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 > 第173章 造纸术,知识属于天下人

既然竹简使用不便。

就换一个新方式。

第一个方式是帛书。

帛书即写在绢帛上的文书,普遍采用白色丝帛。

可丝帛造价高昂,易腐蚀,易被鼠咬虫蛀,还容易脏污。

军师肯定不会用。

马良想到另外一种方式,以纸作为书写材料。

大汉初期纸便出现。

但十分粗糙。

经过蔡伦的改进,出现了网纸、木纸、布纸等多种纸类。

马良推测道:“军师想用纸?”

“不错。”秦操微微颔首,目光掠过竹简堆,伸手抽出一卷竹简。

竹简中夹着一张纸。

纸张洁白平整,入手略显粗糙,除了厚度远超后世,其他地方相差不大。

这是秦操造的?

抱歉,他还没动手。

这张纸就是大汉的纸。

还是那句话,别小看古人的智慧。

不过好纸贵族才能用,普通的纸仍然粗糙,擦屁股都不行。

马良眉头一皱,疑惑不解:

“纸张虽比竹简便捷,可制作工序复杂,好纸造价不逊于帛书,且和竹简一样,易被鼠咬虫蛀。

纸张成本高、不易保存、普遍质量差,不适合抄录藏书。”

说到这个份上,马良知道军师打算——抄录世家的藏书。

可用纸张抄录不现实。

帛书同样不行。

竹简更是不用想,分量沉重、书写不易,抄录速度极慢。

却见军师面色淡淡。

马良心中一动,问道:“莫非军师有解决之法?”

“有一半。”

秦操没把话说满。

他不是神,无法全知全能。

对造纸术的了解,仅限于初中课本的“四大发明”,以及网上的一些科普。

正经人谁记科普内容?

或是上厕所,或是吃饭无聊时刷一刷。

秦操亦是如此。

仅存的一丝记忆,只记得一个“施胶剂”。

施胶剂分为植物胶、动物胶。

植物胶以地衣制作而成,主要是树脂胶或胶质。

先以石膏涂布表面,然后用施胶剂进行上胶,可使纤维更细腻。

这个过程也叫“涂布”。

凭借有限记忆,结合当代的造纸工序,秦操精简造纸工序。

不求纸张质量更佳。

但求精简工序后,能达到手中纸张的质量,以此缩减材料、人工成本,提高纸张的性价比。

一念至此,秦操又抽出一卷竹简,淡淡道:“通读蔡侯造纸术,略有所得,季常依照此法造纸。”

马良听后心潮澎湃,赞叹道:

“军师文武戒备,尚且如此好学,饱览群书,真乃吾辈之典范。”

“别高兴太早,”秦操摆摆手,“此法只是理论,成与不成,要靠季常带人尝试,不过……”

说到这,语气一顿。

露出一个温和笑容,“若成功改进造纸术,令纸张普及,惠及天下学子,季常之功绩,可垂于竹帛也。”

名垂青史!

马良霎时瞪大双眼。

呼吸都急促起来。

饶是他心性坚定,都被这块大饼砸得晕晕乎乎。

而军师将如此大事,交给他去办,这份信任更令他动容。

深吸几口气,压下激荡的心情,马良恢复严肃,沉声道:“请军师放心,马良纵使身死,也不会泄露造纸术之秘。”

身为世家子,马良很清楚,能普及的造纸术,会带来何等冲击。

保密工作十分重要。

“呵~”

突然一声轻笑。

“不必。”

秦操半倚着栏杆,一手搭在膝上,风轻云淡道:“何须隐瞒?知识属于天下人,我若隐瞒,与世家何异?”

“沙沙~”

晚风吹过,树影婆娑。

凄冷的月光,照在少年的侧脸,宛若冷玉生辉。

马良瞳孔微微一缩。

此刻,军师仿佛在发光!

下一刻。

马良双手合于额前,郑重行跪拜大礼,“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马良以小人之心,揣度军师君子之义,请军师宽恕。”

说着以头贴地。

秦操扶起马良,笑了笑,“季常言重了,自明日起,除了教学区,其他三个区域百姓,季常皆可调动。”

“诺!”

马良拱手领命。

似是想起什么,又道:“世家之子可否?”

“可。”秦操点头。

马良了然,也不久留,立刻告辞离开。

出府后。

从袖中取出一册竹简,记下军师那句“知识属于天下人”。

越品越觉得有道理。

越能感受军师心胸之开阔。

……

马良走后不久。

关平接踵而至。

“参见军师。”

关平站在露台下抱拳行礼。

“免礼,”秦操伸手虚扶,打了个哈欠,“探查得如何?”

关平点点头,双手奉上竹简,开口解释:“经北镇抚司探查,值得关注之人皆已记录在册。”

小玖上前接过竹简。

然后转呈秦操。

卷上之人以区域划分。

秦操先看教育区,扫过一个个名字。

当看到“邓艾”时,眼睛微微一眯,仔细查看身份信息。

与记忆中吻合。

“才十一岁。”

秦操轻声呢喃。

看向下一个名字“杨颙”。

作为教育区唯一世家子,还是主动申请入住,想不引人注意都难。

历史上,杨颙名声不显。

名气比不上杨仪。

殊不知,杨仪能出名,是因为和魏延的矛盾。

论真才实干,以及在蜀汉的影响,杨仪远不及杨颙。

杨颙死后,孔明垂泣三日。

其才可见一斑。

“杨颙”之后,又一个熟名。

“费祎!”

这位更是有名。

蜀汉四相之一。

《出师表》上有其名。

如今年纪不过十七,从益州千里迢迢赶来新野。

再然后,教育区没人能叫上名。

改看其他区域。

又一个熟名映入眼帘。

说“杨仪”,杨仪到。

不多时。

秦操合上竹简。

随手抛回给关平,淡淡道:“三日后,召集新野才俊,我有事情交代。”

“诺。”

关平没有多问,抱拳领命。

“另外,”秦操想了想,“在教育区清出一角,令南镇抚司把守,指派一万青壮,去西山砍树烧炭。”

“诺。”

关平抱拳低头领命。

突然,一道黑影袭来。

关平下意识伸手。

入手冰凉、光滑。

又是一卷竹简。

“《吴子》第一篇,拿回去熟读并背诵,写一篇读后感,城防部指挥使不会兵法,说出去丢人。”

平淡的声音传来。

关平听后振奋不已,急忙抱拳道谢,“谢军师指点。”

说完拿着兵法快步离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