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浮光三千里 > 第237章 二百三十七斩

浮光三千里 第237章 二百三十七斩

作者:南有檵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30 15:25:52 来源:泡书吧

八月秋社家家忙,社糕社酒出农房。

迎神进俎同跪拜,佑我谷仓年年涨。

秋社通常于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举行,因与中秋相临,又被称作中秋节。

春社庆耕,秋社庆收,二者皆是农人祈求农耕丰收之重要节气,亦是举国上下之大节。

在秋社这日,有妇人归家娘家,妇人不得动针线,农人辍耕一日等习俗。家家户户需得备社糕、社酒、社饭等招待亲友与亲友共贺。

各县府、乡里,由当地长官领各宗族百姓,设三禽、五谷、六畜,开坛祭祀土地神,以答谢一年布施,祈愿来年风调雨顺,谷堆满仓。

涪州城内新米飘香,家家户户都在蒸社饭,驿馆伙房也蒸了,用以款待旅客。

社饭家家都做,做法大同小异,却是各家有各家的口味,各家都觉自家做得最好。

驿馆的社饭是采田边青蒿,焯水挤去苦涩后慢火焙干,加咸肉、豆干、荠菜,与今年新收的白米一起焖制而成。

风味咸香鲜美,两碗下肚,腹中殷殷实实,便是劳作整日也不觉饥饿。

最好吃的要数锅巴,胥姜守着灶,好不容易得了一块,在厨娘的笑声中,‘咔嚓咔嚓’啃得有滋有味。

吃完锅巴,又回房同柳眉一起吃了一碗饭,两块社糕。

这两日跟着胥姜去乡里东奔西走,柳眉饭量也渐涨,见她吃得香,竟也跟着吃了两碗,最后将自己撑得直在屋子里打转。

“今日咱们又去哪儿?”

“今日不去乡里,咱们去北山书院。”方才单伯去府衙打听回来,说秋社书院要举行谢师礼,杜回巡县回来会直接过去,所以他们今日去书院,一定能见到他。

柳眉问道:“书院在哪里?”

胥姜收拾了碗碟,又喝了盏清口茶,带着她来到驿馆的楼阁之上,指着江水对岸最高处说道:“就是那儿。”

柳眉看着脚下滚滚江水,腿肚子打颤,“咱们怎么过去?”

“坐渡船,然后爬上去。”所以柳眉多添那碗饭,胥姜才未阻止。

爬山可要费不少力气。

“我可以不去吗?”

“可以,只要你不怕闷,可以在驿馆等我们回来。”

想着入住驿馆头一天,胥姜带着众人下乡,她嫌劳累没去,结果在驿馆闲出了愁,加之人生地不熟,不敢随意外出,闷得她饭都没吃两口。

等胥姜、单伯等人傍晚归来,见他们一个个神清气爽,谈笑不绝,心头颇不是滋味,待第二日便说什么也不待在驿馆了。

只是出去走倒是新鲜,就是回来后腰酸背痛,眼下看着这水、这山,还未渡未爬,她便已觉劳累。

可想着秋社四处热闹,而她独自在驿馆孤零零枯等,又觉有些凄惨,便只好叹着气答应了。

“去吧。”

胥姜暗笑,她就知道。

“安心吧,若渡江后不想走,我给你租一头驴子,牵你上山。”

“还是算了吧,单伯一把年龄都没骑驴,我骑着像什么话。”

正好单伯找来,听得这一句,佯怒道:“我怎么就一把年纪了?瞧着吧,今日爬山,一脚都不带歇的。”

二人被惊回头,见说小话被抓个正着,柳眉忙找补道:“您自是老当益壮。”

胥姜‘噗’地一笑。

单伯瞪眼,“什么老当益壮?这叫正值壮年。”

柳眉连忙陪笑,“好好好,您一点也不老。”

胥姜对单伯笑问:“大伙儿都收拾好了?”

单伯点头,“都收拾好了,就等你们了。”

胥姜挽着柳眉下楼,“那就出发吧。听说上午的渡船只渡到巳时,午后要去祭社神,到酉时才再开。今日过江的人多,去晚了可就赶不上船了。”

“那赶紧的。”

护卫们猜拳,输的留下看行李。

几人围着看,在一片哄笑声中,输的那个抵赖要重来,结果重来还是输,只好认命留下来,与同样被留下来守驿的主簿和驿吏作伴。

胥姜一行来到江畔萝卜寺渡口等渡船,渡口已候了不少人,有小贩、学生、农人,也有同他们一般的旅人。

等渡船一到,众人争先恐后地上船,好在船不小,可载二三十人,胥姜等人上船后将将满载。

好险。

柳眉紧靠着胥姜,不敢看涌动的江水,胥姜时不时逗她,将她吓出阵阵惊呼。

好在不过一刻船便靠上北岸,柳眉下船后,追着胥姜一阵打闹,胥姜一边躲一边讨饶。

单伯见二人开怀,也露出笑容。

胥姜这一关,总算熬过来了。

往山上走,有小道,有石梯,皆可通往山顶。

小道野草覆蔓,眼下虽已入秋,却仍有草蛇毒虫,为稳妥起见,众人决定不贪图捷径,由石梯而上。

胥姜是走惯路的,一口气爬到半山腰,却仍有余力。

柳眉与单伯已是气喘吁吁,扶着膝头站在原地喘气,护卫们本也轻松,却被单伯拖着,也累得脸发红。

胥姜返回去拉着柳眉继续走,一边走一边打趣:“肚子还撑么?”

柳眉摆摆手,懒得搭话。

前方几名学生也爬得一脸菜色,其中一人朝落在后头的同伴喊道:“快些,咱们去前方刻崖歇一歇。”

刻崖?胥姜眼睛一亮,随即对单伯等人道:“咱们也去瞧瞧吧。”

说完,不等几人表态,便架着柳眉窜上去了。

从前胥姜来涪州,虽听闻这北山有面刻崖,却因行李众多不好脱身,而并未来看过,却不想今日竟有幸一览,弥补遗憾。

来到刻崖,路总算平坦了。

胥姜松开柳眉,柳眉脚一软差点坐在地上,她连忙将人扶到一旁巨石上歇息。

刻崖下有小池,池中有崖壁中渗出的山泉,方才一起爬上来的学生们正在汲水解渴。

胥姜解下腰间水囊,水囊里空空如也,正好补一些。

“你先坐着,我去打水。”她对柳眉叮嘱一声后,朝小池走去。

走到池边,发现立着块矮碑,上刻‘慧泉’二字。

字体端正大气,却并不锋利,一笔一划温和圆润,让人心生亲近,合着‘慧泉’二字,给人一种喝了这泉水便真能启智**之感。

胥姜等学生们喝完水后,才上前灌水,池水清澈见底,且并无杂物,想必有人时时清理。

她忍不住掬来喝了一捧,泉水冰凉爽口,还带着一丝丝甜,简直沁人心脾。

她将水囊汲满送去给柳眉,随后沿着石崖将一副副题刻从头到尾,从上到下,一个字一个字地仔细观赏。

题刻有新有旧,有大有小,有的出自名家之手,有的籍籍无名。

她走到末尾处,看到了杜回的字,便凑近仔细品读。

凿的是一篇游览小品,正读得入神,忽听得身后传来一声惊唤。

“胥姜?”

胥姜蒙地回头,却见杜回同两人正立在不远处,一脸惊讶地望着她。

“真的是你,你怎么在这儿?”

“杜先生!”胥姜惊喜道:“您回来了。”随后上前朝他行了一礼。

杜回见到她显然也很欢喜,原本严肃的脸上也露出了温和的笑容,“免礼免礼,你何时来的?又为何来此?”

“儿去充州探亲,想着离此处近,便特地来拜会您。”胥姜见他消瘦不少,鼻子发酸,问道:“自京中一别已近半载,您可安好?”

杜回振了振衣袖,“刚来时因水土不服病了一场,如今已大好,也逐渐适应了。”

“您受苦了。”

“受点苦也好,在京中安逸惯了,都快忘了大盛还有这般贫苦之地,困窘之民。”

杜回见她也瘦得像根寡竹,情态带着些愁苦,又丢下买卖往充州去寻亲而来,便知她遭遇之事也不小。

“什么事值得你将自己熬成这般?瘦得一阵风就能捎走似的。”

胥姜心头发热,苦笑道:“此事说来话长,待您忙完公务,儿再同您慢慢道来。”

单伯慢悠悠地爬了上来,见胥姜正在同人说话,眯眼一打量见是杜回,忙平了平气息上前拜见。

“杜大人,别来无恙。”

杜回一见单伯,心头惊异更甚,他怎么也来了?

柳眉听单伯招呼,这才反应过来与胥姜谈话的是杜回,也忙上前拜见。

“奴婢柳眉,见过杜大人。”

“见过杜大人。”护卫们也纷纷见礼。

“都免礼吧,在外头不必拘束。”杜回是见过柳眉的,楼夫人的贴身大丫鬟,在楼家很受重用,如今也跟着胥姜来了,可见楼敬对胥姜寻亲之事有多紧张。

杜回心头既关切又好奇,可眼下不是叙旧的好时机,便只好先忍住了,“我眼下要去书院,你们既到此,那便一起吧。”

随后又对胥姜道:“你来也好,我正有一事要找人帮忙,找来找去也没个合心的,既碰上你,那便再不用找别人了。”

胥姜笑道:“那儿可来得巧了,有用得着的地方,先生只管吩咐,绝不推辞。”

杜回往前做了个请的手势,边走便道:“对你而言,也不过是信手拈来的小事。”

两人缓步走在前,朝山上书院而去。

“还要走?”单伯只觉脚下发软,歪了几步,坐到了一旁石头上,随后对柳眉道:“你先跟上,我过会儿再来。”

柳眉想起他早晨的豪言壮语,不由得忍笑,“那您好好歇着,若实在上不来,便在此处等咱们。”

“也好,也好。”单伯朝她挥手,“去吧。”

柳眉见胥姜与杜回快走远了,赶紧快步跟上。

好在早上多吃了一碗饭,不然她也得趴下了。

————小飞猫来了————

楼云春风尘仆仆地来到涪州府衙前,随后下马上前对守卫询问道:“劳驾,敢问杜大人可在?”

守卫见他气度不凡又衣着不俗,客气道:“大人外出巡视不在府衙内,不知阁下何人?找大人何事?”

楼云春出示自己的官印,守卫一见,顿时大惊,立时要拜,楼云春阻拦道:“此行不为公务,无需声张。”

守卫收势,将杜回的行踪细细道来,“杜大人上午在北山书院受谢师礼,正午于山下江渚祭台举行秋社祭礼,得晚上才会回来。”说完又殷切道:“少卿大人若无落脚处,不如先入府歇息,等杜大人回来再叙。”

“不了。”楼云春又问道:“近日可有别的人来找过杜大人?”

守卫略微一思索,问道:“节气下,来找大人的不少,不知大人所指为何等人物?”

“两名女子,还有五名家仆。”

“来过,也是没见着人,天天都来打听杜大人的消息,今早还来的。”

楼云春是大理寺少卿,他来找人,还说得这般具体,难道是暗查钦犯?

想着自家大人是被贬至此处的,虽如今已平反,可难免有别的牵连,守卫便机灵道:“这几人可是犯了事?大人若找人,小的知道他们在何处落脚,可带人同大人一同前去,助大人将其捉拿归案。”

他美滋滋地想:说不定还能立下一功,从此飞黄腾达。

见守卫一脸跃跃欲试,楼云春有片刻无语,“那是我家里人。”

“大人恕罪!”守卫差点匍匐在地。

他这才想起,那群人来询问时,曾出示过路引,路引上的落款,可不就有楼姓?且那几人又投宿在驿站,可不就是官眷?

哎呀呀,名利使人头昏,一时竟忘了。

他正要跪下告罪,却被楼云春伸手提起,问道:“你说知道他们的落脚处,可替我指个方向?”

“他们投宿在本县官驿,小的给您带路。”正好将功赎罪。

楼云春却正色道:“守卫无令不得擅离职守,我自己去便可。”

守卫僵硬地扯了扯嘴角,这怎么还落得个玩忽职守的印象了?

“等杜大人回来,小的定会转达您来探访的消息,眼下便不耽搁大人了,大人您请自便。”

楼云春点头,随后牵马调头朝江边走去。

“恭送大人,大人慢走。”见楼云春走远,守卫松了口气,这人年纪轻轻的,气势却一点不比杜大人弱,一板起脸便让人发怵。

还是送走为好。

楼云春来到驿馆,一名驿吏上前查问,一见其路引,神色立马恭敬起来,上前替他牵马,随后又让人去通报,请主簿大人亲自出来迎接。

楼云春却等不及了,快步走进驿馆大门,另一名驿吏赶紧跟上,为他引路。

一进驿馆,见院内坐着两个人正在下棋,楼云春扫了一眼,随即顿住脚步,冲其中一人喊道:“尤三。”

“不是说去书院了么……”尤三以为是同伴良心发现,回来陪自己,回头一看竟是楼云春,吓得差点飙下桌。

“少少少、少爷!您怎么来了!”随后赶紧上前接过楼云春手中的行李。

见到尤三,楼云春心头石头落地,总算是追上了。

“胥娘子何在?”

“今晨一早便出门往江对岸的北山书院去了。”

北山书院?想必是去找杜回了。

“单伯和柳眉呢?”

“一同去的,另外还有三名兄弟跟着。”

与尤三下棋的正是驿馆的主簿,见尤三对来人这般恭敬,便上前作揖问道:“这位是?”

领路进来的驿吏忙道:“这位是大理寺少卿楼大人。”随后又向楼云春介绍道:“楼大人,这位是咱们驿馆的严主簿。”

严主簿闻言正要再拜,却被楼云春打断,“敢问主簿,这北山书院如何去?”

严主簿道:“由萝卜寺渡口乘渡船过江,再沿着石阶一直上行,过一座刻崖后便是。”

“多谢。”

“不……”客气。他话还没说完,楼云春已走出了院子。

尤三连忙追上去,却被楼云春打发回来,继续看顾行李。

他不禁叹气,少爷来了,他也是看行李的命。

主簿跟出来,问道:“楼大人这般火急火燎的去北山书院做什么?”

尤三答道:“追咱们未来的少夫人。”

“谁?”主簿觉么过来,“那位胥娘子?”

这不明摆着的么?“除她以外还能是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