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锦衣卫:我们老大有点鸡贼 > 第475章 姗姗来迟的援军

锦衣卫:我们老大有点鸡贼 第475章 姗姗来迟的援军

作者:排骨大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2:06:57 来源:泡书吧

死掉的响马太多了,处理起来都是一项很庞大的工作,李小牙没有去看堆积如山的响马尸体,只是交代下去,如何处理死尸。

远离人烟水源,一个萝卜一个坑,坑要深,撒上生石灰再掩埋。

这是首要处理的事,李小牙吩咐监工处理死尸的锦衣卫,不必要求得很严苛,只要别让人偷吃就行了……

偷吃?

虽然领差的锦衣卫曾听说过流民因饥荒吃人,但说出来也太惊悚了。

死去的民夫则焚烧取骨灰,一起装到棺材里送到义庄,等他们返程再将骨灰带回去。

死伤的马匹也很多,就算是被炸死的马,只要稍稍处理,还是能食用的,如今到处缺粮,没有人会嫌弃的。

死伤的响马,遗留下数百匹马,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李小牙玩自爆马,耗费了不少马,因此拿走一半充入粮车队,余下全交给广昌知县。

受伤的响马,集中安置在县衙救治,请回来的几个郎中忙得焦头烂额,受了严重枪伤的,很难救活,只能先放弃救治,优先救治那些箭伤刀伤砸伤的响马,因为天冷,伤口不容易发炎,只要不是内伤致命伤,皮肉外伤基本都能救活。

保守估计能救活两百多名响马,至于如何处置他们,这让广昌知县有一点头疼。

好不容易全救活了,总不能将他们全砍头吧?

关在牢里,又养不起,发配边关?此地就是边关,广昌县城内有不少城民就是被发配过来的,服完刑后就留下来了。

李小牙给广昌知县出了一个主意,判处徒刑留用。

广昌知县很是疑惑,如何留用?

这些响马多是青壮,年富力强,他们又精于养马,正好利用他们的专长,建一个马帮,不但能增加县里的收入,若能将响马们驯服,还能让他们成为县城的防卫力量。

至于如何驯服?

当然是洗脑,只要坚持每天洗脑,时间长了,聪明的脑瓜都会被洗成傻瓜蛋,很多大学生被骗进传销组织,被一遍遍洗脑,最后都成了传销组织的骨干成员。

县衙后院的屋舍内,受伤的响马,全集中在此治疗养伤,李小牙给广昌知县演示了如何洗脑。

恩威并施!

“你们知道自己所犯何罪吗?袭击县城,企图抢夺军饷,这可是诛九族的罪。”

“……”

李小牙吓唬一番后,继续道:“当然了,我们让郎中不辞辛劳救治你们,为了尽快让你们康复,城民们每天杀马让你们吃肉喝汤,并不是为了将你们治好之后,再将你们砍头的。”

“……”

李小牙开始画饼了:“你们袭击县城,也是因为活不下去了,我们也能理解,只要你们乖乖服完徒刑,我们可以既往不咎,让你们堂堂正正留在县城里安家落户,利用你们养马的本事过活,将来娶一个婆娘,生个大胖小子传宗接代,不比你们当响马,朝不保夕,每天将脑袋挂在裤腰带上面强多了?”

李小牙滔滔不绝描绘着幸福画卷,一群受伤的响马,被大饼喂得饱饱的,一个个眼中露出了憧憬之色……

麻子等人暗中偷笑,他们老大最擅长的就是画饼了。

画出来的饼,那是又大又香又甜。

他们已吃过太多老大画的饼,不过,老大画的倒也不是空饼,他们最后确实能吃到饼,只是没那么大。

……

……

日复一日,距离响马袭城,已过去数日,

为免响马再次袭城,广昌知县动员全城百姓,自己投工投劳,将县城的城墙加高了近一丈,如此一来,县城的城墙达到了近两丈高,这样响马就很难再翻越城墙进城了。

关于响马袭击县城一事,因为响马并没有攻下县城,并大败而逃,李小牙上表朝廷的时候,没有将此事定义为叛乱,只是客观的陈述了事实,至于朝廷要不要派兵讨伐,那就由皇上内阁决定了。

这种响马袭击县城,等同失败的小起义,经常发生,只要地方处置完毕,基本是不会再讨伐了,只有那种不断壮大,攻城略地的反叛,皇上朝廷才会派兵讨伐。

李小牙将写好的奏折交给常书堂过目,后者当场就震惊了,如此“丧心病狂”的奏折是如何到达御案的?

李小牙询问哪里不对?

常书堂很意外,李小牙都当到千户了,居然还不会写公文?

李小牙耸了耸肩,徐益达倒是教过他写公文,只是他没在意,以前官小,写公文的机会很少,后来官越来越大,写公文写奏折才渐渐变多了。

常书堂开始指点李小牙如何正确的书写公文,不管是哪种公文,一定要言简意赅,特别是写给皇上的奏折,千万不要废话,皇上每天日理万机,没有那么多时间看臣子长篇大论的奏折。

要不是李小牙走的锦衣卫渠道,这种长篇大论的奏折,早就被通政司挡下来了。

另外,李小牙的字实在是写得惨不忍睹。

常书堂建议李小牙改用硬笔,字迹瞬间工整了许多,但他不会写文言,只能由常书堂一点一点教他叙述。

费了一番功夫,李小牙终于送出了一封字迹工整,言词简练的奏折。

傍晚,负责侦查的山鸡慌忙来报,说是远处来了一支大队人马,目测有两三千人。

李小牙吓了一跳,然后听说全是身穿甲胄的卫兵,这才放下心。

应该是大同镇派来的保护粮饷的卫兵吧?

果然,入夜后,一支两千人的大同镇卫兵进了城。

为首的参将叫贾鉴,乃是世袭军官,深受新上任的巡抚张文锦赏识,如今算是大同镇的副总兵,李小牙写给巡抚大人的第一封信,早就进了巡抚大人的府邸,只是巡抚大人外出监督兵堡修建,等回到府邸,已收到两封李小牙的来信了,于是急忙派出心腹领兵前来保护粮饷。

李小牙以为张文锦控制不住大同镇的将士,所以迟迟不派兵马前来保护,没想到是张文锦出去督工了,没有看到他写的信,以至于援军迟迟不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