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山贼大将军,兵圣大反贼 > 第482章 天下人唯一的主心骨

乾清殿广场全是朝堂官员,乱糟糟的等到午后。

又来了一份使团属官奏报,尚书大人觉得有愧皇恩,带五十名属官到敌营大骂,被奴酋一起扣押。

换句话说,周道登个人名节无亏,解救不了,陪你死行了吧。

之前周道登奏报说得很清楚。

九月二十六,双方在大营面谈后,几乎已谈妥,最终卡住的环节是女真以后去哪里,带多少人。

具体人数双方不能随口瞎扯,若双方都抛弃他们,将士们肯定沦为盗匪,奴酋邀请信王到对面看看。

信王考虑几日前刚在辽河防线见过,次日带着大群属官来到之前会面的地点,猛不防地下冒出无数虏兵,瞬间把一群人俘虏了。

英国公带三千骑军准备救人,奴酋把刀架在孙承宗脖子威胁退兵,踌躇之间被两万骑军包围。

但奴酋把骑军和一半属官放了,勒令大明退军,五十万石粮食换信王,放女真全族回建州。

辽东的紧急军情很快,两天半入京。

这个时间,前线应该还没联系到建州老营的稷国公,绕北线走山路,也许得四五日。

前线谁都做不了主,赵率教干脆退到大凌河,鞑靼从兵退到广宁,满桂和祖大寿虽然在双台子河,却没有粮草,说不准朝臣吵吵的时候,他们也退回了锦州。

天启黄昏时醒了一会,又昏昏沉沉晕睡。

三天来大喜大悲,身体撑不住,走到了最后时刻。

也许三天前就是回光返照,当时兴奋的皇帝到外面御座待了很长时间,还和太子说了会话。

但皇帝还不如昏迷呢,唯一的口谕,令东厂禁足稷国公府。

有什么目的,朝臣也不知道,大概是下意识反应。

一群人吵了半天,到现在也没有结果。

眼看宫城落锁时间,袁可立把侍郎以下全部赶了出去。

其实没什么可吵,除了等稷国公,还能有什么办法。

朝臣暗骂信王自大,稷国公让你们在大营谈判,还敢私自到敌营。这下好了,皇帝抢功不成,里子面子丢得干干净净。

至于信王死活?大佬们还真不担心,若信王嗝屁,女真多少人都会被稷国公灭族,他还丢不起这人。

戌时,周王来到大殿,魏忠贤把流泪的皇贵妃和太子请出来。

见证人到位,大伙决定吧,吵没用。

袁可立头疼不已,老头急切想让太子登基,他要辞官,一天也不想在京城听这些破事了。

“娘娘,殿下,信王殿下性命应无忧,待稷国公回到辽西,需重新谈判。臣等请内阁辅臣郭恺之、周延儒,工部尚书徐光启、兵部侍郎鹿善继到辽东,以助稷国公。”

“诸位大人做主吧,本宫母子不懂国事,袁公辛苦。”

“不敢,朝事动荡,内廷外廷更应团结协作。谁都不能脑子一热,让大家跟着坠落深渊。”

任妃接不住这话,看向一旁魏忠贤,九千岁讪讪摸摸鼻子,“诸位大人放心,东厂不会进入稷国公府,踩坏一块砖咱杀他全家。”

镇远侯突然出列,“娘娘,袁公,最好的使者人选是稷国公夫人,她可以代表所有人,包括英国公府,小公爷破虏是太子御赐伴读,可送到后宫由娘娘抚育教导一段时间。”

有人眼神一亮,有人却如坠冰窖,魏忠贤抢嘴反对,“荒唐,这是给稷国公难堪,前线使团被俘与稷国公何干,没事找事。”

镇远侯依旧强调道,“不,微臣认为可行,诸位别忘了,大兴伯在铁岭,先得到消息的是大兴伯。他属下的京营和解难营若无动于衷,既无法向稷国公交代,也无法向将士们交代。他唯一的反应,只有攻城压迫,这会把局势搞复杂。”

众人一惊,忘了一位关键人物,郭恺之连忙出声,“娘娘,袁公,没时间了,稷国公移驾建州老营,他在等待东江合围。辽东已成奴酋死地,但牵一发而动全身,大兴伯一动,奴酋会乱成一团,辽西和辽南会不明所以卷入大战,奴酋绑架信王殿下顿时失去意义…”

任妃尖叫一声,“不可,必须保证信王安全。”

她还没傻到让信王去死,袁可立大恼,一拍手道,“就这么办,老夫做主,稷国公夫人、郭恺之、周延儒、徐光启、鹿善继,明日由锦衣卫护佑去辽东,八百里快马联系稷国公,务必保证殿下和诸位大人安全。”

几人轰然领命,高攀龙却提醒道,“袁兄,我们是不是忘了一位大人,辽东巡抚刘贺州已到宁远。”

“辽西根本没有战兵,刘贺州刚到,一头雾水之际,他能做什么?”

“可他距离前线最近,快马令他节制辽西,没有稷国公军令,全军不得乱动。”

这是死马当作活马医,袁可立同意了,当场用印下令,让兵部连夜发八百里急信。

中枢官员来到乾清殿广场,回望一眼大殿,内心齐齐升起一个念头,稷国公不回京,大明朝定会越来越混乱。

众人离开乾清殿也没散伙,接下来的日子,他们大概会一直这样,晚上全在内阁文华殿值房挤着等消息、等驾崩。

回到文华殿公房,袁可立瘫坐椅中闭目养神,耳边突然响起徐光启的声音,“袁公,大明突遭大难,刚才下官不好拒绝,帝陵玄宫需要一个月才能完成。”

袁可立猛得睁眼,懊恼着啪啪拍额头,徐光启回朝后还没做其他事呢,就是在修陵。

徐光启再次补充安慰道,“袁公,石料和募工已准备好,帝陵全部工程没有三年完不了,但玄宫必须重视,否则…”

否则皇帝没地去,袁可立苦笑拍拍他,“徐大人还是去辽东吧,老夫亲自监督帝陵进度。”

徐光启点点头,他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被推举到辽东,猜测他是稷国公举荐,可能多少有点面子,没有拒绝,他也想去看看辽东大军。

躺平的郭恺之突然冷哼一声,“东虏既灭,帝位交替,中枢也会动荡不休,数来数去,稷国公是天下人唯一的主心骨。”

众人互相看一眼,没人反对,也没人赞成,袁可立摆摆手,示意他们别扯淡了,自己找值房休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