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山贼大将军,兵圣大反贼 > 第326章 掌握半片朝堂5

三人想多了,以为他们晚上会见到大同侯。

结果晚间里面出来一个丫鬟,通知亲卫送走所有访客,大同侯累了,改日再说。

改日,一下就改到了三天后,到了锦衣卫收案的日子。

三天来,一直在下雨,很多事没有到执行阶段。

禁卫和锦衣卫反而大多在赈灾,一个在皇城忙,一个在京城忙,谋逆大案成了次要之事。

张之音和宋裕竹不能到侯府,但大小姐好像听说新侯爷对美人没抵抗力,让镇远侯和定西侯也把女儿送进府。

哈哈,这就不好玩了,朱鼎顺拍拍屁股,终于出了侯府。

雨一直下,风一直刮,谁与我煮酒论天下。

锦衣卫不想去,没有定案前会吓坏他们。

都督府不能去,勋贵绕起关系来,难免会纠缠不清。

数来数去,能顶住大同侯权威的人不多,还是到内阁转转吧。

顾秉谦与袁可立同为中极殿大学士,魏忠贤的其余人却是文渊阁大学士。中极殿、建极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内阁讲究资历的地方,大学士头衔就是内阁的实际地位。

郭恺之一入阁,就是建极殿大学士,直接成了次辅。

这位妾父高兴坏了,就算袁可立回朝也老了,只要不出差错,首辅指日可待。两天前深夜入府非要喝酒,被朱鼎顺打发女儿招待了一晚,喝得酩酊大醉。

“哎哟哟,侯爷可是稀客,您小心,小心别被淋湿。”

朱鼎顺朝跑出来迎接他的冯铨撇撇嘴,这个马屁精没有被崔呈秀整,还在内阁,完全是个隐形人。

顾秉谦带着另外几人站在中堂,朱鼎顺抱拳拱拱手,“诸位大人有礼了。”

“不敢不敢,侯爷有何吩咐,传个信即可。”

“诸位大人去忙吧,朱某和顾大人聊点事。”

“不忙,不忙,侯爷难得到内阁,还想听听指教。”

我去,别人都笑着打哈哈,冯铨的热情实在有意思。

朱鼎顺拍拍他的肩,淡淡说道,“冯大人,本侯说去忙吧。本侯与顾大人聊聊。”

冯铨神色一僵,马上躬身,“那就不打扰侯爷,您随时吩咐。”

另外三人也谄笑而去,郭恺之没动,他没必要说。

皇帝在郭恺之上任时,还向百官轻飘飘说了一句话:内事不决问大伴,外事不决问大将军。

三国演义刊印二百年,几乎人人都知道这句话出自哪里。

自己人倒是挺高兴,朱鼎顺却无比膈应人。

谁知道皇帝有没有把大将军比作周瑜的意思,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这位英雄丈夫可是三十六岁就嘎了。

三人来到首辅公房,顾秉谦不敢上座,只是坐在朱鼎顺对面,郭恺之顺势坐到他身边。

上茶后顾秉谦挥挥手,让类似秘书的中书舍人出门并把门带上。

“顾大人,这几天顺天府灾情很严重?久旱落暴雨,容易山洪吧?”

“侯爷说的是,倒塌房屋二千三百多间,溺亡二百多人,京营、京卫、五城兵马司也是自顾不暇。”

“哎,大明多事之秋,雪灾、地震、旱灾、洪涝,一个接着一个,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内阁诸位辛苦。”

“感谢侯爷挂念,全赖侯爷大胜,朝廷才能有余力内治,侯爷把反贼家财全部解送内罚赃银库,实乃道德君子。陛下大度把银子用于天下万民,更是圣君在世。”

“事情就是这些事情,大伙用心办事,总好解决。不知辽东的钱粮情况,顾大人有计划吗?”

顾秉谦神色凝重,“说实话,本是绰绰有余,连续受灾,挪用了四百万两,粮库转运八万石赈灾,辽东秋冬季的粮草,还指望今年的税赋,饷银倒是还够。”

朱鼎顺沉默了一会,内心估算一下,开口道,“给刘诏转运三百万两,令他收购朝鲜今年的粮食。”

顾秉谦一愣,摇摇头,“侯爷有所不知,朝鲜没有这么多粮,三百万两,他们可能哄抬粮价。”

朱鼎顺笑了,“顾大人说的才是外行话,朝鲜有粮,想必首辅大人也知晓朝鲜的情况,他们是贵族、中人、奴隶的三阶管理。

赐刘诏尚方剑,赐藩国交涉全权,让他直接把三百万两给朝鲜王,由朝鲜王分配给贵族,秋季我们收粮,奴隶的死活,关你首辅大人什么事。”

顾秉谦稍微想了一会,额头密密麻麻的汗珠,朱鼎顺冷哼一声,“顾大人向陛下说是某的主意,陛下定会同意,内阁没有通过加赋弄来粮食就是大功,至于哪来的,怎么来的,有什么关系。”

“侯…侯爷,若朝鲜王拖延到明年怎么办?”

“他不敢,拖延到冬季朝鲜就会换个王,本侯即将到东江巡视军务。”

顾秉谦稍微犹豫片刻,起身郑重行礼,“感谢侯爷指教,下官明白了,如此辽东粮草可直接海运,无需通过运河,大大减少损耗,还有很多盈余。侯爷眼纳四海,佩服佩服。”

“好了,就算再折腾,有河南贪墨的赃银和反贼的赃银,内库国库至少有千万两白银盈余,顾大人这首辅当不是太难,不要天天想着辞官。”

“不敢不敢,朱明贤臣辈出立金銮,下官非常荣幸。”

朱鼎顺点点头,换了个话题,“都察院左都御史周应秋、右都御史房壮丽,这是魏公公的人,本不该说,但太挤了…”

“侯爷,九千岁已经安排过,吏部和刑部都缺主事之人,他们会到两部,等侯爷有合适的人,即刻更换。”

朱鼎顺一愣,这么上道?

算了,不用客气。

“都察院衙门与本侯府邸就一街之隔,抬头不见低头见,高攀龙并不适合掌印坐堂,山东巡抚李精白也是九千岁的人,这个人还有点眼光。”

“好,侯爷虚怀如谷,下官佩服,但还需要一人,都察院不可没有佐贰官。”

“郭大人是某的妾父,给长辈一个机会吧。”

顾秉谦莞尔,郭恺之同样也没有客套,只说需要好好考虑一番。

朱鼎顺三言两语接手了一半朝政,抿口茶拍拍手,“九千岁用人值得朱某学习,这六部主官换来换去,户部郭允厚最稳当,这位大人是个会计高手啊,朝政艰难,天下钱粮调拨有度,天启年的会计录,将来必会被后人奉为财税经典。”

顾秉谦赞叹点头,“李尚书虽年逾古稀,却是难得调控大才,九千岁有言,哪都能乱,吃喝不能乱。”

“有理有理!朱某出门一趟不容易,咱们在说说逆案和北疆册封之事。”

话音刚落,门口突然哈哈大笑,“侯爷出府,怎不告知咱家,你们这些笨蛋,与侯爷多讨教几句,一定受益匪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