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从人世间开始穿越 > 第四百四十章 黄河边高原上

从人世间开始穿越 第四百四十章 黄河边高原上

作者:挽歌少爷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1-10 15:28:51 来源:泡书吧

剧看完了,郑辰得做一些准备。

首先一项就是看看当年包括后面几年的高考试卷,这是很有必要的,在那个年代学习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绝对是最好的出路!

只要你是个学习的人才那企图不用担心。

再有就是准备一些物资,硬通货肯定是少不了的,其他的东西他也准备了一些,那个时代物资匮乏,加上不知道过去以后郑辰会面对什么情况,所以还是有备无患的好。

事情到了这一步系统的任务直接发布了。

【主线任务1、改变高加林的命运!】

【主线任务2、改变刘巧珍的命运!】

【主线任务3、改变包括马拴、高双星在内的配角命运!】

【副线任务:参与进时代的大潮成为弄潮儿。。。】

【副线任务:家国天下,成为一个较为知名的人物。。。】

没错,系统抽取的新世界是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人世之路》,根据着名小说《人生》片段改编的,和《人世间》类似都是反应现实的年代大剧。

剧情围绕几个年轻人展开,从高考、落榜、奋发、走出去然后找到个字的人生目标都有详细的叙述,其中夹杂着对爱情、亲情、人生和未来的思考。

当然,其中有不少的剧情让人欣慰、气氛、振奋和期待。

郑辰看完之后心中也有自己的评价和理解,这部剧让人耳目一新的地方在于全剧最大的核心放在了寻找人生目标上,这对于国内大部分电视局都是以狗血爱情为核心的还是要好不少。

对了,这次郑辰过去也是以身穿的模式。

按照系统的过往安排也就意味着他过去以后多半会和高加林这些主角有交集,这样也方便他完成任务。

一切准备就绪,正是开启此次的新世界旅行!

郑辰从穿越的眩晕中醒来,然后看着头顶半圆形的屋顶,他知道,他已经到了新世界。

用了几分钟接受脑海中的记忆后,郑辰有些苦笑。

宽州县高家村,一个黄河边黄土高原上的小村庄,偏僻落后信息闭塞,而这里就是一系列故事发生的地方。

也是主人公高加林、刘巧珍的家。

当然,现在也成了郑辰的家!

这个村子就高家村,看名字就知道村里大部分的人家都是姓高的,比如高加林家里和高双星家里,少数不姓高的人家基本上都是后来的外来户,比如刘巧珍家里。

郑辰现在这个家里也是一样,二十多年前搬来高家村最后赶上了,然后就留在了高家村繁衍生息。

在这个热火朝天的年代,但是郑辰这个世界的父亲不是那种安于现状的人,高中的文化水平在这个时代算是高学历的人,但受限于时代的条件主业还是以种地为生。

但在种地之余老郑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研究家电维修,家里的书除了郑辰的课本以外就是一种叫《无线电》的期刊,每个月二十五号发刊,家里已经堆了高高的几摞。

因为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加上老郑肯钻研,现在的老郑已经成了上村下院的家电维修一把手,这些邻居家里但凡有个什么物件坏了都会来找老郑,有时候给付些维修费用,要是钱上紧张就会那些东西,家里自己种的菜或者水果之类的。。。

也是因为有了这个技能,郑家的地位在村里还算不错日子也过的还行。

但是这个还行的生活水平也只是相对的,举个简单的例子,这个不错就是一个月吃一回肉的水平,偶尔老郑去县城办事儿的时候会买点儿肉回来改善伙食。

但是郑辰知道,老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在县城开一家维修店。

郑辰今年十八,和同村的高加林高双星年岁一样,而且都在宽州县第一高中读书,他们三个也是村里目前仅有的三个高中生,是村里未来的希望。

让郑辰意外的是他来的时候县高中的预考已经考完了,原身的学习成绩一般勉强算是通过了预考,但是在这个年代距离上大学还有一段距离。

而这个年岁如果无法上大学那么就要考虑未来的事情,成年人了总不能在家里混日子吧,特别是作为一个男孩子要承担责任。

也正是因为郑辰前途不明,所以老郑和郑母最近也是犯愁。

郑辰已经醒了,所以屋外父母的聊天声音他听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他爸,你说辰娃子要是考不上大学那他该干点啥好呢?总不能让孩子在家里种地吧?”郑母的语气中充满了担忧。

“他要是愿意种地那就种地,至少在家里还有一口吃的!再说现在辰娃子还没考,要是他超长发挥了那就更好。。。你操个甚心?”老郑抽了一口烟道。

“我看你是真心大!一点儿都不担心!”郑母没好气的说道。

“心不大那辰娃子的压力不是更大?你没看见最近他都沉默寡言了?要是咱们再担心的话。。。”老郑的话没有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白了,不能给郑辰太大的压力。

“你小声些,他最近学习累了让他好好休息一下不要把他吵醒了!”郑母低声说道。

这番对话听的郑辰很是感慨,这就是天下父母心。

无论时代如何变换,这该操的心是一点儿都不能少!

“你放心吧,我早就有安排了,我想着到了秋季就把家里的牛卖了再加上咱们家这些攒哈的钱,我就在县城里开个门店!要是辰娃子考不上就跟着我学家电维修吧,不管怎么说这也算是一门手艺,有了这个手艺至少有口饭吃不是?放宽心吧。。。”老郑又低声说道。

看看,这就是父母。。。

这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从来都是相互的,父母把孩子负责养大给他教育给他做人的道理;孩子长大了以后那就要想办法回馈父母,让他们脸上有光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想到这里郑辰一骨碌爬了起来,站在房间里的镜子面前看了一眼。

年轻的脸庞五官还算秀气,炯炯有神的眼睛中还带着一些稚气,略显黝黑的皮肤瘦弱的身材无不显示着这具身体的现状,这一切都代表着这个时代的印记。

看了看自身的打扮,上衣是半旧不新的灰色背心下身一条黑色短裤,郑辰自信看了一下布料和针脚就知道这是手工做的,脚上一双塑料拖鞋,这个年代没有补丁的都是好衣服。

郑辰和高加林他们一样,大部分时间都是住校的,一般到了周末的时候才能回家待两天。

高家村距离宽州县城不算远,骑自行车要不了一个小时就能到。

吱呀一声窑洞的门打开了,郑辰一眼看到了院子边上的一颗枣树和一个柿子树,在黄色居多的空间中非常惹眼。

“哎呀,额(我)娃醒了!饿不饿妈去给你做吃的。。。”郑母看见郑辰出来就带着笑脸说道。

“妈我不饿,睡醒了出来活动一下等下继续学习了!爸。。。”

郑辰给自己搬了个小凳子坐在父母的身边,他的这个反应和之前区别还是很大的。

原身可以说是一个很沉闷的人,特别是在面临高考的压力以后就更闷了,大部分时间都是不说话的用肢体语言代替。

他这一开口郑母心里就宽松了不少,高考能不能考上哪都是一个人的命,但是人要是太内向在这个时代是容易被欺负的。

“也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学历不代表文化更不代表知识!人一辈子还很长以后会发生什么我们都不知道,尽力就好!”老郑笑着说道。

他敏锐的发现自己的儿子变了,但又说不清哪里变了。

“我知道的!但我还是想好好拼一回,这距离高考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一切都是有可能的!”郑辰信心满满的说道。

“额(我)娃就是有志气!伱好好学,我和你达(爸爸)做你的后盾!”郑母听了之后异常的开心,她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在她朴素的认知中丈夫和儿子就是一切。

“那我去学习了。。。”郑辰站起来说道。

“额娃去吧。。。我去给你煮些绿豆汤,这天是越来越热了喝了也能下下火气。。。”郑母见郑辰这么勤奋也是站起来往厨房走去。

回了屋里以后郑辰把东西重新整理了一下然后拿出了课本。

他是有准备也有不少的知识储备,但看书还是有必要的;高中三年的课本都在窑洞里堆着,郑辰全部找了出来然后从语文开始看,有过目不忘的技能他就当是复习了。

除了中间郑母端了绿豆汤进来以外没人打扰他,他着一看书就看到了吃晚饭的时间。

其实这个时代的陕北人家大部分都是吃两顿饭,早饭一般在十点左右,午饭在下午的两三点;但是现在不行,郑辰正处在长身体的阶段而且又是高考前,所以晚上加一顿餐也成了习惯。

晚饭很简单,玉米稀饭和馒头,炒茄子还有拌黄瓜,没有肉。

蔬菜都是自己家里种的,一般都是春天种下去然后几个月可以不用去买菜了;当然,这个时候要你买菜也只能去县城,麻烦不说还贵。

“明天我去一趟县城割些肉回来,让你妈给你包饺子!”老郑看郑辰吃的香甜就说道。

“不用,吃这些挺好的!”郑辰咬了一大口馒头说道。

这馒头是传统发酵的老面馒头,一口下去暄软中带着麦香,这是郑辰在后世也吃不到的味道;还有这茄子和黄瓜,蔬菜味很足,没有化肥更没有农药的残留,绝对的纯天然绿色食品。

“买些吧,给额娃补些油水!”郑母笑眯眯的说道。

“那听你们的。。。”郑辰点点头表示同意,既然父母都同意了他就顺水推舟。

晚上躺在窑洞的炕上郑辰思绪万千。

其实现在这个条件和之前在人世间的时候还是好了不少,尤其是外部环境,一九八四年正是大发展大进步的年代,不用担心有过多的限制。

他空间里有不少的东西可以用来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甚至是可以帮老郑在县城里弄一个门面房开个维修店也是没有问题的。

但这个事情不能着急还是得讲究一下方式方法,贸然拿出钱才来只会惹人怀疑。

再有就是即将来临的高考,这是人生的分水岭。

而高家村的恩怨情仇和纠葛也是在高考以后发生的,从那个时候开始这些年轻人甚至是上一辈的人命运都发生了变化。

而改变这些人的命运就是郑辰这次来的任务,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也要一步一步的走。

第二天早上六点的时候郑辰就起床了。

在他起床的时候老郑和郑母已经起来了,在这个时代的农村成年人是没有睡懒觉的权利和习惯的,庄稼人种地是本分,田地里只要种的有庄稼那就有忙不完的活儿要干。

这些活儿当中锄草是最大的事情之一,杂草比庄稼长得快多了,你不锄草那就影响庄稼的收成,这个时候地里的小麦还没成熟,玉米还在拔苗当中,所以锄草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额娃咋不多睡会儿,这还早的很。。。”郑母看见郑辰起来惊讶的说道。

“睡不着了早些起来学习。。。”郑辰找了个借口说道。

“勤奋是好事但过犹不及!但既然起来了那就洗脸去。。。等你妈下地(干活)回来了给你做饭!”老郑眼中带着笑意说道。

其他的不说,至少现在郑辰的精气神好了不少,现在的郑辰才像一个年轻人的样子才有一个年轻人朝气,父母看了心里高兴!

“我跟你们一起去吧,人多干的也快一些。。。”郑辰说道。

“额娃有这个心就行勒,你还是在家里学习吧,这些事情我和你达就成了!”郑母笑眯眯的说道。

郑辰这番话也是孝顺的一种表现形似,看到自己的孩子这样那个父母心里都是高兴的。

“听你妈的,你就在家里做自己的事情。。。”老郑说完扛着锄头就走出门了。

按说应该吃个早饭再去下地干活的,但这个时候没这个讲究,一般都是趁着天还不热的时候上地干活,等到太阳升起变热的时候就回家了,然后下午等日头过了以后又去干活。

等父母出门了以后郑辰这才在家里巡视了一圈。

典型的陕北黄土高原,各家各户坐落在半山坡上,家庭条件稍微好一些的都是开辟了自己的小院子边上用低矮的围墙把自己家里的窑洞围起来,差一些的就只有窑洞。

郑辰家里有大小四个窑洞,然后有一个面积看着有一百多个平方的小院子,院子里有一个不大不小的碾子,院子被郑母收拾的很干净,这个条件在村里算不上好但也不差!

四个窑洞里一个作为厨房和放粮食的地方,还有一个小的窑洞放的杂物,剩下两个就是住人的地方了,至于牛棚是在院子的下面有个地方,牛在这个时代不仅是劳动的主力还是重要的财产。

这个时候牛已经被老郑和郑母带着下地去了,这个时候牛不干活但也不能让它饿肚子,带到地里那边顺便的让它吃些草填饱肚子。

天还没有大亮,郑辰也没事儿可干,所以就去厨房看了看,窑洞的前端就是烧柴火的灶台,灶台上放着两口锅,其中一口锅上盖的是木质的锅盖,另外一口是银白色的铝制锅盖。

窑洞的后半部分放的是粮食,郑辰数了数大大小小十几个袋子装的满满的,其中有小麦有玉米,还有一袋子油菜籽,这也是食用油的主要来源。

承载着粮食重量的是两根简单的木头,下面用砖头垫的高高的,主要是的目的是为了防潮。

一个简单的木质橱柜,里面摆放着碗筷这些东西,还有就是盐之类的调料。

至于冰箱这些肯定是没有的,按照高家村的发展速度,预计在有十几二十年估计才会有这些东西。

郑辰搜寻了一下自己的记忆,整个高家村里现在家里有电视的人家都是少之又少的。

一句话总结:不仅是郑辰家里,整个高家村都还处在一个穷困交加的时代。

道阻且上,路远难行啊!

郑辰在家里闲着无聊,看书学习在他这里顺带着做一下就行了,反正开挂了不用担心。

所以他得给自己找点儿事情做打发一下时间。

他左看看右看看终于给自己找了一点儿事情,家里的水缸里没多少水了,正好那就去挑些水回来把水缸倒满。

槐树做的扁担,两头拴着绳子下面挂着挂钩,两个铁皮水桶一边挂着一个,按着记忆郑辰挑着扁担往水井的方向走去。

整个时候没有自来水,黄河里的水也不能吃,所以村里的人吃水都是在水井里面弄上来的。

水井很深,所以取水的时候去要借助一个叫辘轳的工具,缠绕在辘轳上的麻绳有七八米,把水桶挂在麻绳的挂钩上然后放到水井里面取水,再通过辘轳绞上来,然后重复这个动作取水。

这个动作可不是轻松的,而且还有一定的危险,要是操作不当容易弄伤取水的人。

郑辰去的时候已经有人在打水了,郑辰一时没想起来应该怎样称呼这个取水的汉子,但是不打招呼又不行,所以喊了一声叔就算是打招呼了。

等取水的人走了以后郑辰这才开始操纵辘轳。

要是原本的郑辰肯定弄不了这个玩意儿,但现在不一样了,摆弄这些东西就很轻松了,简单的几下就把两个水桶装满了,郑辰试了一下就准备回家去。

但是他还没走就看见了两个熟悉的身影。

按着原主的记忆他认出了这两个熟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