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 第508章 洞玄二重

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第508章 洞玄二重

作者:月半鸽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11-27 10:51:51 来源:泡书吧

第509章508.洞玄二重(万字三合一章节)

阮乔、王殿臣固守碧落不出。

不止他们,连投靠天宫旧属的大巫彭猷山亦随之低调行事,近乎销声匿迹,为确保自身行迹隐秘,乃至于不得不放弃自家对外的探查与收风,从而内外隔绝。

一时间没有相关收获的雷俊,对此亦不强求,只静心专注于自身修行。

随着时间推移,他修为不断加深。

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中,大唐、大宋、大汉、两晋,都在默默积蓄休养,并为人间合流做准备。

同样因为人间合流即将到来的缘故,原先血腥战乱的五代十国人间,近年来也难得平静下来。

主要原因在于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的后汉王朝,正式开始迁都事宜,由中州迁往江东建邺一带。

大明人间,则步了先前五代十国人间后尘,战乱、对峙不断。

时光荏苒。

雷俊渡过自己一百一十六岁寿辰。

“礼制宗法,在许多地方,仍然深入人心。”

道门玄机观观主聂放,视线望向远方:“尤其对生于斯长于斯的人来说,早已受到潜移默化,很多人甚至意识不到其存在,但做决定时,往往已经受到影响。”

在他身旁站着大唐纯阳宫高功长老余逸辰,闻言微微点头。

聂放言道:“我顺大江而下,向东边一行,这边辛苦道兄了。”

余逸辰:“聂观主多留神。”

他有耳闻,与聂放息息相关的聂忠节、聂松父子二人,有在那边露面。

对聂放所思所想,余逸辰不便多言,不好直接祝愿对方马到功成称心如意,但更不好出声劝阻,于是只能目送聂放顺大江而去。

聂放当前已经不见自己身躯,而是将神魂同机关傀儡全然相合。

高近十丈的机关傀儡,仿佛化作流光,转眼越过大明人间山河万里。

等靠近消息所指地区,流光又消失,化作仿佛暗影一样的存在,悄然潜入,不露行藏。

一番搜索后,目标之一映入聂放眼帘。

那是一个身着大明皇朝四品官服的青年官员。

其人相貌,同聂放有几分相似。

正是他同父兄长,大明前任首辅周明哲的入室弟子,聂松。

聂放那庞大的机关傀儡双目中,光芒四射,仿佛两面圆镜,镜光扫视四方,分毫毕现。

他微微沉默片刻后,主动现身。

庞大的机关傀儡,便立在聂松面前不远处,平静目视对方。

聂松仰望高大的机关傀儡,徐徐说道:“何不现身,当面相见?你我也有些年头没有真正见过面了。”

机关傀儡发出聂放的声音:“没那个必要,有什么话,开门见山直言便可。”

聂松神情如常:“该是我想请你开门见山直言,究竟意欲何为?”

聂放语气平缓,并未有激烈的情绪波动:“早年的时候,贫道心怀愤懑,欲要为母亲和自己讨个公道。

但之后这些年下来,个人恩怨贫道虽然未曾看淡,却不再是最重视之事。

如今贫道所思所想,乃是希望能破除礼制宗法对人心的禁锢与束缚。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并非有错,但不该是你们这般。”

聂松静静望着眼前庞大的机关傀儡:“大明山河动摇不假,但只要文华昌明,这神州终有一日便一定会重归正轨。

父亲虽为你这些年来离经叛道而伤神忧愤,但仍然对你抱有期待,期望你成为唐、明两朝之间桥梁,能为重定神州做出贡献。

但现在听你所言,我便知道,父亲终究是要失望了。

你忤逆人伦,对聂家和父亲心存不满,我先前有所预料。

可现在看来远比父亲和我所想的更糟,你胆大妄为,已经彻底沦入邪道,不止想要逆反家族血裔,更对祖辈宗法圣人之言心存不敬!”

机关傀儡的头颅环顾四方,双目如镜:“都已经面对面了,何必再说这样的话,当真从未设想过么,若是没有,今天何必摆下这么大阵仗。”

聂松:“原本只是有备无患,但现在看来,你深入歧途,已经无药可救。”

说话同时,以他为中心,四方皆有大量黑色的文墨升腾而起,共同组成仿佛亭台楼阁一般的存在。

聂放的机关傀儡“逆流”身处其中,顿时感觉身形迟滞沉重。

对方在这里积累下来的纲常礼制,显然已经极为深厚。

不过,机关傀儡“逆流”身形不动,身上已经有多个符阵一同闪烁光辉,大量雷电滋生。

聂松令自己置身于重重黑墨所化的建筑之后,借这些文墨抵挡机关傀儡放出的雷光。

感受文墨动摇,他神情郑重。

比起先前得到的消息,聂放这具机关傀儡,较之以往力量似是更强了。

虽然斥对方为邪道,但对方的实力,聂松从未小看。

某种程度上来说,聂放的偃师术,算是他们儒家理学修士最讨厌的对手类型之一。

明廷此前之所以重视大明蜀山派,便是因为相较于道家丹鼎派,炼制法器、法宝而非自己本人攻击的蜀山修士,所受理学宗法礼制压制没那么直接,效果也就没那么好。

偃师机关傀儡,在这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

聂放这些年来潜心修习,再得雷俊等人相助,更是已经像大明之外修士一样,不受大明、天理过往的理学纲常宗法压制,曾经的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已经难再制约他。

而他机关傀儡坚固,力量强横,他又注重速度和移动,故而便像是灵活有所不如但直线进退速度不逊的武道高手。

武道强者贴身刺杀,速度和爆发力强横至极,常让对手来不及反应就饮恨,纵使有纲常宗法压制,都素来为理学修士忌惮。

聂松眼下也是经过长时间多番准备,这时才有把握直面眼前这个离经叛道的同父兄弟。

他知道聂放的“逆流”防御强横。

不仅仅是炼制机关傀儡的材料本身坚固,聂放神魂与之相合后,更能周转法力,为机关傀儡加持,进一步提升其护御之力。

但反过来,如果不断承受攻击,也将大幅消耗聂放法力。

他眼下这具“逆流”乃是重制,早年第一具“逆流”曾经被击毁,便是遭受长时间众多高手围攻所致。

是以此刻聂松以文墨覆盖周围广阔区域,将“逆流”包围在当中的同时,便见那众多亭台楼阁这一刻仿佛都成了箭楼、堡垒。

仿佛箭雨般密集的众多墨字,铺天盖地飞射而出,从各个方向包围“逆流”。

“逆流”受积累多时的文墨牵制,一时间难以再化光飞驰而起,顿时被密如雨下的众多墨字覆盖。

聂松的礼制筹谋多时,此刻形成的墨字,攻击力亦极为强横。

炼制“逆流”的天材地宝精金材料虽然坚固,但这时承受墨字箭雨,虽然没受损,但表面光辉流转不停闪烁,仿佛雨打池塘般的模样。

聂放法力,飞速消耗。

“逆流”上法阵运转,雷电凝聚,化作奔涌的狂流冲向前方,顿时将成片文墨蒸腾干净。

但精心准备多时的聂松挥毫泼墨,于是就见文墨所化的亭台楼阁倒塌一片后,雷电奔流继续向前,却遇上仿佛城门般的存在,继续阻挡。

自城门后方,更多墨字如箭雨般升起,然后落下,继续攻击“逆流”。

聂松心中估算,按照先前所得讯息,对手的法力,消耗会极快,再来这样两轮,就将耗尽。

他这边消耗同样巨大,但随着时间推移,文墨也在继续不断积累,稳稳的比聂放那边坐吃山空坚持更久……

念头刚刚转到这里,忽然远方似有光辉一闪。

下一刻,便有恐怖的剑光转瞬即至,悍然轰开文墨城门!

然后再有雷霆轰鸣声,远远传来。

聂松愕然看向远方。

那里,隐约有另一具体型巨大的机关傀儡,正在靠近。

其身上,竟有两根并列的金属长轨向前延伸,长轨之间,雷电与元磁之力不停激荡。

聂松瞠目结舌,看着那轰碎他文墨城门的乃是一截粗大的长锥,在剧烈撞击下已经扭曲变形。

但强横的雷火之力,轰碎城门之余,更连环爆炸,不停焚毁周围文墨。

“贫道第一具法宝层次的机关神兵,命名为‘逆流’,逆的便是你们俗世浊流,而非逆天下大势。”

“逆流”中传出聂放平静声音:“何为天下大势?宇宙,自然,苍生。

故而贫道第二具机关神兵,有心名之为‘苍生’,但贫道何德何能担此大名?

雷天师有言,不论何人,都当不得代苍生言,众生所愿,亦纷杂不一,我等唯静观之,顺其自然便好。

故而贫道一人只可代自己言,脱了这身道袍,算一匹夫便是。

贫道这第二具机关神兵,便名之为‘匹夫’,只是贫道‘匹夫’一怒,血溅不止五步。”

说话同时,聂放第二具机关傀儡在远方已经再次开始蓄势,元磁之力不断激荡,新的飞锥悬于两根金属导轨之间。

自大唐蜀山派长老“陈东楼”传元磁剑术后,大唐蜀山派和大唐龙虎山天师府陆续开始有门人弟子修习。

不过这其中尤为上心者之一,却是大唐玄机观观主,聂放。

他这些年专程向大唐龙虎山和大唐蜀山派请教,甚至得过天师雷俊指点,在元磁剑术上有了长远进步。

聂放设计机关神兵,因为种种原因,受雷俊影响颇多。

强悍身躯。

高机动。

强感知侦查。

瞬间集中力量全力攻击,并且最好是远程攻击。

都是聂放追求的方向。

元磁剑术的出现,令本就钻研雷法的他如获至宝。

于是此刻“匹夫”一怒,摧枯拉朽!

而他的“逆流”面对连续不断的包围攻击,却仍然还能支撑,远远超出聂松预期。

在“逆流”和“匹夫”体内,各有少许纯阳真火火种作为核心,不断交织旁的阴火之力,连环周转,从而获得远超以往的法力总量和恢复。

若非如此,也不足以支撑“匹夫”发射元磁飞剑。

这却是聂放臻至八重天四层圆满境界后方作出的改良。

聂松先前所料,刻舟求剑了。

文墨城门一垮,墨字所凝聚而成的箭雨也顿时稀疏,连同这片区域对“逆流”身形的前肢也减弱。

“逆流”顿时重新冲出,与“匹夫”一远一近配合,顿时开始将那片覆盖广阔积累多时的墨海撕裂。

不过,机关傀儡镜光般的双目中,这时却仿佛流露出人性化的色彩。

在其“目光”扫视下,周围有多人陆续现身。

多位大明皇朝楚党重臣,都出现在周围,其中甚至有已经九重天圆满境界的平天下大儒曾夔。

聂放之父聂忠节,亦在其中。

龙虎山天师俯瞰人间,令人胆寒。

但道门步步紧逼,看似不疾不徐,却在掘所有理学大儒的根基,令人感觉脖颈仿佛被人扼住,渐渐要窒息。

就算再忌惮龙虎山天师府,到了如今这地步,他们也不得不设法应对。

不动龙虎山天师府传人,也要遏制阻挡道门紧逼。

聂放其他事上低调平和,但在大明这边高调出位又背景特殊,自是合适的靶子。

因为忌惮龙虎山的天罚,曾夔本人无心亲自出手,但为聂忠节、聂松等人压阵,以防有其他变化。

“父亲,孩儿无能。”聂松满面愧色。

聂忠节目光则上下打量审视眼前的机关傀儡:

“昔年对你疏于管教,少读圣贤书,方有今日狂悖妖道,聂某愧对列祖列宗。”

机关傀儡的“目光”注视对方,但并不多停留,继续扫视周围大明众人。

聂放的声音平和一如往日:“难得我们三个有共识,相对于一家恩怨,我们都更关注理学宗法礼制对整个人间的影响。

没有你们父子,对贫道个人很重要,没有你们所有人,对这方人间很重要。”

话音未落,对面曾夔面色先是一变。

理学修士神魂只强韧胜过儒家其他三脉修行者,但逊色于灵动,故而感知洞察不及其他儒家修行者。

但曾夔乃是九重天五层圆满境界的理学大儒,这时还是感应到,有其他高手靠近这里。

远不止一人。

并且从四面八方一同包围上来。

可惜曾夔来不及退走,他刚刚动念,一抹仿佛时光长河般的如水剑光已经环绕四方。

那意味着九重天五层圆满境界的蜀山大剑修,南晋蜀山派掌门沈溪到了。

大明人间如今对这位道家炼器派散仙已经不陌生。

而曾夔视线环顾周围,就见其他众多道家高手,也陆续赶到。

他们打聂放的伏击。

对面也反过来在打他们的伏击。

聂松以身为饵。

聂放亦如是。

“滋滋滋滋滋滋!”

电流声鸣响,既然沈溪道门前辈都到位了,聂放便不再多言。

“匹夫”第二剑,飞射而出!

聂忠节出手代聂松抵挡,但文墨还是被打散。

失去宗法礼制保护的聂松来不及闪躲,身体当场被飞锥洞穿撕裂!

聂忠节顾不上感慨自己白发人送黑发人。

“逆流”如光辉般移动,已经到了他面前,伸出手掌塌天般按下来。

沈溪剑光流转之下,曾夔布下的文墨礼制都被连连破开,聂忠节的手段更无用武之地。

他只能临时调动文墨抵挡。

但稍一耽搁,原本在远方的“匹夫”到了身后。

连出两剑且剑势积蓄爆发强横的情况下,“匹夫”双目中的神光也黯淡一些。

但其坚固的身躯,仍然蕴含强横的力量,同“逆流”合围。

“……逆子!”聂忠节仰望上方,眼见天空在两具钢铁神兵指掌间,渐渐合拢消失。

…………………………

玉清周天法镜关照下,雷俊视线扫过此地。

今天,聂放了结他的个人恩怨。

不过正如他同聂忠节、聂松父子所言,到了如今他最在乎的已经不再是个人过往。

而对于理学宗法礼制的变化,眼下也不过刚刚开始。

莫说还有周明哲等大儒存在,便是理学修士全部根除一空,在世俗百姓心目中,他们的影响仍然深远。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冻同样亦需时间慢慢冲刷。

雷俊津津有味看着聂放两具机关傀儡。

道家偃师术一脉传承,可供聂放参考的前人所学,已经越来越少。

自这之后,和张晚彤、孟少杰一样,他都需要不断自己钻研和摸索。

前路注定崎岖,但新开一脉传承所得天地反馈,亦会非常丰厚。

过了今日这一战,聂放仔细归纳总结,九重天大乘之境在望。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他都是开山立派的一代宗师了。

到了九重天,历史上不再有比他修为更高的偃师。

他随后每一步路都是最新的,也将是这一脉传承的第一人,第一代表人物。

眼见他一路走来,眼见一脉新的道法传承不断推陈出新,雷俊心中快慰。

他素来钟爱这方面事,为聂放感到高兴的同时,自己亦乐在其中。

说来雷俊也有些感慨。

以实战斗法论,自己三个徒弟其实是继承了他这个师父的某个特点或者部分特点。

总体来看,反而是聂放和他思路最接近。

韩筱菲甚至跟卓抱节讨论过,感觉从神通法门的特点上来讲,玄机观聂观主像是个缩水版的自家师父。

雷俊闻言,不禁莞尔。

有沈溪和陈令风、章太冈等人到场,雷俊对这一战不再更多关注。

不过,他不过问人间事,人间其他人却不敢忽视这位当代天师。

大明人间,有人主动联络拜访在此方人间活动的天师亲传二弟子韩筱菲。

某种程度上来说,令人有些意外的来客。

当前大明人间割据一方的义军统帅,骆海。

准确讲,骆海并不只代表自己。

面对天师府的韩筱菲,他少有的开门见山,表明自身是代表貔貅妖圣而来。

韩筱菲从前听师父雷俊提过貔貅妖圣的存在,这时充满好奇。

虽然已经入世行走,作为天师亲传,诸多事宜皆可自决,既是她作为雷俊弟子的权限,也是师门对她的历练,但事情涉及一位九重天之上的妖圣,韩筱菲再是没谱,这时也不会自己擅自行事,而是先报与师父雷俊知晓。

雷俊洞观人间,知道骆海和貔貅妖圣没有恶意,于是允许骆海进入归藏,自己在那里见他。

或者说,见貔貅妖圣。骆海经由韩筱菲接引前往归藏,心中感慨连连。

道门和龙虎山果然人才辈出。

韩筱菲虽然在他身前领路,但骆海却总感觉自己无法把握其存在。

如果不是对方时不时开口说话,他再将眼睛闭上,甚至可能无法觉察其动作。

先前能够找到韩筱菲,还要多亏貔貅妖圣。

双方修为境界差距过大的情况下,他们才能找到韩筱菲。

待到入了归藏,这里空荡荡一片的天地世界,又令骆海心中为之一紧。

在韩筱菲带领下,骆海见到那身材极为高大的道人,外貌如青年模样,身着九色法衣,头戴元始冠,正平静立在远方。

骆海观之,只感觉自己仿佛在仰望宇宙星空,看上去包罗万象,却又神秘莫测,令人生出自身无比渺小的感觉。

“晚辈骆海,参见天师。”骆海上前行礼。

韩筱菲立到雷俊侧后,雷俊本人平静道:“骆居士免礼。”

骆海:“天师无量寿福。”

说罢,他束手而立,不再多言。

自他身上,隐约有黑气涌现而出。

那黑气在其头顶上空凝聚为异兽之相,正是传说中的貔貅。

雷俊平静视之。

反倒是貔貅空面上流露出颇为人性化的复杂神色。

虽然对方是新崛起的小辈,但他心中对雷俊的忌惮却极重。

原因无他,大明人间不少顶尖强横妖族,都被眼前这个道人剿杀。

除了破大明京师那一下之外,对大明人族修士,雷俊反倒很少过问。

因为其他人间修士这些年来常在大明人间行走,相互之间消息往来,骆海与貔貅空也有耳闻。

在其他人间,雷俊也有专门诛除大妖的时候。

貔貅空虽然已经成就妖圣之躯,但对此不得不心怀警惕。

但他最终还是决定走这一趟。

原因,在于传闻中有大妖银月冥凰,仍安然身处罗渊。

只是貔貅空这趟前来,主动入归藏,仍然担着巨大风险,此刻当真面对雷俊,心情难免五味杂陈。

“貔貅妖圣,久仰大名。”雷俊平静开口。

貔貅空:“不敢当。”

雷俊:“阁下到访,所为何事?”

他神情如常,语气平和,虽然淡漠,但至少面上暂时看不出敌意与不满。

骆海在一旁见了,悬着的心先放下大半:

看来先前揣测是正确的。

雷天师对妖物的甄别,不在于修持妖气恶氛还是天地灵气。

决定性因素更可能在于这妖物是否造下大规模杀孽,令生灵涂炭。

只是修持妖气恶氛者,不仅大多性情残暴冷酷嗜血,更会因为修持灵气者乃至于普通凡人而生出强烈的口腹之欲,亦或者借助生灵魂血修练妖法,故而大妖大多视人命如草芥,满腹血腥。

归墟中的鲲鹏妖圣曾经也在大宋人间造成过大范围生灵殒灭。

似银月冥凰那般,乃是极少数特例。

而眼下的貔貅妖圣算是另一个特例。

一方面因为貔貅本也是瑞兽,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貔貅本身天赋异禀,但又同饕餮之流贪婪至极有所不同。

严格来说,貔貅妖圣未必似银月冥凰那般从不与人间接触,但总体来讲,他甚少有恶迹。

当然,一定要说的话,这同他被善智慧尊者镇压多年也有一定关系。

脱困后,他急需休养弥补,但人间情况特殊,仙境高手难以在其中自如行动。

真到了山穷水尽之际,貔貅妖圣说不得也可能被逼跳墙。

但时也命也,他遇到骆海,也遇到周明哲等大儒改良当前的理学礼制。

最终貔貅妖圣和骆海互惠互利,反过来薅了明廷各位老大人们的羊毛。

虽然因为先前冒险截击善智慧尊者令貔貅妖圣辛苦积累所得大量消耗。

但人间合流在即,他情形已经安稳下来,没有铤而走险的必要。

只是当前人间局面,未来究竟何去何从,貔貅妖圣仍然不得不在意雷俊的态度。

“我不想过问人间其他事,只希望能静修疗养。”貔貅妖圣口吐人言:“拜秃驴所赐,我多年来不进反退,已经没有继续向上突破的余力,没法指望能更进一步,眼下只想安度晚年。”

这也是他不考虑天宫旧属的缘故。

虽然高天随包容各路来历修士,求志同道合而不问过往出身,但昔年汉末大劫时种种已经表明,天宫旧属非我即敌,难容旁人置身事外。

雷俊虽然斩妖荡魔不容情,更同天宫旧属针锋相对,但他不介意中立派的存在,不强求人站队。

是以如果一定要在古代和现代两任龙虎山天师之间选择,貔貅妖圣更希望雷俊胜出。

他虽有心置身事外,但此刻也知当有所表示,故而冒险来见雷俊。

“阁下修行难得,望此念不改,勿令苍生涂炭。”

雷俊听了貔貅空所言,神色如常:“贫道亦希望阁下可以如愿。”

貔貅空看向骆海。

骆海向他和雷俊行礼,然后说道:“明廷腐朽,神器更替本是能者居之,德者居之,晚辈不才,自问才具尚不足以逐鹿天下,只希望这世间能拨乱反正,便于愿足矣。”

貔貅空对骆海言道:“人间事,人间了,天师替天行道,都还少有直接出手干涉人间,我以后也会尽量不出手,接下来的路,靠你自己了。”

既然此番冒险成功,雷俊没有表现出敌意动手,那骆海再返回大明人间,便可以更自如同其他道门人间高手打交道,双方渐渐合流,无需再依靠貔貅空帮助他在乱世割据一方。

“居士顾念苍生,乃百姓之福。”雷俊言道。

骆海忙说:“天师言重了,晚辈不敢当。”

貔貅空目视雷俊,这次微微沉吟片刻后,重新开口说道:

“我有心归隐养老,但也听过人类一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

今朝承蒙天师关照,理当有所回报,同时帮你也算帮我自己,与天宫旧属相争,你能赢,我接下来静养才安稳。

只是,我需要较长时间来准备,远水救不了近火,天师与天宫旧属相争,未必能赶得上。”

雷俊面上无忧无喜:“无妨,我辈修道中人,本就是顺天而为,应缘而动。”

韩筱菲代师送客,送貔貅妖圣和骆海离开归藏前往大明人间后,方才返回,好奇问道:

“师父,貔貅妖圣是打算想什么法子?他既然有如此办法,为何不用在自己身上以便疗伤?”

雷俊微微一笑:“无妨,静观其变。”

他转而看向自己的徒弟,满意点头:“最近常在外面跑,修行上倒是没有偷懒。”

韩筱菲顿时笑逐颜开:“师父,弟子修行一向很认真很努力的!”

雷俊:“神通法门修炼也没有放松,时刻抓紧时间呢。”

韩筱菲点头如小鸡啄米:“是啊是啊!”

雷俊:“真是太刻苦了,刚送完客人,回为师面前都是变作一副貔貅模样。”

韩筱菲:“呃……师父见谅。”

眼前身材小一号的貔貅告罪一声,逃也似的开溜。

雷俊见状,不禁摇头失笑。

二徒弟很多时候不靠谱,但诚如其所言,平日里修行上,她从无半点偷懒,反而相当刻苦。

接下来三年时间里,她静心苦修,继卓抱节之后,成功修成道家符箓派八重天神庭之境,开始开辟体内宇宙。

在她出关后,便正式接过大师兄卓抱节的班儿,负责平日里代师父雷俊督导三师弟封霆修行。

卓抱节则开始闭关,为八重天到九重天之间的天堑劫难做准备。

比他慢些年头,秦采薇成功臻至八重天四层境界。

不过相较于已经开始为冲击大乘之境做准备的卓抱节,刚刚臻至八重天圆满的秦采薇,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默默积蓄。

倒是今汉人间那边,经过这些年的潜修,康明成功向前迈出这一步。

黄天道,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家的九重天大乘高真。

雷俊这时再看自己天书暗面宇宙所出的四大暗曜,周朴、康明都成功臻至九重天境界,而聂放同孟少杰也都已经八重天四层圆满,并开始为冲击九重天做准备。

相较于聂放近年来在大明人间风风火火,同样在那边的孟少杰安静许多。

他默默旁观和记录这方人间潮起潮落,几乎完整经历大明皇朝由盛转衰,再走向末路。

对于修习史家之道的他来说,如此经历弥足珍贵。

以至于孟少杰本人珍而重之,细细揣摩。

以他的天资和经历,论理突破至九重天境界的速度本该不比康明来得慢。

但他近些年来静心归纳整理各方面史料,略微放慢几分自我积淀并向上提升的速度。

虽非孟少杰本人有意,但厚积薄发之势渐成。

张晚彤当前不在这方大千世界,孟少杰失去最好的良师。

但相较于早年时,如今的他已经可以镇定平和面对眼前局面,期望张晚彤平安的情况下,甚至以一种相对超然的视角,观察和记录这大千世界近些年来种种变革。

“距离雷天师洞玄登仙,遏止人间提前合流,整二十年时间过去了,距离陛下入时之渊则有十六年了……”

孟少杰翻阅面前的书卷:“十六年弹指一挥间,天师昔年曾有言,无人为干涉,人间合流自动到来之期亦为之不远,想来,已然将近。”

他合上面前书卷:“希望陛下吉人天相。”

同一时间,雷俊端坐归藏中静静等待。

晚些时候,大师姐许元贞的身姿,重新出现在归藏内。

“将将二十年,你已经准备好了?”许元贞饶有兴趣看着雷俊。

雷俊颔首:“约莫就在这一年左右时间里,所以只好打扰大师姐在昆仑的清修。”

许元贞随意地在时之渊旁坐下:“不妨事,我那边大差不差,炉里继续温养即可。”

雷俊:“既如此,归藏这边辛苦师姐了。”

他跟许元贞招呼一声后,离开归藏,转而前往娑婆。

在这里,雷俊以自身神通法力,终于将玉清弥罗洞天取出。

娑婆并没有因此而彻底崩灭。

地下深谷中,裂缝内,大量灵符闪动光辉,交织成一片光岚,填补破开的娑婆缝隙。

雷俊抬手,手指凌空勾勒,于是有黑白太极图浮现,落入其中。

于是娑婆缝隙,开始渐渐愈合,光辉消解。

直到最后,符箓光辉彻底消失,虚空裂痕也随之彻底消失。

在深谷地面上,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黑白太极图。

法清和尚模样的王归元在一旁看护,这时见状,身形变化,重现王归元本来面貌。

着深红道袍的道人,向雷俊打个道家稽首:“娑婆苏愈,掌门福德无量。”

雷俊还礼:“多年准备,非我一人之功,接下来还要辛苦师兄。”

王归元:“愿你功成圆满。”

雷俊与之告别,迈步进了玉清弥罗洞天内。

这方洞天终于再现自身挪移虚空之能。

接下来,雷俊没有在九天十地之间辗转,而是带着玉清弥罗洞天,直接返回大唐人间,返回龙虎山天师府祖庭。

早得到消息的元墨白,已经在万法宗坛内做好准备。

玉清弥罗洞天停于虚空中,同上清雷府洞天遥相呼应。

雷俊本人则入了万法宗坛。

接下来一年时间中,他都留在这里。

淡淡光尘,自雷俊身上飘落。

人间尚未合流,仙人入人间行走,多少仍会出现仙蕴法力流逝散逸的情况。

雷俊太极道体周转下,陆续从周围人间天地中获得回补。

人与自然,隐约形成循环。

相对而言,仍是雷俊流逝更多。

以他的根底,一定时间内不会有大碍。

但时间跨度如果不断拉长,则同样会造成负担。

尤其是他接下来将要向洞玄二重境界,发起冲击。

雷俊神态安然,只默默吐纳,观想存神。

万法宗坛光辉流转,不见特殊景象。

但上清雷府洞天、玉清弥罗洞天和远在今汉人间的太清度人洞天,内部都有符阵亮起光辉。

与此同时,雷俊此前交托楚昆、卓抱节、韩筱菲等人在各方人间做下的布置,这时都开始发挥作用。

大唐人间、大宋人间、今汉人间、两晋人间、五代十国人间乃至尚未平静下来的大明人间。

山川地脉,潜移默化间灵气悄然流转。

六方人间,世俗百姓烟火气同地脉山川灵气悄然汇聚,不为外界所知,经由特殊的法仪,穿越虚空和距离的阻隔,共同交汇于大唐龙虎山祖庭。

受这些法仪影响,雷俊不仅没有造成自身仙蕴法力加速流逝,反而随着黑白太极图流转,得到人间更多反馈。

彼此间建立的循环,渐渐臻至平衡。

虽然需要保持当前状态静坐不动,但雷俊此刻长留人间,不再受任何影响与消磨。

他不断温养自身。

冬去夏至。

雷天师迎来自己一百二十岁生辰,步入两甲子之龄。

这个夏天,他展开了自己的双重道景玄垣。

接着,这两方玄黄宇宙,渐渐开始合一。

并非从前结合嵌套的模样,而是当真开始融为一体。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雷俊开始冲击洞玄二重境界。

不同于先前登仙之际水到渠成一步登天连劫难都不曾有过,眼下从洞玄一重到洞玄二重,雷俊同样面临天堑劫难。

识海意识中,雷俊眼前天地仿佛破碎。

上古末年,九天十地分裂的景象似是重现。

同时也仿佛要撕裂雷俊的仙人之躯和他的道景玄垣。

但雷俊始终安然。

他同六方人间联系不断。

与这六方人间相对,其他天地中,雷俊此前留下的符箓开始悄然发挥作用。

位列九天的昆仑、蓬莱、大同、娑婆、须弥、灵山。

位列十地的地海、黄泉、罗渊、大矩、空桑,以及……大荒。

伴随大宋复国,木淳阳等人此前兵压大荒,大宋人间的草原异族,正式成为历史。

而楚昆留在其中的符箓,这时受雷俊掌控,与人间呼应。

六天。

六地。

六方人间。

虽不是完整九天十地大千世界,但在雷俊太极道体周转下,不断化生衍变,集聚神韵,加持于雷俊一身,帮助他直面仿佛上古末年九天十地分裂重现的天堑劫难。

太极道体作为基础,自然悟性构思方法。

这一切不仅仅让雷俊此前修行速度加快,也为这一刻筹谋。

他在这些天地、人间经营多年,准备多年,预备了属于他自己,专门用来渡过眼下劫难的妙法。

于是……

洞玄二重境界,今日得成。

雷俊睁开双目。

他的道景玄垣,亦从天市垣变化为太微垣。

构思多年的新仙诀,亦由此蕴生,从构想化为实际。

而伴随雷俊修成太微垣,此方大千世界,凡是八重天和八重天以上境界的符箓派修士,心神都为之一振。

九重天境界的元墨白、楚昆、康明,有瞬间感觉自己的大乘道景,因外界而鸣动,仿佛不受控制要自动展开。

更多八重天境界的符箓派修士,八重天一层、二层还好说,八重天三层神庭外景和八重天四层神庭上景层次的修士,神庭宇宙当即展开一瞬。

一放乍收。

作为历史悠久的圣地真传,众人惊讶之后,纷纷想起宗门古籍记载的情形,继而恍然大悟,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汉末大劫之后,道家符箓派,有仙人登洞玄二重之境。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