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山贼大将军,兵圣大反贼 > 第144章 五军都督府角色

天启非得让朱鼎顺来出饷银,这事魏忠贤一开始以为自己听错了,他是强盗,不抢就不错了,还能送银子?

等天启说了两次,魏忠贤才确定皇帝咬死让他出。

为什么呢?皇帝也欺负小宗?

是啊,为什么呢,十一万两饷银,国库负债亏空,但能出起这个银子的人多的去了,是想让代王出吧?

九千岁一咬牙,给代王去了一封信。

自以为了解皇帝的九千岁这次算错了,皇帝就是让朱鼎顺来出,原因是什么,得从皇帝角度考虑,朝政没有一件事是孤立的,九千岁现在还不明白这其中的布局。

勋贵的旗帜英国公却看明白一点,张维贤辈份奇高,他是七代英国公,其他公侯少也十一代,勋贵之间互相联姻二百年,不说权力,只说辈份也能压服所有人。

承天门外的中枢衙门建筑群,左边第一个就是五军都督府,前后左右中五个衙门在一起办公,五个实职掌印都督每年都在交替,三个国公不变,几个侯爵偶尔‘站坐’交替一下,反正京营在他们手里,谁掌印都一样。

大明朝武勋彻底烂透的标志——根本不存在任何权力斗争。

张维贤掌中军都督府,是大明中枢的定海神针,天启移宫案中抬轿抢皇帝的唯一武勋,皇帝根本不搭理其他勋贵,只有张维贤可以与皇帝说几句话。

魏忠贤对张维贤自始至终都是抬着,从来没有炸刺过,犯不着撩拨勋贵,以后皇位交替,还是张维贤的支持才嘎了九千岁。

这样一个人,都督府的任何事都绕不过,朱鼎顺购买京营的火器,当然也是英国公默许,而且他知道的更多。

中军都督府公房,三公都在,定国公徐希皋、成国公朱纯臣恭敬的坐直身子谈话。

“不管是不是朱鼎顺授意,代王世子出塞后与西寨发生火拼,二百多人被片刻斩落,属官和世子被关押,朱鼎顺暂时应该来不了。”

朱纯臣看徐希皋没有开口的**,微微欠身问道,“公爷,这是什么路数?难不成他还想做代王不成?族谱太远了吧?”

“远倒是不远,他不可能有这样的想法,一个狠辣又知进退的宗室,怎么会对王爵有兴趣。文官也不会允许断子嗣的亲王过继承袭王爵。他应该是等一个中间人说和,十月到京师算快的。”

“说和?等宗人府和稀泥?”

张维贤没有回答,徐希皋插嘴道,“应该是郭恺之!”

朱纯臣一皱眉,“郭恺之表面上是魏忠贤的人,暗地里却是个孤臣,他手伸的太长了。”

“正因为他是个孤臣,还把女儿送给朱鼎顺,所以才能顺利做到宣大总督,这一盘棋局,慢慢有点意思了。”

徐希皋点点头,“辽东在回缩,宣大在铸剑,两件事不能孤立看,朱鼎顺建议辽东回缩,那他必须有向东的实力。不管是合纵还是连横,宣大其乐融融的商业环境必须改变,首先出局的应该是代王。”

朱纯臣哈哈一笑,“公爷,是不是早了点?以我们的估计,朱鼎顺至少需要五年才有余力向东攻伐吧。”

徐希皋抿嘴没有回答,张维贤叹气一声,“老夫原先是这么想的,但他突然建议辽东回缩,证明我们对他的实力估算全错。朱鼎顺十六岁从塞外尸山血海中杀出来,几千人把塞外几万人压住,原先我们以为是挟持商路利益、裹挟塞外民生,各方不得不妥协。最近老夫反思,卧榻之侧其容他人酣睡,哈喇慎、土默特都是强盗性子,能把强盗压服只有更加强盗,朱鼎顺的兵事才能被世人严重低估了。”

“公爷,就算他有四千人的隐藏实力,能打真虏一万人,这也不行呀。”

“可他准备大规模购买佛郎机炮!”

“招募边民成立步卒?这在塞外岂非南辕北辙?”

张维贤点点头,落寞道,“老夫的确想不到,没有三五万步卒,在塞外是找死,他养活不了这么多人,但又明显不可能只有这点才能,令人费解。”

朱纯臣这时才反应过来一点,“原来大伙想试试他有没有这样的能力。”

张维贤嘴角泛起一丝弧度,“是啊,若能掏出银子,说明他真的成竹在胸,若不愿意掏银子,说明没多大把握,朝廷还得准备其他后手。”

朱鼎顺若听到这样的道理一定唾一口浓痰,他们的官场价值观是这样的:掏银子就是暴露实力,能守住银子才敢掏银子。

问题是,十一万算个屁?老子随便就能敲诈十一万,你们这群自以为是的吝啬鬼!

大明朝真是可怜,单银子方面看,魏忠贤值得一声赞叹,老东西能贪,但老东西也舍得花。

虎子的信件送回北寨,又转到朱鼎顺手里,他已经在归化城住了好几天,想都没想,立刻让商号运输银子,直接送给皇帝好了。

二十万两现银,老子缺的是商品,银子多的是。

朱鼎顺在河套遇到的就是这样的问题,不管是顺义王还是其他酋长,只要粮布盐铁,银子对他们来说还不如一把刀实在。

归化城是万历赐名,蒙古人称库库和屯,周长二里,高三丈,南北各一城门,全部用青砖砌成,远远望去一片青色,所以叫青色之城,这就是库库和屯的蒙语意思。

库库和屯不大,就是一座寺庙,外加顺义王的王宫,朱鼎顺此刻在外城,围着内城的一座土城,这里汉人多的很,商号也很多,朱三寨在这里就有四个店铺。

与顺义王谈事卡住了,他做不了主,召集河套几位叔伯来谈,朱鼎顺正在等他们。

与黑二喜漫步在外城的街道,尘土飞扬却与长城内的府县没什么差别,除了没有高大威严的衙门或士绅大户,民居都一样。

“顺哥,想不到河套也种地,昨天听咱们的掌柜说至少有十五万人在河套开荒,三万人在炼铁。”

朱鼎顺负手与她并列,正左右观看街上的商号,心中估算归化城这几年的经济规模,闻言摇摇头,“开荒不是那么开的,土地肥沃得规划好水利,见地就平整是在破坏植被。”

“呵呵,您说的这些鞑靼人可不懂,都说河套是塞上江南,三娘子经营四十年,人还是少。”

“是啊,太少了,西套、北套、东套,怎么也能养活百万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