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山贼大将军,兵圣大反贼 > 第353章 东海商路实情

刘诏从来不知道,毛文龙还是个‘海贼’,这家伙在他来之前,完全是黄海、东海的扛把子。

但他很快理解东江的处境,几十万人快饿死了,东江真的不得不抢。

袁可立之后,朝廷中枢大乱斗,三年没有给东江一两饷银、一粒米,没有叛变已经是天大的忠心。

东江很早就抢了朝鲜水师和原来辽南水师一部分海船,不多,三十艘鸟船。

这些船不能让朝廷知晓,于是,东江水师本部之外,还有一支‘编外’武装。

毛文龙竭泽而渔,两三年时间,把北直隶和山东到倭国走私的商号给搞没了。

加上水师交叉封锁海湾出口,北地不多的走私商号彻底绝迹。

毋庸置疑,海商都是海盗,这是十七世纪初全球共识。

大明到倭国的走私线路有三条。

第一条从闽海到夷州、经琉球到萨摩藩,之前占据东洋贸易的六成,现在更是高达九成。

第二条,江南豪商夏季直接跨越东海,地理维度与倭国持平,东西向没有纯粹的顺风时机。

五十天在海上,航向稍有偏差,到倭国后目的地不确定,南到萨摩藩、北到平户,甚至到济州岛都有可能。

为了安全,江南豪商会结伴而行。

二三十艘船安全是安全了,但他们忘记了另外一个因素,交易量过大,改变藩地实力平衡,政治影响后果严重。

结果幕府和闽商联合,毫不留情绞杀他们。

一部分江南豪商不得不依靠郑芝龙,一部分豪商则鬼鬼祟祟冒险偏北航行,先到朝鲜南岸,确定航线后再精准走私。

东海的商路被严重削弱,郑芝龙越发膨胀。

零散的走私不仅危险,他们还得冒险联系买家。本来一年一次的商路,变成了两年一次,且量很少,三五艘船,幕府很难抓住,也不会影响藩地大名实力,就这样偷摸摸存在。

第三条,就是北地海商,冬季出发,夏季前返回。只要不遇到海盗,这条路非常安全,先到朝鲜、途径济州岛、准确到达平户。

八年前努尔哈赤进入辽东后,海湾内全是水师船只。走私?还没有出海湾,就被水师生吞活剥了。

好极了,这样就给了毛文龙一个天然的经商机会,辽东和朝鲜北部珍贵的药材、貂皮等山货就是他的商品。

这些玩意每次不过两三条船,毛文龙怕有人携财跑路,每次都是好几个头领押送,十倍的武装力量,很快垄断了这条海路。

但他们商品单一,出货量也不大,东江渐渐在济州岛有一支长留船队。

干嘛?

当然是打劫。

这就是海面上的情况,毛文龙虽然在和女真作战,南面的情况却一清二楚。

至于朝鲜与倭国近在咫尺,为什么不开展大规模贸易呢?

这是结构性原因,不能听他们吹嘘,朝鲜山多,物资匮乏是实际。

再一个原因,倭国历史多次入侵朝鲜,民间敌意非常高。

还有一个原因,倭国从来看不起朝鲜。

朝鲜从来没入侵过倭国、没有打败过倭国,他们从心底鄙视朝鲜人,甚至觉得与朝鲜人交易是下作。

最后一个原因莫名其妙,却是千年惯性认知。

欺软怕硬流淌在骨子里,中原人在倭国可以当大爷,汪直一个海盗都能封王。而朝鲜人去了倭国,外样大名都会觉得掉价。

就算倭国很多儒士在朝鲜学习,他们也是单向的,朝鲜儒士在倭国依旧不受欢迎。

反观江南大儒到倭国,任何一人都能引起举国轰动,皇族和幕府都会恭迎组织讲学,可惜很少有人去这蛮夷之地。

受文明外围影响的民族性格,地理上不得不联系,脑子里却是敌视加鄙视,再过几百年也依旧存在,没法解释。

毛文龙说的口干舌燥,但他越说越兴奋。

终于找到知音了,能不兴奋嘛。

总算有一个准备反向打劫倭国的大将军,实在对胃口。

两人没有喝酒,却互相印证情报,四只眼都在放光。

黄昏后依旧在挑灯夜谈。

“大将军,倭国江户幕府掌权后,把全国大名迁到江户,家主可以回藩,但家眷必须留在江户。办法简单,有效控制了倭国全境。清除外来邪教,逐渐把大小佛朗机人都撵出了倭国。”

“毛总兵是否知道,大小佛郎机和红毛鬼的关系?”

“知道,小佛郎机大佛朗机现在就像朝鲜和大明的关系,之前红毛鬼也是大佛朗机的地盘,他们反叛立国了。”

朱鼎顺摇摇手指,这个比喻不对。

葡萄牙现在已被西班牙吞并,但民间不服,商人听调不听宣,西班牙吕宋总督遇敌可以指挥濠镜(澳门)商团,却从不指望他们全力配合经商,商业上依旧是各行其是。

东亚商路是葡萄牙人开辟出来的,一百多年来,他们还在吃老本。

幕府明确表明,只有郑飞虹和红毛鬼商人(荷兰商人不热衷于做传教士)可以到平户、长崎交易。

为了控制欧洲人的活动范围,在长崎港给了一块人工岛。

郑飞虹很聪明,才不会和红毛鬼哥俩好,每年都有大朗佛郎机人在郑飞虹的保护下到长崎贸易。

最关键的,也是令朱鼎顺恶心的,夷州现在有三支武装,郑飞虹、荷兰人、西班牙人,都在筑城。

郑芝龙信教,还有教名,算早期的信徒,这个身份给了他很多方便。

为扩展势力引狼入室,大佛朗机人在欧洲战败后,东亚实力一再削弱,最终红毛鬼一家独大,双方不可避免发生火拼。

朱鼎顺有句话还不能说,三十年后,他的儿子又得费尽心思,流血赶走红毛鬼。

“大将军,郑飞虹到倭国很受欢迎,他的船队现在都敢分散经商,每年二三十艘货船,一多半在长崎,少部分到平户。”

“红毛鬼有多少船到倭国?”

“不多,三五艘,有时候也就两艘。他们主要在南洋交易,但他们的船厉害呀,又快又大,郑飞虹二十艘船都不一定能留下一艘,大海中遇到鸟船可以犁地一样横行。双方基本相安无事。”

朱鼎顺哼哼一笑,这次老子一艘鸟船就能弄死远洋大帆船,西洋人该滚出东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