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浮光三千里 > 第69章 六十九斩

浮光三千里 第69章 六十九斩

作者:南有檵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30 15:25:52 来源:泡书吧

腊日,百神受飨,赤豆飘香。胥姜前夜少食,睡梦中被勾醒,迷迷糊糊摸起来,煮赤豆粥。粥刚煮好,街上便响起了吟唱声,这日祭祖、祭众神、庆丰收,为元正佳节奏鸣序章。

胥姜呼完一碗赤豆粥,依序祭拜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最后祭拜先师。

她在祭案前跪了许久,却一言不发,这些日子她总是心神不宁。许是见了胥十二的缘故,那些陈年往事犹如黑云拖雨,将她浇了个透凉。

生死气化,顺之自然。

她看着那块刻着‘折云’的腰牌,在心头将先师遗训默念几遍,才压下心头死灰复燃的戾气。

师父已得自在,她若执迷不悟,岂非有违他一番教导,辜负他良苦用心?

胥姜磕下三个头,随后去后院打了一盆凉水,洗去迷障。

“姐姐,我们来了。”门外响起陆稹圆润稚嫩的喊声。

胥姜不觉扬起唇角,笑应道:“来了。”

她一开门,曹家父子牵着陆稹正站在门前,见她出来,陆稹上前拉住了她的手。胥姜提溜着他转了一圈,瞧了个新鲜。

“倒像个小君子。”

陆稹闻言,站定后朝她拱手作揖,“见过姐姐。”

像模像样的。

曹叔道:“本以为来太早会扰了东家清梦,可见门口设了祭,又见院里亮着灯,这才叫门。东家今日也起这么早?”

胥姜把几人请进肆里,“今日若赖床,怕神仙都要现世来怪罪了。”又问:“你们可用了朝食?锅里赤豆粥还热着,要不要来一碗?”

曹大力推辞道:“在家吃了。母亲也是一早起来熬了粥,吃好了方才出的门。”

胥姜笑道:“曹大娘手艺想必很好。”

曹叔也笑,随后问道:“东家,咱们什么时候去拜见林夫子?”

“林夫子家此刻应该也在祭拜,咱们再等会儿,天亮了再去。”

“好。”

爷孙三人来,总不好叫人干坐着,胥姜便上了些茶果,几人一边吃茶,一边闲话。

陆稹看着满肆的书,跟掉进米缸的耗子似的,东瞧瞧,西摸摸,最后竟抽出一册《蒙学新集》拿到灯下读了起来。

几人不约而同地放低声音,最后渐渐隐语,听陆稹读起诗来。

童声郎朗,字句纯净,倒是比一些老学究摇头晃脑的吟诵更有滋味。胥姜越听越惊心,这诗首首读来,竟无谬误。

陆稹连读十几首,见三人齐刷刷盯着自己,一时臊了,合上书不读了。

胥姜捏了捏他头顶的发包,问道:“从前教你的都会了?”

“嗯。”陆稹重重点头,神情期许,一副讨赏的模样。

“真厉害。”胥姜不吝夸奖,随后将这套《蒙学新集》往他手里一送,“这是奖励。”

陆稹脸上一喜,却没有立刻要,而是看向曹叔,曹叔看着胥姜,见她满脸不容拒绝,便冲陆稹点了点头。陆稹立马朝胥姜脆生生说道:“多谢姐姐,我一定会好好珍惜它的。”

小小年纪便懂得惜书,可比她儿时强千倍万倍了。

胥姜起身找来笔墨,让他落下自己的名字,陆稹端端正正地坐着,端端正正地执笔,端端正正地落下两个字——陆稹。

“字也写得比先前好上许多。”胥姜对陆稹这份天资已然习惯,她翻开诗集,指着里头的刚劲有力的字体对陆稹道:“这便是你老师的字。”

陆稹扒着书睁大眼睛看,看完满脸崇敬,“我今后一定会写得和老师一样好。”

曹家父子不禁失笑,以为不过是小儿玩笑话。可胥姜却知道,以陆稹的性子,只要发愿做一件事,便必定能做到,于是她对陆稹说:“若你以后能写出这样的字,我也请你刊书,以示万众,以示后人。”

陆稹漆黑的眼睛流光四溢,“一言为定。”

他伸出小拇指要与胥姜拉钩,胥姜伸手勾住他,一大一小结下契约。

胥姜盯着他小小的手指,心道:果然还是个小孩子啊。

晨光熹微,是时候动身去南山书塾了。曹家父子将马拴在书肆后院,犟驴吃过这马不少口粮,每每去曹家也是同它拴在一起,倒是合得来,安分与它挤在一个窝里。

胥姜挂牌子锁门,与曹家三口,步行前往南山书塾。

一路上,家家户户设祭,偶有大户人家在门前搭棚施粥,粥棚前排成长龙,领粥的有乞丐、有道人、有僧人、有家中困苦的百姓。乞丐领粥后通常会说句‘大善人’之类的美赞,道人则化一张符相赠,而僧人化缘后会吟诵经文,引得其中的困苦百姓拭泪道苦。

一架粥棚,世情百态,陆稹看得红了眼眶。

他想起自己遭难的家乡,想起逝去的父母亲族,又念及胥姜的救命之恩与曹家人的养育之恩,不由得跟着那僧人念起经来。

那僧人领了粥正要去,听见他念经,便诧异回头,待看清何人悟佛后,更惊讶了,随即快步走到几人面前,蹲下将陆稹摸了个遍。

曹家父子皆有些紧张,欲将陆稹拉到身后,却被胥姜制止了。

陆稹被他一摸,却并不害怕,而是好奇的看着他,问道:“你摸我做什么?”

僧人答道:“老衲没有摸小施主,而是在摸佛祖种下的慧根。”

陆稹又问:“何为慧根?”

僧人解道:“便是小施主应劫而长出的悲悯之心。”

陆稹似懂非懂。

僧人以掌心抵住陆稹光洁的额头,念了几句经文,随后说道:“非得去那尘世中滚一遭,方能皈依我佛。”

说完又取下腕上的一串手持绕在了陆稹手上,随后念了句“我佛慈悲。”,便捧着钵离开了。

望着僧人离去的背影,曹家父子满脸迷惑,胥姜低头见陆稹无师自通地盘玩着那串手持,心头暗自惊心,听那僧人的意思,陆稹此生竟有佛缘?

此时,陆稹抬头对胥姜问道:“姐姐,这是什么?”

胥姜摸了摸他的脑袋,“此为手持,意为拿起某物。”

陆稹似懂非懂,“拿起某物?”

胥姜怕说多了乱其心性,便不再解释,而是催促道:“时辰不早了,咱们快些走,莫误了时辰。”

曹家父子闻言赶紧拉着陆稹朝前走。

胥姜落在后头盯着陆稹小小的背影,徐徐吐出一口气,真是天地造化所生的精怪,若想好好留在这人间,还是以这寻常人家的烟火气压一压为好。

一行人来到南山书塾,陆稹还未进门,便跪下冲门里拜了三拜,随后起身往里走。也不让人牵,每一步都走得很稳。

林红锄算着时辰正要出门接人,却见胥姜领着人进来,笑道:“正要去接,可巧就来了。”随后朝曹家父子打了个招呼,才低头看向眼前的小豆丁。

这还是她第一次见陆稹,瞧着短手短脚,小身板却挺得笔直,圆乎的小脸透着严肃,让人见了有些手痒。想着初次见面,又是他的拜师礼,不好放肆,林红锄便忍着想捏的冲动,冲他打了个招呼,随后领着几人往八极斋去了。

来到八极斋门门前,斋内林夫子与林夫人端正上坐,曹叔与曹大力进门将芹菜、莲子、红豆、红枣、桂圆、肉干依次呈上,此为六礼束修。

林夫子与林夫人一一接过,随后林夫子对门口陆稹招手道:“进来。”

曹叔与曹大力站到一旁,胥姜推了推陆稹的肩膀,轻道:“去吧。”

面前的门槛有些高,陆稹费力地跨过去,随后整了整衣衫,走到林夫子与林夫人面前跪下,磕头拜道:“学生陆稹,拜见老师,拜见师母。”

他礼仪周全,说话坦荡,不怯不懦,令林夫子与林夫人都颇为满意。林夫子回赠了《论语》、葱、芹菜等物,对他说道:“免礼。”

陆稹捧着老师所赠的礼物,又冲老师与师娘磕了三个头,才稳稳站起身来。

他将手中的礼物交给曹叔代为保管,随后听训。

屋内几人神情皆肃穆庄重,林夫子音如金石掷地:“入我门者,必守以下学训。”

陆稹又跪下听训:“学生聆听老师教诲。”

“其一,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其二,不彰人短,不炫己长。其三,清、慎、勤三字,牢记于心。其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其五,不怨天,不尤人,不迁怒,不贰过。其六,遇过,而改之。可听明白了?”

“学生听明白了。”陆稹说完,将林夫子所说六训又重复了一遍,随后再拜了三拜。

林夫子惊叹于此子聪慧,面上也浮现喜色,胥姜果然说得不错,是棵好苗子。

拜师礼最后的章程,是夫子领学生一起诵读《大学》首章。

林夫子诵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陆稹一字一句地跟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待诵读完毕,再拜三拜,这拜师礼便算礼成,自今以后,二人便是师徒、是父子,陆稹自此多了一位良师,亦多了一位亲人。

拜师之后,林夫子设拜师宴,林家的拜师宴办得很朴素,倒不是因为摆不了好食好饭,而是在给陆禛上第一堂课,清俭。

胥姜见礼成,便辞了众人回书肆,林红锄本想跟着,被她留下来操持杂事。林夫人身子弱,不好再劳累了。

回去路上,粥棚仍在施粥,胥姜路过那处时想起僧人的话,笑了笑。依佛家之理,个人有个人的缘法,即便陆禛日后若是要皈依佛门,也是他的一番造化。

如今且尽人事,听天命吧。

回到槐柳巷,胥姜远远便见肆门开着,她心头一喜,迈着雀跃地脚步往肆里走去。

“我回来了。”她一声招呼,将屋内二人都喊得抬头了,她在看清屋内另一人后,顿时呆愣,“竹春?”

胡煦冲她温和一笑,“东家回来了?”

胥姜目光在他与楼云春身上转了个来回,清嗓问道:“今日怎么得空过来?”

胡煦指了指桌上的节礼,“今日去老师府上送节礼,临走时时候,托我给你带上次梅花糕的回礼过来。”随后又看了一眼楼云春,“谁知东家不在,倒碰上照月,他请我进来坐,我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胥姜看了眼楼云春的神色,心说:你倒不如恭敬得好。又见桌上摆了茶,忍不住暗笑,这人吃醋归吃醋,待客之道倒是半点不违。

楼云春问道:“你去林夫子家了?”

胥姜点头,“今日陆稹拜师礼,我领他过去。”说完她走过去,在楼云春紧锁地目光下,坐到了他身旁。

胡煦见了,不由得一笑。

楼云春起身去拿茶盏,给胥姜冲了盏茶。

胡煦见他二人行拂间默契毕现,心下怅然,又见胥姜满眼柔色,意定神安,又替她高兴,一副心肠来去煎熬,又说不出个所以然,只泄出一声轻叹。

忽听胥姜道:“离春闱还有不到两个月,竹春瞧着是越发笃定了。”

“该读该背的已读尽、背尽,如今只剩了悟。”胡煦饮了口茶,叹道:“只是了悟需要机缘,强求不得。我起先也忐忑,日日将自己锁在屋里,或去袁府找老师缠磨,可苦思无用,便想着四处走走,这一走竟坦然了。”

胡煦本是自寒门而起,归入万民百姓,本就比置于高阁要来得自在,胥姜知他了悟是早晚的事。

胥姜笑道:“说起机缘,今日倒是遇到一桩奇事。”

楼云春问道:“奇在何处?”

胥姜便将那僧人与陆禛之事讲给二人听,连那僧人与陆禛说话的语气都仿得惟妙惟肖,将楼云春与胡煦都逗笑了,末了,她对二人问道:“两位觉得这僧人之举是为何意?”

胡煦思忖片刻,说道:“这僧人怕不是要将小陆禛拐去当小和尚。”

胥姜设想了一番陆禛顶着光头作僧人打扮的模样,竟一点不觉违和。

此时,楼云春忽道:“心怀悲悯,方见苍生。陆禛受饥民所感,照见自身,从而由己生悲,由悲生悯,所以诵经以渡人渡己。那僧人说他有慧根,便是说他怜爱众生,有佛相佛性,只是他年少志高,抱负未展便不会甘心皈依,所以才赠其手持,示意其拿起手中之物。待其堪破尘缘俗世,放下手中之物时,便是了悟皈依之时。”

胡煦点头,称赞道:“照月此言鞭辟入里……”

忽又因此番话,有所触动,念及自身之命运,一众寒门士子之命运,百姓之命运,江山之命运,心头豁然通达。随即起身朝照月作了一礼后,便扔下一句‘要事在身,改日再聚’便匆匆离去。

胥姜疑惑道:“竹春这是怎么了?”

楼云春淡淡道:“应该是得了机缘,悟了。”

原来如此。

见她仍盯着门外,楼云春心头泛酸,却又忽听她叹气,“我怕是没机缘了悟了。”

他微怔,问道:“为何?”

胥姜转头盯着他,粲然一笑,“万丈红尘,有你有我,还了悟做什么?”

楼云春顿时觉得自己像被一块石蜜砸中脑袋,有些晕头转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