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影视编辑器 > 第四十一章 临阵换将

影视编辑器 第四十一章 临阵换将

作者:花萌轩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1-10 12:13:19 来源:泡书吧

虽然早就已经预料到了唐玄宗李隆基会第一时间逃跑,毕竟历史上的那场安史之乱就是这样的情况,只不过苏宁就是让那场安史之乱提前了四十多年而已。

但是苏宁还是在心里有些看不起这个李隆基,如此的贪生怕死如何配做一名真正的人间帝王,感觉就连那个明末的崇祯都是比他强太多。

当然华夏悠悠荡荡数千年,像明朝那样有血性的朝代还是少见的,毕竟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仅仅是一个口号。

说起我们华夏这么多的朝代,明朝是所有朝代当中,最为特殊的一个朝代。

明朝的皇帝也是所有朝代中最特别的一个皇帝群体,他们这些皇帝有喜欢斗蛐蛐的,有喜欢捣鼓木制品的,有几十年不去上早朝的,同样有深爱上老女人的,各种各样的,奇奇怪怪性格的皇帝都有。

但是有一点,明朝的皇帝几乎都是硬骨头,他们从来都是不轻易的认输,哪怕是想认输也不敢坦露心声,因为认输和投降成为了他们历代帝王的底线。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有的明朝皇帝是非常的荒唐,但是他们都是有血性的好男儿,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难题,他们从来都没有低头。

如果去了解一下明朝战争的历史,就会发现不管明朝在军队上遇到怎样的困难,他们都不会用女人去换一个国家的和平。

也不会用割地赔款的方式来换取和平,哪怕是大军压城,哪怕皇帝被俘虏,新的皇帝也永远都不会轻易的认输。

崇祯皇帝为国而死,正统被俘叫门也没有迫使大明投降,隆武英勇牺牲沙场,绍武被俘绝食自杀,不得不说明朝的皇帝一个个都是铮铮铁骨的汉子。

明朝的战争历史虽然不是所有朝代之中战绩最优秀的,但是他却是在所有历史超过100年的朝代之中,唯一一个没有与别国签订一些非常不平等的条约和一些割地赔款的协议。

宁死不向任何势力屈服的一个朝代,虽然朝代的性命可能只是短暂的,但是也说明了明朝的皇帝们真的是非常有血性的男儿。

明朝即将灭亡在抗击清军的时候,足足坚持了38年,从这一方面我们就可以看出明朝的民风是一个极其坚韧的民族。

明朝不管是皇帝还是平民百姓的性格,都是非常坚毅勇敢的,所以我们说明朝是在所有朝代之中最特殊的一个朝代。

但是因为满清的一些缘故,造成了很多人对明朝的一些污蔑,把明朝说成是非常不好的一个朝代。

但是只要你去做一些比较,你就会发现明朝,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是有骨气,坚毅勇敢的一个朝代,甚至跟汉唐,都是可以相提并论的大王朝。

明英宗被蒙古俘虏的时候,蒙古说希望能够给他们一些金银财宝来换取英宗的性命,但是被大明朝廷给拒绝了下,大明朝廷迅速的另立了一个新的皇帝,最后打败了蒙古。

明朝不管遇到多么大的困难,不管遇到多么强大的进攻,他们都没有轻易的选择低头,他们绝不选择割地赔款,也决然不会选择屈膝投降。

在明末快要灭亡的时候,在面临着满清和李自成的强大进攻,明朝依然兵分两路顽强抵挡,对关外的国土,从来没有动过放弃的念头。

从明英宗,再到崇祯帝,多次战争中,都是应勇抗战,绝不轻易屈服,真是做到皇帝在守着国门,君王死,才能社稷亡,否则我们就死磕到底。

明末抗清的战争可要比如今李隆基遭遇的更加的惨烈,明朝抵抗清军的时候有全家投井,自杀殉国,死伤官员无数。

据统计,说有8000多人。

这些英勇就义之人,慷慨赴死之人,都是有着英雄节气,为国捐躯的血性男儿。

在明朝文化方面,甚至有许多诗人都会写下绝命诗,诗的主题大部分都是来表达,热爱祖国,为国家奉献的英雄精神和伟大使命。

这更能凸显出明朝这个时代所拥有的华夏民族的伟大精神和民族节气。

所以苏宁才会看不起唐玄宗李隆基这个软蛋,目前还没有搞清楚城外叛军的情况,就这样轻而易举的接受了自己让他逃跑的建议。

虽然这些都是自己设计和所期望的,但是当事情果然是发生的时候,心里还是免不了对这个朝代的失望,意识到武力充沛和有骨气血性完全不是一回事。

此时的唐玄宗李隆基带着大唐的满朝勋贵,惶惶而不可终日的逃离了大唐的国都长安,仿佛围困长安的叛军一个个都是青面獠牙的野兽。

此时的副将卢凌风满脸惭愧的看向眼前的苏宁说道,感觉这样的结果就是对他们武将最大的羞辱,“武威郡王,没想到会是今天的这个局面,凌风真想留下来和你一起守卫长安。”

“卢副将,你和行军大总管一起保护陛下才是更重要的,希望你们能够尽快的保护陛下巡狩益州,这样一来也可以为我们的援军争取时间。”苏宁并不认为眼前的卢凌风能够改变什么,哪怕是本剧的男主角也只不过是随波逐流罢了。

果然苏宁的安慰成功的让卢凌风再次打起了精神,“武威郡王你说的有道理!今日就此别过,希望我们能够再次于长安相聚。”

“好!到时候我们叫上苏无名和费鸡师一起喝酒。”

“还有你的夫人裴喜君,我们几人已经好久没有相聚了。

“没问题!他日我们必定再次相逢。”

接着一身甲胄的卢凌风就是骑马离开了长安,然后护卫着贪生怕死的李隆基逃离了这里,只不过任谁也不知道李隆基这一次的离开,注定了他今生今世再也无法返回长安了,接下来按照苏宁的计划他这个皇帝还会死在半路上。

……

城外的叛军并不是太多,这几天也是一直对着长安雄城进攻,然而每次都是会被长安的守军击败。

所以对于唐玄宗李隆基的逃离也是无能为力,要知道李隆基带着的可是唐军主力,他们这些军队可是不敢跑过去捋虎须。

一旁的叛军副将满脸兴奋的看向眼前的行军大总管说道,“大总管,既然长安的伪帝已经带着主力逃离了,卑职想长安城内留下的守军并不是太多,正好我们可以发起一次总攻,绝对可以一举拿下眼前的长安城。”

然而行军大总管廖凯却是语气坚决的拒绝了这个提议,毕竟攻破长安只能是破坏苏宁的计划,“不可!我们这一次围困长安的部队也就两万人,主要还是长安的伪帝不知道我们的虚实,要不然绝对不会这么轻易就逃离的,至于这点人想要攻破长安无异于痴人妄想。”

“这……卑职还是感觉太可惜了。”行军大总管廖凯的拒绝让一旁的副将有些失落,毕竟任谁都想在自己的主子面前立功请赏。

此时的行军大总管廖凯却是满脸微笑的拍了拍副将的肩膀,接下来他这个终极卧底就快要完成任务了,“放心!本座已经向洛阳那边求援了,相信女皇陛下很快就会派大军的,到时候我们就可以一举攻破长安城了。”

“是!大总管。”

此时大周洛阳的行军大总管依旧是廖凯,他从北庭都护府再次返回洛阳之后,开元女皇反倒是决定再次启用了廖凯,主要还是她发现离开了廖凯和锦衣卫就玩不转了。

此时率军围困长安的大周军队主将自然是廖凯,此次前来的主要目的就是逼走李隆基,自然不可能傻乎乎的跑过来进攻自己的主子。

唐玄宗李隆基和满朝勋贵的离开却是让长安变得人心惶惶,然而苏宁却是以长安守将的名义招募守军,而且还是直接拿出了白花花的真金白银。

这一次苏宁并没有使用自己钱庄里的钞票,因为钞票远远没有真金白银来得根深蒂固,同样也是更容易让那些青壮们直接变得疯狂起来。

“哎呀!二牛,武威郡王要招兵了,这一次给的还是真金白银。”

“真的假的?朝廷招兵还会给真金白银?”

“真的!真的!隔壁的大虎都已经报名了,而且还带回来了十贯钱的安家费。”

“我……我还是不去了。”

“为什么?这可是我们这些人逆天改命的机会,你就愿意这样白白放弃了吗?”

“九哥,现在长安城已经是被洛阳的叛军围困了,就连皇帝都已经带着勋贵逃离了,所以武威郡王肯定是守不住长安的,到时候我们这些大头兵不就惨了吗?”

“哼!二牛,没想到你竟然是个软蛋,武威郡王可是平定了吐蕃和回纥,那些蛮夷不比洛阳的叛军凶残多了,我相信武威郡王一定可以带领我们胜利的。”

“这……”

都说人的名树的影,此时的二牛也是想起了苏宁的名声,心里反倒是有些犹豫不决了起来。

“二牛,你别忘了,目前已经有援军来长安了,只要我们挡得住前面几波攻击,等到援军到了,自然是迎刃而解。”

“援军?真的会有援军吗?”

“哼!陛下在巡狩益州之前,可是下旨调安西雇佣军回援了,到时候城外的洛阳叛军一定会望风而逃。”

“嗯,九哥你说的也有道理,这一次真的是我们不可多得的好机会,不过我们最好还是多联络一些好兄弟,最好一起去应召参军才是最安全的。”

“好!那咱们现在就分头行动好了。”

“一言为定!今天晚上我们一起在我家碰头,到时候我请大家喝酒。”

“哈哈,好。”

这样的事情自然是在长安城的每个角落发生着,要知道大唐可是一个武力充沛的朝代,很快苏宁就是以武威郡王的名义招募了十万大军。

当初李隆基之所以会出现望风而逃的蠢事,完全是因为城外的叛军打了李隆基一个措手不及。

另外苏宁在太极殿上的那句话说到了李隆基的心坎里,自从太平公主在洛阳反叛大唐朝廷称帝之后,李隆基就是感觉自己身边的所有人都是叛徒,感觉每一个人都会和洛阳的伪帝暗中勾连,所以才会毅然决然的带着满朝勋贵逃往了益州。

手中有人的苏宁第一时间对十万大军训练了起来,而且依旧是采用了安西雇佣军的那些手段,很快就是让这十万大军变成了自己的心腹。

当然此时的苏宁并没有立刻率军驱赶城外的叛军,毕竟唐玄宗李隆基那帮人还没有跑远,这个时候消灭了城外叛军与自己的计划无益。

洛阳的大周开元女皇得到了长安的情况,自然是感到兴奋的每个毛孔都是张开的,意识到她的那个侄子就是一个幸运儿,现在这个幸运儿已经在大唐万民的面前显露了虚弱。

只见开元女皇容光焕发的看向殿内众臣说道,“诸位爱卿,大周行军大总管廖凯已经率军围困长安,而长安的伪帝李隆基也是慌不择路的逃跑了。”

“陛下,这可是大捷啊!我们洛阳应该尽快昭告天下。”果然开元女皇的话让殿内众臣兴奋了起来。

“此事不急!现在大总管廖凯只有两万大军,想要攻破长安并不是太容易,我们还是赶紧派遣援军支援才是。”

此时的世家大族薛家之主已经做了洛阳的宰相,只见洛阳薛相公出列对女皇奏报说道,“陛下圣明!臣建议应该由韩休韩将军率领二十万大军支援大总管。”

“嗯,薛相公此言有理!就有韩休率军二十万立刻赶往长安。”

“末将韩休领旨。”

“陛下,既然此次率军前去长安支援的是韩将军,不如就让韩将军替换廖将军做行军大总管如何?”

“不可!临阵换将乃是兵家大忌!再说朝廷根本没有正当理由撤下大总管。”

“陛下,廖将军身为我大周的行军大总管,理应是坐镇中军指挥大军才是,可是他却是率领两万先锋突然围困长安,要不然何至于出现今时今日的尴尬,如果廖将军这个行军大总管真的称职,那我们大周军队应该已经抓住了伪帝李隆基。”

“这……”

果然薛相公的话引来了其他世家大族官员的支持,毕竟这个韩休本来就是他们世家大族一脉,“陛下,老臣附议!廖凯这个行军大总管确实是不称职,行动之前竟然没有通知我们兵部和朝廷,可见他根本就没有把朝廷和陛下放在眼里。”

“哎!各位爱卿虽然说的非常有道理,但是大总管毕竟是天后为朕留下来的心腹。”

“陛下,臣等只是认为廖凯不适合为行军大总管,还是让他做锦衣卫指挥使更合适一些。”

“好吧!那就依诸位臣工!现有韩休接任行军大总管,前行军大总管廖凯即刻返回洛阳。”

“女皇陛下盛名。”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