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科幻 > 从手搓CPU开始横扫宇宙 > 第二百四十一章 中微子望远镜

从手搓CPU开始横扫宇宙 第二百四十一章 中微子望远镜

作者:星海一叶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5-12 19:51:43 来源:书海阁

发展才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危机、困境的惟一方案。

无论银河系内多么波诡云谲,无论前方有多少风浪,多少危险,只要人类文明自身足够强大,那便可以始终确保文明延续。

在当前这一刻,发展科技是最为重要的任务。

不过在这之前,还有一件极为紧要的事情要去做。

如今的韩阳已经160多岁了。虽然在最先进的基因技术之下,韩阳如今的外貌仍旧像是一个年轻人,但他已经深刻察觉到了岁月流逝的痕迹。

他已经不再年轻了。

“**对我来说的唯一意义,便是确保我的精神存在。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用处。”

韩阳淡淡的想着:“既然如此,既然太阳系大局已定,没有什么再需要我肉身亲自出面的地方,那么,保存好我的**吧。”

地球,首都市,某个极为隐蔽,甚至全人类文明之中,都仅有韩阳一人知道的秘密地下基地之中,一套全文明最先进的冬眠装置已经建造好了。

韩阳从海卫一起身,一路乘坐专用飞船,在密切护航之下,悄无声息的来到了地球之上,进入到了这处冬眠基地之中。

躺在冬眠仓之中,操纵着机器人将其启动,韩阳的身体立刻陷入长眠。而他的精神则仍旧活跃着,如同春风化雨一般,在不引起任何人注意的前提之下,渗透到了人类文明的方方面面。

彻底解决了**的后顾之忧,韩阳全副心神的投入到了后续工作之中。

在此刻阶段,经过韩阳的整合,整个人类文明已经可以算是平稳了下来。虽然百废待兴,但已经展现出了勃勃的生机。

往日不受重视,甚至堪称地位低下的科研学者们的地位,再一次被韩阳提了起来。教育方面,伴随着大量学校的兴建,以及强制教育政策的推行,大量往日只能混迹于街头巷尾,混迹于帮派,或者从小便只能开始工作养家糊口的幼儿和少年,全都汇聚到了学校之中,开始接受严格的管理以及文化教育。

制度的公平化和透明化,以及大量的城市基础建设需求,还有生活需求的提升等等,铸造出了稳定的社会秩序和展现出繁荣苗头的经济。社会治安力度极度提升,短短不到一年时间而已,几乎便已经实现了传说之中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这和韩阳在解放太阳系初期的高举屠刀具有极大的联系。

为什么治安这么快就提升到了这种地步?

因为绝大部分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都被杀掉了。没有被杀的,也全都被关了起来,从社会之中隔绝出去,再加上严格的监管,治安当然就变好了。

在用极短的时间完成了人类文明的内部整合之后,韩阳感觉到,倾尽全力发展科技的时机终于到了。

这一阶段的发展当然仍旧以韩阳为主力。那些被俘虏而来赎罪的伊塔科学家可以算是主要助力。

至于人类自身的科研力量,在现阶段发挥不出太大的力量,只能算是聊胜于无。

原因也很简单,数百年的殖民统治,几乎彻底摧毁了人类文明的科研力量。现有的所谓科研学者,所掌握的知识不仅落后于时代,且几乎全都是应用科学层面,不涉及基础科学。

虽然大规模的培训与学习已经开始,完整的教育体系、科研人才培育体系也已经建立,但这不是短时间内就能看到成效的。

不过没关系,韩阳可以等,也有足够的时间去等。

在这种情况之下,韩阳首先上马了总计约一万三千个应用科学研究基地,其内容包罗万象。从纺织技术、农作物种植、转基因研究,到工业领域的机械设备、专用设备研究、铸造工艺、化工技术,再到计算领域的计算机架构优化、材料科学研究等等,同步推进。

在这之后,在高达50万名的伊塔科学家的全力帮助之下——现阶段所有的伊塔人都被收拾的服服帖帖,对于韩阳发布的任务尽心尽力,让他们授课,他们便老老实实的授课,让他们参与科研,他们便老老实实的展开科研。

因为这些伊塔科学家的存在,韩阳终于有了向基础物理研究展开攻势的资格。

以往在玉神星基地的时候,韩阳所进行的所有研究,全都可以被归类为应用技术的研究。也即,他是在现有的基础物理框架之内展开的研究。

基础物理科学决定科技上限。基础物理不突破,研究的再多,哪怕玩出花来,也终究成就有限。

但基础物理研究,却是所有类目的科学研究项目之中最难的一个,不仅需要极多的科研力量、众多优秀专业人才的投入,还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

应用物理层面,甚至可能出现一个非专业人才因为灵光一闪,就发明了某一件东西,取得了某个专利的事情。

但基础物理的研究,却只能依靠一整个国家,甚至一整个文明来主导。

就比如此刻韩阳所主导建造的中微子望远镜。

韩阳所选定的其中一个建造地址,是小行星带灶神星的一条峡谷。灶神星直径约500公里左右。它上面的这条峡谷,深度则达到了100公里。甚至因为地质较为钻探的缘故,韩阳可以以较低的工业资源投入,再向下钻探50公里。

在深达150公里的地下建造一个庞大的中微子望远镜基地,这种事情,不要说普通人,就算是一个大公司都没有足够的资源投入。

必须要从文明层面进行主导,从整个文明范围内调集力量和资源投入进去,才能将其完成。

这便是基础物理研究的困难之处。

但再难,也要上。

不进行基础物理研究,科学上限就永远被限制在此刻阶段。人类文明将永远不可能强大起来。

此刻,在众多伊塔科学家、人类技术工人,以及韩阳的算力参与之下,灶神星中微子望远镜基地正在紧张的建造之中。

在深达150公里的地下,一处体积约有半立方公里的巨大内部空洞已经被开拓了出来。

在这空洞之中,韩阳建造了一个巨大的储水罐。

这个储水罐呈现出球状,直径达到了260米。如此,它的内部体积便高达920万立方米左右,可以灌进去920万吨超纯水。

在它内部,每隔几米便安装有一个具备极高灵敏度的光电感应器,可以收集到哪怕最细微的内部变化。

中微子穿透力极强,且需要极端安静的环境。基于它的特性,想要研究中微子,就必须在极深的地下。

因为在极深的地下,厚重的岩层可以屏蔽几乎一切外来辐射。而中微子因为穿透力极强的缘故,却可以毫无阻碍的穿透过来。

在穿透岩层之后,中微子便会到达这个巨大的水罐之中。

虽然中微子穿透力极强,几乎不会与任何粒子发生碰撞。但万事总有概率。一万亿颗中微子之中,总会有那么一两颗不小心撞到了其余的粒子。

水罐越大,与穿透自身的中微子发生碰撞的概率便越大,探测精度便越高。这便是水罐越大越好的缘故。

一旦发生碰撞,次生粒子在超纯水之中的运动速度会超过同样介质之中,光子的前进速度,也即会发生超光速现象。

——这并不违反相对论。因为仅有真空光速不可超越,其余介质之中的光速是可以超越的。

一旦超越了光速,超光速粒子便会释放出契伦科夫辐射,发出幽蓝色的光芒。

光电感应器捕捉到这种光芒之后,便可以对中微子展开研究,以确认它的各种特性,填补基础物理学理论之中的各项空白。

相对于韩阳的需求来说,仅仅只有一座中微子望远镜很显然是不够的。

事实上,在水星之上,韩阳也建造了一座规模堪比灶神星的中微子望远镜基地。

水星最为靠近太阳,太阳中微子密度最高,最为有利于通过中微子研究太阳内部构造和演化,进而研究恒星物理。

在木卫二那厚重的冰层之下,韩阳也建造了一座巨大的中微子望远镜,专门用于研究那些从木星内部释放出来的中微子,进而研究类似木星这样的气态巨行星的物理构造与演化。

在海卫一之上,韩阳同样建造了一座中微子望远镜。

海王星与天王星这种行星,虽然也是气态巨行星,但与木星、土星这种行星有一些略微的差别。它们更专业的名字,是冰巨星。

冰巨星是如何演化的,内部构造是怎样的,同样是一个很值得韩阳去探究的课题。

单单中微子望远镜,韩阳便建造了足足七座。每一座中微子望远镜都需要极大的资源投入。

除了中微子望远镜之外,韩阳还建造了四台阵列光学望远镜。

光学望远镜的探测性能,取决于其口径。口径越大,探测能力越强。

不过通过某种特殊的技术,光学望远镜可以近乎取巧的获取到超乎想象的探测口径。

这便是阵列望远镜。

通过在地球各个方向的太空之中布设多台望远镜,联合起来,便能得到类似于口径比地球直径还大的望远镜的探测效果。

光学望远镜看的越远,就越能探究宇宙的演化过程。

因为光速限制的缘故,过于遥远的星系或者恒星发出的光,其实是其许多年以前发出来的。本章完

喜欢从手搓CPU开始横扫宇宙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从手搓CPU开始横扫宇宙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