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山贼大将军,兵圣大反贼 > 第116章 强弱恰到好处的朱三寨(上)

猥琐发育、别浪,这才是万世真理。

大明的脊梁现在不懂这个道理,朱鼎顺也不想引导他,时间一长就知道了。

不破不立,反正老子没当圣人的计划,努力吃饱饭很现实。

天下风云辈出,每个人都有历史责任,干嘛影响人家推动历史车轮。

这年头的马车都很大,也很重,毕竟这是实力与地位的象征,虽然大木轮可以减少颠簸、里面也有厚厚的被褥,朱鼎顺还是坐不了。

晚上找一个背风的地方露营,四辆马车围成一圈,朱鼎顺并没有进车里睡,反而让梅溪去陪二喜,安慰她几句后钻到自己的小帐篷中,与孙传庭好好聊聊。

白天让护卫告诉了一点事,脊梁兄不是很高兴,朱三寨的确有三个寨子,也的确能聚拢起一万多人。

但寨子嘛,东西两寨完全是兵堡,各有一千战兵,其他人加起来也没有五百。

北寨人很多,约三千人,但各方势力混杂,家属子弟都有,还有代王私下派来的管家,就是一个集贸市场,战兵只有五百。

两千五百战兵,其中两千群战,五百是亲卫,但朱三寨确实可以调动很多人。

元朝鼎盛时期,全世界蒙古人加起来才四百万人,到老朱手里顶多三百万,朱小四连削几次,抛去西亚、中亚、金帐汗国,东亚顶多一百多万,经过三百年战乱,一半变成明人。

这其中有所繁衍,也是少数,关键是,就算大明朝不去揍他们,他们也天天在窝里斗,残酷的很。

别的资料不清楚,朱鼎顺知道北元所谓的察哈尔大汗本部也只有四万能打仗的男人,还是十几个部落加起来的人数。

西边土默特、鄂尔多斯两部,属于顺义王的人数倒是不少,有二三十万人,但朱鼎顺去过河套,至少一半是晋陕偷跑出去的百姓。

蒙古岭北老家顶多十万人,明朝史书记载鞑靼人出动一万、两万、十万,都是虚数。因为蒙古人打仗是带家眷的,前面男人拼杀,后面老幼赶着羊群、拉着帐篷,整个部落出动。

读书时朱鼎顺很不理解亿万人口大国被几十万人折腾的疲于奔命,自己出塞当了三年山寨王,瞬间明白了,这个时代吃饱饭的永远惹不起饿肚子的。

光脚的不怕穿鞋,就是现实。

什么勇猛、敢战、武艺超群,都是狗屎,一千多吃不饱饭的娃娃,照样把一千人的部落撵着满山跑。

加上朱鼎顺不停改善军械,不停整肃纪律,这才三年时间,二千人在这一片没人敢惹,根本不需要几万人。

没用,真的没用。

宣府和蓟镇外面的鞑靼人很多,部落多到懒得记,也记不住,左右不过是喀喇沁、兀良哈、内喀尔喀、土默特分散出来的小部落。

不好意思,他们最大的部落,男女老少加起来都没有八千人,大部分是一两千人的部落。

除了羊什么都缺,羊又不会随便杀,朱鼎顺可以轻松雇佣他们,骑马挎刀的总数在一万二,这就是实力的一部分。

两人面对面小酌两杯,“脊梁兄,一妻三妾,你想让他们去哪里?”

“夫人也可以在身边?”

“你倒是关注的很特别,可以呀,没人置喙的。”

“将军想让伯雅做管家,还是为将?”

“为将?你怕是不知道什么叫强盗吧,你敢随便说领军,不出三天老子就找不到你人了。”

“那为什么将军可以随便放任千人自治?”

“每个寨子的主官有七人,五百人一队,正副各一人,他们不仅正副轮换,互相也轮换,后勤粮草三人,这三人一天一轮。”

孙传庭掐算了半天,不可思议道,“没有主官?”

“我知道你想问什么,一队休息,一队警戒,需要出任务抽签,若需要全部出动也是抽签,七人相互监督抽签。”

“将军,没有主官,很容易大乱。”

“笨,实事求是一点,我不需要主官。但我随时可以把一千人扩编为一万人,这样不就都是主官了。”

好吧,原来是精兵路线,就说亲卫那样的战力有点恐怖。

“将军,听说您的亲卫只有二百人在身边,剩下的百人一队在各寨一月一轮?这是什么道理?”

“监督,执法,监军。我的军法很严,没有抽鞭子,没有关禁闭,只有砍头一条。”

“呃~乱世当用重典。全部生意都由代王派来的人主导?”

朱鼎顺滋溜喝了一口,“他?连一成都不知道,除了我没人知道全部。我在宣大、太原府、榆林、延绥、北直隶、京城都有探子、都有商队,虽然刚刚开展,也差不多了。”

“那位虎子就是头领?他们怎么联系?”

“这是个好问题,以后你就知道了。”

“看来卑职得在东寨,不知您有多少银子?”

“我喜欢抢劫富户,寨子不超过三万两白银,其余得你自己看吧,宣大到处都有我的银子,大概有一万万两!”

“啊…啊…啊…”

“激动个嘚,商号和王府的银子都是我的,随时可以去取。”

“将军,商号和王府有这么多银子?不可能吧?”

“咦?脊梁兄的理解能力让人开心,你知道近百年有多少银子进入大明吗?倭国和美洲海商输入六万吨白银,哦,不对,这是西洋人的单位,换算一下,差不多十六万万两。”

叮当~

脊梁兄的酒杯掉在地上,慌忙捡起来,“将军从哪里知道的?朝廷明明缺银子。”

“哎,这是个大问题,大明的银子两个来源,一个是美洲的银子被挖到欧洲、欧洲拿银子到大明买东西挤兑黄金,大明朝金银一比十一,欧洲一比十五,黄金都被换走了,再有就是沿海商贸非常大,大的超乎你想象。另一个来自倭国,他们也是来买东西。目前有个很实际的问题,两大买家都在长期战争,大明的东西卖不出去,自然也换不来银子。”

脊梁兄当然没听懂经济问题,朱鼎顺接着道,“至于进入大明的银子去哪里了,很好解释,一来我们存银子,二来交易不方便,银子多的越来越多,少的越来越少,而银子越来越多的人是不用缴税的,只进不出,时间一长当然缺银子。”

“好像是这个道理,银子多少将军如何确定?”

“伯雅兄啊,你见过发黑的银子吗?见过发红黄金吗?银子生锈发黑你肯定知道,黄金生锈发红你肯定不知道。接待我们的范曹两家,银库有超过八百万两白银,还不包括他们的货物和活动的银子。”

“富…富可敌国?”

“哈哈~”朱鼎顺大笑一声,“敌个狗屎,京城的国公哪家没有千万两,南京的魏国公才是天下第一富豪。伯雅兄,你得准确认知一件事,陛下很穷、朝廷很穷,藩王很富、士绅很富、豪商很富、大明很富。而且穷的越来越穷,富的越来越富,大明早晚死在这上面。所以魏忠贤的出现是必然结果,不管权臣奸臣,能收到银子都是忠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