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浮光三千里 > 第254章 二百五十四斩

浮光三千里 第254章 二百五十四斩

作者:南有檵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30 15:25:52 来源:泡书吧

蛰声细细言秋事,人语依依道情心。

楼云春将人放下,一手牵着她一手去扯马,两人一同入了角门。

豺舅叫了两声,嗅到熟悉的气味后,便匍匐在地摇着尾巴求抚摸。

胥姜在它头上摸了两把,让它回窝里睡觉。

楼云春将马拴进驴棚,胥姜上前摸着带着黑印的柱子说道:“先前咱们自己修的那个驴棚被烧了,这是曹叔推倒重新扩建过的,建得很牢固,往后既不怕积雪,也不怕驴和马住不下。”

只是心头难免有遗憾,楼云春新年一大早,兴致勃勃地来修驴棚的情形,仿佛就在眼前。

楼云春回京后来书肆便发现了,见胥姜面带遗憾之色,他走过去,也摸了摸那根旧柱梁,“这样很好,比原来更牢固。”

原本的驴棚很像他和胥姜,无风无雨虽能很好,可在突如其来的灾祸面前,却也难以抵挡。

如今这棚子是靠大家重新立起来的。

楼云春以往认为,人只要做到独善其身就无惧风雨。可经历北庭之行,经历朝堂风波,还有知道胥姜所面对的风浪,自己却无法顾及之时,才知再强悍之人,也总有需要别人相助之时,再微小之人,也能成为在别人倒下时的支柱。

若单靠自己,他和胥姜根本走不到这里,他也因此而明白胥姜为何会流连于碌碌人世,沉溺于嘈杂的市井,尘世艰难,却总有情义,市井喧阗,却处处浮光。

他更加深切的明白,自己为何会执着于胥姜,因为她便是被这尘世的磨难与真情熔铸出来的一个人。

坚韧果敢,有情有义。

“你同曹叔说了修葺新宅之事了么?”

“嗯。”胥姜点头,“等……咳这两日过后,便过去瞧瞧。”

想着明日媒人便要上门提亲,二人都有些情热。

楼云春拉起胥姜的手,说道:“此刻就去瞧吧。”

“啊?可戌时都快过了。”

“你想就寝了么?”

这话听到耳朵里未免太过暧昧,胥姜回味片刻,摇头道:“睡不着。”

“我也是。”

“去就去吧!自从买了宅子后还没去看过,况且……”

“什么?”

“况且等订婚过后,我们在婚仪之前,便不能再见了。”胥姜瞄着楼云春的神色。

楼云春皱起眉头,“不行。”

“那怎么办?”

“就说我来买书。”

胥姜‘扑哧’一笑,“谁会信?”

楼云春揽过她的腰,“那我晚上来。”

“嗯……这可行。”胥姜边点头边笑。

楼云春在她脸上啄了一口,轻声道:“那我们走吧。”

“我去拿灯笼。”

“一起去。”

两人提着一盏灯笼出门,宅子就在隔壁街上,步行也不过两刻时,便不用骑马了,正好会会夜色。

出槐柳巷往东沿街直走,拐过一道岔路口, 再走五十步,便是青衿巷,楼云春买的宅子便在这条巷子里。

青衿巷比槐柳巷宽阔,院落分布不似槐柳巷那般紧密,屋宅格局更大,住户多为有些家底的商人、士绅,亦或是职位不高的官员家宅。楼云春买的宅子,便是一名商人闲置的空宅,因其发达后移居别坊,这才在衙门挂牌出卖。

两人越走越深,越走越静。

“还没到么?”幽巷深深,秋风惨惨,胥姜被吹起一身鸡皮疙瘩。

“前面就是。”楼云春见她朝自己贴近,便问:“害怕?”

胥姜嘴硬道:“我才不怕,就是觉得风有些凉。”

楼云春换了只手执灯,然后扶上她的肩膀,让她半靠在自己怀里,“这样就不冷了。”

是不冷了,也不怕了。

两人来到一座紧闭的宅门前,楼云春举灯照了照,门头上写着“苏宅”二字,便对胥姜说道:“就是这儿,钥匙。”

“哦,在这儿。”胥姜从腰间取下钥匙递给他,楼云春让她提灯照明,结果灯刚到她手上就灭了。

“哎呀!”她吓得将灯笼一扔,忙抓紧了楼云春的胳膊。

楼云春忙将她搂住,安抚道:“没事,是火烧没了。”

“烧没了?”胥姜这才想起点灯笼时,想着不远便没加灯油,她尴尬地咳嗽了一声,然后弯腰去捡灯笼,然后便听见头顶传来一阵轻笑。

她捡起灯笼,在黑暗中瞪了楼云春一眼,“笑什么。”

楼云春摸了摸她的脑袋,随后拉着她,一起去开锁。

“没了灯还怎么看?”

“天上有月亮。”

胥姜顺嘴接了一句,“眼前也有。”

楼云春又是一笑。

“笑,笑,笑,平日里怎不见你笑。”胥姜在他手臂上掐了掐,掩饰心中羞恼。

随着‘吱呀’一声,门开了,那幽幽小风一吹,立即将胥姜给吹来贴在了楼云春身上,“不如还是天亮了再来吧。”

“别怕。”楼云春牵着她进门,他四处瞧了瞧,走向离他们最近的一盏石灯,随后在石灯里摸出了油灯、火镰、燧石。

火花入油,立即燃起了火苗,将灯芯引燃,他举着灯,牵着人,将一路的石灯、灯笼一盏盏点燃。

没多久,周围便亮堂起来。

这是一座二进式院落,由前堂、后寝、廊房、小园构成,整座宅子讲究对称之美,南北对照,东西相衬。

前堂设小庭院,植花木,左右各有一间庐舍、一间小房,为伺客之所。

过中门为后寝,格局比前堂更复杂,分为北院、东西厢、厨舍和净所。

北院居中,与中门相对,为主人卧房,除主房外,左右各有两间耳室。东西厢各连着两间屋子,可做客房,亦可改做他用。厨舍与净所,对置东西,都是独立成房,不与东西厢相接。

宅子格局与当初牙人提供的草图一致,实际陈设、建材、新旧程度,却比想象中好很多,需要大改的地方不多,足见前主在建造之时,耗费了不少心思。

两人转了一圈,胥姜站在中门,往前堂、后寝各自望了望,对楼云春道:“两个人住这儿,会不会大了点?”

“不会。”

“这么多屋子……”

“不会只有两个人。”

胥姜的话还没说完,便被截断,她先是惊愕,在领会楼云春言外之意后,顿觉一股热气直往脸上涌,随后又不由得想起汪掌柜一家,想起小汪和麦麦。

是啊,成亲后,自然会有孩子的……

笼罩在楼云春专注的目光,胥姜觉得被他握住的手开始发烫,她清了清嗓,问道:“这宅子,你有哪里想改动的么?”

楼云春道:“都听你的。”

胥姜翘起嘴角,“那咱们请曹叔和许三哥来看过之后再定章程。”

“嗯。”见她欢喜,楼云春凑过去在她嘴角上贴了贴,将那欢喜衔到了自己脸上。

一而再再而三的撩拨,谁受得住?胥姜忍不住挂上了他的脖子。

等两人走回书肆,已快子时,又磨蹭了半晌,胥姜才送楼云春离开,明日一早林夫子和曹大娘就要过来,不敢让他留下。

楼云春临走前揪着她的手不肯放。

胥姜也有些不舍,可想到林夫子那张脸,她立马收了心,“去吧。”

楼云春这才牵着马走了。

隔日,林夫子和曹大娘、庄嫂天不见亮便来了。

林夫子特地换上一身新衣,发须也修饰过,足见对此事之看重,胥姜庆幸自己没心软让楼云春留下,否则被夫子撞见,那媒人上门估计都要被赶回去。

胥姜请林夫子上座,亲自给林夫子沏了一壶好茶,又跪下三叩三拜,林夫子含笑受了。

拜完后,胥姜又摆上茶点,让林夫子先坐,与曹大娘与庄嫂回房装扮了一番,无需多艳丽,大方得体便好。曹大娘又教给胥姜一些规矩和应答的话,过后又将瓜果、点心、茶水,一应都备好,等媒人上门后好招待。

见时辰还早,大家还未吃朝食,便又煮了热腾腾的汤饼。

汤饼煮好,汪掌柜也上门了。

“妹子!我来给你助阵,你看我今日这一身如何?”他今日穿得周正,很是得意。

一进门没见胥姜,却见正端坐吃茶看书的林夫子,顿时哑了声,然后规规矩矩地朝他行了一礼,“见过林大人。”

林夫子起身回礼,随后请他入座。

胥姜听见动静,自后院迎了出来,见汪掌柜挺胸膛绷直脊背坐在林夫子对面,不由得一笑,招呼道:“兄长来了,吃早饭了么?正好煮了汤饼。”

“没、没呢。”

“那你和夫子先坐,这就给你端来。”

“好,好。”汪掌柜看了眼林夫子,朝胥姜笑了笑。

不一会儿,汤饼便端上来了,香气扑鼻,惹得汪掌柜直咽口水。

林夫子对汪掌柜道:“汪掌柜不必拘谨,随意些便好。”

“那我就不客气了,夫子您也请。”汪掌柜本绷得难受,见林夫子亲和友爱,索性放开手脚吃了起来。

曹大娘手艺好,两人吃得开怀,随后便聊了起来。

林夫子问起今年收成,这问到汪掌柜的本行,他说起来滔滔不绝,将何处产何粮,收成如何,都说得一清二楚。

林夫子听得频频点头。

末了汪掌柜感叹道:“也是遇上好世道了。”

林夫子喝了口茶,“得百姓此话,百官死而无憾了。”

见二人吃完,曹大娘出来收碗,听得这两句,对林夫子笑道:“就盼着多些夫子这样的好官,咱们老百姓的日子啊,才会越来越好。”

林噙年举办蠹书大会帮助乐游乡,积攒了不少人望。

“会的。”如今科举新制已稳固,官员之选拔也越来越严格,真才实学的官员会越来越多。加之朝廷看重农事,新上任的户部尚书、工部尚书联合定制出一些新的水利法、税法与贫农助法,已先于各地试用,三年后若见成效,便会推行全国,百姓前途可谓一片光明。

百姓前途光明,便是大盛前途光明。

东日高升,梁墨带着一筐鲜灵灵的瓜果来了,早上现摘的,个个都好品相,曹大娘成双成对地选了几样,给胥姜添彩。

待这头准备齐整,便听得外头传来一阵大雁的叫声,媒人上门来了。

“大雁叫,喜事到,胥家娘子,我来给您道喜了。”人未至,声先到,媒人这含笑带喜的一嗓子,不止将肆里的人给叫起来了,也将街坊邻居都叫了出来。

“哟,这是谁家来给胥娘子提亲了。”

“这排场,瞧着不似寻常人家。”

“我说你们这些个老眼昏花的,还能有谁?”

只见一位头戴红花,身段富态,走路带风的媒人,满面笑容的领着三对喜娘,九对喜工,抬着大雁等红礼,自巷口鱼贯而入。

曹大娘本说让胥姜先避一避,却听媒人喊的是胥姜的名字,便又将她拉了回来。

媒人走到书肆前,一见书肆门上贴着的对联,脸上顿时笑开了花儿。

这楼家公子可算是有着落了!

想早几年,他爹可是快把衙署的门坎都给踏平了,配了多少闺秀,愣没相中个合适的。

这可好,来了个蒙眼的,她这媒人礼,可算能赚回来了。

媒人喜滋滋站在肆前叫门:“胥娘子,婆子来贺喜。”

胥姜正要说话,却被曹大娘拦了,曹大娘推了推儿媳,庄嫂忙整了整衣衫迎了出去,笑问道:“妇人代胥娘子一问,喜从何来?”

媒人见礼后说道:“大理寺少卿楼云春大人使婆子来向胥娘子求亲,还请娘子让门。 ”

胥姜闻言心怦怦直跳。

街坊们也凑了过来,聚在书肆门前,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起来。

“还真是小楼啊。”

“什么小楼!没大没小,没听媒人说么?大理寺少卿,不小的官呢。”

“胥娘子好福气啊,瞧瞧这排场。”

“能娶到胥娘子才是好福气哩。”

众人叽叽喳喳,好不热闹。

庄嫂听媒人报明来路,才让门恭请道:“诸位里面请。”

媒人见门前两株桂花开得好,便唱了句:“金桂飘香媒人到,喜鹊架起姻缘桥。”随后抬脚跨进门。

进门后,见一长者立于前,而其余人皆列其后,便知这就是楼家说的林司业了。

“媒氏拜见林大人。”她先拜了林夫子,随后又朝胥姜行礼道:“见过胥娘子。”

为官媒者自称媒氏。

汪掌柜不禁点头,他楼兄弟费心了。

林夫子与胥姜先后回礼,然后请媒人入座,看茶。

媒人落坐后,先打量四周,又端详了胥姜几眼,与林夫子寒暄了几句,便开始表明来意。

“林大人,婆子既来提亲,那便开门见山了。”

“请说。”

媒人喝了口茶,卯足劲开始夸人,“您与楼家二位大人同朝为官,对楼敬大人和楼少卿应当比婆子更了解。楼少卿年二十中榜,位列三甲,为圣人钦点之探花,可谓人世难见之英才,如今更是位居大理寺少卿之要职,前途不可限量。”

林夫子点头。

胥姜也跟着点头,一旁的曹大娘立即掐了她一把,她立即定住脑袋,不再乱动做娴静状。

媒人看了胥姜一眼,“难得的是,楼少卿人美才高,还对令嫒一往情深,他来托付婆子时,可是说了,此生非胥娘子不娶。”

媒人复叹道:“此等有才貌又有情有义之人,不是婆子夸耀,可谓是当世难得一见。”

林夫子应言:“楼少卿自是当世俊杰。”

胥姜头是不动了,嘴角却忍不住上翘,曹大娘掐了她好几下,都没压下去。

媒人听林夫子这般言语,又见这小娘子满脸春意,眼睛顿时一亮。

她的谢媒礼,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