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现言 > 农家乐小老板 > 第372章

农家乐小老板 第372章

作者:柴米油盐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4-05-12 19:47:39 来源:书海阁

胃疼不胃疼的,这个年总是要过的,不过在陈安修离开之前,陈天晴先回来了,她是腊月二十八下午的火车,不到五点抵达绿岛,陈安修和陈天雨都有事走不开,章时年让耿涛是火车站接的人,之后去章时年的公司坐了会。下班后两人一道走的。

章时年并没有与人闲聊的嗜好,上下班的路上一般都是闭目养神或者思考些事情,耿涛跟随他多年,深知他的习惯,没有特殊情况也并不打扰。陈天晴临时去了趟卫生间,到停车场的时候,章时年已经上车了,没有陈安修在场,她和章时年也不太亲近,就自动坐了副驾驶。

这次章时年倒也没一路沉默,他问了些陈天晴工作的事情。这是个合适的切入点,他要是关心私生活,陈天晴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应对,说近了感觉不对,刻意疏远了又不合适。谈谈工作就相对容易多了,她是做金融这一块的,这虽然不是章时年的专业领域,可也有绝对的发言权,而且他视野宽广,思路清晰。陈天晴开始是没话找话,只想着千万不要冷场,但到后来竟也慢慢认真起来。两人大概聊了有半个多小时,直到陈安修的电话打过来。他是打给章时年的,不过先和陈天晴说的话,问路上冷吗?又说山上现在又开始飘小雪花了,让他们路上慢点,不要着急。

他这么说,陈天晴特意留心了下窗外,不知道是雪太小,还是市区这边根本就没下,她瞅了半天,也没看到有雪花,“……市区这边好像还没下大,应该不要紧……我知道了,大哥,待会就回去了。”因为是章时年的手机,她也没打算聊太久,简单地说了几句就将手机还了回去。

之后就是那两人的时间,陈天晴也没太留意听,偶尔的捕捉到两句,似乎也没有固定的话题,都是些很随意的闲聊,而且好像大哥的话比较多,章时年大多是在回应,她没好意思专程回头去看章时年的表情,但声音听着是惬意而放松的,完全没有面对旁人时那种疏离感。

“大哥话还真是多,这都马上就到家了还说个不停。”陈天晴在心里默默吐槽自己的哥哥,但脑海中情不自禁地浮现出另一个无比聒噪的人,那人也不知道从哪里弄到的她的手机号码,隔三差五地就给她打电话。她有时候不想接,但不妨碍那人经常打,每次还都有各种理由,有时候她不想说话,那人自己就能讲半个小时。这样的事情持续了四五个月,她竟然有些被强迫地习惯了。今天不知道怎么知道她要回家的,掐着点的在门口堵着,说自己要去火车站接人,顺便送她一程。大概怕她不同意,直接将她的行李箱抢了过去拖着。她这辈子都没遇到过那么厚脸皮又无赖的人。

车子进到郊区,街上的路灯少了些,陈天晴换个姿势,发现外面真的下雪了,昏黄路灯的映照下那些洋洋洒洒的雪花就很清楚了,她的手伸到随身的包里想摸手机,没摸到装在暗袋里的手机之前,她先摸到了一个保温盒,因为一直在包里放着,表面还有微热的温度,她不用打开也知道里面是一整盒的南瓜饼,是临上车之前,邵中则塞到她包里的,那人做事好像从来不给人拒绝的机会。她是喜欢吃南瓜饼,但是这一盒的手艺实在不怎样,一点都不软糯不说,还大小不一,奇形怪状。之所以还能称作南瓜饼,是因为真的是南瓜做的,有两个里面,她吃到了没剥干净的南瓜皮。

难得今天的电话没追过来,不过等到拿出手机的时候,陈天晴抿着嘴唇笑了,没电了,怪不得这么安静。

现在是腊月二十八的晚上了,还有两天就是新年,他们的车子一路上过来,不时地就能听到鞭炮声,还有放烟花的,到镇上的时候,这声响就更明显了。

真的要过年了,每次回到家,陈天晴才有要过年的清晰感觉,陈爸爸大概知道他们这会就要来了,已经在胡同口的路灯下等着了,看到他们的车子后,就大步地迎了过来。

“爸爸。”耿涛停车后,陈天晴打开车门跑下去,章时年也跟着下来了。

陈爸爸并不是个善于对儿女表达感情的父亲,尽管一早就在这里等人,但真见到人也没说太多感性的话,只接过闺女的包,问路上冷吗?坐车还顺利吗?又招呼章时年快回屋,说是饭都做好了,外面冷。

陈安修他们订的是上午十点多的车票,早上就要到市区和老爷子他们会合,明天就不过来道别,恰好今晚陈天晴回来,大家就一起在家里吃了团圆饭。

不过陈奶奶不在,她跟着陈建友一家到陈三叔那边去了。陈建友每次回来,家里的客人络绎不绝,各种好话也和不要钱一样往陈奶奶面前送,她心里一高兴,精神也跟着好转很多,有时候陈建友扶着她,她也愿意到离家近的各处亲戚家里坐坐。儿子衣锦荣归,做为母亲,她的脸上也十分有光彩。刘雪的事情还没人告诉她,之前由于天雨横插一杠子,各家亲戚的钱基本都拿出来了。大过年的,他们也颇为避讳地都没在老太太跟前提这茬,反而因为对天雨心存感激,面上较之往年更和气些。陈奶奶不知道这里面的曲折,一心沉浸在即将到来的新年和儿子荣归全家团圆的喜悦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陈天雨是等大家动了筷子才进门的,他今天去林家岛给姥姥姥爷和两个舅舅家送年货去了,之前打过电话回来说,今天下雪,老人不让走,他准备在那边歇一宿了,没想到临时又回来了,“查了明天的天气,明天有大雪,下了大雪,路上就更难走了。”同样是走山路,去林家岛的路要比他们这边还崎岖些,拐弯也多。如果真大雪封了路,就只能从海上坐船绕过来,更麻烦。

陈妈妈让他去洗手,又多拿了一副碗筷过来。但他是在林家岛那边吃了不少东西回来的,这会也不饿,就挤到陈安修和冒冒中间坐着,抢了陈安修喂饭的活。

其实冒冒现在已经很会自己吃了,不过有些菜他叉不起来或者站起来也够不到,大人就是帮着夹夹菜,另外就是哄着多吃点他不太热衷的蔬菜。

冒冒不管怎么爱吃,比起大人来,胃口还是要小多了,所以他们叔侄俩早早吃完,就到边上玩去了,一旁的沙发上丢着两只冒冒下午抱着玩过的兔子。陈天雨现在一看到这个,就想起他之前做的那点破事。他也去医院里看过睿哲,当然也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冒冒,你和叔叔说说,你为什么最后把兔子给了睿哲哥哥?”冒冒这小家伙也不是说霸道到自己的东西别人都不能动吧,但想从他手里抢点东西是不太容易的。

这事都过去好几天了,冒冒躺在叔叔怀里腆着圆滚滚的肚皮,想了想高兴拍拍肚皮地回答说,“爸爸买新的。”

陈天雨看了陈安修一眼,他还以为大哥说了什么大道理点化了冒冒的顽固呢,果然是他想太多了,“那你给睿哲哥哥的那只兔子叫什么名字?”他终于可以公开问这个问题了。

“兔叽叔叔啊。”

“什么?”

此时吨吨也吃完饭了,他以为冒冒发音不清楚,叔叔没听明白,就帮着解释说,“那只就是兔子叔叔啊,是蓝色的领结,冒冒不是抱着去给你看才落在你车上的吗?”

陈天雨说实话真没注意过这些细节,就是个兔子,谁会天天注意戴的什么颜色的领结,要是知道,他也不可能分不出来了,但这会,他总算弄明白一件事,兜了这一大圈,他是将自己送出去了。

晚饭后碗筷还没收起来,陈孝礼和他儿子开车过来了,带了些花生油,烟,还有给陈奶奶的养老金,上面拨的加上村里给的,村里八十以上的老人每个月都有五百多。另外还有江三爷爷的,他是无儿无女的五保户,比陈奶奶的还多些。这些都是常例,每年都差不多,陈爸爸当面点清楚了,就先帮着把江三爷爷的那份封了起来,江三爷爷早早吃了晚饭,到别家唱京戏去了。今年和往年略微不同的是今年还多了一千块的补助金,这个就不是谁家都有的了。除了村里个别确实日子难过的苦难户和需要安抚的刺头,另外就是村委那些人和谁家关系好,愿意给谁家了。

一千块钱不算多,但无缘无故的钱总是不那么好收,果然过会的的时候,陈孝礼就问陈安修明年的时候能不能把养鸡场和养猪场往里面山里搬搬,陈安修当初为了运输方便,养猪场和养鸡场都是离着路边不算远的。原先都是山野,倒也没什么问题。但村里现在开发了小区,养猪场和养鸡场都在小区的南风向上,再怎么干净,夏天的味道也不会太好了。

陈安修没一口答应他,他那养猪场和养鸡场虽然现在规模不算大,但是鸡舍猪圈的也投了不少钱下去,不是说搬就搬的,陈孝礼又说村里可以考虑再多划块地给他,只要他愿意搬。陈安修答应年后可以坐一起商量商量。

陈孝礼带着这么些东西也不好大张旗鼓挨家去敲门,就把陈三叔和临近几个亲戚的花生油和烟一并卸在了陈安修家。他走后,陈爸爸打电话让人过来拿。陈三叔吃完饭要消食一家都过来了,顺便的也把陈奶奶他们送过来了。

陈奶奶是知道陈安修明天要去北京的,叮嘱了两句路上看好孩子,注意安全,其他的也没多问,陈安修在陈家这些年,她已经不拿他当外人,但比起天雨他们,她和安修还是差点情分,知道他不在家过年,也没有太多舍不得。

陈天晴今年新买了个相机,这次回家一并带回来了,她看这会家里人多,就提议说,“奶奶,咱们一起照个全家福吧。”

陈奶奶的眼睛在屋里扫了一圈说,“过年的时候再照吧,到时候你大姑和小姑他们也来。”

陈爸爸明白他的意思,也附和了句,“现在天晚了,黑乎乎的照出来不好看,改天找个白天,咱们再一起照。白天照人好看。”

天晴却不明白陈爸爸的意思,拿出相机说,“爸爸,我这次买的相机很好,保证照出来和白天没差,今天照了,改天又不是不能照了,再说我大哥要去北京过年,等他回来,我又走了。就今晚人最多。”

陈爸爸心想也是,“那就照吧,你照的好点。”说完又低头和陈奶奶商量,“娘,这次让晴晴照两张,过年的时候咱们再照。她难得回来一趟。”陈奶奶也不好拂了儿子和孙女的意,这次就答应了。

于是大家开始搬凳子挪沙发,陈天晴刚开始照了些单个家庭的合照,接下来是一张大合照,很传统的那种站法,陈奶奶坐在中间,他的三个儿子和儿媳妇分别坐在她的两边。后面站着的是他的五个孙子孙女还有章时年和李文文,吨吨站在章时年的身边。陈三叔将安安放在陈奶奶腿上,她牢牢地抱住了。冒冒懵懵懂懂地站在最前面看姑姑,陈爸爸将他拉过来靠在自己腿边,四世同堂在这一刻定格。之后其他人又分别和陈奶奶照了些。陈安修也过去照了张,陈奶奶穿着团花的中式小袄坐在沙发上,他侧坐在沙发扶手上,右手臂搭着沙发背,身子微微向老人那边倾了倾,陈天晴喊着要拍了要拍了,别动的时候,陈奶奶将手放在了陈安修垂着放在腿上的左手。这是祖孙俩最亲密的一次合照,也是最后一张。此后直到陈奶奶去世,两人竟再也没有一起拍过照。

第二天早上七点多一点,陈安修他们就从家里出发了,时间虽然不算早,但天依旧灰蒙蒙的,昨晚飘了一夜的小雪花,快天亮的时候突然变大了,总算这个时间地上的雪还不是很厚,“幸好老爷子不喜欢坐飞机,要是今天订的是飞机票,我们就走不了了。看这雪,有点下头。”

他们到老爷子那边的时候差不多八点半,两位老人已经吃过早饭,东西也都收拾好了。因为赵上军今年执意要在绿岛过年,家里人也只得随着他的性子。他的两个儿媳妇带着几个小孙子提前过来了,家里也非常的热闹。孟冬这次人多势众,带着一帮人围着冒冒,嘴上说是要带他进屋玩,实际要做什么,谁也不知道,可冒冒也不是个傻的,他就不去,怎么拉都不去,好吃的好玩的搬来一堆,他该吃吃该拿拿,说到进屋玩,说不去就不去。

别人硬拉他,他就跑到老爷子边上坐着,“我要和爷爷坐大车车啊。”那意思他很忙没空玩啊。他一跑到老爷子身边,孟冬就没辙了,他早已经被太爷警告过无数次,季太爷年纪大了,让他不准在季太爷跟前跑跳闹事,冲撞了季太爷屁股就挨打。

别人滑溜溜的另说,自己小孙孙滑溜溜的不受欺负,老爷子还是很骄傲的,嘴上不说,胡子乐地一翘一翘的。不过要赶火车,他们在此地也没多耽搁。火车站那边已经有人过去提前安排,他们到地后就有人领着他们提前进了车厢,里面茶水和水果都备好了,被褥毯子也都是新的。车站的领导带着列车长也过来了,他们倒是不认识老爷子,但是认识季君毅这个市长,态度上就殷勤备至。

绿岛到北京不远,他们午饭过后没多久就到北京了,回到家歇了大半天,第二天就是年三十了,家里什么都有,没有的,下面的人也早早备好了,他们回来也不用特意忙活什么。老爷子更是悠闲,一大早写完了春联,就带着吨吨冒冒到附近各家串门去了。但没多大会又转回来了,说是那些人大多还没吃早饭,不过陈安修从冯鑫口中听到了另外一套说辞,说是人家一看老爷子手里领着的那个小孙子,都纷纷表示家里需要收拾一下,请他们过会再来。

冒冒恶名在外,也怪不得人家小心防备,老爷子心大,没事人一样,休息完了照常领着人出去溜达,临走时还问陈安修要不要一起,他怕跟着丢人,坚决拒绝了。上午他带着人贴完了春联,下午他和章时年一道去把章家的老爷子和老太太接过来一起过年。

可以因为马上就过年了,大家都高兴,两位老人的态度还是很好的,特别是章谨之,见到陈安修颇难得地露了些笑模样,还说了句人看着比祭祖的时候白胖了些,这让他很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

今年季方平和季方南都有工作不能回来过年,季方平在北京有接待工作,季方南更是下基层去了南方部队,但小辈们很齐全,而且半下午的时候都回来了。大家一起包水饺,晚上都在这里留下吃的团圆饭。跃然今年九岁,陶陶也七岁了,秋天的时候升了二年级,陶陶的妈妈江宁恬又怀了孕,现在四个多月了,不过她身材匀称,现在还看不大出来,季君信也不是第一次当爸爸了,但还像个傻爸爸一样跟进跟出的,生怕有人碰到他老婆,江宁恬撵他,他也不走,最后老太太看不过眼,干脆带着儿媳妇和孙子媳妇去客厅里吃陪方碧凝聊天,撵他们一帮大男人去厨房里包饺子。

这下季君信傻眼了,他从军多年,不说对厨房一窍不通,但也仅限于将食物煮熟的程度,要说包饺子,他真是半点不会,季君恒和他的程度差不多,他原本就想进来摆摆饺子应付应付事的,现在被充当了主力,气地联合陈安修将人季君信堵在厨房门口揍了一顿。

章时年这个当叔叔的,年纪是虚长几岁,但自小同样少爷做派,厨艺也就那样,总算以前跟着包过,能把馅都捏到皮里,总起来说就季君毅和陈安修好点。五个大男人在厨房里忙活了两个多小时,大家晚上吃饺子,顺便喝了好些片汤。过年的形式其实每年都差不多,但因为家里人都到了,就显得格外的温馨和热闹。季君信领着孩子出去放烟花的时候,陈安修给家里打了电话,那边还在吃饭,陈奶奶,江三爷爷,陈四叔他们一家也都在,陈安修挨个给他们拜了年。那边听着也是热闹的很,除了春节晚会,还有周边四起的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陆江远今年陪着林长宁在美国过年,他们那边还是白天,他们正在准备东西,约了不少朋友晚上在家里聚餐。

他给别人打电话的同时,他的手机上也有不少短信和电话进来,开农家乐和山货店后认识的朋友,以前在君雅的同事,还有几个同学,偶有联系,年节上会例行发个短信祝福一下。和吴峥嵘恢复联系后,和其他的几个战友交往也频繁起来,年前他要了地址给他们发了年货过去,那些人也给他寄了不少东西过来。楼南没打电话,给他发了几张他们全家在夏威夷的度假照片。有一张是糖果的,穿着小泳裤,戴着小太阳镜,翘着小胖腿躺在沙滩椅上喝果汁,陈安修拿给冒冒看,冒冒都没认出来。

四个老人年纪大了,不能熬夜,晚上十点多一点,他们就准备回屋休息了,在此之前,小辈们都过去磕头给老人拜了年,章谨之没受季君毅他们的头,只受了陈安修一家的,不过所有人都给了红包。老人回屋后,孩子们也陆续睡了,季君毅他们又坐着聊了会天,凌晨过后相互拜了年才离开的。

季家的客人多,即便老爷子现在已经不大见外客,但还有很多亲朋故旧是推不掉的,陈安修在家里跟着忙了几天。

陆江远是年初四回来的,林长宁那边还有工作,暂时不得空,他就自己一个人回来的,他给陈安修打电话的时候已经到家了。陈安修估摸着他坐这么长时间的飞机身上也累,就第二天带着吨吨冒冒过去的。

因为没在家里过年,陆江远这边也没什么过年的气氛,和平时差不多。冒冒都来过好几次了,也不怕生,一进门就四处蹦跶,还不知道去哪里拖了他以前留在这里的长颈鹿的玩偶出来,陆江远抱着逗他,叫他喊爷爷,又问冒冒小胖子想爷爷了没有。也问了吨吨,当然不会对吨吨问那些肉麻的话题,他问吨吨的课业,又问画学地怎么样。

说到这个了,陈安修就说起想要吨吨找个老师。吨吨现在跟着的这个老师,专业也不错,但人家主要是往考试方向辅导的,就算没有章家老爷子那番话,老师也是要换的。

“在绿岛那边我一时想不起认识什么大家,如果在北京还好说些。”陆江远早年因为兴趣学过雕刻和刻章,和书画界的人也颇有些交往。

“吨吨明年应该会转来北京上学。”老爷子那边的意思是吨吨也该来熟悉熟悉环境,拓展一下自己的人脉关系,当时吨吨升初中的时候,老爷子就有这意思,是他不舍得,章时年和老爷子谈过之后,季家那边做了让步,但他也不能一直阻止下去,毕竟事关孩子将来的发展。

陆江远沉吟了下,“如果这样,我倒是有个人选。我与赵原初先生有过几面之缘,或许我可以问问他,安修你可能不认识,吨吨,你应该知道。”

吨吨点点头,赵原初也算是个现代的书画名家了,他是美院的副院长,也是谢半石先生的徒弟。

赵原初,陈安修不认识,好歹还知道谢半石是谁,师傅那么出名,徒弟肯定也不会太差了,“但是人家愿意收吨吨吗?”

“我们可以让他和吨吨先见见面。”

喜欢农家乐小老板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农家乐小老板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