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 > 第1726章 信所带来的震惊

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 第1726章 信所带来的震惊

作者:冬眠中的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27 00:44:51 来源:泡书吧

“……据信上所言,前任肇原知府丁牧祥死亡,为外族命令张家所为。”

苏溢城看到这里,手掌拍在了桌案之上,这张家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不仅对现任知府出手,前任知府竟然也死在了张家的手中。

丁牧祥的死亡他派人调查过,并没有发现异常,而死亡原因他也是知道的。说出来并不光彩,为了给对方留一份体面,对外宣称是病逝。

没想到这其中,竟然是张家做的手脚。

而信上王茂平提及,之前他对于前任知府的死有所怀疑,还及时救下了差点被灭口的丁家下人,将人藏了起来。

从其口中得知,当时的知府丁牧祥正在调查,边军中的一个千总。这个千总病逝其家人也在扶灵柩归来的时候,被外族所害。

所以,即使后面王茂平没有提及,苏溢城也能明白,丁牧祥的死亡,与之前被铲除的那条私贩货物路线有关。对方只是刚刚发现端倪,就被外族命令张家灭了口。

而张耘是吏员,还在府衙安插了钉子,想来丁牧祥暗中调查的事情,也是此人汇报给外族的。

估计丁牧祥的在天之灵也想不到,他的冤屈还能有沉冤昭雪的那一天。

这样两相对比起来,让苏溢城再次对王茂平的才能赞叹不已,尽管之前已经称赞过很多次,但此人还是每次都能让他刮目相看。

信上的内容还没有完,让苏溢城知道,张家为外族做的事情肯定不止这么多。继续向下看去“启元三十年,外族命张家配合谋害都指挥使司的指挥佥事”。

“真是岂有此理!”苏溢城再次把手拍在桌案上,这次的力度和声响,都要更重一些。

这个张家除了谋害过肇原的两个知府,居然还对其他官员动过手,而且是都指挥使司的佥事。

但他不记得都指挥使司有官员被害死,即使启元三十年,他还不是这里的巡抚,但之前如果有官员被谋害的事情发生,他也应该会听说过。

所以,最有可能的是,这个指挥佥事的死亡被认定为意外,或者染疾。

看来,需要好好调查一下这个指挥佥事的事情了。

眼前的信件,苏溢城花费了很长时间,都还没有看完,是因为信中所包含的内容太多,却又没有任何废话的缘故。所以他需要一边看信,一边整理思绪。

整理到现在,他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张家罪该万死。而张家也不会像张耘说的那样,只有他一人参与其中。

就像苏溢城所想的那样,信上的内容已经来到了二十二年,外族命张家解决林江不同府的两个富商。

那时候的张耘还不到二十岁的年纪,外族怎么可能信任他,将这种任务交给他去做。更何况,任务的目标并不在肇原府呢。

所以,到此,张耘的谎言已经被戳穿,他的父亲张暯作为张家的家主,才是那个接受外族命令的人。

而从张家所接受的命令来看,外族对张家应该是相当重视的。

“……启元十七年,张家接到外族命令——”

再次把心神投在信上的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启元十七年。如今看来,张家为外族做事,已经超过了二十年。

所以启元十七年,张家又做了什么,苏溢城开始回想启元十七年所发生的大事,也许张家就有参与其中。

这一页信纸上的内容已经结束,用手拈起,准备看下一页的内容,但苏溢城的手猛然一顿。

启元十七年,翁南江因为冰排阻塞河道而导致了水灾,然后——

不可能!

不可能!

苏溢城这些年也算是经历过大风大浪,但有些事情,他还是不敢想下去。应该是他对于这个时间太敏感了,才会胡思乱想。

可即便及时的将胡思乱想打断,苏溢城还是深呼了两口气,稳住心神,这才准备将信纸翻到下一页,或许他自己都没有发现,拈起信纸时,整个手都在颤抖着。

“命张家利用皮制裘衣,斗篷,鞋履等物,谋害太子殿下,事成之后……”赏心悦目的字迹所展现的内容,却是让苏溢城这个地方大员背后发凉。

太子殿下当年来林江赈灾,却不幸染疾而亡,这是林江官员,甚至朝堂上官员都知道的事情。可是谁又能去想,敢去想这背后另有隐情呢。

“呼~~”

此时的苏溢城感觉手上的信有千斤重,让他不自觉的将其放下,背部靠在椅子上,不断的调整着自己的呼吸,试图控制心神,让自己冷静下来。

将左手覆在额头上,发现上面已是一层的冷汗,准备喝一口茶水,来缓解如今翻涌而起的各种思绪。

可茶杯却没有拿稳,落在地上发出碎裂的声音。

“大人,您没事儿吧。”门口的差役听到声响,连忙关心的询问道。

“没事!”语气中的颤抖并没有被差役注意到。

而在缓了片刻之后,苏溢城也终于冷静了下来,至少表面上是如此。重新将信拿起来,继续看了下去,整封信看完之后,他突然有种自己是不是在做梦的错觉。

于是用力掐了一下自己的胳膊,传来痛意之后,又将信重新看了一遍又一遍,直到他渐渐接受,外族指使张家害死太子殿下的事实。

太子殿下是陛下的皇子中最为出色的那一个,也是陛下最为看重的那一个。无论才能还是品行,都超尘拔俗。

即便是大臣们所站的立场不同,都不得不承认,有这样的太子对于孟朝来说,也是一种福运。

但,谁也没有想到,去林江赈灾的太子,因为染疾,并没有能活着回来。无论是他还是朝堂的大臣都感到惋惜,当然,最难过的恐怕就是当今圣上了。

那时笼罩在朝堂之上的阴云,过了很久才渐渐散去。

而即便是这样,这些年来,群臣请立太子的声音也被陛下压制了下来,到今天,已经没有人敢再提起。

不知道,陛下的丧子之痛,过了这么多年,是否有所缓解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