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山贼大将军,兵圣大反贼 > 第722章 士子、大儒、公知、学者、士大夫(下)

朱鼎顺看孙承宗也有恼火的迹象,笑着摇摇手,“孤告诉大伙,南京是一群什么人,为何他们复叛复降,又觉得自己没错。

钱谦益很有代表性,就以他来说,一会觉得这样对,一会觉得那样对,换个环境,马上就改变了决定。

不审视自己,反而审视别人,他还会自我催眠,掩耳盗铃的替自己开脱,用委曲求全来解释自己的行为。

身为江南读书人旗帜,效忠武王却给魏国公暗中提供消息,效忠南京,却又想着联络北方,若换成东虏打到身边,他也还是这怂样,时刻脚踏两只船,想着左右逢源。

归根结底,这是公知控制舆论后诞生的一种病态。

他们没有脊梁,世人皆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被私欲控制的公知,一直在追求那个永不存在的第一。

立身之本就错了,当然做什么都是错的。

私欲作祟的公知作为高阶知识分子,天生矫情、虚伪。

他们有两个显着的特点,聪明、惜命。

越聪明越惜命,越惜命越聪明,乱世之中,必定复判复降,毫无气节可言,再加上他们没有实践手段,只剩下一张嘴,弱者才会用这种人,糊涂蛋才会被这种人欺骗。

一群蝼蚁,孤懒得多看一眼。”

钱谦益双眼快喷出火了,但他有深刻记忆,完全不敢冲冠一怒。

众人好像第一次见识这个状态的钱谦益,个个一脸鄙夷,连反对的勇气都没有,也配称东林二代旗帜?

钱谦益没有受到武王的刺激,反而被别人怀疑的眼神刺激到了,咬牙切齿开口,“杀人不过头点地,武王窃国,挟军威而辱人,这样的人有脸称为圣人?”

朱鼎顺缓缓喝了一口茶,“钱谦益,老实说,孤懒得搭理你,钱良臣死了吧?挺可惜,你差他太远,连一个掮客都不如,对于你这种叛国叛民、自私到极点之辈,无需律法审讯,让你坐在这里不是你有资格,而是你的使者身份,是不是认为孤顾虑脸面不会杀使,认为自己性命无忧,有恃无恐?”

钱谦益眼中瞬间充满恐惧,好在此时孙奇逢插嘴,“大王所言有理,我们对官场不感兴趣,但的确有很多惜命的聪明人,原来他们是祸乱的公知,难以称为大儒。那敢问大王,如何分辨天下士子是何种人?”

朱鼎顺又喝了一水,淡淡的回答,“当然是明辨是非。”

孙奇逢一愣,“听起来大王也没什么好办法。”

“答案本来就很简单,是诸位想复杂了。是非观,对事物正、反的判断和取舍,即真知真识价值观。

儒墨曾为定义是非而争执,庄子云,因是因非,因非因是。认定了‘是’的界限,即同时出现了‘非’的区域。

但庄子又提出了朝三暮四的着名寓言,对是是非非之争,不偏不任,不跟着说是说非,甚至以反为用,跟着是者说是,非者说非。

庄子之所以把是非和之,是因为他定义是者非者之争,乃意气为用,如能不再相互对撞,意气自然会平复,回到物之本身,无所谓的是,也无所谓的非,一切休乎天钧。

这是方外之人对是非的理解,和即道,毫无实践作用,且误导法治贯彻。儒墨是非之争,若不能自悟乃起於有我,是非仍争辩不休。

在孤看来,治国是一种纯粹的实践行为,是即是,非即非,若有一天某人说是非糊涂,那此人不是遁入空门,就是居心叵测。

我有一是非,彼亦有一是非,人人各有一是非。如是人人各有不同的阅历,各有不同的价值观,久而久之,我们就会陷进这个思维漩涡,认为是非只有主观的是非,没有客观的是非,既天下没有公是公非。

治国若没有明确的公是公非,一定是律法的失败,当朝者的失败,更是混乱的开始。

新的律法一定会明确是非,实践中划定是非,这才是当朝者最应该做的事,若一件小事都无法裁断,百姓为是非争吵,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是改朝换代的典型标志。

读书人得先读书,熟知律法,然后明辨是非,准确定位自身,自然前途敞亮。”

朱鼎顺说的很长,也很专业,是非即律法的应用,他们需要好好消化一下。

孔贞运率先反应过来,语气颇为沉重,“大王严肃推行律法,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是圣人当朝的标志,但是非依旧是一种实践行为,殿下说治国是实践,那谁是?又谁非呢?”

朱鼎顺点点头,“孔先生问的很好,但孤先得与诸位说明白,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孤的眼里没有天子、更没有庶民,皇帝与百姓都是大明人。

说圣人当朝的标志,更是局限性的思维,律法必须承袭万世,孤代大明百姓永夺天子言出法随之权,皇帝是律法的化身,公是公非的化身,每一个大明官员出仕前,都必须对最高律法宣誓效忠,即对皇帝宣誓效忠。

孔先生实际问的是实践方法,而不是实践结论,任何人都无法预测未来,孤也无法告诉百姓谁是谁非,自有律法裁断。”

“那殿下的实践方法是什么?”

“允许自由组党,允许议事院代表天下百姓选举政事院总理,允许总理提议任命副总理,即允许志同道合之辈在一个特定时间内共同施政。”

哗啦一声,十多人齐齐起身,个个面露惊愕。

孙奇逢更是结结巴巴道,“强…强行敌友之分,汉、唐、明,泱泱天朝,其殷鉴也。这…这是大王之言。”

“孙先生不用紧张,孤所言之党,与你们理解之党,完全是两回事。朋党祸国殃民,政党即代表志同道合,也代表不同施政方法。

军、法两院必须对皇帝效忠,对律法效忠,不得参与任何政事。但政、议两院可自由参党,由天下百姓根据实践行为来判定是非。

归治一件事的最好办法,不是消除它、恐惧他,而是给它定个规矩,让律法来审判它。

最快明年年底,诸位会通过日月山河报了解详细规则,只要没有违反律法,诸位可以公开与孤打擂台,用不着做偷玉玺、立宗室这种遗臭万年的叛国行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