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山贼大将军,兵圣大反贼 > 第487章 你死定了

大明,山贼大将军,兵圣大反贼 第487章 你死定了

作者:溜溜的兔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6:08:27 来源:泡书吧

肫哲初五中午离开赫图阿拉,初六下午亲卫就把孩子送到铁岭。

虽然只有二百里山路,依旧堪称飞速!

因为他们路熟,一路都有自己人呼应。

进攻沈阳,首要的目的就是配合肫哲,看看那个疯子什么反应。

短暂休息过后,亲卫更换爬犁,护卫张之音和周奕梅入山。

每个山梁都有人接应,咻咻的哨音,大小姐很熟悉。

她瞬间明白,这北面看起来没有多少人,却有严密的监视,跑一个人都难,别说女真几万大军。

周奕梅第一次到北方的大山,厚厚的积雪中,爬犁飞速通过,两侧大山的森林中不时飞出成群的野鸡,让她看得惊奇不已。

黄昏天黑后,依旧有篝火接应,摸黑前行半个时辰,眼前豁然开阔。

一个河流交叉口,火把遍布原野,大约五千人寒风中立阵,好像在恭迎她。

“夫人,前面是界凡寨,南边十里是萨尔浒寨、三十里外是抚顺关,明日他们会入关,鼎二头领和海兰珠夫人在此处。”

张之音从爬犁顶跳下,五千人瞬间大跪,“恭迎夫人!”

大小姐不明白他们这是做什么,大冷天的摆这排场做什么。

鼎二和海兰珠骑马到身边见礼,海兰珠直接解释道,“夫人,平辽大将军令,解难营副将张之音,连夜到萨尔浒祭拜九年前阵亡的大明亡魂,以振军威。”

大小姐哑然,顾不上与他们寒暄,只好点头同意。

南边萨尔浒营地早已篝火通明,大约有万人等候,他们是鞑靼从兵、海西女真和留守抚顺关的解难营。

爬犁上海兰珠继续对张之音解释,“夫君觉得北面杀人太少,不想让山里人以为解难营是以前的明军,来转一圈就入关,以后任由他们发展。”

“杀人太少是什么意思?”

“父王和阿爸都在这里,海西女真投降太快,很多酋长贵族也投降了,之前鼎一将军进攻的时候留下了他们,被夫君杖责十棍,让他带一千人和图伦贝勒去了东海女真的地盘。”

张之音哭笑不得,“树倒猢狲散,他哪来这么大的杀气。”

海兰珠犹豫了一下,还是对她道,“肫哲说也许在生公爷的气,张世泽副将在南边非常快,夫人明天到赫图阿拉,估计就能见到他。”

张之音顿时无语,大概是侄儿担心爷爷,违反了军令。

萨尔浒到了,祭祀大案和供品已摆好。

这里还有一个熟人,袁枢。

别啰嗦,三人代表稷国公跪在大案前,后面万余人跟着下跪,袁枢展开祭文高声朗读,“魂兮归来,日月无恙、山河重整,英烈见证,大明稷国公今告慰英烈在天之灵…”

抚顺关与鸦鹘关直线距离只有百多里,但山路比北面难走,那边祭祀,这边肫哲刚到太子河的威宁堡。

皇太极让她明日到辽阳城北的东京城。

东京是努尔哈赤新建的都城,位于辽阳北五里。

努尔哈赤的都城选择很混乱,短短五年时间,换了五个地方。

天启元年三月,努尔哈赤攻占辽阳。

这里一直是辽东中心,总兵衙门、巡抚衙门所在地。

两个半世纪的建设,努尔哈赤对辽阳城垂涎已久,胜利者进城马上决定迁都,把妻妾、家眷、诸大臣从临时都城萨尔浒迁到辽阳。

但半年后,努尔哈赤又决定在辽阳北新建都城。

对外的解释是辽阳过于拥挤,且年久失修。

真正的原因嘛,当然是没有空间建‘皇宫’,皇帝怎么能和平民百姓挤在一起。

东京城位于丘陵之上,八月动工、次年四月初步建成,不过是一个周长七里的方形小城。

还没完全竣工的时候,努尔哈赤就搬了进去,三年后,又下令把赫图阿拉的祖坟、兄弟坟迁到东京。

可仅仅过了一年,努尔哈赤力排众议,决定再次迁都。

有个迷信的说法,东京城无法压住龙脉,潜龙飞天,转移到了浑河边的沈阳,于是改沈阳为奉天。

这次的真正原因,其实是迫于政治和军事形势。

辽阳地区汉人太多,新迁之民与汉人每日冲突,投毒、暗杀之事不断,报复性杀戮不断,完全没有一个都城的样子。

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个时期的辽东以辽河为界,辽阳过于靠南,不利于出兵攻伐草原。

沈阳就没有这个问题,冬季出兵非常方便,无论到科尔沁、外喀尔喀还是察哈尔,都可以随时出发,补给方便,不需要绕行辽西。

嗯,本来是很方便,结果两次大战都被朱鼎顺拖到辽西。

说这么多,是朱鼎顺几乎可以肯定,女真会放弃沈阳。

皇太极好像准备把东京作为最后的‘选择’,沈阳皇城的家眷都被转移到东京,明朝那一群尊贵的俘虏也被关在东京。

此刻这里人很多,辽阳、东京、鞍山、再远一点的海州,全部人满为患。

皇太极想握紧最后的底牌,大金国与辽阳周围五十万汉民‘共存亡’。

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呢,肫哲在十月初七下午到东京的时候,马上肯定了朱鼎顺的判断,辽东几乎所有的女真家眷和汉人青壮都在这一片。

他们…快饿死了。

十月,本来就是皇太极计划中的极限。

肫哲没有被带入城内,反而被带到城墙,信王、孙承宗、英国公、周道登,还有一百多名使节属官,都在城墙上。

这些人虽然神情萎靡,却很安全,连官服都完好。

肫哲没有上前与他们打招呼,看到东京与辽阳城西的情况,她又想明白了。

难怪朱鼎顺在赫图阿拉的表现很不正常,任谁看到成千上万的百姓饿死、冻死,都会产生别样的情绪。

只见西边一望无际的平原上,太子河两岸全是小帐篷,无数男女老少围着篝火取暖,孩子的哭嚎声不断。

而东北两个方向还有无数人涌过来,有的赶着大车,有的推着爬犁,更多的人行尸走肉般麻木前进,疲惫倒在营地外围喘气,营地中的人拒绝他们到中间,新来的只好就近搭帐篷蔓延。

“朱鼎顺大军今日到沈阳北,你二伯代善已放弃都城。五十万人呐,每日一顿稀汤救济,熬点骨头汤。外围依旧有人冻死,朕与朱鼎顺要五十万石粮食,不是为了养军,是为了他们。”

肫哲呆滞扭头,看着身边的皇太极,咬牙切齿道,“我终于明白了,大汗果然死定了,哪怕绑架明朝皇帝,你也死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