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浮光三千里 > 第276章 番外·婚后日常·三

浮光三千里 第276章 番外·婚后日常·三

作者:南有檵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30 15:25:52 来源:泡书吧

《兰谱》的刷印与装帧,因过于复杂,又恰好与胥姜婚事撞头,不得不拖延至婚事后。

温惠虽心急,却因知其内情,并不催促。

眼下婚仪已过,胥姜和梁墨终于得空清算这桩活计。

因套印复杂,又要求精准,加之《兰谱》品类繁多,单靠梁墨和胥姜二人难以尽善,便请了梁墨的师傅前来帮忙。

当然,得开工钱。

梁墨的师傅姓固,单名一个峙,因家中行六,又给自己取号,固六,也算京中书行有名的匠人。

能教出梁墨这样的徒弟,其手艺、品行自是毋庸置疑的,相比梁墨和胥姜,他更是多一份沉稳,手上多一份分寸。

套印这般繁复的活计,由他做来,不过废了两三版,便得心应手,再无谬误了。

有他帮忙,《兰谱》的进度加快不少,再加之国子监那群老师傅时不时过来观摩,三月底便将有三百多个品类的《兰谱》给刷印出来了。

过后便是装帧,待装帧完,便可交差,她也能了一桩事了。

在这大半个月中,溪芷在旁也帮了不少忙,她本擅丹青,是调色、制色的一把好手,替胥姜省了不少事。

而她自己也因常参与书肆杂事、活计,又常与人来客交流、往来,心境开阔不少。身子也因劳作而渐得力气,整个人比初来京城时,多了几分活气。

尤其是看到胥渊之名在京城日盛后,因疼惜其境遇而深刻在她心头之不甘,也被冲淡不少。

当胥姜忙碌之时,她便将胥渊昔日着作、手稿翻出来,一册册校对、誊抄,为其分类、着序、题跋,以便胥姜以后刊印。

计善、邓阅川、袁祖之等人偶来书肆,与其交谈后,无不惊其慧才,细问胥姜其来历,又无不为之扼腕叹息。

倒是溪芷在整理胥渊遗作的过程中,对往事越发从容淡然,对眼下得来不易的日子,也越来越珍惜。

更是深刻地体会到,胥渊已如星子,高缀夜空,再回不了人世,却也永远不会消失。

他已成为照耀来者之明灯,和矗立于文坛之丰碑。

她为之自豪。

胥姜这些日子虽然忙于刊书,可却能明显感觉母亲的变化。

她的身体越来越强健,心境越来越豁达,后来连巫栀也不大来把平安脉了,只说用不着,人已然大好了。

胥姜闻言,欢喜非常,深觉此次将人接来京城,是来对了。

戴神医说心病还需心药医,能彻底治愈溪芷道心药,是胥姜,是胥渊,是这间书肆,更是溪芷自己。

月底,万清淼押货抵京,来接溪芷回家。

其商队浩浩荡荡上百人,马匹、车辆各几十,入城时引来不少人围观。

万清淼此次抵京,也算师出有名。

万家作为充州富商,其产业不止行商,更有万亩茶山,为当地土贡之大户。

每年各地交贡分上下两季,每季皆有严格期限,逾期则受罚。

上季交贡期在四月,本应由当地府衙派人押送,可充州路远,朝廷所拨之款,根本达不到预算,时常得当地府衙从自己的财库中贴补。

衙门吃紧,便将脑筋动到了负责产贡、交贡的商户身上,要么使其出钱,要么使其出力。

这是件吃力不讨好的差事,商户们也不愿意接,总是找各种理由推脱,唯有万家,不仅以低价将贡品出售给官府,每年还出钱和马队帮官府将贡品押送入京。

此举并非是上赶着当冤大头,而是借此谋求官府之庇护,只当出钱买个太平。

今年上季交贡,依旧由万家出人、出力,万盛便让万清淼亲自带队压货。

一来可将溪芷接回去。

二来也是为了让万清淼出门历练,增长些见识。

三则是让他在京城露露脸,与销货的商户们熟悉熟悉,便于往后接管万家各处人脉。

因此次由万清淼亲自押货,又要接夫人回充州,万盛便雇了许多护卫伴作商队跟随,以免中途遭遇劫匪。

所以阵势、场面铺得很大,沿路也传开了些名声。

万清淼进京后,并没有先去找溪芷和胥姜,而是先去户部交贡。

交贡后,又把带来京城的商货,按名头送至各商铺、商行。

然后将采买京货之任务分派下去,再安顿好商队与护卫,才寻着宅址往永和坊槐柳巷去。

胥姜和溪芷早就得知万清淼来京,只是晓得他事忙,并未催促其过来相见,只让梁墨去探问过几次。

知道他今日要来,胥姜和溪芷早早便在小院中设了接风席。

他来之前,胥姜已让梁墨去提醒,让他来时要低调,避免招来猜疑。

万清淼也确实来得‘低调’,派了十来个人,押着七八箱特产和礼品随行,还未进巷子,便引来一阵议论围观。

有人问其来历,一概答是斩春书肆胥掌柜家乡的弟弟,真是得意得不成样子。

胥姜在书肆中便听见了动静,赶忙叫上梁墨一起,去将这现世宝给领回来。

万清淼一见胥姜,立即跳下马,朝她飞奔而来。

“阿姐——!”

“贞吉,你来了。”

胥姜见他欢喜的模样,心里也高兴,也就不忍数落,只让梁墨将他带来的人都领到书肆后院,帮忙卸货和安置。

“阿姐,母亲呢?”

“在书肆等你,走吧。”胥姜领着他往书肆去,一路上街坊门问,也很坦然的回答,“这是我弟弟。”

万清淼则随着她介绍,忙不迭的同人家套近乎,拉关系。

他模样俊朗,嘴又甜,也没富家公子的架子,一溜下来,大哥、大姐的叫了个遍,也夸了个遍,将人逗得直乐呵。

“我曾听我家阿姐说,她来京后,街坊友邻们对她都很是照顾。因此,我带了些咱们家乡的土产来请各位尝尝、用用,聊表谢意,还望大家别嫌弃。”

此话一出,顿时博得一片感谢与赞扬。

有夸他会处事的,有夸他大方的,还有夸他俊的,他照单全收,听得尾巴翘得都快上天了。

汪掌柜听见动静从院里出来,一见胥姜身旁站着个精精神神的小伙子,眉目还与胥姜有一二分相似,便知这便是胥姜那亲兄弟了。

“哎哟,这可是我清淼兄弟?”

万清淼听这中气十足地一声问候,立即转头,随即便见一名面容和气,身量富态的男子,正满面笑容地朝他走来。

胥姜在他耳边介绍道:“这就是我曾和你说过的义兄,也是前面米铺的东家,你可以叫他汪大哥。”

“哎哟,原来这位就是汪大哥。”万清淼上前朝他一礼,随后夸道:“大哥果然气度非凡,一看就是富贵相。”

汪掌柜直乐,随后上前拍着他的肩膀道:“我兄弟果然跟我妹子一般,能说会道!”

这一夸夸两人,再没比他更能说会道的人了。

两人一见如故,勾肩搭背地朝书肆走去,看得胥姜边笑边摇头,随后也跟了上去。

走到门口,溪芷正好迎出来,母子见面,两相欢喜。

“阿淼。”

“母亲。”万清淼朝溪芷一拜。

溪芷拉他起来,随后又牵他进屋。

胥姜赶紧让茵茵准备茶水、点心,让大家坐下说话。

许久不见,母子二人皆先打量对方。

万清淼见母亲面色红润,神态安定,且瞧着还丰腴了些,便知胥姜将她照顾得很好,牵挂了一路的心顿时稳稳落地。

“母亲,我好想你。”万清淼也不顾旁人在场,便拉着溪芷的手开始撒娇,“父亲也很挂念你,所以才趁此次交贡的机会,让我来接您回去。”

“好。”溪芷见儿子黑瘦了不少,想着他这是头次走这么远,有些心疼,“辛苦你了。”

万清淼摇头,咧嘴兴奋道:“不辛苦,这一路来倒是遇到不少有趣的事,过会儿讲给您听。”

“嗯。”溪芷含笑点头。

胥姜道:“我和母亲为你准备了接风宴,可听你慢慢讲。”

“多谢母亲和阿姐。”万清淼看了两眼胥姜盘起的头发,问道:“怎么没看到姐夫?”

胥姜笑道:“在衙署上值,晚些才会过来。”

万清淼惋惜道:“可惜我和父亲不能来参加你们的婚仪,那场面想必很是喜庆热闹。”

“那是相当热闹。”汪掌柜接话,将亲迎那日的热闹场景,绘声绘色地讲给他听。

万清淼听得激动,就好似自己也亲自在场,还不住的出主意,说该如何如何云云,很快便与汪掌柜熟络起来。

溪芷和胥姜在旁见了,皆忍俊不禁。

待二人话一段落,胥姜才问道:“贞吉,商队何时启程返回充州?”

万清淼到:“得等户部放交贡批文和下季贡品清单才能走,估摸着得下月上旬。”

也就是说还有十来日。

胥姜道:“那你正好可以在京城四处逛逛。”还可以和楼云春商议,寻个好日子,办场宴席,让两家人聚上一聚。

汪掌柜道:“正好这些时候我清闲,若是阿淼不嫌弃,我可以为你做向导。”

万清淼眼睛一亮,“那可正好,我正说采办些京货带回去,有大哥当领路,倒省得走弯路。”

紧接着又道:“又听说大哥是做米粮买卖的,也定熟知这米粮行情。我家在充州也有粮仓,想进些外地鲜货回去,正愁没个可靠之人周转。如今遇着大哥,我便不用再找别人了。”

“别人那里有你大哥我可靠?”一谈到本行本业,汪掌柜就来劲了,“这事简单,这京中各农庄、粮户、粮商,就没有我不熟的,你跟着我,保管将这事儿给你办妥帖。”

“多谢汪大哥!”

两人一拍即合,很快便约定好了日子,一同去巡视。

正相谈欢畅,梁墨自后院进来,说东西都已经安置妥当。

胥姜趁机引荐二人认识,两人年龄相当,性子也都敞亮,很快便熟络起来。

万清淼想起自己带来的礼,便招来随从,将东西都清理出来,然后同胥姜一起,给各家各户送去。

汪掌柜、梁墨、茵茵,甚至是在楼宅的单伯、柳眉与众护卫都没落下。

其余长辈的,都交给胥姜,让她来分配最为恰当。

这些礼虽说并不贵重,却是稀奇,都是在京城难见的蛮地特产,每种都有数,很是讲究,足见其心意。

且收礼之人也不为难。

这一圈礼送下来,‘阿淼’这称呼在槐柳巷便尽人皆知了。

人人提起他,都是满口夸赞,更有甚者,还想将自家女儿、或亲戚介绍给他当媳妇的。

万清淼皆以已定亲为由,通通笑拒了,还将未过门的妻子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叫人听得都不好意思再给他牵线介绍。

胥姜问溪芷,“贞吉果真定了亲?”她怎么没听说?

溪芷只笑着摇头。

胥姜无语,随即又想,能将‘未过门的妻子’从头到脚夸得天花乱坠,也是一种能力。

她这弟弟说不得还真是根经商的好苗子。

待送完礼,日已西沉。

汪掌柜被小汪喊回家吃饭,梁墨下工,四邻家中也升起炊烟。

楼云春穿一身公服,腰佩蹀躞,踏着斜晖而来,看得万清淼直发愣。

“贞吉。”楼云春唤道。

万清淼回神,立即屁颠颠儿跑上前,“姐夫你回来啦!”

去充州接母亲时,万清淼挤兑楼云春那酸眉醋眼的小气样犹在眼前,跟此时的狗腿样判若两人,令胥姜很是不解。

“母亲,贞吉这是怎么了?”

溪芷笑道:“他打小便敬畏公门官差,见小楼这番打扮,自然乖觉。”

胥姜喷笑出声,这弟弟倒是能屈能伸,很识时务。

楼云春回来,人也就齐全了。

胥姜打烊关门,一家人有说有笑地去溪芷所住的小院,替万清淼接风。

席间,万清淼絮絮叨叨地说起一路见闻,又拉着楼云春东问西问,打听大理寺,打听他办理过的奇案,打听他去北庭的经历。

楼云春都很耐心的回答了。

不过一顿饭的功夫,万清淼便对他由惧到敬,由敬到服了。

楼云春听着他的吹捧,喝着他斟的酒,看了胥姜一眼。心想这二人不愧为姐弟,都对他这身公服有莫明的执念。

若是早知这身公服对万清淼管用,就该带一身去充州,免遭挤兑。

有万清淼一声声‘姐夫’下酒,楼云春毫无意外地喝醉了。

胥姜让万清淼落脚在小院陪母亲,将其随从安置在云来客栈,直至夜深,才带着楼云春和茵茵回家安歇。

回到楼宅,胥姜怕打搅长辈歇息,只让茵茵去给柳眉通报了一声他们回来的消息,便带着醉猫回房了。

好在楼云春酒品佳,醉酒后也不折腾,任由胥姜为其更衣、擦身,然后乖乖上床歇息。

临睡前,胥姜怕他隔天酒醒头疼,便拿巫栀给的解酒药给他喂了两丸,然后搂着他安心入睡。

睡到半夜,觉得身上有人作怪,便迷迷糊糊地睁开眼。

“怎么了?”胥姜摸了摸他的额头,问道:“头疼?还是哪里不舒服?”

楼云春蹭了蹭她的手,然后拉到唇边啄了啄,眼里透出幽暗又炙热的光。

他哑着嗓子道:“我饿了。”

胥姜见他此番情态,心头警钟大作,脑子立即清醒过来,然后小心翼翼抽回手,退到床边磕巴道:“小……厨房里煨着汤,我、我去给你盛。”

说罢,便要缩下床。

可她刚探出一只脚,便被猫爪子按住,随后将她叼进窝里,大火烧开,小火慢炖,熬成了一锅绵软又香甜的羹汤。

隔天一早,天还未亮,楼云春便去上朝了。临走前黏黏糊糊、百般不舍,最后是被胥姜拿枕头砸出门的。

等人走后,胥姜双手合十,诚心感激圣人之勤勉,救她一条小命。

随后便生无可恋地躺在床上,盯着帐顶发呆,心头百思不得其解。

这已是第三次了,楼大猫这‘饿疾’究竟是打哪儿犯起来的?

不行,等天亮后,她得去找巫栀问问。

怕不是得了什么毛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