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山贼大将军,兵圣大反贼 > 第343章 可怕的天启皇帝

张之音没当回事,早上起来差点气疯。

宋裕竹、海兰珠、肫哲,上午将会被亲卫先一步送走。

某人昨晚竟然真的是陪‘她们’,在顾芊芊房内六人挤着休息了一晚。

荒唐啊!

恼怒中把六人叫到东院,没想到只是单纯的休息,大小姐差点闪断舌头,硬着头皮责骂几句各自回院。

什么意思?给个名分?

怕我给你送人吗?

她们可是有身份的人,最可能送人的梅溪还有后。

朱鼎顺早已面圣去了。

朱家事、朱家知。这是皇帝一厢情愿的梦话。

京城事、京城知,才是实际情况。

老子一走,鼎三和顺一若反应不及时,很容易陷入被动,搞阴谋他们哪是百官和勋贵的对手。

乾清殿,内阁诸位都在,大将军出征嘛,就算明日寅时黑咕隆咚独自出发,该有的礼仪也不能缺。

见礼过后,皇帝让众人落座,脸色看起来不错。

“朕可是听说了,大将军派人在北直隶、山东各府收购干菜,百姓多有所获。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将军比水师考虑的还周全。”

“回陛下,微臣也是纸上谈兵,周全一点以备不需。”

“东江奏报,已练兵六万,东虏收缩,依靠关卡防御,辽南大山他们没什么机会,大将军准备怎么做?”

“示敌以弱,伺机而战。东虏战事终究是南北并进,严密配合定能取胜。”

“朕相信大将军的本事,大将军总领平辽军务,所涉藩国可全权节制,朕等候大将军凯旋。”

“皇恩浩荡,微臣肝脑涂地,定灭东虏。”

内阁几人同时躬身,“我等期盼大将军凯旋,朱明期盼大将军凯旋。大将军一路顺风。”

皇帝起身挥挥手,示意仪式完成,起居郎和几人可以滚蛋了,负手直接去往偏殿。

朱鼎顺和魏忠贤跟上,里屋顿时只剩三人。

“朝鲜王还差一百万两粮食,大将军准备怎么做?”

“回陛下,微臣自然是催账。”

“东江保存不了那么多粮,等来年转运,他们又无暇作战,这不是个好主意。朕知晓皇叔想做什么,要么干脆点,要么就忍两年。”

“这…微臣得看看再说,很难预先下结论。”

“万历朝两次援朝,大明损失十多万精锐,辽东边军若不是在朝鲜损兵折将,东虏不会这么快做大。朝鲜儒士心向中原,别让他们寒心。”

“微臣明白!”

“皇叔当然知晓关键,哎,朕是想说,驻兵朝鲜,难免与倭国生隙,一口吃不成胖子,皇叔在北地稳扎稳打,到海上可别激进,海防不同边防,防无可防,沿海大乱绝不可接受。”

“呃~陛下圣明,所以我们必须招安郑飞虹,把海防前置到大海,前置到对方家门口。”

“看看,朕就知晓,皇叔收购干菜目的不良。”

“臣一定确保万无一失,绝不会带来海患。”

“不不不,朕可不想限制大将军行事,临机决断即可。”

皇帝越发自信了,朱鼎顺只能还一句,“陛下圣明。”

两人又沉默了一会,天启最终还是忍不住问道,“大将军计划明年在东江?冬季南北夹击东虏,后年春季前收复辽沈?”

“确实如此,无论草原还是山地,冬季更好作战,不宜被降水、山洪、河流影响。”

天启拍拍御座扶手,赞叹一声,“灭朝之战啊,天下无人比皇叔成竹在胸。”

“这…陛下,东虏满打满算不过十多万兵,一隅兵事而已,陛下是少有英主,微臣还期待为陛下拓土万里,超越成吉思汗疆域。”

“呵呵,好,朕也没什么可说,朕等候皇叔佳音。”

朱鼎顺刚想告别,皇帝又换了个口气,“说说家事,朕知晓周王迂腐,但他十分守规矩…”

“微臣昨晚已经和殿下说过,这事装聋作哑就对,留京还找名份,确实难为人。”

“不,朕是想问皇叔,周王的话、周王的医术,有几成可信?”

嗯?!

朱鼎顺抬头看着皇帝,“陛下能否明示?”

天启神色平静,“周王说朕三五年内不会病倒,但朕想诞生子嗣,他立刻同意了,隔三差五入宫,每次至少为后宫二十人号脉找易孕之人,皇叔觉得没问题吗?”

哇靠~

朱鼎顺直接懵逼。

真没怀疑过周王,这么说来…周王岂非知道皇帝不可救药?

皇帝好像对朱鼎顺的反应很满意,悠悠地道,“太医绝不会这么做,但周王有可能会,因为大明姓朱,他与皇叔都姓朱,别人不理解,皇叔也没怀疑过?”

“微臣不知道周王在做什么呀…不,不是,就算知道,周王是个很规矩的实在人。”

“朕当然知晓他很规矩,很迂腐,很老实。朱明传承,不是最大的规矩吗?”

朱鼎顺顿时无语,皇帝还是太闲了,阴谋起来比老子还富有想象力。

魏忠贤在身旁一直没有插话,朱鼎顺安静了一会,也不知道该说什么,犹豫着问皇帝,“陛下有事安排微臣?”

“朕就是想听听皇叔的判断,显然皇叔对自家人从来没有过怀疑。”

“这…陛下想多了。”

天启哈哈干笑两声,“皇叔想的是开疆拓土,想的是朝政稳定,朕想的可是天下事,难为皇叔了。”

“以微臣的判断,周王不是那种做大事之人,他就是个老好人。”

“好了,皇叔可以走了,路上保重,握紧你手中的尚方剑。”

朱鼎顺没有动,“微臣计划冬季与女真淘换点珍贵的东西,人参、鹿茸、灵芝等药材…”

“不,千万不要,朕不缺,朕不想有些蠢货又多想。”

“那…微臣告退,陛下保重。”

皇帝看朱鼎顺远去的背影,托腮沉默片刻,问身边人,“魏大伴怎么看?”

“回陛下,大同侯绝对不知道内宫之事,三个月来不是在外庄,就是在匠作所,或者去印刷坊看看,连前军都督府都很少去,反而去他的那个外室哪里不少。且大同侯很难与周王对谈,可能…可能大将军觉得殿下太木,无法畅快沟通。”

“说的不错,皇叔做事周密果断,与周王性格完全不同,他若知晓内宫之事,要么不做,要么干脆挑明立太子。但他想不到,恰恰是周王这样迂腐老实的性子,才容易不动声色做事,否则…他为什么在十王府不停向先祖灵位诵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