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浮光三千里 > 第37章 三十七斩

浮光三千里 第37章 三十七斩

作者:南有檵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30 15:25:52 来源:泡书吧

楼夫人叫柳眉将胥姜送的寿星请到里屋供台上,随后拉胥姜坐到身旁。

她神色较方才柔和许多,脑子里装着几位密友嘱咐她要问的话,如年龄几何,籍贯何地,家中几口人等, 却仍旧一个都问不出口。

正巧想到茵茵方才说带她去摘梨了,便鬼使神差地问了句,“梨可甜?”

胥姜‘噗’地一笑,茵茵在旁听见了,也没忍住。

楼夫人不明所以。

柳眉自里屋出来,瞧两人藏私,只顾笑不肯分享乐子,便去掐茵茵腰上的肉。

“死妮子,有什么可乐的还不快快说来听。”

茵茵被掐得‘唉哟’直叫,只得将楼云春卖了。

众人听得楼云春被梨砸了个大包,又想起他那张冷脸,立时哄笑开来,连楼夫人也勾起了嘴角。

好容易歇住,可巧,楼云春便在此时进来了。

众人一见他,便不约而同的朝他头上瞧,一见果然有个包,又笑成个东倒西歪。

眼见楼云春越来越红,脸越来越冷,楼夫人赶紧轻咳一声,众人这才逐渐止住,却也是个个憋得面红耳赤。

胥姜抿着嘴去看他,楼云春也恰巧望过来,眼底皆漫出笑意。

他移开目光,上前几步走到楼夫人面前,跪贺:“给母亲贺寿。”

楼夫人道:“起来吧。”

楼云春起来后,让跟随的小厮呈上寿礼,是一只窄长的锦盒,瞧着像幅字画。柳眉接过,打开来递给楼夫人,楼夫人只瞧了一眼,并未拿出来细看,就让柳眉收了。

胥姜想着先前替楼敬裱的那幅《松鹤延年》也是出自楼云春之手,便对这幅画有些好奇。见柳眉已经收拢,也不好问,只朝她多瞧了一眼,便移开了目光。

楼夫人却忽然叫住柳眉,“且慢。”随后朝柳眉招手,将锦盒要了回来。

胥姜怔愣片刻,心头一暖。

楼夫人将那锦盒重新启开,把寿礼拿出来,在胥姜眼前轻轻展开,与她同赏。

是一幅《麻姑献寿》。

与送给楼敬的《松鹤延年》的浑厚古朴不同,这幅《麻姑献寿》更为婉柔典丽,那麻姑的神态拟入了几分楼夫人的神韵,一瞧便知绘画之人的用心。

胥姜不由得望了楼云春一眼,不明白为何楼夫人瞧了这画,神色淡淡,像是不太喜欢。

“画得真好。”胥姜指头抚过麻姑的脸,“颇得夫人神韵。”

柳眉笑道:“每年给夫人贺寿,少爷都画这么一幅麻姑贺寿,怎能画得不好?”

胥姜哑然,难怪,若是她年年生辰都收相同的贺礼,也会变得麻木。

随后又不禁想,难不成他每年送给楼敬的也都是《松鹤延年》?可她见楼敬那么宝贝那幅画,又不像是收了许多次的模样,怪哉。

正想着,却听楼夫人对柳眉吩咐道:“挂起来吧。”

柳眉忙招呼茵茵一同去里屋,帮忙挂画。

屋里都是女眷,有楼云春在多少会觉不自在,所以他拜过寿后,便辞了众人出去了。

屋里又热闹开来,几位夫人挨个来认脸,亲亲热热地说了会儿话,旁敲侧击的问了些楼夫人没问出口的话,胥姜也都一一作答了。

得知她是孤女,又得知她如今独自一人在京城开书肆,一时‘我儿、我儿’的心疼,一时又是“掌柜、东家”的夸赞,直把胥姜一颗心揉搓得发烫。

楼夫人好好的寿辰,胥姜不想弄得人酸楚,便撇开话头,聊了些游历时的趣事。她本就善言,自己刊书印传,讲起故事来逗趣横生,直将一众不曾出过远门的女眷听得哈哈大笑,又或是啧啧称奇。

唯有楼夫人听她说话时,一直在摩挲她的手,见她手上有些茧子和细小的疤痕,便招柳眉过来耳语了几句。

柳眉点头应了,进里间去拿了一瓶搽手的膏子出来。

胥姜正讲到兴起处,忽觉手背沾了一丝凉意,她垂头一看,却是楼夫人正挖了膏子,替她搽手上的茧子。

她怔愣片刻,鼻子一酸,渐渐红了眼。

众人见状,也都默了。

楼夫人忽听得她收声,抬头一看,见她眼圈儿都红了,一时有些不知所措,神情也僵住了。

胥姜将另一只手伸到她眼前,轻道:“这只还没搽。”

“嗯。”楼夫人握住她这只手,又替她搽。

此时,一位夫人挑走话头,说道:“要说这膏子真就好使,刚入冬那会儿手上生疮,搽了没几日就见好。”

另外几位夫人也附和,都夸起这膏子来。

胥姜平了平心绪,又扬起声音,接着讲未讲完的故事,不多时暖房里又响起了阵阵笑声。

在暖房里呆久了闷热,几位夫人便约着出去外间园子里走走。

先前那位打圆场的夫人冲另外几人使了个眼色,又掐了掐楼夫人的腰,见她还是一脸蠢呆模样,自己便替她说道:“咱们自个去逛便是,你们小丫头们陪着怕也无趣,不如各自去顽吧,过会儿开宴再来叫人。”

说罢,便架着依依不舍的楼夫人出门了。

送走了夫人们,屋里的丫鬟们便一窝蜂的将胥姜围住,缠着她要这般要那般。结果被柳眉一个个的提溜开,随后便领着胥姜往院子里去了。

胥姜出了屋子,被冷风扑了一头一脸,茵茵自后头追来,给她披上了大氅。

柳眉还要去安排宴席琐事,便让茵茵领着胥姜往里间大屋去。

楼云春等在那里,已经叫人来瞧过好几回了。

两人暂别柳眉,又沿着游廊往里间大屋走。

茵茵一路都在拿眼睛往胥姜脸上瞧,瞧得她莫名,便捏了小妮子的脸一把,问道:“这么瞧着我作甚?”

“奴儿只在想,要吃多少苦……才能成姐姐这番模样。若是让奴儿一个人远离家乡,四处游历,奴儿可不敢,更无法想象自己开铺子做营生,想即便是开了,不出两日也要倒。”

胥姜啼笑皆非,只将她抓来怀里捏,将她捏得咯咯直笑。

说到怕,她起初也是怕的,可怕又有什么用呢?又不能让她吃饱饭、填饱肚子,害怕的都是泪没流尽、饿没挨够。

想她幼时最怕鬼怪,到后来,栖坟枕墓以为常事,鬼火莹莹只当夜灯。在坟地睡得昏天黑地,不打雷不下雨便不醒,跟那棺材里的死人没两样。

有时候想,知道怕也算福气。

“到了。”

两人拐过院角,便见楼云春立在屋门前。他身旁还站着个小厮,见她们来,便上前将茵茵扯着往中庭里顽去了。

楼云春朝胥姜伸手,胥姜不知怎地又想起楼夫人,笑了笑,握住了。

两人往屋里去,楼云春这屋子与楼夫人那屋子格局一样,皆是正厅居中,以正厅为轴对称分出四五间厢房。只是陈设不似那边那样热闹,瞧着空旷冷清,相较之下,胥姜倒是喜欢这头,让人心静。

楼云春引着她转了几间屋子,便转到了一间书房,纸墨的气味让胥姜觉着亲切,不由得便放松下来。

她打量四周,见案桌上放着她那本《南行札记》才想起来这本书他一直没还。

“算着日子,这书该还了。”她拿过来,想抽手来翻几篇,楼云春却用另一只手替她翻了。

就是不想松开她。

胥姜笑瞪他一眼,借着他的手看,却发现札记上多出了些批注。批注很简略,长的四五字,短的两三字,好几处甚至仅落了一个字,也不知批注来作甚。

她挑了一段读来:“行至涪州,遭逢大旱,江水枯竭,现巴子梁,顺江而卧。梁上有石鱼,闻石鱼出乃丰收之兆,不知其虚实尔。又有题刻,多为咏鱼观水之作,不乏名家手笔,遂拓之,乃还。”

这是她顺江而下,因大旱阻在涪州时的见闻,楼云春批的是一个‘叁’字。

胥姜不解道:“为何是叁?”

楼云春抿嘴不言,胥姜瞧他脸有些发红,心道定有猫腻。

“有三便有一、有二、有四、有五,翻页,让我来找。”胥姜让他翻页,他却将书一扣,扔到了书案的另一头。

胥姜无言,半晌才道:“那不是我的书么?”

楼云春道:“我还没看完。”

别以为板着脸说假话她就看不出来。

罢了,看看别的。

两人又绕到案桌后的书架前,胥姜挨着一本一本的瞧,发现好些书是连她都没见过的,便道:“不知照月这里的书,外借不外借?”

“不外借。”胥姜正要接话,却又听得他说:“借你可以。”

胥姜哽住,随后别开身去看别的。楼云春将她转过来,却瞧见她脸腮泛红,他心砰地一跳,人顿时便木了。

他手臂动了动,想伸过去,却又收了回来。

胥姜见状,轻挪半步,虚靠在他怀里,轻道:“三个数,不抱就不给抱了,一……”

‘一’字半截还在嘴里,就被楼云春的胸膛撞回了肚子里。

一双影子斜映在地上,又随流转的天光,移到了书架上。

“三。”胥姜在他怀里闷闷地吐出一个字,楼云春才松开了臂膀,两人不敢对视,各自别开了头。

胥姜继续浏览架子上的书,却在一方格子上发现了一个眼熟的东西,她伸手拿过来看,这不是月奴的猫牌么?怎么在这儿?

前几日见它脖子上空空如也,她还以为是掉哪儿了,正要重新给它刻一个,没想到竟在楼云春这儿。

楼云春伸手将猫牌抽走,塞进怀里。

“冷面阎罗楼大人,你偷摘我家月奴的猫牌作甚?”

楼云春半晌无语,许久才低声道:“不算偷,我不也是月奴么?”

胥姜彻底失语。

她在心头哀嚎,天老爷,你究竟塞给我一个什么宝贝。

好半天她才找回舌头,喃喃道:“想当初第一次照面,哪里知道你竟是这般性子?”

“第一次照面?”楼云春思忖片刻,问:“云来客栈?”

胥姜点头。

“那时只觉得你凶,将那小二骇得点头哈腰的,想着惹不起便躲远些,哪知……”哪知会与他有这番姻缘。

“凶?”楼云春不可置信的语气里,带着一分不易察觉的委屈。

可不凶么,那小二还骂你瘟神。

可胥姜瞧他这副模样,话在嘴里打了个弯儿,委婉道:“是瞧着有些不近人情。”

“不近人情?”听起来似乎更委屈了。

楼云春默了片刻,才知她根本不记得了,便松开她的手,自架子上取下一只巴掌大的锦盒,递到她面前。

“什么?”胥姜忐忑地接过,怕是什么贵重的物什。

“打开。”

胥姜依言打开,随后有些傻眼,她惊愕的望着楼云春,“你不光偷猫牌,还偷我的腰牌……”

她伸手摸向腰间,却发现自己的腰牌还在,顿时愣住。随后,又盯着锦盒里的腰牌辨认片刻,才发现是她入京那日遗失的、原先那块腰牌。

当时还道,入京第一天便丢了东西,不吉利。

这会儿怎么也在楼云春这儿?

怪道当初他在书肆里一见她的腰牌,便问斩春是不是她的号,又疑那版印里藏的字,都糊成那般模样了,他竟认得出。

不想里头竟有这么个缘故。

“它怎会在此处?”

楼云春闷道:“你入住云来客栈那日,驴车撞到了我的马。”

电光火石间,胥姜想起了那日场景。

当日她刚入京城,又恰逢中秋,各坊客栈已住满,转了一整天,才在永和坊云来客栈写到一间房。那犟驴驮着箱笼随她逛了一天,不乐意了,在客栈门前尥蹶子撒野,不想撞上一位牵马正要进客栈的客官。

那客官不仅没怪罪,还帮她将散落的东西归置好,也没讨赏讨谢便默不作声地走了。胥姜当时疲于应付那犟驴,没看清楚人,只胡乱道了声谢便错身让他过了。

那人竟是楼云春?

“这面腰牌……”

“与你错身时绞在我的腰牌上了。”

本来想着还给她,可当时他附近办差,抽不开身,她又早出晚归时时不见人。一来二去,又将腰牌落在宅子里,便从此搁置了。

后来有机会还,却不想还了。

“竟是这般阴差阳错。”她又猛的记起楼云春给自己的那面腰牌,心头闪过一个猜想,便拿起锦盒里的腰牌问:“你赠我那块腰牌,可是当日绞掉它的那块?”

楼云春点头。

胥姜的心咣当一声,一时竟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

楼云春捧着她的手,摩挲那块腰牌。

初次见她,小娘子带着那么多东西投奔客栈,只觉得不容易。何曾想过她会在自己心头修屋筑巢,一落地便不肯走了。

两人脉脉对站好一会儿,胥姜才道:“你既将它绞了去,便好生收着吧。”

楼云春将腰牌放回锦盒,又摸了摸她腰上那块,发现两块腰牌虽样式相同,刻纹却不同。

便问:“那块不是你刻的?”

胥姜垂眸看去,“我师父刻的。”又道:“我师父便是折云。”

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偏落在他手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