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回天庭喊魔家四兄弟了。李平安为了让他们多做准备,把去南洲的日子,定在了半个月后。李平安此刻心情还是有点复杂的。连四大天王都已经登场,就藏在天庭了?若不是天庭吸纳了人族上古的底蕴,人才济济、将星云集,李靖和魔家四兄弟都没啥用武之地,以至于李靖颇感困顿、想要辞官,李平安都注意不到这回事!这灯下黑,算是给天道玩明白了。李平安顺势把他们安排去南洲,此举既是遂了天道谋算,又能安插一些自己的棋子。说不定,他们以后就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让封神大劫的走势朝李平安理想中的情形发展。——少死高手、多肉身上天庭者。李平安此前就已意识到,他很难真正影响阐截两教。阐截两教本就不在他管束范围内;两教仙人虽也算敬重天帝,却不会听天帝之命。如果封神大劫的走势依旧对应武王伐纣,那他如果能控制住凡俗力量,也能左右局势,这是他唯一的切入点。李靖此番落寞,也算是在他想睡觉的时候及时递了个枕头。他鼓励完李靖便大摇大摆地离了山门,回返天庭时还特意回头挥了挥手,惹来了门内年轻弟子们激动万分的表情。李平安想了想,还是回了天庭,坐在凌霄殿中,像模像样地处理起了政务。不多时,东王率天庭群臣来拜,天庭上了个晚朝。忙碌半天过后,李平安看着东王摆在他桌边的、那一人多高的布帛堆,嘴角在不断抽搐。“东王,你这什么意思?”“您还问臣什么意思。”已长成中年面容的东王风清扬,此刻禁不住露出几分苦笑:“陛下您在外修行是逍遥快活了,臣在天庭几百年没日没夜,心力都快熬没了,修行都快落下了。“这些都是必须您亲自审过、用印才能生效的各界发展规划。”李平安抬手扶额。早知道他就去看望下女魃,给大姐姐送去来自天帝弟弟的温柔关怀了。“行吧,”李平安振作起精神,取来一只布帛摊开,开始仔细审阅。他也不能啥活不干不是。东王顿时松了口气。他还真怕李平安直接就遁走了,有些事他当真不能做主,东王与天帝之间有着一条决不能逾越的鸿沟。“东王,天方阁最近为何没什么声音了。”“禀陛下,”东王拱手道,“因天庭逐步扩张,凶魔陆续伏诛,三千世界大局已定,天方阁已开始转向监察三千世界各地,天地间也无太强的强敌,故鲜少有消息能送到您耳旁。”“监察各地,那各地天庭驻兵可有什么龌龊事?”李平安头也不抬,招来天帝印,给刚看完的布帛摁了下。这布帛顿时化作金光飞向通明殿。通明殿中群臣立刻开始忙碌。东王快声禀告:“若说没什么龌龊,这是谁都不信的,人性总归有善压不住恶的时候。“但总体而言还是不错的,而且犯错的大多都是天将,尤其是以真仙、天仙境天将居多。“此间都会一五一十记下来,等天将回天庭述职时,进行责问查办,若其敢犯天条,视情况是否严重,决定传唤或是直接捉拿。“过去数百年前,臣处置了大概六百余真仙、八十三名天仙将领欺压地方宗门的案件……比天庭成立前,此类事少了大半。“这也是天道监察之功。”李平安点点头:“天道推算现在如常了吗?”“已如常了,只是推算起来费力许多,天仙之下的道境几乎无法推算。”李平安并未多问,继续看面前的布帛,片刻后方才用印。一连七八个时辰,李平安被东王‘硬控’在此处,将那一人多高的布帛用了印。虽然他信得过东王,但该看的内容他尽数仔细看完。终于,最后一张布帛摆在他面前,上面写的是与生灵繁衍之事有关的天庭举措,需地府配合,将更多转世机会优先调拨给已经建成的玄武、白虎、朱雀、空蒙四大界。天庭的根基就在于此。李平安摁下天帝印,整个人虚脱般斜躺在了宝座中。东王眼底带着笑意,对李平安拱手行了个礼:“陛下辛苦。”“是东王辛苦,我不在天庭,东王还能把各处打理的井井有条。”李平安幽幽的一叹:“现在道仙劫马上就来了……东王你坐。”“谢陛下,”东王自桌边的木椅重新落座。李平安道:“道仙劫转眼将至,你觉得天庭现在该做些什么,不该做些什么?我想听听你的意见。”“陛下应该已经有深远之谋划,臣不敢妄言。”东王沉声道:“此间有几件事,还是要陛下您多注意些。“天庭之中倒是有些流言蜚语,说天庭空着的高阶神位都是给道门仙人准备的,道仙劫过后,天庭仙神想要晋升将会难上加难。“这是其一。“六圣归来后,部分仙神心神不定,他们都有些担忧,若有朝一日,圣人法旨来到了天庭,与陛下的旨意相左,那该遵谁的旨意?“若是说遵从圣人之旨,天庭的主宰是您天帝陛下。“若遵从陛下旨意,可圣人的天道序列排位还在陛下您之上。“此事必须尽快定个章程出来。”李平安抬手揉着太阳穴,笑道:“你说,这是不是天道故意的,给天帝和圣人分别设限?”“看着像,”东王则道,“用结果去推断动机,也没什么意义。”“让我想想……圣人其实也分好圣和坏圣,这里的好坏是对天地和生灵而言。”李平安心念一转,已是有了主意:“老君不是坐镇天庭吗?“若圣人法旨来了天庭,先给老君过目,老君若允许,则天庭仙神需执行,这般都不必问我。“因为老君同意的,我也只能同意。”东王怔了下,随后面露恍然,对李平安竖了个大拇指。老君是太清化身,太清是最强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