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国师 > 第193章 如何推动近代科学的产生

大明国师 第193章 如何推动近代科学的产生

作者:西湖遇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19:49:17 来源:书海阁

第193章 如何推动近代科学的产生

“敢问小友,何谓‘自然科学’,又何谓‘社会科学’?”

卓敬捻须问道,浑浊的眼中流露出了好奇之色。

姜星火答道:“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社会科学则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任务是研究与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

虽然不太明白“科学”是什么意思,但权当是一门叫做“科”的学问就好了.而“自然”、“社会”云云,这些两人也是能无障碍理解的。

如果排除“科学”这一点,那么卓敬与狱友面面相觑片刻,再细细思量,却觉得对方所言,确实定义极为准确。

于是,再结合道衍之前所说,卓老头的好奇心被再一次勾起。

“那么小友觉得,自然科学都包括了什么学问?”

姜星火干脆道:“数学、天文学、地理学、物理学、化学、生命学。”

此言一出,两人反而有些迷茫。

卓敬却是敢说的,不懂就问也没什么丢人,复又问道:“还请小友详细解释一番,有些老朽能听懂,而有些小友所言,老朽却是从未听过,可谓是闻所未闻。”

“数学,便是术数之学。”

“天文学,便是占星天文之学。”

“地理学,便是舆地理论之学。”

“物理学,便是万物道理之学。”

“化学,便是化腐朽为神奇之学。”

“生命学,便是研究人与飞禽走兽身体机理之学。”

“这六门学科,乃是自然科学的根基所在。”

事实上,关于推广近代科学这件事,姜星火这些日子已经是有所谋划的了。

不推翻程朱理学,根本就无法推广这些学科。

最重要的是哲学。

必须从哲学层面给目前占据统治地位的程朱理学造成混乱,继而想办法用新的哲学体系推翻程朱理学,才能释放思维。

不然单靠社会学科里的那些学科,并不能起到多少效果。

当然了,哲学这东西,一般人都不太能搞得明白,能搞明白的,也各有各的说法。

所以想要结合当下时代背景,创造出一套起码能对抗程朱理学的新的哲学体系,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这个难题,只有姜星火能攻克,其他人已经试过了,根本做不到。

而只要姜星火能对抗程朱理学,那么被程朱理学压抑许久的佛道两家,自然也会献上助攻,痛打落水狗。

最简单的办法,当然是直接把“阳明心学”这个大杀器,拿出来用。

历史已经证明了,“阳明心学”足以冲击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

但这里面有个小问题,便是“阳明心学”这种唯心主义哲学,跟发展近代科学所需的理性主义,还是有点违背的。

所以,具体怎么弄,姜星火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悟道一下。

若是悟不出更好的道,那实在不行,当然也只能先把“阳明心学”拿出来用一下了。

说回当下,六门自然科学里,卓敬卓老头倒是懂一半。

其中数学、天文学、地理学,卓敬都是明白的,后面的物理学、化学、生命学,则是不太理解。

卓敬问道:“就按刚才所说的天文学,小友觉得与其他的学科,互有联系吗?如果有,还请小友说说联系都在哪?”

见白发老头说的客气,姜星火也存了先与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探究一番,看看关于六门基础自然科学,是否跟当世之人有较大的认知偏差。

因此,姜星火整理了一下思绪,缓缓说道。

“从顺序上来讲,从天文学出发,则是先有天文现象,譬如我们刚才所说的荧惑守心、木星冲日、太白昼见,然后才有了能测出譬如木星冲日是每隔一年又三十四天的数学,但是这里有个问题,那就是木星冲日能用数学来解读,但荧惑守心不能,不知道老人家是否想过,这是为什么?”

卓敬先是思考,最后摇头道。

“大约是荧惑守心无法测算?”

“非也。”

姜星火不太认可,只说道:“不是无法测算,而是没有物理学模型,或者说,华夏天文学传承下来的基础理论,是不太正确的。”

“数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华夏有数学而无物理学,可偏偏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是研究大至宇宙,小至不可见等一切事物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所以,自然有些天文现象就无法解释了。”

物理学.

卓敬先把这个概念抛在了一遍,毕竟这些东西他不清楚,也难以理解,但有件事情却不妨碍他能问清楚。

“小友为何说华夏天文学传承下来的基础理论是不太准确的呢?”

姜星火从稻草堆里翻了翻,翻出了郑和心心念念的地球仪。

姜星火看着对面的两个老头,问道:“我们脚下的大地可能是圆的,你们知道吧?”

卓敬旁边的狱友面色明显是觉得有些荒唐,但卓敬却点了点头。跟姜星火前世的印象流不同,很多人以为古代中国信的是天圆地方,不知道地球是圆的。

古代中国知不知道大地可能是圆的?

当然知道了!

事实上,中国古代的宇宙学说主要有三种。

浑天说、盖天说、宣夜说,并称为“论天三家”。

浑天说起源于战国时期,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在《浑天仪注》中提出“天如鸡子,地如中黄,孤居于天内”,三国时吴国人王蕃提出“天之形状似鸟卵,地居其中,天包地外,犹如壳之裹黄,圆如弹丸”。

浑天理论认为地球是个球体,天也是个球体,套在地球外面,日月星辰都在天表绕着地球从东到西滑动。

浑仪,一圈一圈就是华夏古代天文学能观测到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轨道,中间是地球,也就是说浑天理论是从地球视角观测的行星运转。

这套理论,可以正确地解释日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

盖天说则是从一开始的“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后来进化为了“天似盖笠,地法覆盘”,也就是说,天像斗笠那样覆盖着大地,地像倒放的盘子那样有弧度。

宣夜说一般可追朔至《庄子·逍遥游》和列子的书,该学说认为并无有限的“天球”,日月星辰自然诞生在虚空中,在气的推动下运行.这便是有点现代宇宙理论的意味了。

而浑天说,在元代以后,就彻底战胜了盖天说。

主要原因是,元代有个叫郭守敬的狠人,拿大元广袤的疆域做了一次测量地球的实验,后世称之为“四海测验”。

这次实验,距离现在的明代,并不算遥远,很多文人通过典籍记载,还是清楚的,卓敬就是其中之一。

“大地是圆的,在元代就已证明了。”

卓敬颔首道:“元朝至元十六年,郭守敬向元世祖忽必烈提议,由于如今元朝疆域比之前大了很多,不同地区日出日落昼夜长短时间不同、各地的时刻也不同,旧的历法已经不适用了,因此需要进行全国范围的天文观测以编制新的历法.宋廉所编撰的《元史》记载,设监侯官一十四员,分道而出,东至高丽,西极滇池,南逾朱崖,北尽铁勒,四海测验,凡二十七所。”

观测点南至万里石塘,北至蒙古高原,西至甘肃,东至朝鲜,东西经度最大相差约二十五度,南北纬度最大相差约五十度,在近代全球化以前,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有这么惊人的测量条件。

这次测量工程中,郭守敬亲自奔赴各地主持工作,测量了夏至日太阳高度、北极出地高度、二十八宿角度距离、黄赤交角等等一系列地理和天文数据,最后计算出地球年长度为365.2425天,而现代测量结果365.2422天,两者相差仅0.0003天(26秒)。

同时为了计算地球面积,郭守敬在宋代数学解四次方程的基础上,导出了高介方程的计算方法,用这个算法解决了球面三角函数,直接证明了大地是圆的,而且精准的面积都算出来了。

“所以,大地确实是圆的,这一点但凡了解过天文学的人,确实都知道。”

卓敬身边的狱友有些纳闷:“可怎么没人跟我说过?”

这里便是说,从明代开始,中国古代天文学从先秦到汉唐、到宋元的快速发展趋势没能延续下来。

明朝建立后,对天文学的限制,阻碍了天文学的进步。

大明太祖高皇帝这辈子干了很多好事,但是有一件事情,绝对值得点名批评。

朱元章灭元后,司天监进水晶刻漏,中设二木偶人,能按时自击钲鼓。

由于泥腿子出身的朱元章没见过,也无法正确认识天文学的作用,所以认为这东西没啥用,砸了。

砸了。

喜欢大明国师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国师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