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浮光三千里 > 第90章 九十斩

浮光三千里 第90章 九十斩

作者:南有檵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30 15:25:52 来源:泡书吧

开春小宴,胥姜的食单只有四道菜。一道清拌茵陈,一道茵陈饼,一道茵陈炒蛋,和一道茵陈粥。

炉子上的粥在砂锅里翻滚,院里传来利落的劈柴声。胥姜秀面含笑,将清洗好茵陈切碎倒入粥里,搅拌之后,以少许清油固青,再加入少许盐调味,一锅茵陈粥便成了。

茵陈饼则是将切碎的茵陈,加入鸡蛋、盐、葱花拌匀,随后加入面粉与水搅拌成面羹,烙成薄饼即可。

茵陈炒蛋、清拌茵陈做法简单,前者将茵陈碎与鸡蛋搅拌,以猪油混炒。后者将茵陈焯水,加清油、茱萸油、葱姜蒜沫拌之即食。

此四道菜,求鲜不求精,粗犷方得真味。

菜制齐后,胥姜另分盛一份装盒,待楼云春回楼宅时,带回去给楼敬与楼夫人,聊表谢意。

胥姜摆好饭去叫楼云春,却见院子里堆的木柴已被他劈光,正齐齐整整地往房檐下摞成一排。

她看了半晌,才喊道:“照月,过来吃饭。”

楼云春回身冲他一笑,“就来。”

炉火微微,酒香渺渺,一桌开春小宴,一壶农家米酒,驱散冬日最后的阴寒,将人载入暖春。

胥姜算了算日子,离立春还有两日,这桌开春小宴,恰合时宜。

“劈那么多柴,累着了吧。”她分盏给楼云春满上米酒,“先喝一盏消消乏。”

楼云春端起酒盏,手微微发颤,胥姜见了接过酒盏,喂给他喝,一边喂一边叹气,“柴够烧便好,劈那么多做什么,伤了力,明日肩膀该疼了。”

一盏酒被楼云春磨磨蹭蹭地喝完,最后抿了抿唇,有些意犹未尽。

胥姜干脆给他将筷子换成了勺,怕他夹不住菜。

“想先吃哪道?”

“饼。”胥姜给他布菜,楼云春尝了一口,抬头道:“你也吃。”

胥姜微笑,“好。”

待满桌鲜香被二人一筷一勺的分食干净,夜已深沉。

科考将至,楼敬要辅理科考事宜,楼云春少不了要帮忙,也不好久留。

收整好碗筷后,楼云春去解马,胥姜提着食盒跟在后头,将他送至院外。

楼云春踩镫上马后,胥姜把食盒递给楼云春,嘱咐道:“替我给楼先生和夫人告声安好。”

“嗯。”楼云春接过食盒,却迟迟不走。

“怎么了?”

“有东西想给你。”

“什么?”

“手伸过来。”

胥姜抬头,乖乖伸出手,楼云春握住,顺势将人拉过去,俯身在那软唇上碰了碰。

“走了。”

含笑的声音消散在夜风中,待胥姜回神,只来得及捉到檐角风灯下一闪而过的身影。

她唇上火热,面上滚烫,最后捂脸,悄悄合上了房门,生怕将夜色也羞着了。

楼云春回府,府门却久叩不开,小厮在门内为难道:“少爷,并非我不想给你开门,而是老爷有吩咐,让你今夜在外头思过。”

思过?楼云春沉默片刻,叩门道:“你替我将一样东西递给他,再来回话。”

“什么东西?”小厮将门启开一道逢偷瞄,却见一只食盒凑到了眼前。他看清食盒上熟悉的纹样,连忙开门接过,“少爷你等着,我这就给老爷送去。”

小厮接过食盒,又砰一声将门给关上了。

楼云春站在门外等,没过多久,门内传来小厮轻快的脚步声。

“少爷,老爷让你去书房等他,说是让你过会儿帮忙整理卷宗。”小厮拉开门,却见自家少爷魂儿飘在半空中,兀自发呆,“少爷?”

楼云春这才回神,抬脚跨进门,“知道了。”

楼宅内院,暖房里,楼敬盛了一碗茵陈粥,笑眯眯地递给楼夫人,“夫人,尝尝这头茬茵陈鲜不鲜。”

楼夫人接过,先小心尝了一口,随后一勺接一勺将整碗粥都吃完了。

“如何?”

她点点头,“好吃。”

楼敬又夹了块饼给她,“再尝尝这饼,瞧着也香。”

楼夫人吃了一小块便吃不下了,“饱了,你吃吧。”她胃口不大,又已经用过晚膳了,方才那碗粥下肚,便有些发撑,再吃怕夜里睡不踏实。

见她真用不下了,楼敬这才给自己添了碗粥,慢慢悠悠地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赞道:“胥娘子的手艺真没话说,简单小食,也能做得有滋有味。”

说起胥姜,楼夫人脸上浮起几分柔和,“她手艺一向很好。”

每逢节气胥姜送来的节礼,只要是吃食,都很和她与楼敬的胃口,一看便是花了心思的。

想着自家逆子时常去蹭饭,楼敬心头不禁酸溜溜,这臭小子比他有口福。同时又觉得欣慰,这孤鹜终于动了凡心,知道找伴儿筑巢了。

楼敬叹道:“也幸得是她,若不然咱们家这小子,怕是要孤独终老了。”

楼夫人眼底闪过一丝内疚,这个儿子太像她,她因家中变故自幼被养在观里,修成了一副冷淡心肠,若非遇上楼敬,这一生也是留伴青灯,于观中孤老。

与楼敬成婚后,得了这个儿子,却又不知该如何亲近、教养,加之楼敬当时又忙于仕途,难以顾及。

待两人都察觉不对时,楼云春已心如瑟瑟,既坚且硬,即便是骨血至亲,也难以真正融入。

这倒不是说楼云春对父母疏远、冷漠,恰恰相反,他对父母十分恭顺,也十分听话,从不忤逆,也不闯祸。就是瞧着跟三清真人前奉的泥胎童子似的,毫无人味儿。

且他随着年岁增长,越有离俗之相,楼敬找不少高人解过,却收效甚微,夫妇二人只能干着急。

后来楼云春科举高中,其高中后举止却更令夫妇二人惊心。

试问,哪个士子金榜题名后,不露得意之色?他楼敬自认淡泊名利,可在当年登榜后,也按捺不住狂喜,与人达旦畅饮,高谈志向。可楼云春却跟无事人似的,将其视作寻常,不露半分喜色。

楼敬当时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随后与几位好友商议,寻了一个歪主意,那便是给楼云春说亲。

说不定成亲后有了夫人和孩子,自然就开窍了。

说来,当时的新科探花郎,还未成为令人望而生畏的活阎王,加之人又俊俏,倒是不愁销路。

楼敬满怀希冀地带他相看了几场,却不想被楼云春扔下一道惊雷,砸得两眼发黑。

楼云春说他已心归大道,不想成婚,待侍奉夫妇二人百年归老,便遁世修行,所以不想徒留牵挂,也不想白白误人一生。

这是楼云春第一次违逆他的安排,却让他高兴不起来,这意味着他不是随口胡诌,而是真这么打算的。

自那以后,楼敬便息了与他说亲的心思,虽仍不时有人上门说亲,可当楼云春闯出‘名声’后,便彻底绝影儿了。

他也认命了。

谁曾想柳暗花明,来了个胥姜!

楼敬起先还惊疑不定,以为自己品错了,后经过再三探查,确认自家儿子对胥姜却有不可告人的心思时,他简直要喜极而泣了。

苍天有眼啊。

且他对胥姜也十分欣赏,这也是个世间难得的女子,心性坚韧豁达,又勤劳上进,虽游走于市井,却难得通透灵秀,自存风骨。

这样的人物,便是没有自家逆子,他也极其乐意与之交往的。

“人又和气,手艺又好,最重要的是眼光也好,你说她怎么就看中咱们家这根呆木头了呢?”楼敬心头畅快,吃得那叫一个眉飞色舞。

楼夫人道:“就像你当初看中我。”

楼敬呛了一口粥,“那怎么能一样?夫人你可不是呆木头,你是仙子临凡,被我恰巧遇上,是我三生修来的福气,岂可是傻儿子可以相提并论的。”

屋里丫头们闻言捂嘴偷笑,楼夫人被他说得脸热,慌忙夹了一块饼塞进他嘴里。

“快吃吧。”

立春,一岁而匝,周而复始。

大盛重农,立春作为最重要的农事节气,无论朝廷还是民间都十分重视。

这日,圣人会带领朝廷官员前往东郊祭拜青帝,祈求今年风调雨顺,农田丰收。

各地刺史、县令,也要司礼祭春,给农人发放赈济,劝课农桑。还要举行郑重的‘鞭春’仪式,即打春牛,春牛是泥塑而成的牛像,打春牛,寓意鞭策春牛,耕犁春地,祈求禾苗茂盛,五谷丰登。

春牛被打碎后,农人们将其碎片抢来撒到自家田地里,以保佑田地肥沃,此为抢春。

不过这些年各地因抢春而发生不少械斗,便被朝廷下令禁止了,但总有圣令不达之地,抢春之举仍旧风行。

胥姜曾在偏远山区碰见过,景况之野蛮,令人心惊胆战。

除田间乡里,城里也十分重视立春,奉行的俗仪也不少,比如饰春、咬春、游春等等。

饰春,是为:人戴春胜,屋挂春幡。这天,无论男女老少,皆换下沉重的冬衣,簪上鲜艳的头饰,寄寓春意临头,屋里屋外也要挂上春幡,引来春晖满堂。

胥姜早起,换上一身松柏绿叠草白色布裙,头上簪了支杏花,难得的清丽鲜亮。

杏花非花,为京城时兴的绒花,楼夫人让楼云春送来的,与胥姜这一身衣裙,十分般配。

她挂好春幡,梁墨正好到了,还带来了节礼。

三日之期已至,梁墨来与胥姜正式签订聘书。今日恰逢立春,万物更生,百草回芽,真是好日子,好兆头。

梁墨将聘书小心收好,随后跪下朝胥姜行拜礼,“往后还请东家多多教导。”

胥姜赶紧将他扶起来,温和道:“你我之间,不必行此大礼。有道是: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你自有不足,我自有困顿,咱们教学相长,互助互益。”

见她如此谦逊,梁墨越发钦佩,心道:看来往后自己要向胥姜学的,不止是技艺,还有这份心胸。

不禁又想:来这里算是来对了。

事情敲定,胥姜让梁墨看着书肆,这三日下来,肆中事务他已摸熟,留他看着倒也放心。

她牵着驴出门,去西市订纸买墨,再看看有什么新鲜菜蔬。这一个年节下来,荤腥吃得多,总觉得腻得慌,眼下开春,山里人也出来了,想必市集上有不少新鲜野物。胥姜从脑海里翻出不少食单,随后咽了咽口水,骑驴往西市而去。

往西市去的路上,她绕过一条街,去南山书塾探望林夫人。

一进书塾,却不闻读书声,也不见学生与林夫子人影,她正奇怪,林红锄便往前院来了。

“姐姐,你来啦。”这些日子,胥姜每隔一日便来探望一次,林红锄早习以为常。

“怎么不见夫子和学生们?”

“一大早便去郊外看春祭去了,年年立春都如此。”

看来林夫子也十分看重农事,胥姜想起年前去乡里参加社祭,当时动了心念想将那些农谣刊印成谱,此事倒可以向林夫子请教一番,听听他的看法。

“婶婶呢?”

“服了药睡着了,许是犯春困,今日总说乏。”

“我去瞧瞧。”

胥姜轻手轻脚地来到林夫人房里,人正熟睡。胥姜伸手探了探她的额头,没有发热,见她神情也安然,心头放心了些,随后又悄声退下了。

林红锄站在门外等,见她出来,问道:“如何?”

“睡得正香。”

“那便好。”

胥姜见她腰间佩了那日袁烟烟为她选的玉环绶,抓着她转了一圈,夸道:“好看,跟你很相配,烟烟眼光真不错。”

林红锄抿嘴一笑,“就是怪不好意思,她总送来东西,我却不知道回什么好。”

胥姜给她支招,“抄些诗文、刻些闲章之类的雅物送她,她应当会喜欢。”

小妮子眼睛一亮,“这倒不错。”

“我明日给你带些印章石和纹样,你闲时拿来练手,好容易学来的手艺,可别生疏了。”

“有姐姐真好。”林红锄抱着她的腰直往她怀里钻。

胥姜心都被她钻软了,按着她一顿揉搓,两人腻了许久,林红锄才将胥姜送出门。

临别前,林红锄别别扭扭地问道:“新来那个梁墨可好?”

“很好。”胥姜眼见她要嘟嘴,赶忙给捏住,哄道:“但没你好。”

林红锄哼哼两声,又道:“那叫他好好学着,莫要辜负了姐姐。”说着又红了眼圈,“不要学我。”

“哎哟,我的小祖宗,好好的可别哭。”胥姜赶紧按了按她的眼皮,将眼泪按回去,“说这话就是拿针来扎我的心,什么辜负不辜负的,真拿我当姐姐就不许说胡话。”

林红锄抹了抹眼睛,扯出个笑容,“是我失言了,该打。”

胥姜拧了拧她的嘴,“是该打,不过看在你对姐姐巴心巴肠的份儿上,这次便原谅你了。”随后又温柔道:“回去吧,好好陪着婶婶,我明日给你们送好吃的过来。”

“什么好吃的?”

“尚且不知呢,你不妨先猜猜。”

林红锄露出期待的神情。

胥姜见她不伤心了,也松了口气,随后揉了揉她的脑袋,骑上驴背,“我先走了。”

“嗯,路上当心些。”

“知道了。”

见胥姜走远,林红锄收回去的眼泪,又刷地流了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