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浮光三千里 > 第247章 二百四十七斩

浮光三千里 第247章 二百四十七斩

作者:南有檵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30 15:25:52 来源:泡书吧

楼夫人一手拉着一个,含泪带笑,满脸欣慰地道:“好,回来就好。”

柳眉上前泣拜,“奴婢给夫人请安。”

楼夫人又赶紧将她扶起来,又替她擦了擦泪。

单伯也上前拜见,“老奴给夫人请安。”

“单管家也起来吧。”楼夫人对单管家和护卫们道:“此行你们辛苦,等安置好东西后,让厨房备几桌席面,为大家接风洗尘。”

“是,夫人。”单伯回到楼宅,又成了那个统管家中上下大小杂事的大管家。

他立即招来两个小厮,去厨房传话,让厨房备些清淡养生又不失隆重的菜色,设一主三次,共四桌席面。

他一回来,下头小的们立刻也有了主心骨,听了差遣立即利利索索地办事去了。

楼云春望向队伍最后,胥姜忙去将巫栀请来与楼夫人相见。

楼云春对楼夫人道:“母亲,这位是巫大夫,这一路多她照顾,我与阿姜才会安然归来。”

巫栀上前一拜,不卑不亢道:“见过楼夫人。”

一见生人,楼夫人又有些拘谨了,“巫大夫好。”

柳眉笑道:“夫人不必紧张,巫大夫人很好。”随后又在她耳边小声说道:“就是个嘴硬心软的。”

楼夫人闻言放松下来,对巫栀道:“巫大夫远道而来,便请先在家中住下,让我们以尽地主之谊。”

“那便叨扰了。”巫栀没有拒绝,她来初来乍到,对京中还不熟悉,既得楼家收留,倒省得去找客栈,等她找好地方租住,届时再搬出去。

楼夫人对胥姜和巫栀说道:“阿姜院子里只住了她一人,好些房间都空着,平时总嫌寂寞,如今巫大夫来了,不如住在一起,你们小姐妹正好做个伴。”

瞧着楼夫人见生人比以往从容不少,胥姜心头欢喜,听她让巫栀与自己同住,也正合她意,忙笑着点头应“好”。

客随主便,巫栀也没有意见,且她如今只认识胥姜几人,同她住一起也自在,“听凭夫人安排。”

寒暄过后,楼夫人吩咐仆妇丫头们帮忙安顿行李,随后拉着胥姜、领着巫栀进门,带巫栀去看院子、选房间,楼云春则回自己房里,洗漱更衣。

待众人都安置妥当,楼敬终于回来了,一听说两个小的归家,立即精神起来,忙去兴师问罪……咳,关怀慰问。

因有外客,主席设在外园偏厅,单管家领着家丁、护卫在庑房外的亭子里吃,柳眉与丫头婆子们则在偏厅外的廊檐下,如此既不扰人,又方便听候差遣。

胥姜与柳眉、茵茵她们在檐下筛酒,楼夫人被巫栀捉着,在厅里问脉。

巫栀自打见楼夫人第一眼,便看出她身带弱症,只是先前因不熟悉不好问,眼下相熟起来,便按捺不住想诊一诊,问一问。

在寻常大夫看来,妇人之疾最难诊治,倒不是因其病症多复杂,而是碍于所谓男女之妨,一些深闺女眷对一些私密之症状,难以启齿,这导致大夫们时时误诊,而无法对症下药。

女子为医,便无此番顾忌,面对女医者,一些不便与男大夫说的症状,也能坦然说出口了。

除巫栀外,大盛不是没有女医者,只是她们同样囿于后宅,所学之术,所问之道,都被限制,无法像男子那般拥有同等途径去学习,无法阅读更多典籍,更无法接触更多病患,所学、所见、所治皆在这昏沉幽深的后宅。

可她不一样,巫家人都死绝了。那死老头子前后共收了三个孽徒,不是偷卖其药方,便是倒卖其药材,亦或是图谋其家产,老头子被气得差点咽气,最终不得不将一身本事,祖上典籍都交给她,只为保他死后巫家医术不失传,而他也有人为其送葬守孝。

老头子死后,没人管她,也没人再管得了她,天地任她遨游,她要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也属于女医的大道。

替楼夫人问诊过后,巫栀便知道其症结所在。楼夫人本就天生不足,少时家中又遭巨变而身心受损,外加婚后产子亏损太过,以至于母体孱弱难壮。这本是短寿之相,却因保养得好,这才延寿至今,只是痼疾不拔,便如漏底之船,只能保得一时。

楼夫人如今且算壮年,尚能支撑一时,待再过几年迈入西山,数症复发,身子便会如将崩之山,欲倾之水,即便寻常鹅毛微症,亦会将其压垮,且回天乏术。

见巫栀神色发沉,楼夫人微微叹气,“我的身子,我自己清楚,能有今日已是上天眷顾,巫大夫不必负担。”民间大夫,宫中医官,楼敬每年都会请来诊治,结果无外乎两个字。

惜福。

“夫人是有福之人,自会享乔松之寿。”楼夫人的病症虽棘手,却并非无治,只是所耗时日、精力会比寻常难杂之症更多。

楼夫人眸光一亮,“巫大夫的意思是?我这病……”

“我能治。”巫栀点头,随后冲她一笑,“夫人,我若住个两三年,夫人不会赶我走吧?”

“不……”楼夫人摇头,然后紧紧握住她的手,激切之下,想说的话又卡在了嗓子里说不出来了。

巫栀拍了拍她的手,随后扶直她的背,又替她顺气,“慢慢吐纳,慢慢说。”

片刻后,楼夫人顺平了呼吸,缓缓道:“巫大夫说的是真的?我的病,还能治?”

巫栀笃定点头,“能。”

“夫人!”一声呼唤自厅外传来。

“是老爷回来了。”楼夫人起身朝外迎去,巫栀也立马跟上。

“酒刚筛好,您就回来了。”胥姜将酒壶交给柳眉,上前朝楼敬行了一礼。

楼敬见她神色飞扬与从前别无二致,便知寻亲之路顺遂,提着的心也落了下来,轻快道:“远远就闻到酒香,便知是你在捣弄吃食了。”胥姜不在,家中无人有此闲情。

随后朝四周看了看,问道:“那个不孝子呢?不是说一起滚回来了?人呢?”

说人人到,楼云春从园中走来,身旁跟着提着灯笼的阿寿。

他见到楼敬毫无愧色,恭恭敬敬地行礼,道了声:“见过父亲,父亲辛苦了。”

楼敬冷笑,“知道辛苦却不为尊上分忧,一声不吭地跑了,你眼里还有我这个老子?”

楼云春拱手道:“是儿子的错,父亲息怒。”

每次挨骂都是这句话,楼敬正要抬手抽他,却见夫人出来,立马翻平手掌,改为拍了拍他的肩膀,变做慈父,说道:“你也辛苦。”随后转身对楼夫人笑道:“夫人,今日家中一切可安好?”

“安好。”因方才巫栀所下诊断,见到楼敬后,楼夫人忍不住上前抓住了他的手,想将好消息告知他,可一见这么多人在,又不好开口,便只切切地将他看着。

楼敬难得见她这般主动,心头美开了花,也顾不得有旁人在,顺势将夫人的玉手拢在了自己手中。

“知道儿子和阿姜回来你欢喜,我也很欢喜。”只要夫人高兴,儿子可以改日再捶。

楼夫人被他一牵,很快冷静下来,随后挣了挣手,却没挣开。

她轻声道:“有客在。”

巫栀上前拜见,“民女巫栀见过楼大人。”

楼敬见有客,尴尬地清了清嗓子,松开楼夫人后正经道:“巫娘子免礼。”

楼云春上前道:“巫栀是大夫,不仅治好我和阿姜的伤,为保伤势不再反复,千里迢迢自涪州护送我们回京,是我和阿姜的恩人,也是我请回来的贵客。”

治伤?护佑?楼敬闻言转身打量楼云春和胥姜,这两个不省心的又做什么妖了?见二人虽清减了些,气色却好,想是已大好了。便暂且压下心头紧张与疑惑,回头郑重对巫栀拱手谢道:“我替家里小辈深谢巫大夫仗义相送。”

“大人不必客气,民女原本就打算来京,与楼公子和阿姜结伴也是图个两全罢了。”

“话虽如此,却也是受了实惠,应当重谢,巫大夫务必留住家中,让我们好好尽一尽地主之谊,也答谢你的相助之情谊。”

巫栀一笑,看向楼夫人。

“巫大夫已答应住下,正好与阿姜做伴。”随后楼夫人凑到楼敬耳旁,压低声音将方才巫栀的话告知。

“当真?”楼敬又惊又喜,望向巫栀的眼神就像在看一个宝贝疙瘩。

楼云春与胥姜疑惑地望向三人。

“好,好,好,今日可是个好日子,不仅两个孩子回来了,还带回来一个妙手福星,应当庆贺一番。”楼敬赶着众人入内,欣喜道:“走,咱们入席。巫大夫,你先请。”

巫栀本就站在门槛边上,闻言便顺势而入了。

楼敬与楼夫人紧随其后。

楼云春与胥姜对视一眼,等到楼敬回头催促,才连忙跟了上去。

楼敬斟酒开席,席间问其胥姜寻亲之情况,得知胥姜与亲家母已相认,且还要入京来参加婚仪后,不禁大悦。再问其二人伤势内情,又不顾巫栀在场,将二人好训了一顿,最后得知沈确在涪州后,又念又怨,一顿团圆饭尽听他嬉笑怒骂了。

众人吃得尽兴,散席时,楼敬酒意上脸,将他眼眶都熏红了。

他叫住巫栀,又朝她郑重一礼,随后在楼云春和楼夫人的搀扶下回屋。

巫栀与胥姜留在厅中,胥姜对巫栀提议:“吃得太饱,不如去园里走走?顺便带你熟悉熟悉地方。”

黑灯瞎火的,能熟悉什么?不过巫栀还是答应了,她猜想胥姜有话要问她。

胥姜找丫头们要了盏灯,随后领着巫栀朝园中走去。

两人走到明柿亭,巫栀让坐下来歇息。

胥姜问:“累了?”

巫栀看向胥姜的脚,胥姜这才反应过来,原来她是在担忧自己的脚,随即笑道:“那便坐会儿吧。”

两人扶栏而坐,胥姜仰头看着柿子树上结的累累硕果,便想起第一次来这儿的情景,不禁叹息。

谁能想,她当初不过是收了那人的几筐柿子,却将自己给赔了进去。

“你方才饮了酒,一个时辰内不宜再吃柿子,且柿子性凉,平时也不宜多吃,有损脾胃。”

脑中遐思被巫栀一盆水浇灭,胥姜哀怨地看着她。

巫栀睨道:“看我也不能吃。”

“我没想吃,况且这柿子涩,得做成柿饼才能吃。”

“望柿止馋?”

“我在你眼里就是个吃货?”

“不止,还好色。”

“好色?”胥姜拔高声音,随后又连忙捂嘴,“你打哪儿看出我好色了?”

“楼公子……”

“好了好了!”胥姜直觉她说不出什么正经话,连忙打断,“我与他那是……两情相悦,什么好色不好色的。”

巫栀轻哼一声,“世俗男女。”

胥姜摸摸饱饱的肚皮,想想俊俏的郎君,惬意道:“世俗些有什么不好?《礼记》有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先平其欲,方思其理,然后得道。温饱得以满足,情谊得以充盈,方才有心、有力,去追逐自己更高之理想。”

巫栀却不赞同,“我一人亦可得道。”

“一人自然可得道。”胥姜没有否认,她趴在栏杆上,枕着脸看巫栀,“只是求道之路,会更为艰难,不怕体劳,却怕心劳。”

胥姜不是没经过风雨,没历过世事,正是因为经过太多风雨,历过太多世事,才知道真心真情有多难求,才会知道一个人哪怕看遍河山,可若内心枯竭荒芜,会有多悲哀与绝望。

她选择来京城,来这世上最热闹、最繁华之地,却在最不起眼的槐柳巷开书肆,求的不是飞黄腾达,求的是一种可能。

一种能堵住心头破口的可能。

就像女娲炼七色石补天,她也在茫茫人海中,炼制自己的石头。

各位先生、林夫子林夫人、兄弟姊妹、知心朋友、父亲母亲、曹叔曹婶、……还有楼云春,他们用真挚的情谊炼制出七色宝石,一点点补上胥姜心中破洞,堵上了从阴暗岁月中吹来的寒风。

斩春书肆开在槐柳巷,也开在胥姜的心头,修修补补的不止是它,更是胥姜自己。

万幸,她终得圆满。

可巫栀呢?胥姜想起巫栀的豪言壮语,随后又想起她在烧得糊涂时,一阵一阵地叫娘。

她的破口又要怎么填补?她能得到属于她的圆满么?

“心劳。”巫栀盯着头顶的柿子,半晌后才道:“或许我便是劳苦的命。”

劳体劳心。

胥姜正欲再说,却被她打断道:“你让我出来,就是为了让我听你给你的好色找借口?”

“……不是。”这借口是她想找的吗!还不是怪巫栀说话太……直白,她脸上过不去嘛。

好在夜色正浓,让人看不清她通红的脸,胥姜深深吸了几口气,找将话顺回正道:“我想问你替伯母看诊,下了什么诊断?”

为何楼夫人和楼敬都会那么反常。

巫栀奇怪地看了她一眼,并没有回答,而是问道:“你和楼云春知道楼夫人是何病吗?”

胥姜一愣,“听伯母说是先天体弱。”

“七伤、五害、三痼,各占一半,幸亏这些年保养得当,否则早已短折。”

可这样的病,要保养也绝非易事,一口一口都要算着,一分一分都要计较,难为还要坚持这么多年,这楼大人可真是不容易。

巫栀抱臂而叹:“若非楼大人殚精竭虑,世上已无楼夫人。”

胥姜刷地站起来,惊惶地盯着她,问道:“那她如今……”

“如今遇着了我。”巫栀自得一笑,“我能治。”

楼云春将楼敬扶进屋,放倒在床上,楼夫人坐到床边,摸了摸丈夫的脸。

忽然,楼敬猛地坐起来,将楼夫人紧紧抱住,哽咽问道:“真能治?”

楼夫人点头,“只是会很麻烦,她说她要在家中住两三年。”

“别说两三年,哪怕住一辈子,我也愿意,只要她能治好你。”

“我明确问过,她说能治好。云春和阿姜就是她治好的,我信她。”

“能治就好,能治就好……”说着,楼敬竟抱着楼夫人嚎啕大哭起来。

楼夫人也噙着泪,不断拍着他的背安慰。

楼云春在一旁看着,只觉得身上忽冷忽热,他绷着嗓子问道:“父亲,母亲,你们瞒了我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