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山贼大将军,兵圣大反贼 > 第582章 一种身份下的两种人

水太凉一定背叛了,且不是刚刚背叛,可能朱鼎顺刚刚离开江南他就背叛了,这就是典型的士大夫。

惊蛰帮其余人没有死,钱良臣没有死,魏国公大概想玩碟中谍,否则他们对辽东一点也不了解。

有种人脑袋未落地,他们就会来回横跳,一如正史,钱谦益降清又反清、复明又卖明,活脱脱一个神经病。

很多人都说这种人骨头软,在朱鼎顺看来恰恰相反,他骨头硬的很,又臭又硬。

士大夫只忠于自己,只为攫取剥削的权力,什么时候拥有左右国策的特权,他们才会安静。

稷武王给不了特权,结构性的矛盾使双方无法真正一体,所以当时也没把他们当一股真正的力量。

无所谓,反正就是一个个数字。

清晨的太阳晒到脸上,朱鼎顺起身到一旁洗漱,外面已准备好早饭,整个吃饭过程没有一句话。

昨晚的行动肯定会暴露一个暗子,他必然会被抛弃。

冯铨那个马屁精竟然自缢了。

哈哈哈~

听到消息的朱鼎顺内心大乐,这家伙宁肯投降辫子也不投降武王,可见士大夫对武王有多恐惧。

不错,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吃完饭朱鼎顺叫走了周王和兴福皇帝,三人出门后绕过几栋建筑,来到一处铁栅栏关闭的房子。

里面无比安静,房间里孝贤皇太后在生火,炕上趴着的鼎三在睡觉。

孝贤摸摸手上的灰,没有叫醒鼎三,反而蹲下到皇帝面前,“皇儿,母亲想错了,武王不会杀我们,信王自然也不敢。但…但已至此,对…对不住皇儿。”

“母后说的哪里话,在这里安静过日子也好,皇宫有什么好,您若能诞生一个弟弟,以后也有人孝顺您,孩儿是指望不上了,是孩儿不孝。”

嗯?!

朱鼎顺看看八岁的兴福皇帝,带着疑惑看向周王,朱恭枵轻咳一声,“族叔,陛下从小关在宫中,他比很多孩子都聪明,也更加理解生存的务实之道。”

孝贤这时也跪在身前,“皇叔见谅,妾身是个弱女子,没有争权夺利的能力,就想学皇后保护自己,禁宫看似安全,实则天下最危险的地方,鼎三是个敢作敢当的男人,没有谁利用谁,妾身只想活着。”

朱鼎顺若被她一句话打动就不是武王,看一眼醒过来的兄弟,沉声道,“禁足一年不可免,你的妻妾不能来,涨涨教训以后老实点,一年后到北寨,给我调度物资转运。”

“大哥!”鼎三大声叫住准备出门的朱鼎顺,“大哥,士大夫不把百姓当人,耻于百姓为伍,您却太把百姓当回事,他们愚昧无知,就像十多年前宗室村子里的兄弟,他们不姓朱,您…您下手太软。”

“老子知道自己做什么,不用你教!”

朱鼎顺说完后大步离开,周王向两人一躬身,“娘娘,大行皇帝一去,武王主宰天下已不可逆转,微臣知道,武王不会杀陛下,只是…只是时间问题,族叔一点也不急。”

“周藩不用解释,反正都姓朱,一家人嘛,你很容易选择。”

朱恭枵没有再狡辩,看一眼皇帝,示意赶紧走。他之所以能出现在这里,是九把椅子中有他一个位置,这事还是不要让人知道的好。

小胖子下跪给孝贤磕三个头,扭头跑出院子。

广场有千人在打扫,排水沟里都是血,他们一盆一盆的倒水清洗,导致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血腥味。

朱鼎顺大步下山,似乎对此处没有一点留恋,身后的兴福皇帝和周王德一路小跑追赶。

众人已经在山脚下的停车场,朱鼎顺直接上马,对追上来的兴福皇帝和信王道,“一场小小的地震,勋贵已彻底退出朝堂,中原流贼遍地,连北直隶南边五个府都有,这可不是老子的问题,天下百姓都在向士大夫造反,能从这里学到什么决定以后的生存。”

朱由检无声拱手没说一个字,兴福小胖子却行礼道,“祝皇爷凯旋,朕若亲政,会召皇爷回朝监国。”

朱鼎顺哼哼笑了两句,向其他人拱拱手,“诸位长辈,后会有期,下次见面,希望我们不要谈论公事。”

众人这才明白,武王竟赶在他们前面离开,还未客套告别,朱鼎顺已一拉面罩,与同样穿戴的三十骑隆隆离开。

几人看着背影发呆了半天,小胖子还是个话痨,直到骑队消失在山坳拐角,才呵呵大笑,“原来如此,这办法好呀,用不了多少护卫,且皇爷从不摆架子,别人根本不知道哪个是武王。”

众人没有接茬,小胖子感慨一句转向高攀龙,“高师傅,昨晚偷袭我们的是什么人?五千多人,京城怎么能藏下?”

“回陛下,京城原有百万人,武王工坊大建后,京郊也有百万人,微臣认为五万人也能藏下,他们大概是江湖人,或者各地卫所求生的军籍子弟。”

“啊?大明士兵?”

“陛下,一群容易被蛊惑之人,是什么身份都该死,所以武王毫不留情杀了他们,降之无用。”

有理,小胖子钻回马车,一群人开始缓缓离开。

路上张维贤向高攀龙撇撇嘴,示意他到后面,两人说了几句话。

“高大人,您对孙承宗大人怎么看?武王说这是一个大节不亏的典型士大夫,求仁得仁是对他忠于大明最好的回报。”

高攀龙仰头回忆一会,缓缓道,“天启四年东林君子下狱时,我们向辽东写信无数,求帝师搭救同僚,孙大人未回复一字。

后来杨涟死谏弹劾魏忠贤,权阉害怕了,向当时的首辅韩爌求救,同为东林,韩爌自然没有庇护魏忠贤。

我们以为只要他们任何一人开口,下狱就不会有性命之危。

没想到天启五年,杨涟和诸君子下狱,韩爌避祸致仕,孙大人依旧一字未提,我们的求援信他也没有回,眼睁睁看着东林覆灭。”

张维贤自然知道这些事,他只是求证,闻言笑着道,“孙承宗、韩爌、曹于汴,加上之前的**星、左光斗、李三才,他们才是同一种人,掌握大权的东林,察觉自己被东林清流拖累,毫不意外选择放弃,哈哈。”

“武王有句话说的很对,实权大员和清流是两种人,一种利益为先,一种理想为先。东林大员当时需要的是附庸,不是盟友,我们也可以说败在自己手里。”

“高大人悟了,可喜可贺。”

“这才糟糕,一个人的清醒还不如不清醒,武王在逼天下士大夫清醒,也不知道能留下多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