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灵气复苏的旁门祖师 > 第九十四章 荒莽世界的石莲子

灵气复苏的旁门祖师 第九十四章 荒莽世界的石莲子

作者:Best Man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1-10 12:03:54 来源:泡书吧

因为儿子回来,所以夫妻俩今天没有起大早收菜送菜,现在有了新的目标,再加上手头有了一笔“巨款”,即便节省如高文斌,也没有死抓着那点差价不放,找人上门来收菜比自己去送平均一斤会多赚个几毛钱。

要是以往,高文斌宁可自己半夜就起来采摘,然后凌晨三四点钟开上自家的神车去送,为的就是扣除油费后多赚的那百十块。

毕竟一次一百多块,一个月送个十回,那就是一千多块了。

他们两口子经营着四亩多的大棚,进行蔬菜轮种,一年到头辛苦下来也不过几万块收入,一个月多一千多,一年那就多一万多块。

夏国的农民们是最擅长节省算计的,往往能够少花点多赚一点,便是自己辛苦一些也值得。

见到自家老爸开窍般如此痛快,高景飞也高兴的将自己下载的几张装修效果图交给老爸,然后也顺便送大哥回去上班。

高景坤虽然今天没有轮到他值班,但也要去办公室转一转,毕竟他这个第三队的领导也要以身作则。

现在开车回去,八点前正好可以到治安局。

送走了大哥和老爸,高景飞便开始跟董爱婉一起收拾育苗室。

说是育苗室,其实就是他们家西下屋。

高家的房子当年也是按照民间最常见的五间房来建造的,也就是正中一间堂屋和后面的内室,东西两边各有一间厢房和一间下房。

高家没有老人在,夫妻俩自然住在堂屋后面的正房,东边的厢房和下屋分别做了儿子的房间和厨房,西边的厢房则做了客房,并且间隔了出来平时没人的时候就用来储物。

最后的西下房便被两夫妻作为育苗室。

因为之前大棚里已经中了一茬菜,所以距离下一次育苗还要过一段时间,这时候母子俩手脚麻利的将育苗室收拾出来,主要是高景飞负责出力,抢着把活都干完了。

董爱婉在旁边欣慰又心疼的说道:

“儿子你可悠着点,你伤才刚好几天……”

高景飞回头对妈妈说道:

“没事,妈,你不知道修炼之后我身体棒得很,现在都能打死一头牛,这点活算什么?”

如今他的身体素质可不比以前,之前用真气反哺莽牛劲的修炼,外加一颗来自鹿鼎记世界的十全大补丸来增进精元,完成了炼皮境界的淬炼身体,他就感觉身体更加充实结实了,无论力量还是耐力和速度都提升了不少。

由于莽牛劲的特性,他在力量和身体硬度方面提升的最高,其次提升较高的是耐力,最次才是速度。

速度方面算是莽牛劲的弱项,毕竟这是一门炼体为主的外功,不过有着摸索入门的八步赶蝉这门轻功身法,以及查克拉修炼手册上的几种锻炼方式配合,速度方面这份弱项也被他弥补上来。

可以说现在的他跟十天前的他已经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现在的他完全可以吊打之前刚刚接触这些武功时候的自己十个。

收拾好了育苗室,高景飞就琢磨着在院子里再挖一个小池塘。

倒不是他学着那些中年男人,对性方面渐渐力不从心,便开始将爱好转移到花鸟鱼虫等宠物或古玩收藏之类的兴趣方面。

而是为了他这一次抽取的三件绿色非凡物品的最后一件,一枚种子。

这枚种子是一枚莲子,是名叫大王石莲的植物结出的种子,还有个别称叫石王莲。既然是莲花当然要种在水里,这大王石莲当然也不例外。

此枚种子根据诸天祭坛的信息,是来自荒莽宇宙世界南疆某沼泽之地生长的低级灵植,莲花与莲叶都有药用价值,也可以用来炼制法器,还可结出石莲子,服之能以戌土之气与癸水之气洗练身躯。

荒莽宇宙这个世界他不了解,记忆里似乎是平行世界一步挺火的小说里的世界,从信息里来了解,那就是有着仙魔的修仙世界。

“这可是炼体武修的宝贝灵药啊!”

看着手中一枚如同玉石边角料一样灰白色的石质莲子,高景飞新生向往的感叹一句。

虽然大王石莲种子食用能够加速炼体过程,增加体质强韧,但是高景飞却没有第一时间把它吃掉,而是寻思着是不是可以将莲子种活。

毕竟一顿饭和一辈子饭票的区别,他虽然不是动物园的老虎,但也是晓得其中道理的。

所以他想要开辟一个小池塘看看能不能种活石莲子,而这东西的珍贵程度又不能放到外面,于是自家院子里就是最好的选择。

按照信息介绍,大王石莲需要地气厚重的水生环境才能种植,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有灵气。

他家的村子所在阳山脚下,距离自古便被尊为神山的钟山也是不远,地气应该算是厚重吧?

这般想着,高景飞也觉得无所谓了,因为就算地气不达标,只要有灵气,也应该可以把莲子种活,最多就是达不到正版的大王石莲那般效果罢了。

“反正院子够大,在院子里挖一小块莲池,种上这石王莲,里面再养上几条锦鲤,这才是修行中人该有的情调啊!”

高景飞不由想到了古代大户人家通常都会在院子里开辟花园池塘,养金鱼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在院子里找好莲池的位置,就定在菜园的后方,也就是东屋外两米远的位置,推开窗子就能看到鱼戏莲叶间的美景,有隔着一段距离不会被水汽侵染,绝对是最佳地点。

正好家里之前修猪圈还剩下一小堆青砖,高景飞便用青砖在地上将莲池的位置大致圈了出来,准备等夜里就把阴影仆役小影放出来,让他挖一个小池塘出来。

摆弄青砖的时候高景飞发现这青砖质量极好,虽然看起来灰扑扑已经有些旧了,但是互相敲击起来依旧声如玉磬般清澈,而且结实的好像石头。

这砖也不是买的,而是他爹高文斌去附近山里捡的。

山里当然不会生出砖石来,之所以能够捡回砖石,那是因为曾经这一片山中还有不少住户,一些是因为战乱逃难进山避居的山民,更多的一些则是早年在阳山采石开碑的匠户后代。

阳山曾经以碑材而闻名,因当年大明太祖皇帝和成祖皇帝父子开采石材立碑而为世人所知。

所以当年的官府便在几处采石场设立了匠户营,前朝沿袭大明也在这里采石开碑,后来便形成了一个个山村,经历数百年传承下来,留在山里的村子已经很少,等到新夏国建国之后,国家便将那些生活不便的山村迁徙到附近几个地势好一些的村子中,合并组成了汤山镇如今的几个行政村。

他们古泉村有一半人也都是那时候融入进来的。

根据村里老人谈论,最后一批迁出来的村民还是八十年代的时候,所以这附近的山里面留下了不少建筑遗址,原来很多村民家里修房建房需要砖瓦的时候,都会拉着车进山里去旧村里面捡回来一些。

这不要钱的砖瓦当然很受村民们欢迎,毕竟那个年代穷啊!

等到了九十年代,经济环境逐渐大好,农业税也逐渐减低,连他们这些农村也跟着受益,也就很少有人再进山里拉旧砖瓦回来建房了。

一来这么多年下来,容易挖的都被村民挖走了,剩下的数量也不多,要不就是距离太远很难拉回来,要不便是都埋在地下不好挖。

二来有那个进山的辛苦,不如直接去镇上砖厂买一批回来,红砖水泥价格不贵,建房也更加方便体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