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浮光三千里 > 第228章 二百二十八斩

浮光三千里 第228章 二百二十八斩

作者:南有檵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30 15:25:52 来源:泡书吧

月,阴之宗也。

中秋祭月,为举国上下重要之习俗。

每逢中秋,家家户户于月出的方向设祭月位,祈愿收获与圆满。

中秋除祭月外,还得吃月饼、喝桂酒、挂花灯、赏月。

万家作为充州富户,往年都会在自己开设的酒楼、商行,举行花灯会。

只是今年守丧,便并未举办,让百姓们颇为不习惯,只觉得冷清不少。也并未如往年那般设宴酬谢老主顾,只朝各家送去了贵重的节礼,以贺中秋。

族中也并未设大宴,各房也需守礼,不摆宴席,不张灯结彩,只祭月,拜先人,一家人办小席,过清节。

四个人的中秋宴,摆在画枫厅外的枫林中,吃完饭正好赏月。

“丹枫亭。”胥姜看着满园丹枫,对溪芷道:“这名儿真应景。”

“也是母亲取的,喜庆。”万清淼用脚扫开溪芷足下的落叶,对三人道:“咱们进去吧。”

溪芷和万盛先行,万清淼与胥姜随后。

祭月位摆在东边,溪芷先行拜礼,胥姜为其点香。

“时际八月,适值望夜,恰中秋之节,咏太阴之章,道食月之事,藏桂树之故。祭月于东方,迎游子归室,共亲友一堂,享天伦之乐。敬拜素娥,祈佑安康,祭於神灵,伏惟尚飨。”

溪芷拜过之后,胥姜上前祭拜,祈求团圆安康。

祭月结束后,万盛对几人道:“入席吧。”随后伸手来扶溪芷。

溪芷自然地与他相携而坐,万清淼和胥姜也陆续入席。

万盛轻碰酒杯,万清淼立即执壶与他满上,倒的是桂花饧饮,万家循制,不得饮酒、食荤,便以桂花饧饮替代。

待其余人也满上之后,万盛举杯贺道:“难得佳期,此一杯,共贺团圆。”

万清淼朗声附道:“共贺团圆。”

胥姜与溪芷对视一眼后,也托起酒杯,笑道:“共贺团圆。”

月入中庭,清辉幽浮,一桌素食,几点秋灯,不知何处起笙箫,一曲相思,一阙游子吟。

————孤寡分界线————

京城,楼宅。

楼云春正于灯下读信。

【吾心照月:

久违芝宇,时切葭思。思之悠悠,如旷秋月,念之悠悠,如涌潮水。

坐卧行止,怠不自知,皆因君勤,奔劳于心,实难逐尔,君当自省之。】

这也能赖给他,楼云春眉眼含笑,似乎已见到那人写下这番话时皮赖的神情。

【余已于充州万家得寻生母,母病重,不敢擅离,只得暂缓归期,待其大安,方启程返京,失约中秋,望君体谅。】

得知胥姜已寻得生母,楼云春心头大安,看来万家并未为难于她,又闻未来岳母大人身体欠安,又不禁忧虑,也不知胥姜能否应对。

想着她又要推迟归期,心头抓挠得厉害。诗云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他们三月未见,相思已如沧溟,难以丈量。

【不知京中近况何如?诸事可顺?君身可安?伯父、母可康健?余知京中局势之复杂,君处境之险要,万望小心慎行,保重自身。】

京城局势已大定,过后便是审讯犯官,审理案情,待总其口供,纳其证据后,便交由中书与圣人裁决。

此次由刑部主理,大理寺协助,用不了多久,便能肃清朝廷,重振朝纲,待明年科举取仕,广纳贤才后,便会是另一番景象。

【新凉涤暑,赋婵娟而共长风,淡月横秋,乘月华而访绮梦。胡为今夜,共眠此中,阿姜呓笔。】

楼云春将信又读了两遍,随后起身步入庭中。

庭中明月皎皎,玉桂缠香,满池红藕,已残大半,秋虫荷下独鸣,唱碎心肠。

楼云春想起自己出京时与胥姜在此相别,心头戚戚,回味起信中情思,又如饮蜜糖。

他就这般反复磋磨,直到月沉西天,才被寻出来的小厮捡回房里。

眼下虽已中秋,可蚊虫却还未死尽,得楼云春这一顿中秋夜宴,想必是死而无憾了。

小厮拿药膏来给他擦蚊子包,不由得叹气。

他们家少爷遇上胥娘子,总这般不着五六,傻不愣登的,说出去谁信这是那个活阎罗?

“胥娘子还给老爷夫人来了信,夫人读后,一整日眼睛都是红的。也不知这胥娘子有什么魔力,让一个两个都神不守舍的。”

“她给父亲母亲也写信了?”

“啊,听说林大人和书肆的小梁掌柜也得了,连茵茵都有。”

楼云春闻言,起身更衣,将胥姜的信揣进怀里,往前屋走去。

“少爷,你又做什么去?可是饿了?饿了厨房里热着粥饭,我去给你端来。”

“我去给父亲、母亲请安。”

“请安?”小厮看了眼天色,还没天亮,请哪门子安?

“会不会太早了?夫人和老爷还没起呢。”

楼云春脚步一顿,随后回头吩咐道:“你去侧院,给守门的丫头传话,让她传茵茵过来。”

“传茵茵过来做什么?”

“去便是。”

小厮只好去了,走出不远,又听楼云春道:“让她把信带着。”

“信?”小厮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哦哦,知道了,信。”

很快,小厮便去传话唤人了,可怜茵茵还在与她胥姐姐相会的美梦中,便被丫鬟给从被窝里挖起来了。

胥姜给茵茵的信,无非是一些安抚小孩的话,和交代她帮着梁墨打点好书肆事宜。

楼云春看完后,便将信收了,茵茵眼巴巴地瞧着,见他没有要归还的意思,只好耷拉着脑袋,蔫蔫地回去了。

待楼敬起身,正出门欲吩咐人打点行李,安排车马,同夫人往城外道观去祈福,却不想刚跨出房门,转脸便撞上一个冤家。

“哎哟,我的天老爷!”他拍拍胸脯,吓得不轻,随后埋怨道:“大清早地,你不声不响地杵这儿作甚?”

楼云春答道:“来同父亲母亲请安。”

“你这是请安?你这是想直接让我去见三清祖师爷。”楼敬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幸好出来的不是你母亲,若是给她吓出个好歹,我定拿家法,抽你个满脸月圆。”

“是儿子唐突了。”楼云春认错。

楼敬揪着胡子将他上下扫了几个来回,见他除眼下还有些发青,气色尚可,也就放心了。

这闷葫芦回京后只歇了一夜,便钻进大理寺,几天几夜不着家,不要命的熬,熬得人心惊肉跳,也让他和夫人担心得几日都没睡好。

更是惹得大理寺的人一见到他,不是唉声叹气,便是甩给他‘子不教父之过’的脸色,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将人怎么了。

好不容易人从大理寺回来,却是横着进门的,将全家上下都吓得不轻,好在大夫说没事,只是操劳过度,加上身上旧伤还未好全,才会昏睡过去。

服药歇息几日便好。

这一歇便歇了三天,将中秋都给歇过了,好容易清醒过来,却不干人事,来他门屋前装门神吓人。

他嫌弃地挥挥手,“你母亲起了,进去吧,正好留下陪她用朝食。”

楼云春点头,“好。”

训完儿子,楼敬便往前院去了。

楼云春进屋,先给母亲请了安,便闷着不说话,却也不走。

母子二人静默对视半晌,还是楼夫人先开了口,问了几句他的差事。

楼云春都一一答了,过后等楼敬回来,一家三口一起用了朝食。

楼敬早察觉儿子不对劲,叫来小厮问过之后便明白这蠢儿子想干什么了,却硬是装作什么也不知道。

直到用完早膳,夫妻二人要出门了,他却还没把话憋出来,楼敬叹气,怎就生了这么个二愣子。

楼云春送父母出门,扶二人上车。临行前,楼敬将一封信‘啪’地拍在儿子脑袋上,骂了一句,“你就是个锯了嘴的葫芦!”

随后让护卫驾车,往城外而去。

楼云春拿着信,就地看完,信中简述了胥姜在充州的情况,向双亲报平安,问起他们的近况,还问起了他的消息,问他有没有回京,又或是有没有家书传回云云。

他捡得几句关怀和问候反复咀嚼,随后将信一揣,牵来马朝永和坊而去。

茵茵呆在原地半晌,直到楼云春消失在街角才回过神,爬上马车跟了上去。

————分界线————

永和坊,槐柳巷,斩春书肆。

昨日中秋,梁墨照着胥姜留下的名单,给老主顾、纸墨商户、书局书肆、街坊邻居,都送去了节礼。

节礼除月饼与桂酒之外,每户都送了一枚他自己刻的花好月圆章,用来点糕饼、当节礼封章都可。

这礼便如胥姜所言,虽不贵重,却诚意十足,得到了不错的反馈。

一些老主顾的回礼,也因这章变得有意思起来,字画、诗文,清玩,闲书,种类多样。

有些梁墨看不懂,便请教曾追、胡煦,二人看得有趣,便又以诗文、字画回赠回去,这一来二去地,倒将人给引来了书肆。

好在节前,梁墨和茵茵便将书肆里外彻底洒扫了一遍,书籍类目也重新整理了,并熏了艾草和黄柏,还挂了新花灯。

书肆拾掇得整洁喜庆,客人看了也舒心。

后院的两仪榻自打薛护卫和祝护卫留下守肆后便没拆过,眼下已被计善、邓阅川等几位先生占据。

自胥姜走后,他们倒是来过几次,却也只是来选书,并未多留。

今日是被曾追和胡煦勾来的,得知他们要来,袁祖之带着荀砚也来了,经他一引见,几人一见如故,便坐论起文章、学说起来。

曾追与胡煦则在一旁侍茶,记录几人言行,有他们二人在,梁墨便专心守外头,偶有闻讯而来的士子,便入院通传。

论到兴味之处,老是被士子们一番繁文缛节打断,扰人兴致。

袁祖之便索性让梁墨将角门打开,并交代让进来的士子无需见礼,安静入内,以免打搅众人谈兴。

梁墨照做,写了两块木板挂在正门与角门前,每每有人来问,便指着木板,将引其入门内。

没过多久,院里便坐满了人,但除几位先生外,并无杂语。

有士子听到中途,悄声来找梁墨买笔墨纸砚,用来抄录先生们之观点、语录。

梁墨索性叫薛、祝二位护卫帮忙,轻手轻脚地将肆里的矮几、案板全都搬了进去,方便他们铺纸抄写。

他看着两仪榻四周围坐的学子,不知为何,竟觉心潮澎湃。

忽地,他听见巷子里传来马蹄声,以为是客人,便连忙迎了出去,却见来人竟是楼云春,顿觉欣喜。

“楼大哥。”他上前替楼云春牵马,笑道:“早听闻你回京,却一直不见回书肆,可是公务繁忙?”

“嗯,衙里事忙,今日才得空过来。”楼云春下马,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梁墨见他便跟有了主心骨似的,“不辛苦,都是该做的。”

楼云春看了眼米铺,见没开门,便问道:“兄长回乡了?”

“嗯,说是城里不热闹,昨日便回乡去了。”

“书肆近来如何?”

“都好。出了两套书,一套是国子监的,一套是胡大哥的,胡大哥的文集卖得好,还连带着补印了《蒙学新集》。另外,折云先生的集子也卖得好,只是有书局想租他的版去刊印,我有些拿不定主意。”

“可以租,却必须按照阿姜定下的规矩来,不得改版修订,要审其成本,不能让其虚抬价钱。”

“好,那我便照你说的办。”

两人来到书肆前,楼云春听见里头传来的清谈之声,再看肆门和后院角门前挂的木牌,便问:“都是谁在里头?”

“计先生、邓先生、袁先生,还有一位随袁先生来的荀先生,曾大哥和胡大哥也在里头,其余便是一些士子。”

荀先生想必就是荀砚了。

两人正说着,又有士子登门了,梁墨赶紧上前招呼,为其引路。

楼云春将马拴到树下,随后见府里马车进了巷子,这才想起自己将茵茵落下了。

茵茵下车,抱着钱匣委屈地看着他,他咳了两声,移开视线。

茵茵见梁墨出来,便将其拉到一旁,悄声提醒,说他家少爷是来抢信的。

梁墨闻言,却是进肆,将胥姜寄来的信直接交给了楼云春。

都不需他问的。

楼云春赞许地看了他一眼,随后抬脚进肆。

茵茵傻看着二人,随后瞪了梁墨一眼,拱着嘴跟了进去。

梁墨丈二摸不着头脑,这又是怎么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