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 > 第222章 投花铺路,疯狂的小姐们

翌日清晨。

阴云布满天空。

气氛有些许压抑。

诸葛府中书房。

操劳一夜的诸葛亮,吹灭案头的灯火。

丫鬟端来洗漱用品。

诸葛亮简单洗了把脸,精神稍稍振作几分。

伊籍端来一盘简牍。

“这是各地税收汇总,请军师将军过目。”伊籍放下简牍解释。

见伊籍面带倦色,诸葛亮微微颔首致谢:“辛苦机伯连夜整理。”

伊籍摆摆手,洒脱一笑,“不比孔明辛苦,孔明奔波劳碌,需注意身体。”

“无妨,”诸葛亮不以为意,“年关将近,将士们又在外征战,事情有点多,撑过这段日子即可。”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

伊籍告辞离去。

诸葛亮吃过早饭,稍作休息,开始处理税收的案牍。

时间悄然流逝。

正午时分。

望着繁多的税收数目,敏锐如诸葛亮,时间一长都眼花。

诸葛亮放下竹简。

微闭双眸,捏了捏眉心。

肩膀忽然一重。

一双手轻轻按摩起来。

不必睁眼,诸葛亮便知是谁,长舒一口气:“夫人来了啊。”

“夫人”正是黄氏。

闺名“月英”不足为外人道也。

身材高挑,发梢微黄,一袭青白色粗布衣,发丝以木簪束起。

透着一股干练气息。

“下雪了。”

黄月英轻声呢喃。

窗外雪花纷纷而落,漫若柳絮纷飞。

屋内陷入沉寂。

炭火爆出几颗火星。

诸葛亮呼吸趋于平静。

夫妻二人静默无言,享受这来之不易的静谧时光。

门外脚步声响起。

“先生……”

书童小跑进来,正要大喊,被黄月英用眼神制止,小声汇报:“封公子来了。”

封公子?

寇封!

寇封回来,也就是说……

诸葛亮从座位上弹起,“快请封公子进来。”

少顷。

“孔明先生,”寇封抱拳一礼,直接说正事,“军师距襄阳城还有十里,请先生率荆襄官员迎接。”

十里。

一个耐人寻味的距离。

诸葛亮眼前一亮,“随子御一同而来来的,定有刘度。”

寇封大感好奇,“先生如何知道的?”

“那便没错了,”诸葛亮点点头,“公子去和子御说,在下会携荆襄大小官员,以及江东使者出迎。”

“好。”

寇封匆匆离开。

诸葛亮立刻换上鹤氅,让夫人帮忙束好发冠,抓起羽扇就走。

却被黄月英叫住。

黄月英微微一笑,“不妨通知襄阳男女,一睹少年军师风采。”

“大善!”诸葛亮点头。

……

大雪还在下。

消息随着风雪传开。

襄阳城为之沸腾。

男女老少走上街头,街头巷尾人头攒动,汇聚成流东入大海。

“老刘干嘛去?”

“看秦子御啊,听说是火神降世,带儿子去拜一拜。”

……

“孙老干嘛呢?”

“听说秦子御还没成家,带孙女去碰碰运气。”

类似的对话发生在何处。

万人空巷。

百姓齐聚东门。

东门主道房舍二楼,被荆襄世家子女占据。

和看热闹的百姓不同。

在他们眼中,秦操可以是对手,可以是敌人,可以是日后同僚,也可以是……如意郎君。

不知活了多久。

屋檐渐白。

“来了!”

有世家子惊呼。

一支军队正从城门通过。

少年白衣鹤氅,骑白马走在军队前方,狐裘上绒毛随风轻飘。

纷纷白雪散落。

额前龙须发染雪。

身后军队齐步前进,整齐划一的脚步,配合铠甲摩擦之音。

杀伐之气四溢。

百姓聚在道路旁,争相探头观望。

被这一幕深深震撼。

楼上世家子,震撼有之,惊惧有之,一时无人敢高声语。

亦有姑娘小姐凭栏而望。

少年白马戏风雪,端的是一位浊世佳公子。

秦操浑身不觉。

对诸葛亮的安排很满意。

荆南三郡初定,携大胜之势归来,方能震慑魁魅魍魉。

“啪~”

一道黑影从天而降。

不偏不倚砸在秦操头上。

秦操接住一看,竟然是一个香囊。

似有所感抬头。

某间酒舍二楼,倩影一闪而逝。

不等他细看,又是一朵花飞过来,落在几步开外。

“啊——”

随着一声尖叫。

仿佛拉开战争的序幕。

数不清的香囊、鲜花,甚至瓜果从路旁丢过来,有的砸中白马。

诡异的是,“百分百反击”触发,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不过片刻。

鲜花、香囊铺满前路。

各种色彩交织。

少年白马踏路前行,来到长街尽头,回眸微微一笑。

引来更猛烈的“攻击”。

苦了前来迎接的官员,站在风雪中遭受瓜果摧残。

不少百姓也受到牵连。

场面一度混乱。

迎接仪式不得不提前结束。

……

人群中。

步骘、陆绩面色凝重。

怀着沉重回馆驿。

驿卒送来酒菜。

两人没有一点胃口。

相对而坐,久久无言。

步骘率先打破沉默:“秦子御愈发了不得了,该答应条件吗?”

一亿钱听起来就吓人。

堆能小山,散能成河。

当然,不可能全是五铢钱,可以用物资等价折损。

陆绩正在发呆。

恍惚间听到步骘声音。

回神后嘴一撇:“别说主公,即便江东世家合力,拿出一亿钱,也会伤筋动骨,诸葛孔明好大胃口。”

“公纪有何高见?”步骘问道。

“高见谈不上,”陆绩摇头,“正主还没回来,只怕胃口更大。”

末了,一声叹息。

双目失神,又发起呆来。

房中陷入死寂。

察觉到异样,步骘皱眉道:“公纪神思不属,是否有事瞒着我?”

“没……”

陆绩嘴巴张了张。

触及步骘严厉目光,无可奈何收回要说的搪塞之语。

接着打开窗探视四周。

确认无人后关窗。

压低声音说道:“吕蒙死了许久,等荆州大军攻入腹地,大都督才上书自请‘三罪’。

似乎刻意隐瞒消息。

其心何在?”

步骘一点就透。

人在江东混,不多长几个心眼,也走不到当今的地位。

“公纪切勿乱言!”步骘心惊肉跳,急忙制止陆绩。

陆绩恍若未闻,继续分析:

“以大都督之智,不可能不知秦子御会报复,若早日提醒,江东岂会沦落到今日之地步。

所以,嘿嘿……在下断言,大都督默许秦子御入侵。

鲁子敬亦参与其中。”

笑声在屋内回响。

说出积压在心里的事,有人分享苦恼,陆绩心情舒畅起来。

美滋滋咂了口酒。

呼出酒气:“痛快!”

步骘却痛快不起来。

一股凉意直窜脊骨。

正如陆绩所言,鲁肃去合肥劳军,一去不复返。

要说没猫腻没人信。

而大都督、鲁肃达成一致,针对的是哪一位不言而喻。

细思极恐!

步骘止住念头,严词反驳:“大都督绝非意气之人。”

陆绩摩擦着觞杯,斜眼望向步骘,露出酸涩笑意:

“在下起初也不信。

大都督为江东呕心沥血,带兵出征攻取合肥,怎会谋害江东?

可事实摆在眼前。

由不得……我不信啊。”

话说完,满饮一杯酒。

苦酒入喉心作痛。

主公与大都督相争,势必要掀起腥风血雨。

步骘眉头挤成“川”字。

忽然灵光一闪,“有无可能,大都督知秦子御报复,但断定他不会不顾大局,顺势让他发泄怨气?”

这倒是个新奇解释。

陆绩沉吟片刻,道:“不无这种可能,且看秦子御有何条件。”

步骘心情沉重点头。

若秦子御大开口,则陆绩推测正确。

若以大局为重,则自己猜测正确。

又或许,二者皆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