们姑娘先同夫人相处相处,以观后效。”

“如此也好。”戴神医对万盛问道:“万老爷以为如何?”

万盛看着紧紧依偎的二人,想着夫人方才的模样,哪里还硬得起心肠,他对戴神医道:“我答应治。”随后又对胥姜道:“胥娘子若愿意相助,那便再好不过了。”

胥姜轻道:“这是晚辈分内之事,自是在所不辞。”

好一个分内之事,在场众人除了一个傻的,一个痴的,都听出了其言外之意。

万盛卸下一口气,只觉得有些东西正逐渐离他而去,他万分难舍同时又觉得轻松,往后他都不用再伪装了。

他再次邀请道:“胥娘子既与我夫人投缘,又有心相助,不如搬到园子里来住吧,如此也便利。”

胥姜此次不再拒绝,“那便叨扰了。”

单伯笑得犹如弥勒佛。

傻的那个也很高兴,“那我立即让人收拾个院子出来,然后再叫人同你们一起去搬东西。”

单伯拱手道:“那就有劳万公子了。”

万盛看着他,暗骂了一声,老狐狸!

而胥姜低头看着怀里的溪芷,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她的脸,在心头轻唤了一声,母亲。

而溪芷却像是得了感应似的,收紧了臂膀,将她抱紧。

在梦中,她听见一阵婴孩的啼哭,随后寻声找去。

————倒霉蛋分界线————

顺着赤溪前行,不缺水和草,骆驼吃饱喝足,脚程也快了不少,赵秀和阿艳连山很快便抵达了西洲。

二人来到城门前,赵秀果然看见有士兵拿着画像在盘查来往行人。

“看样子是进不去了。”赵秀问道:“你有没有什么法子,将你的人叫出来问一问城内情况?”

阿艳连山朝他伸手。

“作什么?”

“找人传信不要钱?”

赵秀只好抠出一块银子给他,神色颇为痛心。

阿艳连山拿了银子,在排队进城的人中,瞄准了几个吐蕃人,随后上前交谈。

赵秀见吐蕃人接了银子,又对突厥蛮子点了点头,便知事办成了。

阿艳连山回来后,拉着骆驼朝往北的一条小路走去。

赵秀跟上,“去哪儿?”

阿艳连山道:“那边有个佛窟,去哪儿等。”

看来是那佛窟便是他们突厥人的接头点了。

两人来到佛窟,见一队胡商也正停在这儿,正好可以借他们掩人耳目。

除那队胡商外,佛窟里还有一名僧人和一名广袖儒士,僧人与儒士对坐,却谁都没说话。

一名胡商,站在那儒士身后,正抓耳挠腮,满脸愁苦。

这倒是奇景儿,“这是在做什么?”

一旁的胡商看了他两眼,用汉话答应道:“和尚和那个汉人在冥想。”

“你汉话说的不错。”赵秀有些惊喜,随后和他闲聊起来,“那他们身后那人又在干什么?”

阿艳连山拉了赵秀一把,“你管什么闲事。”

赵秀回头看了一眼,说道:“反正人还没来,凑个热闹罢了。”

阿艳连山只想给他踹壁画里去。

“那是我们的新伙伴,正在谈他接的第一笔生意。”胡商将二人打量一番,对赵秀问道:“听你说话带着京城口音,你是京城人?”

“算是吧。”

“我们商队每年都要去京城。”说完又指着他的新伙伴说道:“他叫伊拉勒,在京城待过很多年,眼下在谈的这笔买卖也是在京城接的。”

“那还真是巧了。”赵秀遂问道:“他接的是什么买卖?”

“替人找书。”

“找书?”赵秀哈哈一笑,“原来还有更巧的。”

见胡商疑惑地看着自己,赵秀又道:“我原先在京城便是开书局的,找书我可在行。”

比如将京城各书局的书都‘买’到自己手上。

胡商不信,“当真?”

阿艳连山也朝他投来怀疑的目光,“就你?”

赵秀自得道:“别不信,鄙人曾是京城第一书局万卷楼的大东家。”

阿艳连山嗤笑,“第一书局的大东家会沦落至此?”

赵秀懒得理他,对胡商问道:“你们这位伊拉勒,找书怎么找到这西洲来了?”

胡商道:“那书是一个叫东陵子写的,真迹已绝版在京城很难买到,那买主也不知从哪儿得知,这东陵子有一脉弟子流落到了这安西,就托伊拉勒帮忙寻找。正好我们在佛城时,打听到那东陵子有弟子在这西洲,就找到了这儿来了。”

“东陵子?”赵秀看着伊拉勒和那位儒士,摸着下巴道:“他找的那套书,该不会是《东陵子集》吧?”

胡商惊奇道:“这你都知道?”

“何止知道,我还见过。”他这么一说,伊拉勒立时朝他看来。

“真的?”

“千真万确。”

阿艳连山看赵秀的眼神就像是在看一个神棍。

胡商向伊拉勒招手,伊拉勒朝那儒士一礼,然后朝几人走来。

“伊拉勒,这位……”胡商正想介绍,却发现自己还不知道赵秀的名字。

“赵秀。”赵秀朝伊拉勒行了一礼,“幸会。”

伊拉勒也回了一礼,“我是伊拉勒。”随后又道:“你们刚才的话我都听见了,你真的见到过《东陵子集》?”

“这《东陵子集》原本是继圣书局手上,后被那黑心掌柜周善才拆分,半真半假地做成两套,卖了高价。其中一套卖去了青州,一套先卖给国子监祭酒袁祖之,卖给袁祖之那套后被识破退还,又转卖给了一个开绸缎铺的冤大头,卖了三千两。”

伊拉勒听得直发愣,“掺假的都卖三千两?”那这东陵子的弟子们若有真迹,得卖多少两?他买得起吗?

“所以那周善才遭了报应。”赵秀揣手道:“他造假贩假的消息被传出去,半斗山书局便当街开了个鉴书会,所鉴别的书籍中便有这套《东陵子集》。”

“那后来呢?验出真假了么?”

“假的便是假的,永远成不了真的,自是被验出来了。那周善才最后被告到官府,被判除退还本金外,另行三倍赔偿,赔了那冤大头九千两。且连带着周淮被革了职,周家势力从此一落千丈,而那继圣书局没多久也关门了。”

赵秀整了整衣襟,昂首道:“后来便被本人接管,改名为了万卷楼。”

“真是因果报应。”伊拉勒恨道:“我便是被那周家子弟逼出京城的,真是走早了,否则就能亲眼看见他们得到惩罚。”

赵秀惊讶道:“竟想不到你与他们还有这层恩怨。”随后又笑道:“这么算起来,我也算是间接替你报仇了。”

伊拉勒不解。

赵秀笑得犹如吃了肉的狐狸,“继圣书局造假的消息,便是我放给半斗山的。”

伊拉勒闻言,畅快一笑,随后用力拍了拍赵秀的肩膀,“干的好!”

阿艳连山翻了个白眼,就说这人不是什么良善之辈,看样子是干了不少缺德事。

伊拉勒的笑声惊动了儒士,他睁眼叹了口气,随后朝和尚行了个佛礼,“是我输了。”

“修心不论输赢。”和尚修得一副笑相,对儒士回了一礼,“施主心不在此,身自无定。”

儒士叹气,他修的是经世致用之道,心自不在佛门中,他对和尚道:“我会再来。”

“阿弥陀佛。”和尚却知他再来之日,便是告别之时。

儒士走向洞外几人,对伊拉勒问道:“何人托你来找书?”

伊拉勒看了眼赵秀,随后对儒士道:“便是赵兄弟方才所说那位袁祖之,袁大人。”

这下换赵秀吃惊了,“竟然是他?”随后又叹道:“真是煞费一番苦心。”

伊拉勒问道:“赵兄弟和袁大人认识?”

“京中士子无人不知这袁大人,他尤其推崇东陵子,且也是当今对东陵子学说继承得最全面的学士,因此才会被任用为国子监祭酒。”

赵秀看向儒士,说道:“袁大人常以东陵派外门弟子自居,若先生确为东陵派弟子,若是见了他,定然会引其为知己。”

儒士听他此言,问道:“中原如今这般推崇我派老祖之学说?”

“东陵子先生主经世之学。”赵秀有意助伊拉勒一番,便道:“如今上至朝廷,下至万万学子,谁人不读东陵子?其学说甚至决定着科举取仕的方向,袁大人便是今年科举主考之一。先生若不信,大可回中原去看一看。”

伊拉勒适时道:“袁大人还写了一封信,让我交给东陵派的弟子。”

儒士沉吟片刻,对伊拉勒说道:“你带着信跟我走。”

伊拉勒脸上顿时露出惊喜的笑容,“是!”

商队跟着伊拉勒走了,伊拉勒临走前送了他一囊葡萄酒道谢,并说道:“若日后有缘再见,定请赵兄弟好吃一顿!”

赵秀挥手朝他作别,随后拿着酒囊坐到洞窟门口就喝了起来。

阿艳连山踢了踢他,“你好歹注意点场合,这可是佛窟。”

赵秀灌了一口酒,美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

阿艳连山没忍住,捞过酒囊也灌了一大口。

“好酒。”

打坐的和尚撩起眼皮看了二人一眼,又笑着合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