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 第233章 人心向战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第233章 人心向战

作者:山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2:18:09 来源:泡书吧

朱标凭栏而望,不着痕迹的舒了口气后,淡淡说道:

“好在我大明百姓,听闻国战并没有心生畏惧。”

“如今对国战尚有非议的,也剩下朝中文臣,以及部分年轻士子了。”

“殿下所言极是!”提及国战,蓝玉当即起身,激动说道:“末将也没想到,听说朝廷要开国战,军中士卒振奋不说,就连百姓也是无比雀跃。”

“今日投军的青壮甚至有近千人之多。”

“就连一些早年退下的老兵,也要求重返战阵。”

“而且铁匠、木工,也想要为军效力,普通百姓甚至自愿为役,供朝廷驱使。”

朱标微微点头,正色说道:

“传孤令旨,各军将帅,不得苛待效力百姓。”

“铁匠、木工,每日供给两餐外,每人每日给五十钱。”

“若需百姓为役,每日供给两餐,每人每日三十钱。”

“是!”

“警告一众将帅,若有人敢克扣.....”

见朱标还担心贪墨之事。

蓝玉满不在乎的摇了摇头,笑着说道。

“殿下,俺蓝玉敢用人头担保,此次绝没有将帅敢克扣粮饷,从中贪墨。”

“国战二字的分量,他们那些武夫能不明白?”

“那些个莽汉心里都憋着一口气,想要在殿下亲征之时,再立大功,让殿下刮目相看。”

“贪墨粮饷,克扣民夫饷银这等事,任谁都不会去做!”

听到蓝玉一口一个武夫、莽汉称呼其他将帅。

朱标觉得好笑的同时,也承认蓝玉所言有理。

如今的大明,当真是大兴国战的最好时机。

汤和、徐达、冯胜、邓愈,这些老牌将帅尚且能战。

蓝玉、沐英稍稍年轻的一辈,也已经崭露头角。

此时大明武备充沛。

恐怕纵观明史,也没有哪个时期能与之比肩。

再加上中原初定,百姓对暴元的仇恨依旧还在胸膛翻涌。

听说大明要开国战,平定四夷。

百姓自然也会万众一心。

如果非要说此时大兴国战,有哪些不利因素。

恐怕也只有钱粮、军需这两点了。

不过世家交出家产,钱粮足备。

军需方面,三司也有成效。

确定民心无虞,确定军心正盛后,朱标这才稍稍松了口气。

并非瞻前顾后,犹豫不定,只是战乃至凶之器。

朱标也担心自己和明堡宗一样,累死三军。

所以不做好万全准备,饶是朱标也不敢贸然轻进。

毕竟将士的血不能白流,自己也要对得起三军将士。

若仅凭一腔热血,朱标早就带兵马踏樱花了。

“殿下?”

“嗯。”

听到蓝玉声音,朱标这才回过神来。

“殿下,现在是回宫,还是前往军营清点财物?”

蓝玉似迫不及待般,满是期待的看向朱标。

他蓝玉虽不是爱财之人,可数十辆车架的金银,任谁不心生向往?

再说了,他营中若发这笔横财,手下弟兄的日子也会好过不少。

“你且回营清点财物,孤要去贡院。”

“那末将同殿下一起去!”

见蓝玉还时刻谨记护卫之责。

朱标倒也不想扫兴,转而说道:

“既然如此,那孤便同你先去军营。”

贡院内。

宋濂眉头紧皱,似同谁发脾气般,静坐主位也不吱声。

那满脸怒气的样子,和平日云淡风轻的样子截然不同。

“宋兄,国战之事......”

“高夫子,如今我大明当务之急难道不是与民休憩?”

“胡逆案刚过,百姓苦不法久矣。”

“莫说如今国库钱粮不足支应大战粮饷,就算国库尚有存粮,不该减免各地赋税,让百姓生息?”

见自己还未说完,宋濂就好似倒苦水般,接连说道。

高启看了眼门外的方向,淡淡说道:

“宋兄坐在这生闷气,又有何意?”

“城中发生的事,恐怕你也不知吧!”

“城中?”宋濂有些疑惑的看了高启一眼,随即愈发没好气道:

“肯定是百姓听到朝廷要兴国战,怨声载道,惶恐不已!”

“并非如此!”高启声音愈隆,正色说道:

“非但没有怨声载道,反而还是人心向战!”

“城中青壮,一个个报名投军。”

“工匠百姓,恨不得为军队效力。”

“竟.....竟是如此?”

见宋濂表情微顿,当即起身便要出门查看。

高启跟在宋濂身旁,温声说道:

“宋兄,实不相瞒。”

“朝会之时,听闻太子殿下提及国战二字,我与宋兄看法一致。”

“认为国有余粮,也应与民休息,不该轻言国战。”

“可如今我大明,无论是陛下还是太子。”

“亦或是军中将帅,甚至就连百姓都人人向战,想要横扫四夷,以图更盛。”

“宋兄,图国朝鼎盛,难道不是你我文臣分内之事?”

“怎的此时你我文臣,竟成扯后腿的了!”

“可....可是.....”

“宋兄!不可迂腐啊!”

高启言辞恳求,一对眸子近似恳求般看向宋濂,谆谆说道:

“太子殿下何其睿智,陛下何等圣明?”

“这两位又怎是穷兵黩武之人?”

“如今大明将帅一心,朝中稳固,百姓向战,当时大兴国战的最好时机。”

“中山侯所言不错,若此时不横扫四夷,将其地并入大明,缓缓教化。”

“难不成将四夷边患,留给后世儿孙头疼?”

“高启!怎么连你也.....”

宋濂怎么也没想到,高启竟会认同汤和的说法。

以武镇压,随后再缓缓教化。

在他看来,此并非仁君之举。

此举,甚至有暴君之嫌!

“高启,大兴国战,钱粮、军需,那个不要考虑!”

“此一战下去,大明数年的赋税都要搭进去。”

“若期间地方遭遇天灾,朝廷无力镇抚,届时民怨四溢,甚至会演变成民变。”

“还有军需......”

不等宋濂说完,高启率先打算道:

“宋兄,钱粮之事,太子殿下恐怕已经解决了。”

“詹家公子詹徽,带着几十辆车架前往前军军营。”

“几十辆车架的粮饷,如何能供给国战之用?”宋濂满不在乎道。

“宋兄,恐怕车架上不是粮草,乃是金银!”

“金银?”

“不错,在下听闻,詹徽先后去了詹氏一族各家的家中。”

“而且这些个车架上,都有布匹遮盖,看不清运送的什么!”

“竟是如此.....”

宋濂虽觉错愕,可一切却又好似顺理成章。

朱标心向百姓,又怎么可能耗尽国库,大兴国战。

世家之患,古之便有。

朱标收拢了民心,整肃了吏治,也时候该对付世家了。

只不过.....

“太子的确英明,只是此次国战,乃是太子亲征。”

“万万不能有半分差池。”

“粮饷之事解决了,可军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