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浮光三千里 > 第63章 六十三斩

浮光三千里 第63章 六十三斩

作者:南有檵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30 15:25:52 来源:泡书吧

赵章见到胥姜与一名陌生男子携行而来,微微怔愣,随后笑迎上去自楼云春手里接过缰绳。

胥姜落落大方地介绍,“赵兄弟,这位是楼云春。”随后又对楼云春道:“这位是这马厩的管事,赵章。”

二人见礼后,赵章将驴前去饮水喂料。

那驴是个有眼色的,在楼云春手里乖顺听话,一到赵章手上便卖痴,只往一堆草料奔去。

赵章一边喂驴,一边暗暗打量楼云春,心头有些不是滋味,随后却又觉得胥娘子这般人物,也合该配这般才貌的郎君。

给驴补给后,楼云春付了钱,驱车载着胥姜往坊市上去。

赵章毫不客气的收了,一文钱没少。

胥姜坐在驴车上,万分悠闲,今日有楼云春作陪替她引驴,她也能打个空手,逛个痛快了。

米粮是不必买的,由汪掌柜专供,肆中酒与香都已销尽,得填补些。还得买些耐储存的蔬果和鱼、肉、禽类,山货也可备些,马上冬至,届时提着去林夫子家炖汤。五味也得添点,酱更少不了,酱,‘将’也,无它领军,再鲜美的食材,也会显得寡淡。

除吃食外,纸、墨,还有刻刀也得添置,虽说入冬以来买卖清淡,肆中还有存货,可她过后要修补县志和一些别的古籍、画卷,光肆里那些怕是不够的。

且她还打算趁修注这套县志之时,顺道将她师父留下的典籍,也一起清理修复了。

那些典籍随她到京城,未曾上架,因为她舍不得。可再舍不得,若不将他的书传扬出去,那便是辜负他日夜苦着之心血。

马上便是冬至,冬至过后万物萌始,她带来的这颗种子,也该播种了。

细数下来,要买的东西这般繁杂,今日这车怕是也不够装的。

“哎,在这儿停一停。”胥姜盘算完回神,差点错过豆腐摊儿,赶紧叫住楼云春。

那卖豆腐的娘子见一个俊哥儿引着驴车过来,不由得多看了几眼,眼神一扫到驴车上笑眯眯的小娘子,顿时‘哎哟’了两声,扑了过去。

“小妹,可想死我了。”说着便过来掐她的腰,然后在她耳边悄悄问:“这位可是你的相好?生得真俊。”

问完见胥姜面泛桃花,心头顿时了然,随后冲她暧昧一笑,问道:“今日喝豆浆么?”

胥姜见楼云春正盯着自己,便知道这个尖耳朵定是听见两人悄悄话了,眼底顿时带着几丝羞意。她移开了目光,对豆腐娘子道:“来两碗,一碗多加糖。”

“好勒。”豆腐娘子干脆正大光明地将楼云春打量了一番,嗯,配得上她这妹子。随后便自木桶里盛了两碗热腾腾的豆浆,一碗里多放了一匙糖水。

胥姜接过豆浆,把甜的那碗递给楼云春,两人就靠着驴车呼呼喝完了。

“还是姐姐这儿的豆浆好喝。”胥姜把碗递给豆腐娘子,又道:“再包两块豆腐。”

“成。”豆腐娘子又利落的包了两块豆腐。

楼云春一碗豆浆没喝够,胥姜便又给他要了一碗,待他喝完,两人才付了钱,辞了豆腐娘子继续往里逛。

豆腐娘子见楼云春自来后便一句话没说,以为是个修闭口禅的,便盯着两人离去的背影,自言自语道:“这俊哥儿不错,虽不会说话,倒是个体贴的,我这小妹,眼光倒是好。”

有客招呼道:“豆腐娘子,来块豆腐,要嫩些的。”

她佯怒道:“说的什么话,我这儿的豆腐有老的么?”

说完,便给这位熟客包豆腐去了。

一路走来,不少人和胥姜打招呼,楼云春瞧着她于市井之间说说笑笑,顿时觉得这嘈杂地集市里,每个人的面孔都鲜活起来。

这西市他来过许多次,却没有一次像眼下这般触摸到万民众生的喜怒哀乐。

他话不多,可一路嘴都没闲过,被胥姜塞了肚子酸甜苦辣。胥姜瞧他被豆腐娘子相好家酿的豆酱咸的直皱眉,笑得停不下来。

赶紧又带他去喝糖水。

两人吃吃逛逛地把食材买齐,才去纸坊买纸。

那纸坊坊主见她来,笑道:“胥掌柜好久不来,我以为你换别家采买了呢。”

胥姜也笑,“你们家纸这么好,又实惠,我怎么舍得换?前些日子忙得抽不过身,这两日又遇着大雪才没过来。”

“胥掌柜这张巧嘴,索性留在我这坊里帮我揽客好了。”

“那先说好,我工钱可不便宜。”两人闲话了几句,胥姜问道:“近来可有新纸?”

“那你可算是问对了,这些日子闲着无事,琢磨出一种新纸,只出了二十刀,胥掌柜可要瞧瞧?”

“二十刀?什么稀罕宝贝,快拿给我开开眼。”

坊主转去里间拿纸,楼云春将驴拴门口,托门口的童子看着,才进纸坊找胥姜。

那坊主捧着纸出来,正好瞧见他,惊讶道:“楼大人?”

说着便放下纸要出来拜见,楼云春却先朝他一拱手,道:“今日私服出行,不办差,坊主无需多礼。”

胥姜的目光在二人身上转了转,问道:“你们认识?”

坊主笑答:“楼大人家的纸,也是本坊供给的。”随后又问:“胥掌柜与楼大人也相熟?”

胥姜看了楼云春一眼,心道:那可太熟了。嘴上却将话头岔开了,“哎哟,坊主,别打岔,快将纸给我看看。”

“哎,就是这些。”那坊主本就是随口一问,见二人不答,也不在意,只将胥姜领过去看纸。

那纸一摊开,竟现绯绯雨色,满目飘红,翻动间,隐隐有梅香。胥姜摸着纸面,凑近细瞧,竟是将梅瓣混在了纸浆中。

“好心思,真是清极,雅极。”

“本是家中女儿顽皮,抖了花瓣进浆池,索性便想将其制来给她耍耍,却不想成就了这梅花纸。”

“要不说无心插柳柳成荫呢。”胥姜对这梅花纸爱不释手。

“受此启发,我欲再做些草花纸,应时应季,花样多变,又符合时宜。”

“这主意不错,再挑剔之人,也总能相中一款。”胥姜又摸了摸这梅花纸,说道:“这纸我都要了。”

正愁送什么给袁烟烟作回礼,这梅花纸就正好,送一半给她,自己留一半。

且自己书肆里,好些诗集、诗余需得誊抄,如今她不能刊印,只能誊抄一些来上架售卖。

手抄的集子,上架不必讨官府衙批文。只是手抄费时费力,出集子的数目也有限,远不如雕版刊印来得便利,亦没有雕版来得精准,优劣难以统一衡定。

最主要的是价钱也比雕版贵。且字好、误少,才能卖出好价钱,若字差,谬误又多,便是连纸墨钱,都挣不回来。

如今雕版刊印盛行,手抄集子虽仍有不少,却已难以与雕版一争高下。且买主大多分两种,一种是要求高的士族,最喜名家手笔,以作收藏。另一种则是只看价钱的穷考生,只要价钱便宜,纸张、字迹都不在乎,能看懂就成。

若所出抄本不上不下,便只能搁置吃灰。此法费力不讨好,所以买卖渐少,可她如今被扼死了刊印之路,只有以此补足肆中空缺。

如今有这梅花纸,倒可以让她取个巧,出一套梅花诗笺,可卖喜好清雅的士子文人与闺阁千金,最重要的是可使她不被继圣书局所掣肘。

说来,连那江孤的诗余也可做笺,如此既避免牵扯到国子监,又可让江孤的诗余流传开来,以偿其愿。

“二十刀,娘子都要?”

“都要。”

拿定主意,胥姜满心欢喜,楼云春虽不知她为何欢喜,却也忍不住翘起嘴角。

“二十刀,每刀一百张,五百钱一刀,共计十千钱。”也就是十两银子。

这个价或许对寻常人家来说,贵得咬人肉,可在坟典行内,已算巨惠,且又是新花样,是胥姜占大便宜了。

她颇有些不好意思,“怎好占坊主便宜?”

那坊主道:“都是老主顾了,让点利算不得什么。且这纸虽新鲜,制起来却不复杂,且成纸后有些晕墨,胥掌柜先拿回去用,用过后觉得有何处需要改进之处,可千万别吝惜言语,与我直说,就当是折价回礼。”

与爽利之人打交道就是舒坦,胥姜也干干脆脆地应下了。

“纸是我明日给你送去,还是你自提?”

“今日套车来的,车就在坊外,包好搬去车上便是。”

“好。”坊主叫来一名学徒帮忙打包。

胥姜与楼云春也没闲着,将包好的纸往外搬,那坊主这才觉察出两人之间非同寻常的关系,不由得笑了。

将所有纸全部装车,胥姜付完钱,由坊主亲自送到门外。

“胥娘子,那吴管事可有再找你麻烦?”

“有倒是有,不过也没妨碍我什么,劳您记挂,安心便是,我吃不了亏。”

两人走到门外,见到正在解驴的楼云春,坊主盯着他,对胥姜应道:“那倒是,楼大人威名赫赫,想来也不会有不长眼的犯上来。”

胥姜正要应,一道阴阳怪气的声音便从旁冒了出来。

“哟,这不是胥掌柜嘛。”

胥姜与坊主对看无言。

可真是乌鸦嘴!坊主打了打嘴,转头挤出笑容,“吴掌事大驾光临,可是要买纸?”

那吴掌事看了他一眼,“废话,来纸坊不买纸,难不成是来寻晦气的?”

‘寻晦气’自他牙缝里溜出来,仿佛都带着一股臭气。胥姜不欲理会,便朝坊主作了一礼,便要离去。

可那吴管事好了伤疤忘了疼,偏要来招惹,“胥掌柜,不知贵肆近来买卖可还兴旺?”

坊主瞧了抬头朝这边望来的楼云春,心道:可劲儿作死吧,这次可是天王老子都救不了你。

胥姜装作没听见,朝楼云春走去。

那吴掌事却上前一步,挡住她的去路。

“听闻贵肆借国子监之名出了集子,那集子我也看了,还以为是何种独刊,不曾想却是普通的蒙学诗和那穷书生胡煦的诗。捡咱们书局不要的当宝贝,可真是有脸,若不是靠上杜回,这种诗集便是拿来给咱们东家垫桌脚都不配。”

他们果然知道自己出集子的事,所以才让冯杪来打探。

“配不配,也不与你相干,让开。”

“还嘴硬,以为靠着国子监便高枕无忧了?国子监多少门生与咱们书局有来往?你这集子想传开,还得过咱们东家这一关。”那吴掌事自以为拿住她的命门,十分得意。

胥姜却从他话中摸出了别的线索,她面上不动声色,不冷不热地道:“是,你们书局京城第一,你们东家最厉害,可以让路了吗?”

“你这算什么态度?”都这般境地了,竟还不求饶?

胥姜没再搭腔,而是将他上下打量一眼后,作势要抬腿。那吴掌事见状,赶紧将双脚向内撇成八字,往旁边一闪。

胥姜趁机越过他走了。

他这才知道自己上当了,又追了上去。

“站住。”他刚追上胥姜拦在她面前,便被人一脚踹到了屁股上,栽了个狗吃屎。

他爬起来正要骂,却对上一张寒气四溢的脸,一时像被掐住脖子的鸭子,一句叫唤也冒不出来。

楼、楼、楼云春?他怎么在这儿?也怪他眼瘸,只看到了胥姜,没看到这个瘟神。

楼云春威如阎罗:“当街调戏良家女子,该当何罪?”

“大、大人,误会。”吴掌事结结巴巴道:“小人只是同胥掌柜打个招呼罢了,绝无调戏之意。”

楼云春看向胥姜:“误会?”

此处人多,胥姜不想将事情闹大,也不想坏了自己与楼云春的好心情,便道:“算是误会吧。”

那坊主见吴掌事倒了霉,心满意足地站出来打圆场,“对,都是误会,误会。”

随后又冲吴掌事说道:“吴掌事,您不是要买纸吗?走,咱们进坊里谈。”

说罢,才去扶他。

那吴掌事也借坡下驴,溜之大吉,忙道:“是,是,咱们刻房里急着要呢,赶紧,赶紧。”

坊主扶着吴管事往里走,走到门内回头朝胥姜点了点头,胥姜遥遥回他一礼。

她转身,朝楼云春笑道:“咱们走吧,还得去买墨和刻刀。”

楼云春见她没受委屈,也扬起了嘴角,“好。”

两人离开造纸坊,又汇入热闹的人流中,楼云春问道:“这便是上次那找你麻烦之人?”

“嗯,姓吴,继圣书局的管事,你不认识?”瞧那吴管事见楼云春如见凶神,还以为楼云春也认识他。

“没太注意。”几年前楼云春办过一个与继圣书局有点牵扯的案子,那起案子主犯是另一家书局,与继圣有来往,他上门去查问过,想是那时见过。

胥姜道:“他方才说国子监有许多学生与继圣有来往,国子监的学生又大多出自士族高门,看来这周家手伸得够长的。”

她再次庆幸自己没上钩,不然杜先生与袁先生可不得安生了。

楼云春安抚她,“此事不必忧心,朝堂之事自有圣人裁断和大理寺查办。”随后他皱起眉头,“与此相比,我倒是怕你那诗集被他们坏了名声。”

胥姜却笑道:“放心吧,有几位先生压着呢,且即便有流言也是一时的,真金不怕火练,好的书不会因别人的诋毁而变质,咱们等着看吧。”

见她如此豁达,楼云春感佩之余,心下又喜爱了几分,便忍不住勾了勾她的手。

熙熙攘攘的街头,世俗人有世俗事,没人注意他们的小动作,胥姜看了看四周,借着拥挤的人群,悄悄将手塞进了他手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