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浮光三千里 > 第231章 二百三十一斩

浮光三千里 第231章 二百三十一斩

作者:南有檵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30 15:25:52 来源:泡书吧

天蒙蒙亮,胥姜沐浴焚香,换上一身素衣,不着饰物,不施粉黛,仅佩戴着溪芷赠送的玉环,携柳眉、单伯还有两名侍卫,出驿前往青冈园。

另外两名侍卫留下看守行李。

永绥县不大,青冈园在城南,原本是胥渊父亲挣下家业后,修建的园子,后来在其过世后,便被胥家族人吞占,并将孤儿寡母赶去了园子西面的老宅。

没过多久,胥母也过世了,只留下胥渊和几个仆人。这些仆人后来也是走的走,逃的逃,只剩下一个比胥渊还小的胥十二跟着他。

只是谁曾想,这留下的竟是个祸害。

马车压过灰扑扑的地面,驶入灰扑扑的旧岁,连四周的市声仿佛都从未变过。

胥姜透过车窗打量四周,铺面、屋舍,有新有旧,却大多还是当年的模样,当马车驶至街巷拐角,胥姜喊了声‘停’。

护卫连忙勒马,问道:“姑娘,怎么了?”

胥姜看着街角的这间铺子,格局、外貌都与从前相同,只是换了招牌,易了经营,从书局改成了一间杂货铺。

她看向门头,招牌旁边的榫头上,还刻着‘折云’二字。

那是她儿时淘气的手笔。

柳眉问道:“怎么了?”

胥姜摇摇头,随后对护卫道:“走吧。”

物是人非,世间常景罢了。

马车驶过街角,胥姜似乎听见一道声音,分开千万喧嚣喊进她心底。

“胥姜,你个懒丫头,又躲到哪里去了?”

胥姜猛地回头,却只见碌碌众生,不见心心念念那人,泪水霎时盈满双眼。可透过眼泪,一大一小两道人影,竟缓缓浮现在那书局门口,正牵着手往门里去。

她看着那两道人影,又不禁弯起嘴角,泪珠跌落下来,在衣衫上晕开两朵花。

马车来到青冈园,停到一旁的空地上,胥姜下车打量四周,却见已是一派新气象。想是那位修建文昌庙的财主,将其重新修葺了一番。

两名守园之人见一行车马过来,上前询问,听闻几人来自京城,也殷切了几分。一人引着护卫去停放马车,另一人引几人入园。

“咱们这园子,自从供奉了文昌君后,出过好几个解元,很灵的。诸位拜了,家中郎君必能高中。”

“咱们家中郎君已然高中。”单伯面露荣色。

“哎呀,那可是恭喜,恭喜。”那守园人闻言,更热切了,“那诸位来此,便是为小园添光了。”

胥姜无心听二人拉话,她一边走,一边打量四周。

园里保留了原本格局,只增修了一些亭台廊阁,屋舍被重新修葺,刷漆描彩,添砖换瓦,比之前精致不少。

他们是从东边进的门,横穿园林往西去,便是胥渊所居老宅,如今的文昌庙。

胥姜停下脚步,望着那掩映于几株巨大的青冈树中的庙宇,眼前却是一片熊熊烈火。

“原本这里是几间老宅子,后来不知怎地失火,烧得一干二净,连带周围那几棵青冈树也给燎得跟火把似的。本以为给烧死了,那知两个春秋的风雨一浇,竟又活了,还越长越盛,如今已成为咱们这青冈园一景了。”

单伯看了胥姜一眼,说道:“这便是浴火成材,又叫涅盘重生。”

守园人道:“谁说不是呢,许多信众来拜文昌君,便将这些树当做祥瑞之树,把愿望写在红绸上扔上树,若是能攀住,便说明是吉兆,所许愿望必定能实现。”

众人定睛一看,那树下果然飘着一片红绸,被风一吹,犹如飘动的火苗。

胥姜问道:“是谁修的这座庙?”

“只知道是个富商,神秘得很,修好后便将庙和这园子交给无垢观的观主打理,姓甚名谁,家住何方,一概不知。”守园人叹道:“想必是个大善人,做好事不留名。”

无垢观?胥姜心头一跳,“观主道号可是唤作青龙子?”

守园人惊讶反问:“娘子怎么知道?”

“我与观主是旧识。”说完胥姜便快步朝文昌庙走去,柳眉与单伯对视一眼,立即跟上。

来到庙前,环顾四周,见左右树下果然有人在抛掷红绸,若是攀上了便赶紧跪拜,若没攀上继续再来。

往庙里走,原本的院门被改成了拜亭,与其对坐的堂屋改为了正殿,左右厢房分别供着两块匾,想是高中的解元所献。

越过正殿,后院起了一座木楼,共有两层,楼内灯火通明,是供灯解签的地方。

这座庙是在原宅地基上重建的。

胥姜跨过白亭,见院中有一鼎,鼎中青烟袅袅,火星耀耀,香火果真旺盛。

她抬头看去,头上是一片金云,那是青冈树的树冠。

只有这片天还是旧时模样。

守园人已离开,单伯打量四周,见庙里虽人来人往,却十分安静,不禁赞道:“是个清净的好地方。”

柳眉指着殿前门旁的一块木牌说道,“此处立了禁止喧哗的规矩。”

胥姜与单伯望向木牌,却见上头写着一个沉稳的‘静’字,胥姜认出了那字迹,正是出自青龙子之手。

她朝正殿走去,跨进殿门,只见日影浮光,香尘旋舞,一派静谧。

前头有人在诚心伏拜,胥姜不好走动,便等在原地。

“弟子愚昧,望文昌君添赐智慧,所考皆所学,所学皆不忘。愿文昌君保佑学生中榜,学生发愿,若此次高中,定开棚施粥,广做善事,以叩神恩。”

闻言,胥姜不禁失笑,却立即忍住,随后抬头看向文昌君。

也不知神君能否如他所愿。

她头两眼并未注意,可细观神君塑像之后,却不禁愣住。

这神像……

那人拜完后,转头见身后站着几个人,想到方才的话被人听去了,一时有些害臊,便朝几人一礼,匆匆走了。

胥姜不由自主地走上前,盯着神像看了许久,随后跪下,虔诚地拜了三拜。

她拜的不是神,而是父。

待她起身,蒲团上留下了两点湿痕。

正在此时,一名道童进来添香油,胥姜上前,低声问道:“小道长,不知住持何在?”

那道童不过十三、四岁,却一脸稳重,“香主找住持何事?”

胥姜并未因他年纪小而轻慢,“我与住持本是旧识,亦是这寺庙原宅之主,来此本为祭拜家师,却不想此地改建成了寺庙。方才入园时,自守园人口中惊闻,此庙住持为无垢观青龙子道长,遂来请见,求其解惑,还请小道长通传。”

她说得清楚明白,道童听后说道:“此处来往香客众多,几位请往殿外等候,我去替你通传。”

“多谢道长。”胥姜朝他一礼,随后同单伯、柳眉往殿外走去。

道童添完香油后,便找住持通传去了。

单伯对胥姜问道:“这青龙子究竟是何人?”

胥姜看着门旁木牌上那个‘静’字,说道:“他是我师父的老师。”

几人没等多久,那道童便领着一名长须道长朝这边走来。

那道长神色急切,目光一落到胥姜身上便顿住了,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像是有些不敢认。

胥姜屏住呼吸,与其对视半晌,随后上前一拜,“道长。”

“胥姜?”青龙子上前两步,端详她的脸,惊喜道:“竟真的是你。”

随后俯身虚扶道:“快快起来。”

跟过来的柳眉将胥姜扶了起来,胥姜哽咽道:“本以为再无相见之日,竟不想还能与您再重逢。”

“我一直在此等你。”青龙子目光在她身上转了转,试图找出些过往的影子,随后叹道:“你长大了。”

胥渊走后那一把火,也烧去了胥姜的踪迹,他曾四处找寻,却一无所获。后来有人重建青冈园,请他来任住持,他本不想入此伤心地,却为等她,在此一待便是七年。

没想到竟真让他等到了。

胥姜也在打量青龙子,他老了不少,头发也白了许多,“您一向可安好?”

青龙子点头,随后朝四周扫了一眼,对三人道:“此处不是说话之地,你们随我来。”

他领着几人来到园中,避开香客,找了一处隐蔽的闲亭,请几人入内叙话。

单伯与柳眉婉拒了,只守在亭外,让二人叙旧。

青龙子也不勉强。

亭中有石桌石椅,青龙子让胥姜坐着说话。

“我知道你有很多疑问,我也同样。”青龙子先开口问道:“这些年你都去了哪里?如今又立身于何处?”

“这些年四处游历,去过很多地方,如今在京城,开了间书肆谋生。”

“竟去了京城。”难怪没有消息,青龙子又问:“如今为何又回来了?”

“我在京城遇到了胥十二……”胥姜把与胥十二如何相遇,他又如何将胥昊、胥砀招来,如何给她添麻烦等一干内情都一一告知。

“后来他以我生母的下落作为交换,要我替他赎身,我答应了。”

“你的生母?”青龙子愤慨之余又有些惊讶,“她是何人?如今在何处?”

“您认识她,她叫溪芷,如今在充州万家。”

青龙子豁然起身,“溪芷?竟是她?那你的生父岂不是……”

胥姜点头。

青龙子怔愣片刻,问道:“那阿渊可知?”

“师父知道,只是知道得太晚。”胥姜又将胥渊如何得知、何时得知她的身世告诉了青龙子。

青龙子闻言,不住叹气,真是造化弄人。

两人沉默半晌,青龙子忽然问道:“你方才说溪芷在充州万家?”

胥姜点头,随后反问:“您不知道?”

“当初溪家怕阿渊不肯罢休,再寻上门去,便只说将她嫁去了外地,并未说嫁给了谁。不曾想竟然是他,难怪,难怪……”青龙子恍然大悟,随后抚须长叹,“他也算是用心良苦。”

胥姜心头有了个模糊的猜想,“道长,这文昌庙可是万老爷捐建?”

“嗯。”青龙子问:“你既猜到了,那许多事便不用我再多说了。”

果然如此,胥姜又问:“这青冈园原本在胥炎手上,他是如何拿过来的?”

“说是为了抵债,详情我也不清楚。”

胥姜想起好逸恶劳的胥家族人,还有好赌好嫖的胥四和胥五,大致推出了此事之因果。

想起文昌庙那尊神像,再看这间庙,这座园子,胥姜心头复杂非常。

他为何要这么做?若说是为了母亲,他为何又不告诉她?

若说是为了心头的愧疚,那也不至于做到如此地步。且他分明对师父嫉妒又忌惮,又怎会费这么一番周折,谋夺青冈园,在老宅原址上建造庙宇,并且照着师父的样貌塑神像?

回想起自己和母亲商议要来永绥祭拜时,他奇怪的表情,胥姜此时才了悟,她本以为是吃醋别扭,却不想其中竟有此番内情。

他究竟在想什么?

胥姜忽然觉得万盛此人,十分难懂。

青龙子道:“你来是为了祭拜你师父?”

“嗯,因要去涪州探望一位长辈要经过黔州,便想回来看看他。”胥姜朝文昌庙望了一眼,又看着青龙子道,“若非如此,还不能与您相见。”

青龙子又问:“你在京中一切可好?”

胥姜点头,“好,都好。”

“那我便放心了。”他本方外之人,这么多年因这一个挂念才驻留世俗中,如今既已了此牵挂,也该重归己道,重修己身了。

胥姜歉道:“是胥姜不孝,我若早回来,也不至于让您担心这么多年。”

青龙子安慰道:“一切皆是机缘,机缘未至,便是见面应不识,机缘一到,相隔千里也有重逢之日。”

胥姜起身朝他一拜。

他问:“你何时回京?”

胥姜原本打算祭拜完就回去,可如今遇到青龙子,便想多留几日,“过几日再走。”

青龙子知她所想,说道:“祭拜完便走吧。”

胥姜诧异地看着他。

他叹道:“我也该走了。”

胥姜了然,随后点头。

“既是祭拜,便别耽搁了时辰,走吧。”

“是。”

单伯与柳眉见二人出来,连忙跟上,单伯拱手道:“道长既是阿姜长辈,那此番祭拜由您司礼,便再合适不过了。”

青龙子点头,“贫道亦作此想。”

有长辈在,胥姜自是听从长辈安排。

因怕冲撞文昌君,祭拜礼在灯楼举行。在青龙子引领下,胥姜供灯、摆贡、磕头、作揖、化纸,最后祭上两行清泪,深拜不起。

忽地,一阵风过,那莲灯中的火苗越长越长,胥姜的发丝被微微撩动,像是有谁在抚摸她的头顶安慰。

祭拜完后,青龙子领胥姜来到一间厢房,引她至几个箱笼前,说道:“这些都是当年留在书局,你没能带走的东西,我见接手人要将其贱卖,便赎下了,今日既来了,都一并带去吧,也了我一桩事。”

胥姜打开一个箱子,却见都是些遗落的刻板、书册、工具、手稿等等。

她看着这些熟悉的东西,那些逝去的日子,似乎又流淌回了她眼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