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科幻 > 从手搓CPU开始横扫宇宙 > 第三百七十二章 超越光速!

从手搓CPU开始横扫宇宙 第三百七十二章 超越光速!

作者:星海一叶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5-12 19:51:43 来源:书海阁

在这一刻,原本已经失去了货币锚定作用,已经单纯退化为一种工业金属的金元素,又具备了某种特殊的价值。

因为韩阳经过研究发现,金元素基于其特殊的性质,是最为容易实现“夸克裂变”过程的元素,就像是铀元素最适宜核裂变,氘氚最适合核聚变一样。

当然,最简单的效率通常都不是最高的。

夸克裂变理想状态下的质能转化效率高达14%,金元素的理想转化效率则是9.5%,以此刻人类的工程能力,最高就只能达到8%左右了。但就算如此,仍旧是理想化核聚变质能转化效率的11倍还要多。

这毫无疑问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巨大突破。

幸好,金元素虽然希有,但放在宇宙层面,甚至于仅仅放在太阳系层面,其绝对含量都十分庞大。

太阳系之中有许多小行星的金元素含量都在数十万亿吨以上。而以人类此刻的工程能力,直接将小行星“碎尸万段”都是小意思,那些金元素埋藏的再深都不能对人类的开采造成阻碍。

在完成了不可控的夸克裂变实验之后,人类科学界在韩阳的带领之下,立刻展开了可控的夸克裂变反应堆的研发工作。

这对于引力转化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韩阳必须要做到令引力转化设备的效率更高、体积更小、更加稳定可靠才行。

当然,这一要求,也与引力转化设备的实用性相关,算是同一个研究课题。

匆匆之间,又是数年时间过去。在人们的万众一心之下,第一台可以上船实用的引力转化设备终于研发成功。

搭载了最新型引力增强与屏蔽设施的“重力一号”飞船,此刻已经缓缓离开了船坞。

它的体积大约相当于一艘小行星级战舰,但它上面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也几乎没有防御设施。它只是一艘单纯的工程试验飞船而已。

因为可控夸克裂变装置还未研发成功的缘故,此刻的它仍旧采取了核聚变来负责能源供应。

有数百名科学家与工程师汇聚在这艘飞船,密切注视着这艘飞船之上每一个部位的每一个动静。在实验基地那里,还有数量更多的人员监视着每一个传感器回传的数据。

它并没有常用的通过自转来制造重力的设备,所以此刻它内部便是完全没有重力的。所有的人都悬浮在船舱之中,要依靠喷气背包和拉手来移动。

“船载人工重力系统第一次实验,开始!”

伴随着一道命令的下达,现场总指挥庄重的按下了一个按钮。立刻,在庞大的能源供应之下,一系列复杂庞大的设施同时开始了工作。

下一刻,一股重力突兀的呈现了出来,于是,原本还悬浮在船舱之中的人们,以及各种各样的设施同时以0.9米平方秒的加速度开始坠落,一直到双脚真正踏在了地板上为止。

这股重力还在缓慢的增加之中,一直增加到了9.8米每平方秒,基本上与地球重力持平。

科学家与工程师们神色凝重,不断在船舱之中走着,跑着,跳着,攀爬着,用自己的身体感受着这股重力。

众多仪器设备也在展开着密切的测量。

一直到三个多小时之后,这第一次实验结束。

“第二次实验,开始!”

这一次进行的,是重力减小实验。

伴随着设备的启动,人们开始感觉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轻,就像是漂浮在水中一样。一直到重力完全消失,人们轻轻一跃,便能直接跃升到天花板为止。

在这过程之中,众多科研人员详细的检查了这一整套设备的每一个零部件的工作情况,直到确认每一个部位俱都工作正常才结束。

之后,便是最为重要的实验部分了。

首先仍旧是给予了一部分重力,令所有人全都脚踏实地,然后重力一号飞船开始了缓缓的加速。

加速度与重力是等价的,也即,如果一艘飞船以9.8米每平方秒的速度加速,那么身处于密闭房间之中的人,将无法分辨自己究竟是位于地球上还是在飞船之中。

但此刻,飞船的加速方向与人工重力的指向方向并不相同。

这就要求这一套人工重力系统必须要做到同时屏蔽一个方向的重力,同时增强另一个方向的重力。

两者工作机制相反,却要融洽同步运行。这毫无疑问对于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刻,飞船加速度达到了4.5米每平方秒。于是,脚踏实地的人们便感觉到了一种来自后方的力,就像是坐在汽车上所感受到的推背感一样。

“引力屏蔽,启动!”

刹那间,那股“推背感”瞬间消失。人们重新又脚踏实地,就像是站在大地之上不动一般。

加速度还在快速提升之中,到了此刻,甚至于达到了700米每平方秒。

这已经是三级文明战舰所能达到的几乎最高加速度了。因为超过这个加速度,三级文明的生命就会在短时间内死亡。

不同文明的智慧生命身体结构不一致,相对应的可以承担的加速度也不同。不过三级文明飞船的加速极限与智慧生命身体的抗压能力没有太大关系,而与抗荷服、抗压剂、身体补充剂等生物科技相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以三级文明的科技程度,所能制造出的生物制剂,最高也就能达到这种程度了。

只是此刻,重力一号飞船之中,所有的人员全部都没有服用任何可以提升自身抗压能力的生物制剂或者药物。

在这其中,甚至还有年老体衰的老人。

但此刻,所有人都没有处于高重力场所引发的丝毫不适。

所有人全都安安稳稳的脚踏实地,承受着仅有地球约一半的重力。那因为加速而带来的高达地球70多倍的重力被完全屏蔽,没有给飞船内部造成任何影响!

当这一次试验也圆满成功之后,整个试验流程全部结束。指挥中心那里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和鼓掌声。

在人工重力系统获得重大突破之后,可控夸克裂变装置也随之迎来了重大突破。

有了更为精密、效率更高、体积与质量却更小的人工重力系统的加持,在裂变实验室之中,人们首次制造出了可以被精确控制,可以平缓输出能量的夸克裂变装置。

第一台诞生的夸克裂变装置体积与质量都很大,还不具备装备在宇宙飞船之上的能力。不过没有关系,后续继续优化就是了。

韩阳则将自己的算力投入到了另一个更为重要的领域。

超光速航行技术。

在四级文明的几大标志性技术之中,韩阳最为看重的,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技术,便是超光速航行技术了。

这项技术的意义之重大,无论如何形容都不为过。

超光速航行,那是多少代人类科学家梦寐以求,孜孜不倦的追求,却又一次又一次折戟沉沙,不知道耗费了多少人毕生心血与精力都无法取得任何突破的技术啊……

到了此刻,掌握了m理论,并在工程层面达成了一定程度现实应用的可控夸克裂变、引力屏蔽与增强技术之后,人类文明终于具备了向这项划时代技术发起冲击的资格。

如今的韩阳已经明确知晓,超光速航行的技术要点,在于通过引力控制技术对于空间的影响。

也即,超光速航行并不违背相对论以及更为深层次的m理论。因为它是空间的运动,而不是物质的运动。

这种空间的运动实现超光速的现象,在宇宙之中存在很多。一个最为典型的例子便是宇宙大爆炸。

甚至于就算到了此刻,宇宙仍旧在以超越光速的速度膨胀。

宇宙暴涨理论之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红移。

红移既是遥远星体远离地球的速度。通过观测,人们确认,距离地球越远的星体,远离地球的速度越快。

距离和远离速度之间存在对应关系,这便引导出了另一个常数,哈勃常数。

通过测量红移,人们甚至可以确认遥远星体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那么有一个问题是,既然距离地球越远的星体远离地球的速度越快,那么会不会存在一个距离,超过了这个距离的星体,远离地球的速度快到甚至于超过了光速,导致该星体发出的光永远也无法达到地球?

答案是,这个距离是存在的。其长度约为465亿光年。

半径为465亿光年的宇宙,被人们命名为可观测宇宙。超过了这个距离的宇宙,被命名为不可观测宇宙。

光速是常规运动的最高速度,超过了这个距离的宇宙,其信息永远无法达到地球,那当然就是不可观测的。

除非使用超光速航行技术到达那里,否则,任何文明都无法知晓不可观测宇宙之中究竟存在着什么东西。

明确了超光速航行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引力控制技术来达成对空间的影响之后,进行超光速航行的试验场地便很明确了。

答案是远离任何大质量星体的地方。

因为位于大质量星体的引力场之中的话,星体的引力会对空间曲率造成影响,导致空间曲率达不到进行超光速航行的要求,甚至于形成紊乱,导致空间曲率异常。

空间曲率异常的话,就不是小事了。它甚至有可能令船体扭曲、设备能量过载,有可能令飞船直接炸毁,船毁人亡。

通过计算,韩阳确认,像是太阳这般质量的星体,以此刻的技术,进行超光速航行的极限距离,是1万亿公里之外。

当然,为了稳妥的话,这个距离就要再远一点,最好能达到2万亿公里。

未来等技术先进了,对于空间曲率的控制更加精细、稳定了,这个距离还可以缩短。

于是,在距离太阳2万亿公里的遥远太空之中,在这远离任何大质量星体,周边几乎一万亿公里都不存在质量超过谷神星的星体的环境之下,一座庞大的太空实验基地迅速建造完成。

在这座基地之中,人们首先试验了高强度引力增强设施的运转,之后又试验了空间曲率控制器,试验了大功率核聚变电站集群等等一系列的设施。

原本超光速航行这种能耗极大的技术是需要夸克裂变技术来支撑的。不过现在夸克裂变技术还不算成熟,也只能先通过核聚变电站集群来代替了。有总计12万名工程师、科学家、项目管理人员以及后勤人员工作在这座庞大的基地之中。就连韩阳,都投入了高达16%的算力来参与这座基地的建造,以及后续的实验。

又是匆匆数年时间,前期所有的准备工作终于完成。

一座占地面积足有上万平米的巨大厂房之中,一条长长的管道贯通厂房两侧。在这条管道之中,一颗小小的金属球静静悬浮。

伴随着众多庞大设备的启动,这颗小小的金属球瞬间进入到了肉眼不可见状态,瞬间从观测设备之中消失。

与此同时,一道激光也随之发出,发射向管道的另一侧。

但,在这道激光束还未被管道另一侧的接收器接收,这颗小球就忽然间出现在了管道另一侧。

它以比激光束更快的速度来到了目的地!

超光速航行,在这一刻真正成为了现实!

指挥中心瞬间被热烈的鼓掌与欢呼声所充斥。

后续的研究表明,在重力控制设备的精确控制之下,这颗小球周边瞬间生成了一个“空间泡”,这个空间泡“悬浮”在三维空间之上,借助空间的运动,在自身不具备任何动量的前提之下,完成了超光速运动。

虽然此刻的超光速航行是在众多超大型设备的共同努力之下完成,且位于小球之外,而不是小球之内,根本不具备在飞船之上实用的能力,但,仍旧是那句话,无非是后续的优化而已。

完成了从零到一的突破,那么,从一到一百,甚至一万,都不再遥远。

至此,韩阳终于可以实打实的说出那句话了。

不管从基础理论层面,还是从标志性技术层面,人类文明都已经是实打实的,没有任何虚假的,真真正正的四级文明。本章完

喜欢从手搓CPU开始横扫宇宙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从手搓CPU开始横扫宇宙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