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 > 第160章 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与此同时。

襄阳。

荆州牧官邸。

刘备、诸葛亮正在谈话。

诸葛亮羽扇纶巾,对着写好的奏章最最后总结:

“世家私兵被子御带走。

大部分土地又献于主公,如今唯主公马首是瞻,掀不起风浪。

只需将乐进从长沙调过来,组建襄阳开垦军团。

开垦军团负责秋耕。

三将军、子龙日夜练兵。”

说到此处,手持羽扇拱手道喜:

“恭喜主公,来年兵强马壮,粮草自给自足,不必等到髀肉皆消,即可挥兵收复荆南三郡。”

闻言,刘备老脸一红。

“髀肉皆消”是他说过的话。

当年和刘表喝酒聊天,感叹髀肉皆消,老之将至却无所作为。

最近和世家往来,蒯越等人将他捧上天,极尽赞美之词。

难免有些飘飘然。

今日诸葛亮旧事重提。

这是在提醒他,不能被一时的安逸迷住眼,要保持进取之心。

刘备面露歉然之色,起身拱手躬身致歉:“备近日轻狂失态,对不起军师、孔明努力,惭愧之至。”

诸葛亮扶住刘备,笑道:“主公非圣贤,有所疏漏人之常情,亮多有冒犯,还望主公不要怪罪。”

君臣二人重新落座。

谈到秦操,打开了话匣子。

刘备开口解释:“半月前,元直来信与我,新野局势稳定,他即将返回江夏,请我派人协助军师。”

诸葛亮轻摇羽扇,“可有合适人选?”

“没有。”

刘备轻轻摇头,“备时常与荆襄世家交流,能堪大用者无几,岂能让他们去污了军师眼睛。”

“唉~”

末了,一声长叹。

诸葛亮摇扇沉吟不语。

主公识人之能毋庸置疑。

遍观荆襄世家子弟……准确的说是已出仕子弟,确实没合适的。

难道让蒯越去?

以子御少年意气,蒯越绝对活不到过年。

“有了!”

突然,诸葛亮想到一人。

当即询问刘备:“主公征召宜城马氏,是否收到回音?”

刘备上任荆州牧,荆襄群臣不值得信任,急需新人扩充班底。

襄阳宜城马氏,是当地有名的大族。

家中暂时无人出仕。

诸葛亮举荐马氏五兄弟。

“有回音,”刘备回答,“马氏响应征召,遣‘五常’其三前来,此刻在馆驿休息,备准备和孔明……”

话说到一半,眼前一亮。

如拨云雾而见青天。

“好!”

“孔明之意深得我心,来人,请马氏兄弟到此一叙。”

刘备十分果断,立刻派人去请马氏兄弟。

“主公稍安,能否成为子御助手,还需考校一番。”诸葛亮低声提醒。

刘备深以为然,“言之有理。”

半个时辰后。

“马仲常。”

“马叔常。”

“马季常,参见荆州牧。”

马氏三兄弟入门后,自报名字恭敬拱手行礼。

“看座。”刘备一招手。

仆从送来坐垫。

三兄弟道谢入座。

刘备开门见山,“马氏五常才名在外,请三位说明长处,备方能为三位安排合适的去处。”

三兄弟彼此对视一眼。

长者为先。

身为二哥的马仲常先开口:“在下才疏学浅,粗通算学。”

刘备示意诸葛亮。

诸葛亮精通机关设计,算学在汉末绝对处于顶流。

两人一番问答。

诸葛亮表示赞赏。

刘备十分干脆,“好,仲常可任簿曹从事书佐,簿曹从事简雍为人忠正,希望仲常能辅佐之。”

“谢主公,简宪和有贤名,臣自当尽心尽力。”马仲常出列拱手。

顺势把称呼改了。

然后是马叔常。

也没有谦虚,豪言道:“在下博览群书,擅治经典。”

治经典?

捕捉到关键词!

诸葛亮嘴角挂着浅笑。

很快没人在他面前,说自己能“治经典”了。

得好好调教一下。

又是半个时辰过去。

马叔常满头大汗,拱手告饶:

“先生所言极是,在下甘拜下风,愿为一小吏脚踏实地。”

诸葛亮意犹未尽收手。

对刘备点头示意。

刘备适时作出安排,“劝学从事是琮公子,叔常可为书佐,助琮公子管理荆州之学政。”

“谢主公成全。”

马叔常擦擦汗退下。

最后,还剩一人。

此人年不过二十,相貌堂堂,气度沉稳,自始至终面不改色。

眉间一缕白色引人注目。

刘备甚是满意,赞道:“乡里有谚语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阁下想去何处?但讲无妨。”

马良镇定出列,请求道:“在下想去新野,请主公应允。”

此言一出,鸦雀无声。

马仲常、马叔常二人,早知自家四弟打算,默契保持沉默。

诸葛亮笑而不语。

眸中难掩欣赏之色。

刘备也是面露喜意,笑问:“季常为何要去新野?”

马良不假思索回应:“荆襄内外格局铁桶一般,非在下所能撼动。

新野在酝酿一件大事,一派生机盎然,在下愿效犬马之劳。”

当然,这是委婉说法。

直接的话,就是荆襄全是老谋深算的人,他这样的年轻人,更适合在外打拼,闯出一番事业。

想法与刘备、诸葛亮不谋而合。

他们深知,子御不需要老头,需要的是年轻有为之人。

年轻意味着无限可能。

“好。”

刘备当即拍板,“命你为新野主簿,尽快前往新野赴任。”

而马良更干脆。

“择日不如撞日,臣应即刻出发,不能耽误军师大事。”

“既如此,有劳季常。”

“臣告退。”

马良迈着轻快步伐退下。

那架势,生怕刘备反悔似的。

“季常何故如此心急?”

刘备眉头一皱,感觉事情不简单询问马良的两个哥哥。

马仲常嘴角抽搐,“实不相瞒,季常十分推崇军师,时常探听来自新野的消息,对新野神往已久。”

“原来如此。”

刘备恍然大悟。

一旁,诸葛亮眼睛一眯。

心中顿生一计。

等马氏兄弟全部离开,诸葛亮羽扇遮面,沉声道:

“以亮观之,子御在年轻之辈声望一时无二。

不加以利用实在可惜

主公可号召荆襄年轻人,前往新野施展抱负。”

刘备先入为主。

以为诸葛亮口中“年轻人”,是类似马良这样的世家子弟。

最差也是寒门。

“马良眼光独到,非一般世家子,军师倒能接受,换成其他人,与军师走的路背道而驰,不可能接受。”刘备对此表示担忧。

“完全有可能。”

诸葛亮却是自信洋溢。

“正如子御所说,世家是杀不完的。

主公难道没发现?

‘马氏五常’长子伯常没来,而马良是家中四子。

可见,敢去新野之人,非世家嫡长子,不会继承家业,更容易被子御改变。”

说到这,诸葛亮语气一顿。

眉间浮现一抹忧虑,“子御在开辟一条新路,新路须年轻人走。”

刘备如梦初醒。

轻拍诸葛亮手背大笑,“孔明也是年轻人,何必忧虑。”

一句话抚平诸葛亮眉头。

“是啊,亮还年轻。”诸葛亮剑眉微扬

君臣二人相顾大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