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神话版三国 > 第四千六百七十一章 基础中的基础

神话版三国 第四千六百七十一章 基础中的基础

作者:坟土荒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09:05:39 来源:书海阁

有一说一,也就多亏这年头是三世纪,是封建时代,农业人口占据了99%,否则陈曦这种强行提高粮价的方式,绝对不可能通过。

毕竟粮食价格关联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不管是低了,还是高了,都会造成致命问题,而如陈曦这种准备直接收粮将市面粮食价格从四十二文左右提升至一百二十文的方式,放后世直接引爆战争都不是问题。

然而在这个时代,陈曦提出这种一听就很离谱的计划,在场众人却也没有直接反对,而是低头进行思虑。

自身损失之类的其实没啥好提的,他们的俸禄组成之中,本身就有很大一部分是粮食,以萧后为例,为什么能跑到终南山悟道,不事生产,就是因为他就算啥都不干,也有十四级爵位每年七百石的粮食。

故而这个政令的下发,其实对于刘备的统治基础是没啥影响的,对于上层的那些世家什么的也没太大影响,毕竟这年头,大多数吃粮也都是吃自家种的粮,完全脱产的家庭,那都是仙神级别的存在,也不怎么需要考虑多出来的这点开支。

当然这是因为陈曦存在,否则这点利益也足够这群人狠狠地打一架了,毕竟先收谁的粮食,如何收取什么的,内中也是有巨大利益的,这些放以前那可都是要狠狠的打一架,死一波下面的人,才能敲定的。

可现在的话,影响就很轻了,当然这种很轻是基于刘备还在位,陈曦还活着,换个其他的时候,恐怕就算是现在在场的众人都需要掂量掂量,因为这个政令实打实的给了底层好处,但却事实上在割中上层的肉。

哪怕割的不多,但只要是割了,就肯定会有反噬。

就跟你杀鸡一样,鸡的力量就那么点,只要你狠下心,无视那种反抗,宰了下锅就是了,但换成老虎,哪怕只是拿刀在对方屁股上轻轻划一刀,老虎也会给你整出来非常大的动静。

不过还是那句话,上层一点点的利益释放,就够给底层带来巨大的好处,就跟所谓的时代的一粒灰一样,这种上层的些微损失,对于底层直接是时代的一粒金沙,落下去就是一座金山。

这种些微的提升粮价,对于真正脱产的高门大户而言,一年多花几万到十几万钱,也就那样了,但对于占据整个汉室人口99%以上的普通百姓而言,基本相当于收入翻倍了。

更重要的是,这种收入翻倍后,在国家的调控下,整体物价几乎没有变化,只是进一步增加的各种副食品,肉类等等,在这种情况下,纵然消费习惯约束了百姓的消费能力,但整体生活水平是自然而然向好的。

顺带一提,这也是陈曦评估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产出之后,所选出来的几种有效释放发展红利,还不造成社会性冲击的方式之一,毕竟官方一直都是在以150文收粮,只是现在收的多了一些罢了,一个已经执行了十几年的政策,对于百姓而言早就习以为常了。

“那你发米的时候,记得也多发点钱,算是给官僚涨薪。”贾诩低头计算了一会儿开口说道,他们家一家七口,加上管家、仆人等等,一年到头国家发的粮食是完完全全够吃的,再怎么说,贾诩也是中两千石,实发粮饷2160石,怎么都够吃了。

贾诩其实并不缺钱,也不在乎这个,但他不在乎,有人在乎,而且从元凤六年各地官僚就因为粮价一路走低喊着俸禄改制,改到现在,陈曦还是看心情发放,没有一个明确正经,加盖了玉玺和三公九卿印信的俸禄发放说明,各级官僚的俸禄还真就是陈曦看着发。

有一说一,陈曦签发的俸禄各级官僚是满意的,毕竟对比职级大家都知道只有赚的,没有亏的,但都发了五年了,一个正经的改制公文没发下来,官僚心下也嘀咕着呢?

所以贾诩听到陈曦要拉粮价,心下一合计,也就顺水推舟,将这个也弄上来让大家评一评,也算是打一棒,给个甜枣,毕竟买粮吃饭的大多数人都在贾诩这个领俸禄的圈子里面,而没在这个圈子里面的,卧槽,都没在这个圈子里面,有你上桌说话的资格?

陈曦斜视了一眼贾诩,他就知道自己提这个,就肯定会有人顺手递台阶让自己顺着俸禄改制的路走,这样一起解决的同时,还能赢两次。

“俸禄这个也是要上大朝会讨论的。”陈曦眉毛微微上挑,带着一抹似笑非笑的神情看着在场众人,“毕竟这么大的事情,不把人拉起来讨论,就直接敲定了,发个带印信的公文下去,还不知道会被怎么说呢,毕竟元凤六年年初的大朝会,可没把这个搬上来进行细致的审议。”

听起来好像有些怪怪的,但陈曦按照章程这么走的话,其他人也是认同的,毕竟这是涉及汉室所有官僚俸禄的决议,必须要在台面上逐条进行审议,否则真要是像陈曦说的那样,发一个带印信的公文下去就开始执行,这就有些过于草台班子了。

“这种东西上大朝会审议?”张飞直接道出了所有人的疑惑,“会有官僚觉得自己的俸禄太高吗?就算有正直的官僚,站在国家的立场上进行削减,也会被掀翻吧,哪个是为了集体,在这种情况下,根本说不清!”“因为已经试运行了五年。”诸葛亮按着自己的太阳穴说道,“各级官僚对于俸禄方面的提议在这五年间已经处理的七七八八了,到现在应该已经审议结束了,仔细想想的话,这两年其实已经很少有之前那样普遍性的来信言及俸禄问题的地方官僚了。”

陈曦闻言笑了笑,“还是孔明最努力干活啊。”

“不,你该不会真的在前三年将那些来信言及俸禄问题的公文全部处理了吧。”诸葛亮眉头皱成一团,带着几分凝重询问道,那些公文光是阅读一遍都需要大量的时间。

“虽说和你想的有些偏差,但我确实是处理了。”陈曦点了点头说道,“这两年应该很少有来信说是俸禄问题的官僚了,也许并不能达到让他们完全满意,但在当前的社会大环境下,他们还是完全能接受这个水平的俸禄的,当然如果能稍微再高一点点就会更满意。”

“你居然真的看完了,我都不知道你什么时候看的,那些公文的数量可不在少数。”诸葛亮带着几分难以置信看着陈曦说道。

“大概率是将所有涉及俸禄问题的公文集合起来,然后按照州划分,从里面随机抽取一些,然后处理一波看看情况,过段时间,再来一遍,再处理一波。”法正抱臂冷笑着说道,他可太清楚陈曦那种离谱操作了。

“不不不,我是按照郡看的。”陈曦当场否定道。

诸葛亮不由自主的捂住了自己的额头,他感觉头疼,外加对于地方官僚怀揣着激动积极汇报上来的公文感觉到可惜,更糟心的是,在陈曦这种处理下,地方官僚的问题逐步得以解决,并且就诸葛亮翻阅后续汇报上来的公文来看,那些人甚至相当满意。

纵然考虑到这种类型的公文在满意度上是需要打个折扣的,但能说十分满意的,最起码在之后好多年都不会再提同样类型的要求,也就是说按照陈曦这种离谱的处理方式,在未来十几年可能都是合适且合理的。

“骗谁呢,你知不知道现在有多少个郡。”法正没好气的说道。

“158个郡。”陈曦没好气的说道,“你丫的也太看不起我了。”

汉朝本身有103个郡,每一个郡的郡守和郡尉为比两千石,其下辖的县,超过万户的县设县令,品级六百石到一千石,低于万户的县设县长,品级三百石到五百石。

陈曦入主长安之后,汉室兼并了西域,藏区,以及扶南,中南部分地区,合计增长了55个郡,这也进一步增长了汉室两千石官僚的数量。

然而就算如此,汉室所有比两千石以上的官僚,算上宫中特殊的女官和位比三公的贵妃也就不到五百个位置。

顺带一提,这不到五百个的位置,到现在也没有塞满,郡尉这个理论上给六重熔炼专门留的比两千石位置,到现在还有大量的空缺。

一方面是有大量的六重熔炼在一线军团等着博封地,夺取更大的好处,一方面又有部分的六重熔炼根本不适合当官,只想富贵归乡,再还有一些六重熔炼的老兵已经自动移居到了自己的封地上,致使158个郡尉位置到现在连一半都没有填满。

“咦,你居然知道,158个郡呢,你觉得你会一个个的翻吗?”法正带着不知道是调侃,还是惊讶的语气说道。

“行了,行了,别提这个了,反正我该发的通知也都发了,在元凤六年的时候也说了对于俸禄问题有什么疑问请回复,我会在当前试运行的职级俸禄上进行调整。”陈曦面无表情的说道,“经过五年的试运行,以及多次的调整,各级官僚对于当前运行的俸禄制度是较为满意的。”

“你这就只是通知啊!”李优无语的看着陈曦说道。

“问题是我真的试运行了五年,并且听取了诸如贾文和、郭奉孝、法孝直等等高级官僚的意见,哦,我还在去年听取了你对于技术官僚提出的俸禄建议。”陈曦说这话的时候,虽说还是面无表情,但眉眼之间已经有了几分笑嘻嘻的意思,看的李优甚是无语。

“仔细想想的话,子川甚至听取了我对于跑腿的那些吏员的补助建议,真的是……”糜竺看着房梁带着一抹无奈,这家伙是真的在听取意见,并且进行了试运行验证。

“甚至听取了火头军补贴建议。”赵云回忆了一下,然后对比自己的记忆,也多少有些有些古怪,合着陈曦还真就是一个人在做审议。

“禁卫军的轮值补贴,宫廷卫队外勤补贴。”满宠也快速的意识到了某些东西的出现和调整。

“总之,我仔细听取了各级官僚的意见,并且综合这些意见重构了职级俸禄,经过了长达五年的试运行,保证了新的职级俸禄的公平性和合理性。”陈曦笑着说道,“所以审议的时候,我会将资料全部带上。”

“好了,下一个议题,这俩一起过了,我们没啥说的,我对现在的俸禄处于还算满意的水平,但考虑到子川的情况,大概会在公布的时候在大家现在都处于还算满意水平的时候,略微进行提高。”贾诩表示你都到这一步了,还说什么,当然是通过喽,审议方面我们也是绝对满意的哦!“完全无法反驳,这确实是子川的思路。”刘备也跟着点头说道。

“我可以问个问题吗?”华雄抬手道,陈曦瞥了一眼就知道华雄是被张飞和许褚架住,被迫来问的。

“问吧。”陈曦乐呵呵的说道。

“到时候的略微提升到底是哪方面的。”华雄扫了一眼张飞和许褚给陈曦暗示道,表示是这俩货让他问的。

“这就没意思了。”陈曦笑嘻嘻的说道,然后不等张飞追问就给出了回答,“六百石以下,除试行期的俸禄,沿海地区补腊鹅一只,内陆补黄花鱼两条,六百石以上,另补腊牛肉十斤。”

“六百石以下的官员和正式入职的吏员有多少?”刘备看向李优询问道,六百石以上发这些其实没啥问题,因为根本没多少人,汉代万户的县才有六百石以上,而一个郡一般也就一个两个县达到万户的水平,剩下的都是郡中的高级官僚,这些全部加起来,也就不到三千人。

“约人。”李优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开口道。

“我们现在八千万出头的人口,有两万官僚啊。”刘备看向陈曦眉头皱成一团,在刘备的印象中,灵帝年间都闹到民不聊生的程度了,官民比也在一比七千多的样子,怎么现在一比四千多了,上升了这么多?

“因为有很多专业技术人员被纳入了官僚,毕竟历来官本位,给官职最让人信服,反正也不缺那么点俸禄,而且大多数的技术官员也很少出现在人前,他们的价值在技术上,比方说相里氏那十几个三百石的官职,以及千石的职级,主要体现在联络其他人要物资上……”陈曦带着几分苦恼解释道,他其实就是为了省事才这么干的。

毕竟在这片土地上当官是最快让人尊重的阶梯,外加当官也能有效的降低沟通的难度,所以陈曦为了省事,在搞产业的时候,对照着后世也给了职级,最高的如姜岐、刘儒等人直接是比两千石。

虽说官民比低是好事,这意味着开支低,反馈层数少,效率高,但并不代表这玩意儿低到一比七千多就是好事,陈曦寻思着又不是养不起,所以搞了很多技术官僚,这也是当年很多兖州、青州的国营厂矿作坊的高级技术人员能平迁到冀州当官的原因,说白了不就是因为他们真的有职级。

“这样不太好吧。”刘备眉头皱成一团,他以前没怎么关注过官民比的变化,老兵也不会在刘备面前提这个,因为地方官僚的数量和吏员并没有增多,增多的主要是技术官僚,而技术官僚都被陈曦按在厂矿作坊之中狠狠地给国家干活,夯实国家的基础,一般不会出现在人前。

换句话说陈曦靠着城乡隔离和双轨制对于两个体系进行了隔离,以至于官僚虽说增多了,但你感觉不到这种增多。

“给会稽王氏一个六百石,让他们安排个会修雷亟台的出来干活,玄德公,您猜有多少郡县愿意腾出来一个。”陈曦低头思考了一下,觉得要使用比较简单的方式给刘备解释,然后很顺利的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情况。

“满地图都是。”李优代替刘备做出了回答,“区区六百石,我给他写一沓,只要他今年能再出十个能修雷亟台的,兰台御史全开了给他们家腾位置都没问题,在场的有谁认为不合理。”

李优这辈子做的事情之中,能让李优真正越想越后悔的几件事之中就有一件是当年看会稽王氏用雷亟台劈自家那些纨绔子弟,好家伙十好几个都被劈的飞灰湮灭,当时李优光顾着震撼了,现在想想,他妈的,这可都是懂雷亟台,大多数努力一下就会修雷亟台的上好牲口!

就那十几个纨绔子弟犯得那点罪行,算个屁啊,最高等级也就是欺男霸女,鱼肉乡里,武断乡曲,再搞点草菅人命,这就已经属于那十几个大牲口之中最顶格的坏种了。

问题是这种级别的坏种,如果想要改造,以李优的能力能改造吗?当然能了,太能了!早知道这种坏种能修雷亟台,那肯定不会送到雷亟台上的,那不得让对方修到死,好好赎罪!

也是这件事,李优完全理解了陈曦所谓的人头不是韭菜,割了还能长,他妈的,当时会稽王氏一时引雷爽翻天,炸掉了自家一半的人口,结果这么多年过去了,炸掉的人口还没涨回来,李优都无语了,你们家这么有用就不能早点说?老子这边那是真的讲究戴罪立功的!

可以说,会稽王氏这边要说给个六百石就能多给你一个搞雷亟台的,李优今天就能清空兰台御史,给整出来一沓六百石。

至于说现在粮食产出量极其惊人,粮价已经跌的不行了,好像会稽王家也没那么重要什么的,那都是假象,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粮食是国家战略基石,是工业基础,是畜牧业基础,粮食产出从来就没有够这种话!

说个最简单的,让牛羊猪这种大型牲口快速生长该给喂什么,喂粮食,喂骨粉,喂草得几年才能发育起来。

粮食足够?笑话,粮食够了不会喂牲口吗?哪怕在后世,品种最好的肉牛,也需要吃六斤到八斤的精料才能长一斤的肉,品种最好的肉羊,在小羊的时候,吃六斤精料能长一斤,在长到大羊水平之后,吃十斤可能才能长一斤,这也是为什么后世见到的羊多是以三十斤为主,因为再大成本就要爆炸了,猪的话,根据不同时段的发育速度,当前品种较好的猪,基本都能保证吃三斤长一斤。

这也是当前肉价猪肉低于牛肉,牛肉接近或略低于羊肉的原因,简单的成本问题而已。

再考虑到粮食规模增大之后的各项副食转变,以及作为工业材料,怎么说呢,粮食就没有够这么一说,只有差不多,以及我来开个新的消耗口这两个选择,够?怎么可能够。

后世中国进口的90%的大豆都被拉去作为饲料,本土那些不太好吃但产量很高的谷类也被拉去做了饲料,全国粮食总产出的30%以上都被拿去做饲料了,结果牛羊肉成本依旧远高于国外,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基础农业就是这样的玩意儿了,产出不够就是不够!哪怕现在陈曦拍着胸脯说是足够吃了,也真就只是花费了十年满足了口粮的供应罢了!

而口粮只是粮食保障的基础而已,虽说能保障这个,别说是在三世纪了,在二十一世纪都属于顶尖的大国才能做到的事情,但如果仅仅只是这个水平,就想要说足够了,那真就是贻笑大方了。

陈曦接下来就是继续收粮,从汉室本土收粮,从东南亚收粮,持续的收粮,将畜牧业集团彻底建立起来,然后将肉类的价格逐步的拉低到合适的范围,米一斗十二钱,那么肉一斤就该在十文徘徊,这才是合理。

所以李优的话纵然极端了点,在场的众人也都认,毕竟都不傻,哪怕许褚也知道肘子好吃,而猪要长的快,就得吃粮!

喜欢神话版三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神话版三国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