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浮光三千里 > 第52章 五十二斩

浮光三千里 第52章 五十二斩

作者:南有檵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30 15:25:52 来源:泡书吧

袁祖之一封信,言辞恳切,情意深长,上将东陵子奉比宗庙,下将其子弟敬为兄长,又将其学说总括陈列,加以自我行思,以浩浩汤汤之势,震荡肺腑,让闻者无不感佩。

这不仅是一封信,还是一封陈情书。

信写完之后,袁祖之又落下自己私印,“如此,不信八分,也能信五分了。”

胡煦替他将墨吹干,然后小心收折,又包上一层油纸防潮,以双鲤封缄,递给袁祖之。

袁祖之抚了抚那鱼纹,又将其郑重的交托给胥姜。

“胥娘子,此事便托付给你了。”

胥姜小心接过,应承道:“先生请放心,我必定好好嘱咐我那位朋友,只要找到人,定将此信传达。”

袁祖之朝她作了一礼,她赶紧回拜,“先生,这可是折煞儿了。”

“此事来去,几次都多亏胥娘子,理应重谢。”说完,又吩咐童子去找夫人支银两。

胥姜哭笑不得,“先生不必心急,便是待书寻回之后,再谢也不迟。”

“你与朋友费心帮我,我又怎好慢待?银子烦你帮我转交给他,路途艰难,就当给他添一杯薄酒送行。”

话已至此,胥姜自不好推拒,便只好收下了,心头暗暗记账,若真找到书,届时再自酬金里扣除便好。

“高兴!今日真是高兴!”袁祖之畅笑两声,赶紧吩咐童子将窖里的好酒搬出两坛来,又吩咐人传菜。

几位好友也替他欢喜,楼敬让小童将古琴取来,笑道:“我抚一曲,为袁兄助兴。”

李统学道:“不如奏一曲《梅花引》,应时应景。”

杜回抚掌道:“可。”

楼敬落指,“那便《梅花引》罢!”

胥姜回坐,又想起一事,本想请教袁祖之,却见他正与楼敬应唱,便将空闲的胡煦请了过来。

两人一边听琴,一边翻着那龟兹国千佛洞的记载,探讨着那队僧人的去向。

“这队僧人起初十几人,经过龟兹时仅剩九人,自龟兹往中土,路遥千里,又时逢战乱,这一路折损,难说他们有没有抵达中土。”胡煦往后翻了翻,再没有关于那队僧人的记载,他按年月推算,对胥姜道:“若真想探寻到他们的踪迹,得找当年入关文书,只是这么多年过去,想来那些文书也难以凑齐,找起来也艰难。”

胥姜点头,“我想也是。”

“东家找他们作甚?”

“修行者大多心志坚定,很难动摇自己的目标,他们本欲往北而去前往楼兰,却忽然改道东行来我大盛。此番变化,定有契机。”

胡煦之智,若红炉点雪,“东家是怀疑,他们在千佛洞遇到了子楚?”思忖片刻又道:“若他们在龟兹遇到子楚,被其劝说改道大盛,那只要找到其踪迹,便能获得东陵弟子更多的消息。”

胥姜赞赏地看了他一眼,“只不过如你所说,眼下无法确认这队僧人有没有抵达中土也。若要在大盛寻其踪迹,并不比去安西都护府寻找东陵派弟子容易。”

“也不是完全无望,可以慢慢找寻,左右也不急在这一时半会,此事交给我,若能找到也算是报答老师教导之恩了。”胡煦说完,便将那册札子收到自己手中。

“好。”胥姜点头,随后又朝他问了几句科考之事,见他胸有成竹,也放下心来,与他饮了一杯,祝他顺利。

楼敬那便已奏完一曲,见二人凑在一起嘀咕,便问:“竹春与胥娘子谈什么,这般欢畅?也说与咱们听听。”

袁祖之哼道:“年轻人的事说给你听作甚?咱们几个老家伙的啰嗦还不够塞你耳朵?”

楼敬回堵:“就是你们几个老家伙的唠叨听腻了,才想听听年轻人的话。”

见二人又要拌嘴,胥姜赶紧岔开这两个冤家,“不过是向竹春请教札子上的一些见闻,也无他事。”

“瞧你这小鼻子小眼的。”袁祖之心情好,不跟他见识,又请众人喝酒、吃菜。

因为赏梅,菜做得精细雅致,多为蔬果羮糕,少见荤腥。胥姜闲吃几口,只觉味道清淡,却并不寡淡,很合脾胃。

正吃着,一个清秀的丫鬟过来回话,“老爷,夫人和小姐往梅馆熏衣来了。”

“定是烟烟的鬼主意,也罢,梅开正好,随她顽去吧。”袁祖之点头后,又对丫鬟嘱咐道:“只叫她们当心些,梅林地滑,可别跌着了。”

“是。”丫鬟得了话,又去了。

不多时,便听梅林深处传来一阵嬉闹,胥姜不由得望了几眼。

京城盛行熏香、熏衣,以此为雅,袁祖之见胥姜有好奇之色,便道:“与咱们这些老头子枯坐也无趣,胥娘子不如也去瞧瞧小女儿的热闹?”

“正有此意。”胥姜从顺如流地站起来,暂别众人,往梅林里去了。

楼敬见胡煦盯着她瞧,便道:“竹春,过来同我饮几杯。”

胡煦转头朝他一笑,“好。”

袁祖之道:“可别让他喝多了,明日还有课。”

“老东西。”楼敬笑骂,“一个比一个护犊子。”

李统学嗤笑:“乌鸦不觉自己黑。”

胥姜穿过花林,寻声至山石处,只见一个妇人身旁偎着个豆蔻年华的小娘子,正指挥五六个小丫头,抖开衣裳,往梅树上盖。

她脚步轻,站看了许久,才被那个小娘子瞧见了,小娘子朝她一笑,腮边浮起两个梨涡。

“哪里来的姐姐?”

袁夫人回身望来,先将胥姜打量一番,才笑道:“可是胥娘子?”

胥姜上前拜见,“见过夫人。”又朝小娘子笑道:“见过小姐。”

袁夫人介绍道:“这是我家的小冤家,名唤袁烟烟,烟烟,还不见过胥姐姐。”

“姐姐好。”说着就来拉胥姜的手,一双眼直盯着胥姜瞧,“方才遥遥见姐姐站在那儿,还以为是梅花仙子下凡来了呢。”

这张嘴,太会哄人了!

胥姜旋即笑开来,点了点她的鼻子,“便是真的梅花仙子,也能被你哄下凡尘。”

“甭搭理她。”袁夫人嗔道,“这妮子不知去哪里看得些闲书,又摘了些桥段,非得哄着我来这冷园子里来熏衣,倒是那暖阁里熏不得。”

“暖阁那些俗香,又怎敌这一味天然冷香?”袁烟烟拉着胥姜,要与她抖衣裳。

胥姜心甘情愿地受她驱使,替她做这无用功,见她抖得辛苦,便道:“这世上要说什么香最难留,便是这一味梅香了,花太易败,摘离枝头,片刻便香消色减,无法入香入道。”

袁烟烟却疑道:“可我常见本子上那些名人学士都说是一身冷梅香气,那这梅香又如何的来的?”

胥姜思忖片刻,“想来是用了香方,仿制出的梅花香气。”

“既称梅花香,却无梅花魂,有甚意思?”袁烟烟扯了扯手中罗缎,“还不如我这片刻沾染呢。”

说着又吟道:“借来红梅一缕香,吹散半身世俗气,此方为雅事。”

胥姜讶异地看向她,袁夫人过去拧她的嘴,骂道:“这些歪词说给你亲娘听便罢,在你姐姐面前卖弄,也不怕笑话。”

胥姜夸赞道:“烟烟天真烂漫,又难得有这么份性灵,袁先生和夫人可真是好福气。”

袁烟烟颇为自得,“瞧见没,姐姐才是我之知音。”

袁夫人敲她的额头,亲昵道:“你哟。”

袁烟烟挤进袁夫人怀里撒娇,胥姜含笑瞧着,不知为何便想到了她书肆里的小锄头,一时怅然。

待衣裳全挂在了梅稍上,一个丫头便送来热茶让三人喝,胥姜接过一尝,是姜茶。

真是妥帖。

三人梅树下叙闲。

袁夫人问:“听闻胥娘子在永和巷开了间书肆?”

胥姜答道:“正是。”

袁烟烟一双杏眼里满是期盼,“时常听父亲提起,我若去了,不知姐姐可赏我茶吃?”

“你个淘气鬼,这般作怪,谁敢放你去?”袁夫人笑骂,随后又对胥姜道:“别应承她,这妮子和她父亲一个脾性,她真要去了,能将人烦死。”

“母亲!”袁烟烟跺脚,“谁作怪了?”随后又去摇胥姜的手,一副乞求的神色。

胥姜心头酸软,哪里有不应的?“只要烟烟不嫌弃我那处寒陋,我便随时虚左以待。”

袁烟烟高兴道:“那可就说好了,待我说通了父亲,便来寻你。”

“嗯,说好了,一言为定。”

一阵风起,吹得袁烟烟打了个喷嚏,袁夫人忙替她紧了紧衣领上的裘领,“看你,便说让你别折腾,梅香没染着倒是先染着风寒了。”

胥姜忙道:“夫人带烟烟先去吧,若真染上风寒可要遭罪了。”又怕自己在此处,她们不好走,便道:“离席太久也不好,我也该回了。”

“也好。”袁夫人叫丫鬟们收了衣衫,又替女儿搓了搓手,“还不跟你胥姐姐道别。”

袁烟烟心有不舍,却因身上发冷,不敢任性,便冲胥姜道:“姐姐好走。”说完又嘱咐道:“千万要等我来找你。”

“好。”胥姜笑应道,随后又冲袁夫人告辞,便从来路折返而去。

杜回见她回来,赶紧让她先喝杯热酒暖暖身子。

袁祖之问道:“可见到我那乖女儿了?”

“见着了。”胥姜一杯酒下肚,半身寒意都被驱散,“烟烟天真烂漫,可怜可爱,”

提及爱女,袁祖之满脸的宠溺,“老来得此一女,也算上天垂怜了。”忽又问道:“你可应承她去你那儿了?”

“应承了。”

“哎哟。”袁祖之一拍脑袋,满脸头疼之色,“过会儿又该来烦我了。”

楼敬不赞同道:“书肆又不是别处,她想去便去,拘着她做什么?”

袁祖之对这个女儿也十分无奈,“她自小娇生惯养,一身琐碎的毛病,出门排场多,又拖沓,怕给胥娘子添麻烦。”

“先生莫说外话。”胥姜笑道:“烟烟娇憨却不骄纵,瞧着可人,她若求到先生面前,只管让她来便是,况且我这边儿也应承她了,不好失信。”

闻言,袁祖之朝胥姜敬了一杯,“既然胥娘子如此说,那便麻烦你了,若她有不妥之处,还望多包涵。”

“不妨事的。”

两人饮了一杯,胥姜无意扫到对面喝得微醺的楼敬和胡煦,一时失笑,又听杜回道:“随他们去,一个老狐狸,一个小狐狸,谁也讨不了好。”

胥姜轻笑着倒酒,敬了杜回一杯,随后问道:“送去给先生的单子,先生可看了?”

“看了。”杜回放下酒杯,佯怒道:“倒是会把难题往我这儿踢。”

胥姜笑道:“那先生可定价了?”

“定了,一套两册,一册六百文,一套一千两百文,如何?”

这个价相对其它书局来说不高,对胥姜来将却并不低,胥姜最初估价,最低估的是一套一千文,单册五百文,最高便是杜回给的这个价。

两人可以说是心有灵犀了。

“好,就这个价。”两人商议好后,胥姜又问:“那这书何时可送去国子监?”

“容我明日先去知会,你后日写好契书,巳时前将其送往国子监。届时我会安排人来接应,可别误了时辰。”

“先生放心,误不了。”

“国子监一应开支,都是月底结算,届时你拿契书去清账便是。”

“是。”胥姜感激道:“有劳先生费心了。”

杜回哼了一声,添了一杯酒,胥姜忙敬了他一杯。

想了想,胥姜还是将今早周善才派人来打探之事告知了他,只是将与周槐的龃龉掐去了。

“先生,我看他们并不会善罢甘休,如今曾追投入您门下,您可得提防些。”

“难不成他们还敢到我府上来撒野?”

“先生可疏忽不得。”胥姜郑重叮嘱道:“我瞧着那日在携月楼,他话中藏话,说不准私底下还有些咱们不知道的污糟事。再者,我这套诗册借着国子监的名声,迟早会传进他耳朵里,他难免生事,还是小心为上。”

杜回沉思片刻,缓缓道:“我知道了,那你也要当心,往日他便来找过麻烦,今日又派人来打探,难保日后不会再三再四。你与林娘子毕竟是女儿家,行事更得谨慎。”

“儿省得的。”

杜回看着她,欲言又止,随后看了一眼楼敬,半晌才憋出一句话,“楼家那小子可时常去你肆里?”

“啊?”胥姜一呆,随后顿觉一股热气自脖颈升起,直冲天灵,舌头都捋不直了,“儿、我……这。”

“慌什么?”见她目光闪烁,手脚慌张,杜回哪有不明白的,便语重心长道:“楼家那小子,也算是我眼皮底下看大的,虽自小待人冷淡,可品行却好,与你倒也勉强相配。你虽出自市井,却独立自强,踏实仁厚,且见识又广阔,并不比那些望门闺秀差。既相中了他,也别碍着楼家的门第,而自轻自贱,自觉低人一等。”

胥姜既害臊又感动,难为杜回能为她如此着想,见他对自己有所误解,便道:“儿从未有自轻自贱,自觉低人一等的想法。”

师父自小教导,除了山川河海,太虚宇宙,任何人事都不值得自己去低就。

师傅如是,她亦如是。

杜回内心甚慰:“如此便好。”随后怕她太要强,误了姻缘,又道:“既与他互许,许多事便不要独自硬撑,两人同行同走,本就要相互支撑,可别太远着彼此,若不然便迟早分道扬镳。”

说完又觉得自己像是在盼着他们不好似的,一颗老心来去纠结,这儿女事,真是让人难为。

胥姜柔声应道:“儿谨记先生教诲。”

杜回叹道:“楼家你也不必忧心,楼敬这老小子,早看中你了,若不然不会想方设法的设宴,将你拐进府。他呀,看着旷达,这些年也为这个儿子操碎了心。好容易撞上个眼神不好使的,可不得揪住不放。”

见胥姜满脸惊疑,也不多说,让她日后自己慢慢儿去探寻了解。心头横置许久的话,今日终于说出口,杜回难得轻松。

他斟酒欲遣怀,正饮下,却忽听胥姜道:“先生误会了,儿虽与照月互许,却还未有成婚的打算。”

什么!

他一口酒呛进气管,顿时咳得涕泪横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